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81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衣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效果好、不缠绕的洗衣机。
目前的洗衣机多为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机的内桶有一些高于内壁的圆滑过渡的凸起、凸楞,搅拌的拨轮大多在桶底,或高于桶底,高于桶底的拨轮一般为扁平状,起到一个搅动的作用,对于比较脏的衣物,洗涤效果较差。另外单一的低拨轮的洗衣机洗衣时缠绕较严重,这也是一个影响洗涤的效果的原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洗涤效果好的洗衣机。
一种洗衣机,上盖1、进水口2、内桶6、喷射水道8、喷淋水道9、出水口10、电气操纵面板13、外壳14、低拨轮16、外桶17、总承II、顺逆转离合器III,其特征是低拨轮16与总承II直线连接且垂直于内桶6底部正中,内桶6的内桶壁上有凸起15,总承II与顺逆转离合器III平行皮带连接。
所述的内桶6的内桶壁上有间隔排列距离相等的凸起15、凸起15在内桶6的内桶壁上形成水波纹形。
所述的在总承II的上端,顶端转承32置于外转轴上段35顶端的内径口处内,即总承II的顶端正中,转盘33的底面与伸出外罩38外的外转轴上段35的上端连接;于外罩38内,外转轴上段35下端的中间有双槽皮带轮40,双槽皮带轮40与外罩38上的皮带进出窗39平行;外转轴上段35的下端与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的上端连接,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外有刹车环44,刹车环44的一端与外罩38中端内壁上固定连接,刹车环44的另一端与刹车环连杆43的一端连接,刹车环连杆43的另一端与牵引器49连接,端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的下端与外转轴下段上端48连接;于总承II的下端,伸出外罩38外的外转轴下段上端48与置于外罩38下面的外转轴下段下端50之间有隔离弹簧72,隔离弹簧72的两端各有一个活动转环70和71;在总承II内,置于外转轴上、下两段35和48、50及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内径里的内转轴56的上端与顶端转承32内径环的底边连接,内转轴56的下端经外转轴下段上端48和外转轴下段下端50与皮带轮55连接,皮带轮55与低拨轮电机54皮带连接;于外转轴下段上端48的底边与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底边之间这段的内转轴56的外径和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内径同为正四方体,四个棱角为圆弧形;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下面是活动固定连杆环51,活动固定连杆环51带环端托着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底面,活动固定连杆环51的另一端与牵引器53连接;在外罩38外面上,其上端中间有上端固定板41、下端中间有下端固定板46。
所述的顺逆转离合器III上的内桶电机57与皮带齿轮58皮带连接,皮带齿轮58固定在支承点46上,连杆65在支承点64上滑动固定,连杆65的两端分别与牵引器68和69连接,齿轮59、60分别固定于皮带齿轮58两侧的连杆65上,且圆心分别与两支合离伸缩器67和66的一端连接,齿轮61与皮带齿轮62固定啮合,齿轮61固定在齿轮59相近的位置,齿轮63固定在齿轮60相近的位置,齿轮59与皮带齿轮58和齿轮61啮合,或齿轮60与皮带齿轮58和皮带齿轮63啮合。
所述的低拨轮16通过总承II上端的顶端转承32内经环上边与总承II内的内转轴56的上端连接。
所述的顺逆转离合器III上的皮带齿轮62、63通过总承II外罩38上端的皮带进出窗39分别与总承II内的外转轴上段35下端中间的双槽皮带轮40皮带平行连接。
所述的内桶6的内桶壁上的凸起15水波纹形为竖水波纹形,竖水波纹形由三个波峰、中间两个凹坳波及首尾两个半凹坳波组成,竖水波纹形凸起的正面与两侧面的边缘交接处为圆弧形过渡。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竖水波纹在内桶6与低拨轮16的同步均匀正反互逆运转的作用下,内桶6的内桶壁上竖水波纹的峰部会起到分散衣物不让衣物缠串成团,从而达到较佳的洗涤清洁与较低磨损作用。
2.由于本洗衣机采用正反互逆运转的向心与离心相对滚转洗涤方式,从而在竖水波纹峰部对衣物进行分散的前提作用下,进一步减少了机械运转时对衣物的磨损度,基本上达到手搓模式的洗涤方法的效果。
