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681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为进行锁扣眼缝纫机的一部分所使用的在布上形成扣眼的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
关于这种以往的缝纫机200,以

图11来进行说明。在布(缝料)上预先或以后形成扣眼,例如实行锁扣眼的锁眼缝纫机200,具有由机台201a,和树立在机台201a上的立柱部201b,和与机台201a相对并从立柱部201b起延伸出的悬臂部201c构成的缝纫机头201,和由容纳在这些组成部的内部主要部件的构成。
在悬臂部201c前端外面处,在下端处设置有带有机针203的针杆204。该针杆204,由设置在悬臂部201c中未出示在图中的针杆上下驱动机构驱动上下动作,同样由设置在悬臂部中未出示在图中的机针摆动机构对每1针缝制进行左右摆动。
这样,根据针杆204的上下动作和机针的摆动相结合,并且根据设置在机台201a中未出示在图中的菱角驱动机构使未出示在图中的菱角动作,由两者的协调动作进行锁扣眼。
在这里,在放置布的送布台206上,由未出示在图中的送布装置驱动使布沿要切出的扣眼形状输送。
而且,锁眼缝纫机具有在布上形成扣眼的布切孔装置。
以往的布切孔装置215具有,由安装在立柱部201b内的油缸等将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机构传动到设置在悬臂部201c的前端的切刀215a或切刀座中的一方,这一方朝向设置在与机台201a的上面对向位置的另一方动作,与布的夹持状态协调动作进行布的切孔而形成扣眼的结构。在此,切刀215a的刀刃215b的朝向是沿缝纫机悬臂部201c的方向设置的。
但是,根据服装有时有必要在一条线上设置多数的朝向相同的扣眼。这时,如果设置扣眼的角度与刀刃的朝向相同,即沿通过机针心和切刀的悬臂部的轴线(以下记为切刀轴线)布向一个方向移动的话,缝制效率就好。在此,为了沿切刀轴线使布以充分的行程移动,必须使在机台上使所述的立柱部等不与切刀轴线方向重叠。
但是,在上述的布切孔装置中,为防止向连杆机构施加剪切力而受到破坏的情况,必须在上述的轴线上设置气缸等的动力源和连杆机构。
而且,气缸等的动力源和连杆机构的摇动范围都从缝纫机的悬臂部露出在机台上,要将这些机构收入内部就会使立柱部加粗。
根据以上事实,由于不能从切刀轴线上去掉立柱部,所以布就不能沿切刀轴线以充分的行程移动。
而且,在上述的布切孔装置中,为充分保证连杆机构的刚性,还必须充分保证气缸等的动力源的摇动范围,所以在锁扣眼缝纫机中布切孔装置占有的体积很大。因此,锁扣眼缝纫机也就变得大型化了。
而且,为了保证操作效率而使机针心与切刀轴线一致,布切孔装置与所述的针杆上下驱动机构以及机针摆动机构设置重叠。所以,它们设置成分解的顺序一定,在进行维修分解布切孔装置时,也必须将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和机针摆动机构分解。
鉴于上述事实,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由于将动力传动机构设置在偏离切刀轴线的位置上而可使立柱部变细,而且,若从切刀轴线上去掉了立柱部,与切刀朝向同方向的布就可以在充分的行程上移动,同时由于本身占有的体积小,能够使缝纫机小型化,而且还容易分解。
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之1的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将缝料夹在切刀(12)和切刀座(13)之间,由使所述切刀或切刀座中的一方相对与另一方移动切入所述缝料而在该缝料上形成扣眼,它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缝纫机悬臂部(101c)中的驱动轴(8),和使所述驱动轴旋转的旋转装置(5、6、7等),和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并将该驱动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而使所述切刀或切刀座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移动装置(9、10),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从通过所述切刀和机针的轴线起沿横方向偏离的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切刀或切刀座中的一方,将通过驱动轴和移动装置,来自旋转装置的传动力作为动力源向另一方移动,在缝料上形成扣眼。
