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缝纫机的曲轴摇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369阅读:1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缝纫机的曲轴摇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缝纫机,特别涉及一种可供皮包套置,并在转动时利于缝制皮包侧边的曲轴摇臂。
目前,皮包在制作时,由于现有的缝纫机为平面式,因此,业者在缝制皮包侧边时通常采用下列方式作业1、先将皮包予以展开车缝,车缝完后再将其胶合(俗称假车缝),其制作的成品外观虽存在有明显车缝线,但由于实际上是以粘胶贴合,因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造成裂开、破损,影响产品的质量。
2、如


图1所示,为常见的皮包缝制实施例示意图,将皮包100予以拗折,以利于缝纫机8缝合侧边,并在缝制完成后,将其回复原状,再用熨斗将折痕烫平,此种方式不但质量较差,而且操作程序繁多,生产效率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皮包缝制效率及质量的缝纫机的曲轴摇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有一概呈状的摇臂本体,该摇臂可360度旋转,在本体的水平段两端及垂直段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叠置的伞形大、小齿轮,其中,该小齿轮的轴杆穿设在大齿轮的轴杆中空部,并使各大齿轮间及小齿轮间相互啮接,上水平段的齿轮枢接于一固定轴及针板,而下水平段的齿轮则分别枢接于一机座以及一连接于传动马达的从动齿轮,使皮包得以由其开口套入摇臂后,经由摇臂的转动,达到缝制皮包侧边的目的,使侧边的车缝作业更为简易、快捷。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常见的皮包缝制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缝纫机组合示意图。
图6、图7、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例示意图。
1为本体、100为皮包、11为固定座、111为透孔、12为透孔、13为大齿轮、14为小齿轮、15为中空的轴杆、16为轴杆、17为固定块、171为透孔、2为机座、21为锁环、3为固定板、31为螺栓、4为从动齿轮、51为大齿轮、52为小齿轮、53为中空的轴杆、54为大齿轮、55为轴杆、56为小齿轮、6为固定轴、61为轴杆、62为大齿轮、63为小齿轮、7为针板、71为轴杆、8为缝纫机、81为车针。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呈状的摇臂本体1,在本体1的上水平段一端连接一圆状固定座11,并在固定座11设有透孔111,而下水平段一端则设有一透孔12,以供伞形大齿轮13和伞形小齿轮14穿设,其中,该大齿轮13套置在一中空的轴杆15上,使轴杆15穿过透孔12后,以一锁环21锁固于机座2,机座2与一固定板3以螺栓31相互固定,而该小齿轮14则套置在一轴杆16上,轴杆16穿过设有大齿轮13的中空的轴杆15的中空部及固定板3,枢接于一从动齿轮4,以供连接于缝纫机的传动马达。
本体1的垂直段及水平段,分别设有具有伞形的大小齿轮51、52的传动机构,其中,大齿轮套置在中空的轴杆53,轴杆53穿过水平段、垂直段内的固定块17的透孔171,轴杆53的另一端套置另一大齿轮54,一端套置有小齿轮52的轴杆55穿过中空的轴杆53的中空部,在轴杆55的另一端套置另一小齿轮56。
固定轴6底端的中空的轴杆61穿过水平段一端所设固定座11的透孔111,轴杆61露出的端头套置大齿轮62,针板7的轴杆71穿过固定轴6及中空的轴杆61,轴杆61露出的一端头套置大齿轮62下方的小齿轮63。
前述的水平段一端的大、小齿轮62、63及大、小齿轮13、14分别啮合于水平段传动机构的大、小齿轮51、52,该水平段传动机构另端的大、小齿轮54、56啮合于垂直段传动机构的大、小齿轮,当传动齿轮4由传动马达带动时,得以带动针板7转动,以配合缝纫机8构成车缝作用,而当本体1转动时,则使固定轴6保持一定的角度,以利于皮包套入本体1,而能缝制皮包的侧边。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装设在缝纫机8的下方,藉由缝纫机8所设的车针81与针板7的转动,达到缝制皮包的目的,而当缝制皮包的侧边时,如图6、图7、图8所示,将皮包100的开口套合在曲轴摇臂本体1上,在缝制过程中将摇臂本体1予以转动,其可在360度范围内转动,以利于皮包100侧边的缝制;为了配合不同尺寸的皮包,固定轴6的长度可依不同尺寸的皮包而更换,以适应不同尺寸皮包的缝制作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曲状摇臂配合伞形大、小齿轮组成的传动机构,使皮包得以套合在该摇臂上,藉由其转动达到了缝制皮包侧边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皮包的缝制效率及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的曲轴摇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状的摇臂本体(1)、中空的轴杆(15)、中空的轴杆(53)、轴杆(55)、伞形大齿轮(51)、(54)、(62)、(13)、伞形小齿轮(52)、(56)、(63)、(14),固定座(11)、固定轴(6)、针板(7)、机座(2)、固定板(3)、从动齿轮(4),固定块(17),其中,轴杆(55)套置在中空的轴杆(53)的中空部,中空的轴杆(53)设置在本体(1)的上、下水平段及垂直段内,并穿过本体(1)内的固定块(17)的透孔(171),中空轴杆(53)的两头端设有伞形大齿轮,各轴杆(55)露出中空的轴杆(53)的两头端设有伞形小齿轮,垂直段的中空的轴杆(53)两头端的伞形大齿轮及轴杆(55)两头端的伞形小齿轮分别与上、下水平段内中空的轴杆(53)头端的大齿轮及轴杆(55)头端的小齿轮啮合;上水平段的头端设有一固定座(11),固定座(11)设有透孔(111),固定轴(6)底端的中空的轴杆(61)穿过该透孔(111),轴杆(61)露出的一端头设有大齿轮(62),针板(7)的轴杆(71)穿过固定轴(6)及其轴杆(61),轴杆(71)露出的一端头设有小齿轮(63),大、小齿轮(62)、(63)分别与上水平段头端的大、小齿轮(51)、(52)相啮合;下水平段头端设有透孔(12),中空的轴杆(15)穿进透孔(12)以锁环(21)锁固于机座(2),机座(2)与固定板(3)以螺栓(31)相互固定,轴杆(15)头端套置大齿轮(13),轴杆(16)穿过中空的轴杆(15)的中空部而套置有小齿轮(14),轴杆(16)的另一下端枢接一从动齿轮(4);摇臂本体(1)可360度旋转。
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的曲轴摇臂,其主要是设有一概呈匚状的摇臂本体1,该摇臂可360度旋转,其在该本体的水平段两端,以及垂直段之上、下端分别设有叠置的伞形大、小齿轮,使其中的小齿轮的轴杆55穿设于大齿轮的中空轴杆53,并使各大小齿轮予以相互啮接,且将该上水平段的齿轮枢接于固定轴6及针板7,而大小水平段的齿轮则分别枢接于一机座2,以及一连接至传动马达的从动齿轮4,使皮包由该摇臂套入后,藉由摇臂的转动,达到缝制皮包侧边的目的。
文档编号D05B15/00GK2427539SQ0020471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10日
发明者杨昆南 申请人:杨昆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