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工夹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13191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工夹钳。



背景技术:

木工夹是做木工活必备的工具,它结构简单使用灵巧,是制作木工活的好帮手通常按照外形分为F型夹、G型夹和A型夹。F型夹具有一夹臂,夹臂内穿有连杆,连杆的端部固定有夹头,夹臂上铰接有手柄,转动手柄,手柄驱动连杆移动,移动过程中夹头与夹臂相靠近,完成工件夹紧。

现有的夹臂都是塑料件,为了提高夹臂的强度,一般都会设置加强筋,以提高夹臂的强度,而设置加强筋后,为了加工方便,加强筋一般都是裸露在外,因此会在加强筋的转角部位堆积灰尘,清理不太方便。

虽然有加强筋提高强度,但是夹臂的主体部位是主要承受部位,因此该部位的厚度相比会增大,这就造成加工的时候,厚度大的部位冷却成形中容易出现收缩裂,影响产品质量。

而且现有产品的材质多为钢铁、塑料,工艺为翻砂、压铸、挤压、削、切等,这种方式所做的工具在使用时容易给被加工的竹木产品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夹臂设置加强筋后容易在转角部位堆积灰尘,清理不方便的缺陷,提供一种木工夹钳,外表封闭平整,不会出现堆积转角,清理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解决了现有的夹臂主体部位采用加厚的方式来承受作用力,加工麻烦,且容易出现收缩裂的缺陷,提供一种木工夹钳,外表封闭平整,采用壁厚相等且内部带空腔的结构,以整体来承受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木工夹钳,包括导杆及套置在导杆上的主夹臂和副夹臂,主夹臂上设置有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副夹臂上设置有副锁片,主夹臂包括套置在导杆上的主滑部,主滑部一体延伸有固定手柄,主滑部上铰接有转动手柄,主滑部上一体延伸有弯部,弯部的端部为夹持端,副夹臂包括套置在导杆上的副滑部,副滑部一体延伸有弯部,弯部的端部为夹持端,两夹持端相对,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及弯部均采用外表封闭平整且内部带空腔的结构。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和弯部外表封闭平整内带空腔采用竹木纤维3D打印直接打印而成,打印后通过雕、铣等工艺,外表封闭平整且内部带空腔结构表示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和弯部均没有加强筋,外表封闭平整也就不会是灰尘隐藏在转角的位置,清理方便,打印过程中空腔壁厚可以相等,以整体来承受作用力,没有加强筋,整体重量下降,或者在局部受力较大位置增加空腔壁厚,或者在内部增加加强肋,以提高该部位强度,且不会给被加工的竹木产品造成损伤,尤其是对高端竹木产品,更不会对其外表造成损伤。

作为优选,转动手柄铰接于主滑部上,主滑部上连接固定手柄的部位设置有延伸肋,延伸肋上设置有穿孔,转动手柄具有两分开的卡脚,卡脚之间一体设置有转轴,转轴穿入到穿孔内,卡脚分处于延伸肋两侧。

作为优选,主滑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空腔内设置有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导杆穿过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副滑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空腔内设置有副锁片。

作为优选,主滑部的空腔内设置有分隔肋部,分隔肋部将空腔分隔成两部分,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分别处于两部分内。

作为优选,主滑部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三角空部,副滑部的端部设置有矩形空部和三角空部,三角空部和矩形空部均为外表封闭内部带腔体结构,三角空部和矩形空部具有供导杆穿过的通孔,通孔外壁同为腔体的外表。

作为优选,加力推片一端的侧面连接有推片弹簧,加力推片该端的另一侧面与转动手柄端部相接触。

作为优选,主锁片的端部弯部并穿出主滑部,穿出部位作为主锁片的解锁部,主锁片的侧面连接有锁片弹簧。

作为优选,副滑部内插入有解锁杆,解锁杆的端部伸出到副滑部外,解锁杆的端部与副滑部内壁相铰接,解锁杆与副锁片端部相抵靠,副锁片的另一端连接有锁片弹簧。

作为优选,夹持端上套置有可更换的夹套,两夹套相对的面上为夹持面,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凹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和弯部外表封闭平整内带空腔结构采用3D打印直接打印而成,外表封闭平整且内部带空腔结构表示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和弯部均没有加强筋,外表封闭平整也就不会是灰尘隐藏在转角的位置,清理方便,打印过程中空腔壁厚可以相等,以整体来承受作用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手柄,2、转动手柄,3、导杆,4、主滑部,5、加力推片,6、分隔肋部,7、主锁片,8、弯部,9、夹套,10、副滑部,11、三角空部,12、锁片弹簧,13、副锁片,14、解锁杆,15、矩形空部,16、推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种木工夹钳(参见图1),包括导杆3及套置在导杆上的主夹臂和副夹臂。

主夹臂包括套置在导杆上的主滑部4,主滑部一体延伸有固定手柄1,主滑部上铰接有转动手柄2,主滑部上一体延伸有弯部8,弯部的端部为夹持端,夹持端上套置有夹套9,夹套的端面为夹持面,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凹纹。副夹臂包括套置在导杆上的副滑部10,副滑部一体延伸有弯部8,弯部的端部为夹持端,夹持端上套置有夹套9,夹套的端面为夹持面,夹持面上设置有防滑凹纹。两夹持端相对,固定手柄、转动手柄及弯部均采用外表封闭平整且内部带空腔的结构并采用竹木纤维3D打印直接打印而成。固定手柄空腔的壁厚、转动手柄空腔的壁厚和弯部空腔的壁厚相等。于转动手柄铰接于主滑部上,主滑部上连接固定手柄的部位设置有延伸肋,延伸肋上设置有穿孔,转动手柄具有两分开的卡脚,卡脚之间一体设置有转轴,转轴穿入到穿孔内,卡脚分处于延伸肋两侧。

主滑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空腔内设置有加力推片5和主锁片7,导杆穿过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副滑部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空腔的两侧设置有盖板,空腔内设置有副锁片13。主滑部的空腔内设置有分隔肋部6,分隔肋部将空腔分隔成两部分,加力推片和主锁片分别处于两部分内。主滑部的端部位置设置有三角空部11,副滑部的端部设置有矩形空部15和三角空部,三角空部和矩形空部均为外表封闭内部带腔体结构,三角空部和矩形空部具有供导杆穿过的通孔,通孔外壁同为腔体的外表。

加力推片一端的侧面连接有推片弹簧16,加力推片该端的另一侧面与转动手柄端部相接触。主锁片的端部弯部并穿出主滑部,穿出部位作为主锁片的解锁部,主锁片的侧面连接有锁片弹簧12。副滑部内插入有解锁杆14,解锁杆的端部伸出到副滑部外,解锁杆的端部与副滑部内壁相铰接,解锁杆与副锁片端部相抵靠,副锁片的另一端连接有锁片弹簧。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