为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机针心和切刀的悬臂部的轴线上没有障碍物,能够沿由切刀形成的扣眼的方向移动缝料。
而且,使用驱动轴,布切孔装置本身占有的体积变小,可使缝纫机小型化。
并且,由于驱动轴设置在通过机针心和切刀的悬臂部的轴线上,即与机针心偏离的位置,所以,能够使旋转装置和移动装置偏离针杆上下移动机构和机针摇摆机构。因此,该布切孔装置能够对针杆上下移动机构和机针摇摆机构进行另外的分解,容易进行维修。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2的特征,具有切刀和切刀座对合之后,还可以进一步使驱动轴在切布方向上旋转,由于这个旋转使驱动轴受到扭力从而积蓄力,设置一将该力施加于切刀或切刀座的部件,由所述力完全切开缝料的结构。
这时,即使旋转装置的输出很小也可以完全切开缝料。所以,可使旋转装置的动力源小型化,从而使该布切孔装置和具有这种布切孔装置的缝纫机小型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3的特征,旋转装置由设置在从通过所述切刀和机针的轴线起向横方向偏离的位置上的驱动部件(电机2、空气螺线管等),和与驱动部件连动并以所述驱动轴为支点转动的旋转部件(连杆机构7),和当旋转部件向切布方向旋转时可与旋转部件结合地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承受部件(14),和当所述驱动轴向切布方向旋转时向切布的相反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复位弹簧8)构成。
在此特征中,当驱动装置使旋转部件向切布方向旋转时,旋转部件压向承受部件使它与驱动轴共同向切布的方向旋转,使切刀或切刀座移动切开缝料。而且,当驱动装置使旋转部件向与切布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时,旋转部件向脱离承受部件的方向旋转,由来自施力装置的力使驱动轴反向旋转,使切刀或切刀座向脱离缝料的方向移动。
所以,根据此特征,驱动装置强制驱动轴和移动装置反向转动但不使其损坏,提高了布切孔装置的可靠性。
下面,对附图及其标号进行简单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使用布切孔装置的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侧视略图。
图2为切刀下降状态时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俯视略图。
图3为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正视图。
图4为切刀上升状态时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后视图。
图5为使用布切孔装置变形例的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侧视略图。
图6为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俯视略图。
图7为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后视图。
图8为使用布切孔装置另一变形例的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侧视略图。
图9为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俯视略图。
图10为同一锁扣眼缝纫机的部分剖面的后视图。
图11为锁扣眼缝纫机的以往例的概略立体图。
在上述附图中1-布切孔装置,2-电机(驱动装置的一部分),3-齿轮机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4-滚珠螺栓部件(驱动装置的一部分),5-箱体(驱动装置的一部分),7-连杆机构(驱动装置的一部分),8-驱动轴,8a-复位弹簧(施力装置),9-齿轮(移动装置的一部分),10-齿条(移动装置的一部分),12-切刀,13-切刀座,14-承受部件。
以下,用图1~图4对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布切孔装置进行详细说明。这里的锁扣眼缝纫机100,除布切孔装置和立柱部的形状外具有与以往例缝纫机大致相同的结构。