3.洗涤漂净运转时,由于内桶6与低拨轮所受阻力相差较大,洗涤漂净时用双电机驱动运作,脱水时用单电机。衣物超重时,采用自动断电。又因频繁启动运作的需要,驱动内桶6运转的电机加配顺逆转离合器III,以保护电机的正常寿命,经久耐用。
4.由于本洗衣机有较好的洗涤干净作用,在电脑程序设计中有单独的时间调控功能,以便于用户专门用于内衣洗涤,洗涤时间缩短,节省电能。
5.由于本洗衣机内桶6上竖水波纹的特殊结构及其所产生的作用效果,较普通自动洗衣机洗涤能力方面提高了一个质量层次(洗涤干净、磨损少、洗涤时间短等三大优点),将带给人们日常生活更为舒适的生活享受。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下列各图


图1为内桶6的内桶壁上带竖水波纹凸起、拨轮为低拨轮的洗衣机立体图;图2为总承II与低拨轮16的连接结构图;图3为顺逆转离合器III示意图;图4为刹车控制部分示意图;图5为通轴的剖视图。
图中1——上盖 2——进水口 5——绒毛收集袋6——内桶(洗涤脱水桶) 7——洗涤剂注入口 8——喷射水道9——喷淋水道 10——出水口11——脱水孔12——启动暂停开关 13——电气操纵面板 14——外壳15——波纹形凸起 16——低拨轮17——外桶32——顶端转承 33——转盘 34——内桶防水圈35——外转轴上段 36——上端转承 37——外桶防水套38——外罩 39——皮带进出窗40——双槽皮带轮41——上端固定板 43——刹车环连杆44——刹车环45——内桶转动控制转子 46——下端固定板47——下端转承48——外转轴下段上端 49——牵引器50——外转轴下段下端51——活动固定连杆环 52——活动固定连杆 53——牵引器54——低拨轮电机 55——皮带轮56——内转轴
57——内桶电机 58——皮带齿轮 59——齿轮60——齿轮 61——齿轮 62——皮带齿轮63——皮带齿轮 64——支承点65——连杆66——合离伸缩器67——合离伸缩器68——牵引器69——牵引器70——上端活动转环 71——下端活动转环72——隔离弹簧 II—总承III——顺逆转离合器本洗衣机内桶6的内桶壁上附有间隔排列距离相等的八条竖水波纹,竖水波纹由三个波峰、中间两个凹坳波及首尾两个半凹坳波组成。竖水波纹的正面与两侧面的边缘相接处为半圆形(圆弧形)。中心拨轮为常规低拨轮。
低拨轮16垂直于内桶6底面的正中央,即低拨轮16的前后左右侧面与内桶6内桶壁上的每一水平方位的距离都相等。低拨轮16的底面与内桶6的底面以最大限度接近,但不接触。
洗涤漂净运转时,由于内桶6与低拨轮16所受阻力相差较大,洗涤漂净时用双电机驱动运作,脱水时用单电机。又因频繁启动运作的需要,驱动内桶6运转的电机加配顺逆转离合器III,以保护电机的正常寿命,经久耐用。如图3所示。
该洗衣机包括上盖1、进水口2、内桶6、喷射水道8、喷淋水道9、出水口10、电气操纵面板13、外壳14、低拨轮16、外桶17、总承II、顺逆转离合器III,在总承II的上部为低拨轮16,顺逆转离合器III与总承II皮带平行连接。
所述的总承II由顶端转承32、转盘33、洗涤脱水桶防水圈34、外转轴上段35、上端转承36、外桶防水套37、外罩38、皮带进出窗39、双槽皮带轮40、上端固定板41、刹车环连杆43、刹车环44、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下端固定板46、下端转承47、外转轴下段上端48、牵引器49、外转轴下段下端50、上端活动转环70、下端活动转环71、隔离弹簧72组成,其中在外罩38内依次为下端转承47、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在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外有刹车环44,通过牵引器49控制刹车环连杆43动作刹车,在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的上端有外转轴上段35伸出外罩38,在外罩38内的外转轴上段35下端中间有双槽皮带轮40,在伸出外罩38的外转轴上段35上端固定有转盘33,在外转轴上段35顶端处有洗涤脱水桶防水圈34,在外罩38下端有外转轴下段下端50和活动固定连杆环51,脱水工作时活动固定连杆环51将外转轴下段下端50托起与外转轴下段48相嵌接,在外转轴下段上端48与外转轴下段下端50之间有隔离弹簧72和上端活动转环70、下端活动转环71,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内径与内转轴56下端的外径同为正方体,四个棱角为圆弧形。
所述的顺逆转离合器III由内桶电机57、皮带齿轮58、齿轮59、60、61、皮带齿轮62、63、连杆65、合离伸缩器66、67、牵引器68、69组成,内桶电机57通过皮带带动皮带齿轮58转动,皮带齿轮58通过连杆65上的支承点64转动,齿轮59、60通过牵引器68、69控制其中一个与皮带齿轮58相切并以连杆65为定位左右摆动,合离伸缩器66控制齿轮60回位,合离伸缩器67控制齿轮59回位,齿轮60带动皮带齿轮63作单方向运转,齿轮59通过齿轮61带动皮带齿轮62作单方向运转,顺逆转离合器III它位于总承II的背面或前面,与总承II外罩38上的皮带进出窗39及双槽皮带轮40同在一个平面上。
