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吸管的内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2341发布日期:2019-11-06 00:29阅读:3154来源:国知局
竹木吸管的内孔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竹木质吸管的加工成型装置,具体是一种竹木吸管的内孔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吸管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日用品,常见的吸管采用的是从石油中提取的高分子聚合物加工而成的,吸管的使用量十分巨大,并且是完全的一次性消耗品,吸管的废品所产生的塑料垃圾是一种不可降解的材料,即使进行回收利用,也会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次污染,甚至直接燃烧也会释放出有害的气体,在今年,欧美一些国家已经禁止了塑料吸管的销售和使用,在国内的某些饮品零售企业也已经不提供塑料吸管,造成了消费者的使用不便的情况,所以吸管的升级改造已经刻不容缓。

现有的技术中,已经提出了采用天然竹子的中空结构将竹节打通后形成贯通的竹管作为吸管进行使用,如CN202891467U中提出的天然竹吸管,以及CN204292817U中提出的新型吸管,都是采用了天然的竹管结构,天然的竹管结构对选料的要求高,需要仔细挑选外径大小合适的新嫩的细竹子,挑选的难度高,并且自然生长的竹子具有自然的弯曲,在破开竹节时的难度大,竹节之间的距离参差不齐,加工出来的竹子形状千奇百怪,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是新嫩的竹子还为完全生长成熟,其纤维结构之间的间隙大,细胞壁中含水量高,容易生虫、霉变,不易运输和存储,以上的采用天然竹管结构的缺点证明该方法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以代替现有的塑料吸管,天然竹管的应用前景不足,需要放弃采用天然的结构,提出可以适用规模化生产的新式的吸管结构以及吸管的加工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将吸管分成两半或以上的方式进行加工的一种竹木吸管的内孔成型装置,该加工过程是将原材料成两部分先加工内孔,加工完内孔后将每一部分进行拼合,拼合后的再对外圆进行磨圆,本装置是对内孔进行加工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工作机架,工作机架上连接固定有驱动部件与切削部件,切削部件设置在工作的一侧,驱动部件连接切削部件设置在工作机架的另一侧,所述切削部件包括有送料辊组、开槽刀、托底块以及调节结构,所述送料辊组设置在工作机架工作方向的首尾两端,开槽刀与托底块上下对应组合设置在工作机架的中部,开槽刀为圆形结构并且在中心连接转轴,转轴与驱动部件连接,开槽刀的外缘径向延伸分布有多个刃口,刃口在工作机架的工作方向的截面上在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在刃口对应的下部设置托底块,托底块的开有与刃口对应的托料槽,待加工的竹片由送料辊组夹紧带动穿过托底块的托料槽中,竹片上表面与开槽刀的刃口切料成型,竹片的前端由对应的送料辊组夹紧带出。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在竹木吸管加工中,对竹木制吸管的内孔进行加工的设备,由于竹木制吸管采用对合的加工方式,加工的过程可以直接对竹片的加工面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快捷高效。本结构中主要以开槽刀的形状进行仿形加工,加工的过程快捷,可以一次成型,并且加工的精度高,速度快,竹片通过后就完成了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组包括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送料直辊,送料辊组相对于工作机架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送料直辊的表面包覆有塑胶层,塑胶层的硬度低于竹片的硬度,塑胶层的厚度大于竹片的厚度。送料直辊是主要的产品加工的驱动结构,通过送料辊组的转动产生推力,提高结构的运行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刃口的圆周的最外侧边缘形成与竹片切削的刃口,刃口上成型有1~2mm的切削面。刃口是主要的切削部分,为了提高切削的效率,刃口在外缘旋转轮换与材料进行加工。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组在工作机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送料辊组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送料辊组的中间的间距与竹片的厚度对应。设置两组送料辊组时,结构稳定,送料的方向可以与加工的位置保持一致,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有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送料辊组、开槽刀对应轴向连接,驱动电机与驱动齿轮动力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齿轮提供动力,并且设置在工作机架的另一侧,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送料辊组与托底块都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具体为由驱动气缸驱动牵引。送料辊组与托底块需要与竹片紧密接触,为了提高加工时的刚性,设置气缸装置进行压紧。

本方案可直接适用木质和竹制吸管的加工,技术说明中的竹片可直接由对应步骤的木条所代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装置是一种用于在竹木吸管加工中,对竹木制吸管的内孔进行加工的设备,由于竹木制吸管采用对合的加工方式,加工的过程可以直接对竹片的加工面进行加工,加工的过程快捷高效。本结构中主要以开槽刀的形状进行仿形加工,加工的过程快捷,可以一次成型,并且加工的精度高,速度快,竹片通过后就完成了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部分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工作机架,2、送料辊组,3、开槽刀,4、托底块,5、转轴,6、刃口,7、托料槽,8、塑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一种竹木吸管的内孔成型装置,包括工作机架1,工作机架1上连接固定有驱动部件与切削部件,切削部件设置在工作的一侧,驱动部件连接切削部件设置在工作机架1的另一侧,所述切削部件包括有送料辊组2、开槽刀3、托底块4以及调节结构,所述送料辊组2设置在工作机架1工作方向的首尾两端,开槽刀3与托底块4上下对应组合设置在工作机架1的中部,开槽刀3为圆形结构并且在中心连接转轴5,转轴5与驱动部件连接,开槽刀3的外缘径向延伸分布有多个刃口6,刃口6在工作机架1的工作方向的截面上在最高处和最低处的截面形状为半圆形,在刃口6对应的下部设置托底块4,托底块4的开有与刃口6对应的托料槽7,待加工的竹片由送料辊组2夹紧带动穿过托底块4的托料槽7中,竹片上表面与开槽刀3的刃口6切料成型,竹片的前端由对应的送料辊组2夹紧带出。

所述送料辊组2包括有上下对称设置的送料直辊,送料辊组2相对于工作机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齿轮,送料直辊的表面包覆有塑胶层8,塑胶层8的硬度低于竹片的硬度,塑胶层8的厚度大于竹片的厚度。

所述刃口6的圆周的最外侧边缘形成与竹片切削的刃口6,刃口6上成型有1~2mm的切削面。

所述送料辊组2在工作机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组,两组送料辊组2处于相同的水平高度,送料辊组2的中间的间距与竹片的厚度对应。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有驱动齿轮与驱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送料辊组2、开槽刀3对应轴向连接,驱动电机与驱动齿轮动力连接。

所述送料辊组2与托底块4都连接有高度调节装置,高度调节装置具体为由驱动气缸驱动牵引。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看,均应将实施例看做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叙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