布切孔装置1具有以下结构。
电机2设置在机针等缝口形成部的对面一侧且距操作者较远的后方一侧,输出轴朝上固定在机台101a内。
在电机2的输出轴上通过齿轮机构3连接的柱状的滚珠螺栓部件4,如图1所示,由轴承101d可自由旋转地下端支撑在机台101a上,上端支撑在悬臂部101c上。
箱体5用螺栓固定在滚珠螺栓部件4上带有的滚珠螺母4a上,当滚珠螺栓部件4旋转时,与滚珠螺母4a一同上下移动。使该箱体5停止旋转的导向轴6,如图4所示,穿过固定在箱体5中的LM导向机构5a,使箱体5能够上下自由移动。
驱动轴8用轴承101e水平且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悬臂部101c的操作者一侧的端面上。由轴M、M可旋转地连接着一对曲柄连杆7a和单体曲柄连杆7b组成的连杆机构7,一边的曲柄连杆7a与箱体5可旋转连接,而另一边的曲柄连杆7b与驱动轴8可旋转连接。
在驱动轴8的接近所述缝口形成部的端部的一侧,齿条10与固定在驱动轴8上的齿轮9咬合上下移动,同时其下端部也可上下移动并露出在悬臂部101c的外部。
切刀12安装在齿条10下端的切刀安装台11上。切刀座13设置在机台101a的上面并可与切刀12对合。
而且,如图2和图4所示,承受部件14可与曲柄连杆7b的下部对接并且面对面地固定在驱动轴8的一端。
而且,如图1和图2所示,以线圈状卷曲安装在驱动轴8上的复位弹簧8a,随着驱动轴8的旋转产生扭转变形,是作为积蓄与驱动轴8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的复原力的弹簧(施力部件)。
而且,如图3所示,齿条10放置在可调整水平位置的,固定在悬臂部101c中的金属体15内。直线移动的金属体15在齿轮9的一侧切有缺口并呈圆筒状。另外,在齿条10外面其圆周方向上设置有2处凸部10a,在直线移动的金属体15的内面上设有镶入的能使凸部10a上下滑动的保持槽15a。
例如,如图2所示,齿条10和直线移动的金属体15相对于驱动轴8设置在与滚珠螺栓部件4同样的后方一侧。
即,布切孔装置1将电机2的动力通过连杆机构7传动至驱动轴8,所以就能够将滚珠螺栓部件4和导向轴6等部件设置在驱动轴8的长方向(后方)上,即设置在与切刀12的切刀轴线(机针中心)偏离的位置上。
而且,将滚珠螺栓部件4的旋转传动至驱动轴8的上述连杆机构7等都能够放置在悬臂部内。
所以,如图3和图4所示,立柱部101b可以变细,并且能空出操作者下方的空间,使机台101a上面的通过机针心和切刀座13的轴线上的空间变得宽阔,布可沿该轴线移动。
另外,电机2的动力从立柱部101b一侧,即悬臂部101c的后端只由驱动轴8向悬臂部101c的前端传动,所以可以使传动动力的机构小型化。因此,动力传动机构不会使悬臂部101c变粗并能放置在其内部。
所以,如上所述不但立柱部101b能够变细,而且悬臂部101c也能够变细实现轻量化,因此解决了强度上的问题,并且能够防止振动。
而且,从电机2至连杆机构7的各动力传动部件和齿轮9都偏离切刀12的切刀轴线,所以布切孔装置1也就能够偏离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和机针摇摆机构。因此,可对布切孔装置1与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和机针摇摆机构分别进行分解,提高了维修的容易性。
下面,就布切孔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1中,当电机2旋转时,由于滚珠螺栓部件4的旋转使滚珠螺母4a和箱体5下降。随着箱体5的下降连杆机构7的曲柄连杆7b由曲柄连杆7a牵动按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曲柄连杆7b下压承受部件14的上面14a。这样承受部件14与驱动轴8一起按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复位弹簧8a也同时扭转变形,积蓄使驱动轴8按图4中的反时针方向旋转的力。
当驱动轴8按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即按图3中的反时针方向旋转时,设置在驱动轴8的另一端的齿轮9旋转,使齿条10下降,切刀12向切刀座13下降,切刀12在布受夹持状态下与切刀座13对接。
切刀12与切刀座13对接后,电机2继续旋转驱动轴8积蓄扭转变形力,增大切刀12的下压力将布完全切开形成扣眼。所以,即使由于电机2的小型化使输出力变小,切刀12也能有足够的力下压。而且,当驱动轴8积蓄扭转变形力时,由于齿条10的凸部10a在直线移动的金属体15内面上的槽15a内下滑,齿条10由不旋转的齿轮9下压。