凸起15的形状为竖水波纹形,竖水波纹形凸起的正面与两侧面的边缘交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工作原理如下当微电脑开始工作时,常规的进水阀牵引器启动进水,水盛到预定的水位时,牵引器49启动,将刹车环连杆43向前拉起,卡在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上的刹车环44松动脱离。这时,低拨轮电机54与内桶电机57同时启动,内桶电机57是逆时针方向运转。当低拨轮电机54带动低拨轮16按顺时针方向运转时,与顺逆转离合器III上连杆65连接的右端牵引器68启动,将连杆65和与连杆65连接的两个齿轮59与60、两支合离伸缩器67与66都紧拉向右靠,即此时齿轮60同时与皮带齿轮58及皮带齿轮63相切,由于皮带齿轮58是依内桶电机57驱动运转的,即皮带齿轮58也是逆时针方向运转的,那么,相切后的齿轮60作顺时针方向运转,皮带齿轮63作逆时针方向运转,皮带齿轮63上的皮带通过总承II外罩38上端左侧的皮带进出窗39带动双槽皮带轮40驱动内桶6作逆时针方向运转。与此同时,连杆65上的右端齿轮59则与皮带齿轮58相离。而当此时的低拨轮电机54停止按顺时针方向运转工作时,连杆65上的右端牵引器68也同时停止工作。
相反,当低拨轮电机54带动低拨轮16按逆时针方向运转时,与顺逆转离合器III上连杆65连接的左端牵引器69启动,将连杆65和与连杆65连接的两个齿轮60和59、两支合离伸缩器66与67都紧拉向左靠,即此时齿轮59与皮带齿轮58及齿轮61同时相切,而齿轮61又是与皮带齿轮62相切。由于皮带齿轮58是按逆时针方向运转的,那么,相切后的齿轮59作顺时针方向运转,齿轮61作逆时针方向运转,皮带齿轮62作顺时针方向运转,皮带齿轮62上的皮带通过总承II外罩38上端右侧的皮带进出窗39带动双槽皮带轮40驱动内桶6作顺时针方向运转。与此同时,连杆65上的左端齿轮60则与皮带齿轮58相离。而当此时的低拨轮电机54停止按逆时针方向运转的工作时,连杆65上的左端牵引器69也同时停止工作。
如此顺逆往复运转至预定程序完成。
漂洗的运转程序与上述相同。
每当微电脑的工作程序处于排水与进水状态时,牵引器49都停止工作,即此时的刹车环连杆43与刹车环44都回位。
当程序工作到脱水状态时,内桶电机57停止工作,牵引器53启动,将活动固定连杆环51拉起,即活动固定连杆环51将外转轴下段下端50托起与外转轴下段上端48相嵌接;由于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内径与内转轴56下端的外径同为正四方弧形,即前后左右为直线,四个棱角为圆弧形,如图8。当这两工序完成后,低拨轮电机54将通过内转轴56下端的结构相切功能作用,带动低拨轮16与内桶6一起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脱水工作的运转。
当整个工作程序完成后,牵引器49和53都停止工作,刹车环连杆43回位,刹车环44回位后卡在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上,外转轴下段下端50滑落回原位置。
顺逆转离合器III上的两支合离伸缩器66与67的功能作用无论连杆65和与连杆65连接的两个齿轮59与60及两支合离伸缩器66与67向左或向右移动,两支合离伸缩器66与67始终都有向那边压过去的双重紧压力作用,使齿轮59或60在相切后的整个运转过程中不松动脱摆。
在内桶6与低拨轮16的同步均匀正反互逆运转的作用下(每次转动的时间为15秒钟),内桶6上的竖水波纹的峰部会起到分散衣物不让衣物缠串成团,从而达到较好的洗涤清洁与较低磨损作用。
由于本洗衣机采用正反互逆运转的向心与离心相对滚转洗涤方式,从而在竖水波纹峰部对衣物进行分散的前提作用下,进一步减少了机械运转时对衣物的磨损度,基本上达到手搓模式的洗涤方法的效果。
因内桶6采用竖水波纹形及低拨轮互逆的双阻力运行,故本洗衣机在正常满载运作时的阻力比普通自动洗衣机正常满载运作时的阻力要大1~2倍以上,又再一步降低了对衣物的磨损程度。
由于本洗衣机具有以上优点,因此它也就具有了相应的洗涤时间短的优势(一次洗涤时间8分30秒,两次漂净的时间8分钟,每次4分钟,共约17分钟)。
也正是由于本洗衣机有较好的洗涤干净作用,在电脑程序设计中有单独的时间调控功能,以便于用户专门用于内衣洗涤(洗涤时间3~5分钟则可达到理想的效果),洗涤时间缩短,节省电能。
脱水时为同步同向运转。衣物超重时,采用自动断电。
本洗衣机内桶6的体积与凸起15竖水波纹的数目,在一定的范围内,根据需要可进行相应的扩缩和增减。
本洗衣机的其它辅助设备元件(除电机、自动总承机芯、大管道进水管、进水口、外桶及外壳造型外)跟普通自动洗衣机基本相同。
由于本洗衣机内桶6上竖水波纹的特殊形状结构及其所产生的作用效果较普通自动洗衣机洗涤能力方面提高了一个质量层次(洗涤干净、磨损少、洗涤时间短等三大优点),将带给人们日常生活更为舒适的生活享受。
