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0069发布日期:2019-07-06 11:57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助力滑板车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滑板车的滑动一般都是采用人脚来滑动的,其具有新手操作困难、减震效果差、全人力控制、使用不方便和行驶不稳定等不足,其难以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且其不具有自动滑行和自由控制滑行速方式的功能,其用途十分单一,使用局限性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包括:底座、面盖、充电电源、主控板、减震座、桥架、电机后轮、从动前轮,所述的面盖通过螺栓固接在底座上端面,底座与面盖组成滑板车的踏板主体,底座与面盖之间为空腔,所述的充电电源设置在底座与面盖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主控板设置在底座与面盖之间的空腔内,主控板与充电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的减震座为两个,两个减震座分别设置在底座下端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桥架连接在减震座上,所述的电机后轮安装在后侧桥架的两侧,电机后轮与主控板电性连接,所述的从动前轮安装在前侧桥架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盖上端面前部设置有前摩擦垫,后部设置有后摩擦垫,所述的后摩擦垫下方设置有薄膜开关,所述的薄膜开关通过信号线与主控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摩擦垫、后摩擦垫采用砂纸材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前端设置有防撞胶垫,底座两侧以及尾部设置有灯板,所述的面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灯板以及电量显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板后侧设置有按键开关,主控板与所有的灯板电性以及电量显示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构造合理、体积小;

2.操作容易、使用方便;

3.人力与电力的两种运行模式、使用效果好。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果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面盖;3-充电电源;4-主控板;5-减震座;6-桥架;7-电机后轮;8-从动前轮;9-前摩擦垫;10-后摩擦垫;11-薄膜开关;12-防撞胶垫;13-灯板;14-电量显示灯;15-按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包括:底座1、面盖2、充电电源3、主控板4、减震座5、桥架6、电机后轮7、从动前轮8,所述的面盖2通过螺栓固接在底座1上端面,底座1与面盖2组成滑板车的踏板主体,底座1与面盖2之间为空腔,所述的充电电源3设置在底座1与面盖2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的主控板4设置在底座1与面盖2之间的空腔内,主控板4与充电电源3电性连接,所述的减震座5为两个,两个减震座5分别设置在底座1下端面的前后两端,所述的桥架6连接在减震座5上,所述的电机后轮7安装在后侧桥架6的两侧,电机后轮7与主控板4电性连接,所述的从动前轮8安装在前侧桥架6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面盖2上端面前部设置有前摩擦垫9,后部设置有后摩擦垫10,所述的后摩擦垫10下方设置有薄膜开关11,所述的薄膜开关11通过信号线与主控板4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摩擦垫9、后摩擦垫10采用砂纸材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底座1前端设置有防撞胶垫12,底座1两侧以及尾部设置有灯板13,所述的面盖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灯板13以及电量显示灯14。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控板4后侧设置有按键开关15,主控板4与所有的灯板13电性以及电量显示灯14电性连接。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四轮运动助力滑板车,当作为人力滑板车时,使用者一只脚踩在面盖2上端面的前摩擦垫9上,另外一只脚,向后助力,滑板车滑行,速度递减,不断的助力则会不断的前行;当作为骑行滑板车时,先是通过按键开关15启动主控板4,然后使用者一只脚踩在面盖2上端面的前摩擦垫9上,另外一只脚,向后助力,让滑板车滑动起来,当助力的脚踩在后摩擦垫10后,薄膜开关11被启动,薄膜开关11控制主控板4输出电力,让电机后轮7工作,保持之前最大的速度匀速运动;当需要提速时,再次用脚助力,然后再用助力的脚踩在后摩擦垫10,主控板4则增大输出的电力,让滑板车运行到后面加速后的速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