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611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房屋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
针对目前公知的薄钢板外壳整体结构型野营活动房屋所存在的制作工艺烦琐、耗用钢材多、隔热性能不佳且房体可拆装性能差等缺陷,本实用新型设计者曾提出一种名称为“可吊运组装式野营房屋”的专利技术解决方案(专利号CN97244004.6),其结构特点是房屋的墙体及屋顶等各个结构面都采用一次压力复合成型板,使用时将各成型板与底座骨架固定,一次安装成活动房。这种活动房具有刚性及隔热性能好、整体吊运或拆开搬运方便、可实现工厂预制化生产等优点,但其在实施应用过程中也还存在有一定问题,即由于房屋的各结构面都是预先在工厂一次热压成型的整块复合面板,对制造工艺的要求很高,设备投资很大,所制作房屋的空间面积大小也受到限制,墙面长度一般最大不能超过12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对上述现有技术内容作出进一步完善,提供一种结构更趋合理、使用及制作也更为方便的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而设计的这种新型野营房屋包括底座、墙体板、屋顶板、底板及骨架,其特征是构成墙体和屋顶的面板均由多块标准定尺单元复合板相互镶嵌拼装构成,现场组装时,将墙体单元复合板逐一镶嵌联接后固定在底座上,再将屋顶单元复合板逐一镶嵌联接后架装固定在墙体板上,即可将方便地将活动房组装完毕。
本实用新型是申请人继“可吊运组装式野营房屋”技术之后又研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活动房屋技术,它继承了“可吊运组装式野营房屋”的全部优点,同时也克服了其尚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采用该技术方案,只要在工厂内制造出标准定尺的单元复合板模块,到现场后,通过使复合板模块间彼此镶嵌并用螺栓或铰链相互连接就可将野营活动房建造成功,无需进行二次切割组合加工及焊接等,十分便捷,只要配制相应的构件,可将活动房建造成任意尺寸,这样便能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使用者的多种要求。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单元复合板的剖面图。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墙体板2和屋顶板3均是由多块预先在工厂制出的具有标准定尺的单元复合板相互镶嵌拼装构成,底座5由工字钢和槽钢制成,墙体板2通过下连接件1a固定在底座5上,屋顶板3通过上连接件1b固定在墙体板2上,在屋顶和墙体之间有适当的钢骨架支撑,墙角相邻墙体板2间通过角柱连接件4连为一体。该野营房屋的底座5、底板、骨架连接件以及组成墙体板2和屋顶板3的诸单元复合板均为可拆卸连接,组装成房后可整体吊起搬运,拆卸后各件可叠放在一起,占用空间小,便于搬运,尤其是长途搬运。构成墙体板2和屋顶板3的标准定尺单元复合板的外层6为铁皮,内层8为装饰材料,内、外层板之间为隔热阻燃填充物7,制作时将内、外、中三层8、7、6复合加工为一体,隔热性能好并可由工厂批量生产,可大幅度降低成本,也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在制作中,野营房屋的门、窗等也是通过压力机一次热压到墙体板2上,密封而又美观。
权利要求1.一种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包括底座(5)、墙体板(2)、屋顶板(3)、底板及骨架,其特征在于构成墙体和屋顶的面板均由多块标准定尺单元复合板相互镶嵌拼装构成,墙体单元复合板逐一镶嵌联接后固定在底座(5)上,屋顶单元复合板逐一镶嵌联接后架装固定在墙体板(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其特征在于墙体板(2)通过下连接件(1a)固定在底座(5)上,屋顶板(3)通过上连接件(1b)固定在墙体板(2)上,墙角相邻墙体板(2)间通过角柱连接件(4)连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其特征在于构成墙体板(2)和屋顶板(3)的标准定尺单元复合板的外层为铁皮,内层为装饰材料,内、外层板之间为隔热阻燃填充物,并将内、外、中三层复合加工为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吊运组装式镶嵌复合板野营房屋,包括底座、墙体板、屋顶板及骨架等,构成墙体和屋顶的面板均由多块标准定尺单元复合板相互镶嵌拼装构成,墙体单元板逐一镶嵌联接后固定在底座上,屋顶单元板逐一镶嵌联接后固定在墙体板上。采用该技术方案,只要在工厂内制造出标准定尺的单元复合板模块,到现场后,通过使各模块间彼此镶嵌连接就可一次建成野营房,配制相应的构件,可将野营房建造成任意尺寸。
文档编号A45F3/00GK2358746SQ9923446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3月22日
发明者王国治 申请人:王国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