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107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用短纤纱条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纺纱机中转移短纤纱条的方法通常采用先加一定的捻度,使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采用直接喂入法即将纱条从罗拉输出口直接输送到加捻装置进行加捻。或者将两根具有一定捻度的纱线并合再进行加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短纤维纱条转移输送装置。将未加捻的短纤纱条平稳、均匀地输送至另一根运行中的纱线处将没有捻度的短纤维均匀地包缠在纱线上,纺制包心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纱机用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由圆盘1、法兰盘2、轴5组成,法兰盘2固定在轴承座3上,轴承座3固定在机梁4上,圆盘1固定在轴5上,并与法兰盘2相合形成空腔C,圆盘1的圆周表面具有槽,槽中具有一排均布小孔,圆盘1的螺纹6处连接一吸气管7。
圆盘1表面的槽可为浅圆槽或浅尖槽。
圆盘1表面的槽底可再具有一小槽,小槽的形状可以是圆槽、尖槽或者椭圆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的主要特点1、转移装置将短纤纱条引导至芯纱处,会合点准确,纱线的捻度差异小,成纱条干好。
2、短纤纱条经转移装置引导至芯纱处,纱线转移速度高,适应现代新型纺纱的高速度要求。
3、采用负压与转移装置配合工作,纱线转移效率高。


图1 为转移装置示意图图2 为转移装置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所示的纺纱机用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的其中一种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纺纱机用短纤纱条转移装置,由圆盘1、法兰盘2、轴5组成,法兰盘2固定在轴承座3上,轴承座3固定在机梁4上,圆盘1固定在轴5上,并与法兰盘2.相合形成空腔C,圆盘1的圆周表面具有槽,槽中具有一排均布小孔,圆盘1的螺纹6处连接一吸气管7,通过风机的吸气作用使内部形成负压,将短纤纱条吸附并集聚在浅圆槽内。当圆盘旋转时,将短纤纱条转移,并与运行中的芯纱并合。
圆盘1表面的槽可为浅圆槽或浅尖槽。
圆盘1表面的槽底再具有一小槽,小槽的形状可以是圆槽、尖槽或者椭圆槽。
权利要求1.一种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其特征是,转移装置由圆盘1、轴5、法兰盘2组成,法兰盘2固定,圆盘1固定在轴5上,并与法兰盘2相合形成空腔C,圆盘1的圆周表面具有槽,槽中具有一排均布小孔,圆盘的螺纹6处连接一吸气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圆盘1表面的槽为浅圆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圆盘1表面的槽为浅尖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圆盘1表面的槽底再具有一小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其特征是,圆盘1表面的槽底再具有一小槽的形状可以是圆槽、尖槽或者椭圆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纱机用短纤纱条转移装置,它由圆盘1、轴5、法兰盘2组成,法兰盘2固定,圆盘1固定在轴5上,并与法兰盘2相合形成空腔C,圆盘1的圆周表面具有槽,槽中具有一排均布小孔,圆盘的螺纹6处连接一吸气管7。其主要特点是短纤纱条经转移装置引导至芯纱处时,会合点准确,纱线转移速度快,效率高,适应现代新型纺纱的高速度要求。
文档编号D01H1/18GK2663453SQ0320699
公开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0日
发明者蔺建旺, 金光成, 鲍传海 申请人:北京经纬纺机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