权利要求1.一种洗衣机,上盖(1)、进水口(2)、内桶(6)、喷射水道(8)、喷淋水道(9)、出水口(10)、电气操纵面板(13)、外壳(14)、低拨轮(16)、外桶(17)、总承II、顺逆转离合器III,其特征是低拨轮(16)与总承II直线连接且垂直于内桶(6)底部正中,内桶(6)的内桶壁上有凸起(15),总承II与顺逆转离合器III平行皮带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内桶(6)的内桶壁上有间隔排列距离相等的凸起(15)、凸起(15)在内桶(6)的内桶壁上形成水波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于总承II的上端,顶端转承(32)置于外转轴上段(35)顶端的内径口处内,即总承II的顶端正中,转盘(33)的底面与伸出外罩(38)外的外转轴上段(35)的上端连接;于外罩(38)内,外转轴上段(35)下端的中间有双槽皮带轮(40),双槽皮带轮(40)与外罩(38)上的皮带进出窗(39)平行;外转轴上段(35)的下端与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的上端连接,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外有刹车环(44),刹车环(44)的一端与外罩(38)中端内壁上固定连接,刹车环(44)的另一端与刹车环连杆(43)的一端连接,刹车环连杆(43)的另一端与牵引器(49)连接,端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的下端与外转轴下段上端(48)连接;于总承II的下端,伸出外罩(38)外的外转轴下段上端(48)与置于外罩(38)下面的外转轴下段下端(50)之间有隔离弹簧(72),隔离弹簧(72)的两端各有一个活动转环(70)和(71);在总承II内,置于外转轴上、下两段(35)和(48、50)及内桶转动控制转子(45)内径里的内转轴(56)的上端与顶端转承(32)内径环的底边连接,内转轴(56)的下端经外转轴下段上端(48)和外转轴下段下端(50)与皮带轮55连接,皮带轮(55)与低拨轮电机(54)皮带连接;于外转轴下段上端(48)的底边与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底边之间这段的内转轴(56)的外径和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内径同为正四方体,四个棱角为圆弧形;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下面是活动固定连杆环(51),活动固定连杆环(51)带环端托着外转轴下段下端(50)的底面,活动固定连杆环(51)的另一端与牵引器(53)连接;在外罩(38)外面上,其上端中间有上端固定板(41)、下端中间有下端固定板(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顺逆转离合器III上的内桶电机(57)与皮带齿轮(58)皮带连接,皮带齿轮(58)固定在支承点(46)上,连杆(65)在支承点(64)上滑动固定,连杆(65)的两端分别与牵引器(68)和(69)连接,齿轮(59、60)分别固定于皮带齿轮(58)两侧的连杆(65)上,且圆心分别与两支合离伸缩器(67)和(66)的一端连接,齿轮(61)与皮带齿轮(62)固定啮合,齿轮(61)固定在齿轮(59)相近的位置,齿轮(63)固定在齿轮(60)相近的位置,齿轮(59)与皮带齿轮(58)和齿轮(61)啮合,或齿轮(60)与皮带齿轮(58)和皮带齿轮(6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低拨轮(16)通过总承II上端的顶端转承(32)内经环上边与总承II内的内转轴(56)的上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顺逆转离合器III上的皮带齿轮(62、63)通过总承II外罩(38)上端的皮带进出窗(39)分别与总承II内的外转轴上段(35)下端中间的双槽皮带轮(40)皮带平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衣机,其特征是内桶(6)的内桶壁上的凸起(15)水波纹形为竖水波纹形,竖水波纹形由三个波峰、中间两个凹坳波及首尾两个半凹坳波组成,竖水波纹形凸起的正面与两侧面的边缘交接处为圆弧形过渡。
专利摘要一种洗衣机,包括上盖、进水口、内桶、喷射水道、喷淋水道、出水口、电气操纵面板、外壳、外桶、传动部分,其中所述的拨轮在洗衣机的中心为低拨轮,在内桶的内桶壁上有竖水波纹凸起;洗涤效果好、不缠绕等优点。
文档编号D06F17/06GK2506672SQ0120413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黄海平 申请人:黄海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