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13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
背景技术
圆筒形针织布(是指用纤维素纤维纺织的针织布,也包括其混纺和交织)现在都用活性染料染色。染色工艺有两种竭染工艺和轧染工艺,这两种工艺的优缺点是1.竭染工艺浴比1∶10这是最普遍的,浴比1∶5这是近几年推出的气液喷射式染织机,机内先注入所需的清水,然后坯布进机对接,呈绳状运转,坯布进机后,从染前处理(氧漂)水洗,再到染色、水洗、皂煮、水洗直至柔软处理,全过程都可在机内完成,温度、时间、加料可编程序控制,所以操作简便、染色质量比较稳定。缺点是(1)染料利用率不高,无机盐(指硫酸钠或精制气化钠)用量大;(2)能源消耗大(蒸汽和电);(3)排出的污水处理困难;(4)成本相对较高。
2.轧染工艺是把已经过染前处理的坯布脱水,缝接打卷,然后到轧染车一次浸染液随即轧去多余的染液,其又可分为(1)两浴轧烘轧蒸工艺;(2)一浴轧烘蒸工艺;(3)一浴湿蒸工艺;(4)冷轧堆工艺;这四种工艺是冷轧工艺染料利用率最高,消耗能源最少。冷轧堆工艺的优点是(1)染料利用率高,无机盐用量少;(2)能源消耗少;(3)污水色度低,含无机盐少,比较容易处理;(4)成本较低。缺点是(1)对圆筒形针织物来说,一次浸轧染液随即打卷堆置,其含染液均匀性是很难控制的;(2)由于只经过染槽一次,对坯布前处理要求严格;(3)因需要配轧槽底浴,所以不适合批量小的染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采用小浴比、多次浸轧、分批投料、打卷或折叠冷堆置,可使90%以上的染料吸附到圆筒针织布上,附着于布上的染料能充分与纤维键合反应,并且圆筒形针织布在轧车上一直是充气呈圆筒形,轧出时展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1)把圆筒针织布经常规氧漂前处理、水洗、中和、去氧、水洗干净后的坯布开幅接头,打卷或折叠堆置于运布车箱内;(2)在轧染槽内按布重百分率计量加染料和适量的元明粉,槽内保持25-30℃温度;(3)圆筒针织布进入轧染槽充气至经轧辊轧出时完全展平无折痕,反复多次浸轧,并分次投入溶解好的染料,分批洒入元明粉;(4)吸附过程完成后分批投入碱剂,碱剂加完后再继续运转一段时间,使染料与纤维键合,未键合的染料也会吸附在布上;(5)打卷或折叠堆置于可密封的不锈钢圆筒中,并用塑料膜包裹,缓缓转动,堆置4-24小时;(6)染色完成后到平洗机连续水洗→中和→水洗→皂煮→水洗→柔软处理→脱水→烘燥。
本发明更详细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把圆筒针织布经常规氧漂前处理、水洗、中和、去氧、水洗干净后的坯布开幅接头,打卷或折叠堆置于运布车箱内;(2)在轧染槽内按布重百分率计量加染料和适量的元明粉,槽内保持25-30℃温度;(3)圆筒针织布进入轧染槽充气至经轧辊轧出时完全展平无折痕,反复多次浸轧,并分次投入溶解好的染料,分批洒入元明粉;(4)吸附过程完成后分批投入碱剂,碱剂加完后再继续运转一段时间,使染料与纤维键合,未键合的染料也会吸附在布上;(5)打卷或折叠堆置于可密封的不锈钢圆筒中,并用塑料膜包裹,缓缓转动,堆置4-24小时;(6)染色完成后到平洗机连续水洗→中和→水洗→皂煮→水洗→柔软处理→脱水→烘燥。
本发明的优点是1.本发明在轧槽中多次浸轧,分批投入染料和元明粉,采用小浴比1∶2.5至1∶3,可使90%以上的染料吸附到圆筒针织布上,然后再分批加入碱剂,碱剂也可在布上均匀分布。
2.本发明的染料与纤维键合固色在25-30℃温度条件下、经4-24小时缓慢进行的,所以附着于布上的染料能充分与纤维反应。
3.圆筒形针织布在轧车上一直是充气呈圆筒形,轧出时展平。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把圆筒针织布经常规氧漂前处理、水洗、中和、去氧、水洗干净后的坯布开幅接头--→打卷或折叠堆置于运布车箱内--→轧染槽内按布重百分率计量加染料和适量的元明粉,槽内保持25-30℃--→圆筒针织布进入轧染槽充气至经轧辊轧出时完全展平无折痕,反复多次浸轧,并分次投入溶解好的染料,分批洒入元明粉。并在轧车装有转边器,使圆筒针织布通过染槽时,转边器能使充了气的圆筒布扭转0-20°的角度,这样在每次浸轧中,布的两边位置都变换一次。通过多次浸轧使轧槽中的染料能均匀、充分地吸附到布上,并且有移染的机会--→吸附过程完成后投入碱剂(NaOH,10-30克/升,按所用染料种类和深浅而定),碱剂也分批投入。由于设定的浴比是1∶2.5至1∶3,轧槽内的染液可抽取一部分来对烧碱进行稀释,碱剂加完后再继续运转1小时,这样已有不少染料与纤维键合,未键合的染料也吸附在布上。轧槽中染料残留很少了,这就达到了竭染。--→打卷(或折叠堆置于可密封的不锈钢圆筒中)并用塑料膜包裹,缓缓转动,堆置4-24小时(按染料反应快慢定堆置时间)这样就做到了冷堆,染色完成后到平洗机连续水洗→中和→水洗→皂煮→水洗→柔软处理→脱水→烘燥。
本发明在小轧车上用本发明工艺做了多次试验,并对适用的染料进行了筛选,比较的结果如下对圆筒形针织布染色的三种工艺比较

权利要求
1.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包括下列步骤(1)把圆筒针织布经常规氧漂前处理、水洗、中和、去氧、水洗干净后的坯布开幅接头,打卷或折叠堆置于运布车箱内;(2)在轧染槽内按布重百分率计量加染料和适量的元明粉,槽内保持25-30℃温度;(3)圆筒针织布进入轧染槽充气至经轧辊轧出时完全展平无折痕,反复多次浸轧,并分次投入溶解好的染料,分批洒入元明粉;(4)吸附过程完成后分批投入碱剂,碱剂加完后再继续运转一段时间,使染料与纤维键合,未键合的染料也会吸附在布上;(5)打卷或折叠堆置于可密封的不锈钢圆筒中,并用塑料膜包裹,缓缓转动,堆置4-24小时;(6)染色完成后到平洗机连续水洗→中和→水洗→皂煮→水洗→柔软处理→脱水→烘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浴比为1∶2.5至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在轧车上装有转边器,使圆筒针织布通过染槽时,转边器能使充了气的圆筒布扭转0-20°的角度,在每次浸轧中,布的两边位置都变换一次,多次浸轧后轧槽中的染料能均匀、充分地吸附到布上,并且有移染的机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碱剂这NaOH,投入量为10-30克/升,根据所用染料种类和深浅而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圆筒针织布浸轧竭染冷堆工艺,采用小浴比、多次浸轧、分批投料、打卷或折叠冷堆置,可使90%以上的染料吸附到圆筒针织布上,附着于布上的染料能充分与纤维键合反应,并且圆筒形针织布在轧车上一直是充气呈圆筒形,轧出时展平。
文档编号D06B3/00GK1648317SQ200410065918
公开日2005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吴道平, 吴康 申请人:吴道平, 吴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