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芯式底盘遥控玩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65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芯式底盘遥控玩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动类遥控玩具。
运动类遥控玩具多以电力驱动方式实现其运动,而负责实现运动功能的组合机构是这种玩具的核心部分,我们称之为“底盘”,它包括三大机电装置,即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可控变向装置(一般不设制动装置),与生活中的汽车底盘大体相似。
以往遥控玩具底盘的设计均为“量体裁衣”式,即根据具体玩具款式的外型与尺寸,给每一个款式各设计一个复杂的专用底盘,并为之制造一套专用的模具。这类底盘我们称之为“专用式底盘”,其特点是三大机电装置以零星形式分布在底盘的不同位置上,其中有的机构与底盘之间的联接属不可拆的,也有的是可拆的,常见的可拆联接部件是传动装置。
有一种电动玩具俗称“碰碰车”,碰到障碍物时能自动改变方向。这种玩具使用一个具有标准化互配功能的机芯,这是个巧妙的部件,其构造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使用的机芯相似,但这种机芯没有可控变向装置,它的方向变化是随机的、不可控的,不能用于遥控玩具。
近来市场上出现一种新的遥控玩具,它的可控变向装置的结构与“碰碰车”机芯的转盘相似,是由“碰碰车”机芯的转盘改造而成的,但底盘仍是专造专用的,并未摆脱“量体裁衣”的传统设计思路。
专用式底盘给遥控玩具企业带来的是模具投资的沉重负担和新产品开发周期的漫长,这是专用式底盘的主要弊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类新式的遥控玩具,这种遥控玩具的底盘结构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复杂的那一部分被设计成一个具有标准化互配功能的部件,可以应用到多种款式的遥控玩具底盘上,从而大大简化了遥控玩具新产品的底盘设计与模具制造,降低成本,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
现结合附图
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及特点。
附图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底盘,图(1)是底盘构造示意图,图(2)是机芯构造及机芯与底壳之间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底盘由底壳(1)和机芯(2)两部分组成,机芯通过螺丝(10)固定在底壳上,我们称这种底盘为“机芯式底盘”。机芯包括了底盘所必备的三大装置,其中动力装置由电机(7)和电池室(8)组成,传动装置由齿轮组(6)和轮子(3)组成,可控变向装置由方向转盘(4)和方向定位挡块(5)组成。机芯具备了这三大装置后,它的功能实际上就等于整个底盘的功能。这样底壳的结构就可以大大简单化了,它的主要作用只是使底盘与面壳之间在形状、尺寸和装配上的相互配合。对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玩具,只要设计一个相应尺寸和大小的简单底壳,再配上一个同样的机芯,就构成了所需要的底盘。也就是说,有了一套机芯模具后,设计与制造一种新款式遥控玩具复杂底盘的模具就只相当于设计与制造一个简单的底壳模具。显然后者能明显降低投资与提高时效。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可分为前轮驱动和后轮驱动两类。
前轮驱动类的机芯如附图(2)所示,它与常见的“碰碰车”机芯相似,所不同的是在机芯壳体靠近转盘处设两个方向定位挡块,使转盘不能在360°范围内不受控制地随机转动,而是由电子控制装置控制转盘在一定的范围内正转与反转。当转盘正转并碰到其中的一个方向定位挡块时便停转,此时玩具停留在一个固定的运动状态(如直行);当转盘反转并碰到另一个方向定位挡块时,玩具由原来的运动状态转变到另一个固定的运动状态(如拐弯),从而达到控制目的。
后轮驱动类则与目前常见的遥控玩具相似,后轮由动力装置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前轮为变向轮。所不同的是底盘改成机芯式。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把电子装置直接固定在机芯上,使之与机芯构成整体。
权利要求1.一种机芯式底盘遥控玩具,其主体部分由面壳、底盘和电子装置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底盘的构造是在一个底壳(1)上,安装一个机芯(2),这种机芯包括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可控变向装置,这三个装置被设置在一个机芯座上或一个机芯外壳内。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其特征是机芯上的可控变向装置由一个方向转盘(4)和两个方向定位挡块(5)组成。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玩具,其特征是还可以把电子装置直接固定在机芯上。
专利摘要一种运动类遥控玩具,其特征是玩具底盘的构造是在一个底壳(1)上,安装一个机芯(2),这种机芯包括了动力装置、传动装置和可控变向装置,这三个装置被设置在一个机芯座上或一个机芯外壳内,组成一个部件式的整体,它可与多种类似功能的遥控玩具底壳进行标准化互配,构成不同款式的底盘,使底盘的设计及其模具的制造工作大为简化,从而节省新产品的模具投资和制模时间,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文档编号A63H17/385GK2282909SQ9621018
公开日1998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9日
发明者傅乃建 申请人:傅乃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