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4776阅读:6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组竹制造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重组竹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绿色环保材料,是以竹材为原料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竹材人造板。重组竹的构成单元是网状竹束,它是先将竹材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式的疏松网状纤维束,再经干燥、施胶、组坯、热压成型、后处理等工序制作而成。

重组竹板生产工艺中的组坯工序,是将处理过的竹束铺放到装料机的各层铺料垫板上,各层铺料垫板铺放好料后,整体推入热压机的各层热压板上,进行热压成型。竹束纵向铺放于铺料垫板上,料的高度通常为产品板高度的五倍左右,若对垫板上料的两侧不加以挡靠约束,压制过程势必造成严重塌边,使产品板边部分密度、强度低,不符合要求,后处理时需要将较多的塌边处锯切掉,此必将造成很大浪费。

针对所述问题,目前采取的方式参见中国专利申请公开的一种坯料垫板之摆动式多杆挡边(CN201310028708.3),可变高度的挡于纵向铺放竹束坯料的二边,使铺放的坯料不塌边,始终保持里外厚度、密度均匀,压制出的产品质量好,板边去量小,可减小材料损失,降低生产成本。坯料垫板之摇摆式多杆挡边,包括沿坯料垫板之表面纵向二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挡块、底杆和多支活动挡杆,由于坯料垫板的宽度是对应热压机尺寸为固定宽度值,挡块、底杆和多支活动挡杆沿坯料垫板宽度方向内外依次设置,如此缩短了坯料垫板的可铺料宽度,从而制约着所制得的成品的宽度尺寸,即降低效率,又无法得到所需要的较宽尺寸的成品要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由此进一步提出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能够带来拓宽竹板尺寸制作,同时具有便捷组装特点,实用又具有生产效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包括坯料底板,该坯料底板的一相对两侧边分别设有固定挡边组件,该坯料底板的对应固定挡边组件的内侧位置凹设有沉槽,该沉槽沿坯料底板的侧边长度延伸;还包括可活动套设在固定挡边组件上的活动套杆组件,该活动套杆组件呈长条状,包括顶部、与顶部连接并且呈相对设置的二侧部;其中一侧部的自由边垂直连接有与沉槽相适配的沉板并且该一侧部的外侧面上锁设有活动挡杆组件,该活动挡杆组件包括在所述一侧部上呈一字间隔排列、能够活动下摆呈水平一字排开的若干根活动挡杆;所述活动套杆组件的二侧部的内侧面上凸设有若干导引凸条,固定挡边组件上凹设与导引凸条相对应的若干导引凹槽。

所述固定挡边组件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梯形挡边组件,活动套杆组件的内腔呈与梯形挡边组件相适配的梯形槽结构。

所述沉板的外侧边沿不超过活动挡杆组件的外侧边沿设置。

所述活动挡杆的自由端部具有下压弧形面,该下压弧形面一体成型在端面和侧面上,该侧面为活动挡杆下摆中朝上的对应侧面。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新型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活动套杆组件的新颖结构设计,使组坯垫板两侧边的挡边部分所占的宽度尺寸缩小至最小,只保留固定挡边组件和活动挡杆组件这两必要部分所占的尺寸,如此能够生产得竹板的宽度尺寸得到实质性的提宽,解决了目前竹板存在宽度瓶颈问题。而且,活动套杆组件的设计还十分利于其在组坯垫板上简易组装,活动挡杆组件借助沉板的支撑而相对定位,由此组装时不会因为各活动挡杆的随意摆动性而影响安装;安装中,通过沉板和沉槽的相互配合,导引凸条和导引凹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安装过程的简易对位以及不同方向的定位特性,安装十分简单、便捷而且稳定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重组竹组坯垫板的主视图;

图2是本新型重组竹组坯垫板的侧视图;

图2-1图2中局部E的放大图;

图3是本新型活动套杆组件的侧视图;

图4是本新型活动套杆组件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

坯料底板1,侧边11,沉槽12;固定挡边组件2,固定挡块21;

活动套杆组件3,锁紧螺栓30,顶壁31,侧壁32,沉板33;

活动挡杆组件4,活动挡杆41,下压弧形面4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案涉及一种重组竹组坯垫板便捷式组装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坯料底板1,该坯料底板1的一相对两侧边11处分别设有一组固定挡边组件2。该坯料底板1的对应每组固定挡边组件2的内侧位置凹设有沉槽12,该沉槽12沿坯料底板1的侧边长度延伸。沉槽的两端处可以不贯穿设置,较佳的呈贯穿设置,以利于废渣清理。

固定挡边组件2上活动套设有活动套杆组件3,该活动套杆组件3呈长条状,包括顶部31、与顶部31连接并且呈相对设置的二侧部32。其中一侧部32的自由边垂直一体连接有沉板33,该沉板33与沉槽12相适配,沉板33可以恰好匹配沉置在沉槽12内,并且沉板33在沉置状态下其上表面与坯料底板1的上表面相齐平。

所述连接有沉板33的一侧部32的外侧面上锁设有活动挡杆组件4,该活动挡杆组件4包括呈一字间隔排列、能够活动下摆呈水平一字排开的若干根活动挡杆41。在自然状态下,各活动挡杆41自然下摆至水平状态并且由沉板33支撑。所述活动套杆组件3的二侧部32的内侧面上凸设有若干导引凸条,固定挡边组件2上凹设与导引凸条相对应的若干导引凹槽。

本新型通过活动套杆组件3的新颖结构设计,使组坯垫板两侧边的挡边部分所占的宽度尺寸缩小至最小,只保留固定挡边组件2和活动挡杆组件4这两必要部分所占的尺寸,如此能够生产得竹板的宽度尺寸得到实质性的提宽,解决了目前竹板存在宽度瓶颈问题。而且,活动套杆组件3的设计还十分利于其在组坯垫板上简易组装,活动挡杆组件4借助沉板的支撑而相对定位,由此组装时不会因为各活动挡杆的随意摆动性而影响安装,如此在安装活动套杆组件3时可以由一操作人员简易操作即可,安装操作十分简易便捷,制作后拆卸过程中亦带来极大便利;安装中,通过沉板33和沉槽12的相互配合,导引凸条和导引凹槽的相互配合,实现安装过程的简易对位以及不同方向的定位特性,安装十分简单、便捷而且稳定牢固。

优选的,为了避免沉槽33的设置影响所生产竹束的底面平整性,将沉板33的外侧边沿设置为不超过活动挡杆组件4的外侧边沿,如图3所示二者相齐平,较佳地,将沉板33的外侧边沿设置为处于活动挡杆组件4的外侧边沿之内,如此沉槽就能够避开竹束的覆盖,确保竹板有效生产制作。

优选的,为了利于在工作中同步又有效地下压各活动挡杆41作用,活动挡杆41的自由端部具有下压弧形面411,该下压弧形面411一体成型在端面和侧面上,该侧面为活动挡杆411下摆时朝上的对应侧面(参见图4所示)。进一步,所述下压弧形面411的弧形轨迹为以下压时间为自变量的二次函数,如此使各活动挡杆41在制作过程中配合度更佳,更利于竹板的高品质成型制作。

优选的,所述固定挡边组件2为横截面呈梯形的梯形挡边组件,活动套杆组件3的内腔呈与梯形挡边组件相适配的梯形槽结构。如此利于活动套杆组件3在固定挡边组件2上的简易对位套设安装。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凡跟本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和修饰,均应属于本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