当用切刀12和切刀座13在布上形成沿切刀轴线方向的扣眼时,电机2向相反方向旋转使滚珠螺母4a和箱体5向图1中的上方移动,连杆机构7的曲柄连杆7b按图4中的反时针方向旋转。这样承受部件14和驱动轴8不会受到连杆机构7向下的压力,与曲柄连杆7b分别作各自的运动。
在此,驱动轴8与齿轮9一起由复位弹簧8a按图4中的反时针方向旋转牵动齿条10和切刀12复位。
即,自承受部件14到切刀12为止的部件,复位时不是靠电机2的动力而是靠复位弹簧8a的弹力驱动,所以,即使对电机2发生故障而过负载也不会使其损坏。
然后,布沿切刀12的轴线移动将上述的动作反复进行,在切刀轴线上沿切刀轴线方向作出连续的多数扣眼。
取代上述实施例,也可以按图5、图6、图7中所示的缝纫机120实施。
即,取代电机2使用气缸16。这时,不使用滚珠螺栓部件4和箱体5,直接将气缸16和活塞16a安装在连杆机构7一方的曲柄连杆7a上。
而且,也可以按图8、图9、图10所示的缝纫机140实施。即,在驱动轴8上,取代连杆机构7安装的是可旋转地且下端可与承受部件14上面对接的蜗轮17,也可在取代滚珠螺栓部件4而设置的齿轮轴18a上固定蜗齿轮18,使其与蜗轮17咬合。这时,电机2通过齿轮轴18a使蜗齿轮18向一方旋转时,使蜗轮17按图10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将承受部件14向下压。而且,电机2使蜗齿轮18向反方向旋转时,蜗轮17就放开承受部件14。
根据上述本发明之1,通过机针心和切刀的悬臂部的轴线上,即切刀轴线上不会有障碍物,在与切刀的朝向相同的方向上缝料可以有足够的行程移动。
而且,使用驱动轴能够使布切孔装置本身所占有的体积小而使缝纫机小型化。
并且,布切孔装置可与针杆的上下驱动机构和机针摇摆机构分别分解,从而提高了维修的容易性。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2,即使旋转装置的输出力小也可以完全切开缝料。所以,可使旋转装置动力源小型化,从而使该布切孔装置和配置有该装置的缝纫机小型化。
而且,根据本发明之3,驱动装置强制驱动轴和移动装置反方向旋转但并不使其损坏,而是提高了布切孔装置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使缝料从切刀和切刀座之间通过,由所述切刀或切刀座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的移动将所述缝料切开在该缝料上形成扣眼,其特征在于,具有可旋转地支撑在缝纫机的悬臂部内的驱动轴,和由所述驱动轴旋转的旋转装置,和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并将该驱动轴的旋转运动变为直线运动并使所述切刀或切刀座中的一方向另一方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自通过所述切刀和机针的轴线起横向偏离的位置上。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刀和切刀座对合之后,使驱动轴继续向切布的方向旋转,由于该旋转使驱动轴受到扭转并积蓄力,通过所设置的将该力施加在切刀或切刀座上的部件由所述力将缝料完全切开。
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装置具有设置在自通过所述切刀和机针的轴线起向横方向偏离的位置上的驱动部件,和与所述驱动部件连动并以所述驱动轴为支点旋转的旋转部件,和当旋转部件向切布方向旋转时可与旋转部件结合地固定在所述驱动轴上的承受部件,和当所述驱动轴向切布方向旋转时与切布方向相反方向施力的施力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布切孔装置,使动力传动机构小型化并由于将它们放置在机台内而使立柱部变细,并且,由于将立柱部从切刀轴线上去掉,能够使与切刀朝向在同一方向上的布以足够的行程移动,并容易分解,在悬臂部内装有可旋转的驱动轴,用驱动轴驱动旋转的连杆机构,箱体以及滚珠螺栓部件设置在与通过机针心的悬臂部的轴线偏离的位置上,在驱动轴上,设置有将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使切刀向切刀座移动的齿轮和齿条部件。
文档编号D05B37/02GK1299896SQ0013452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村井健二 申请人:重机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