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061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向运动部供给润滑油的供油装置的缝制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缝制装置中,比如有一种日本专利特开平9-168688号公报所揭示的结构。该缝制装置的结构如

图10所示,具有油箱50和与该油箱50连接的管子51,通过上述油箱50的润滑油经由上述管子51向上轴52的旋转滑动部比如、上轴52的轴承部供给,可防止上轴52的高速旋转引起轴承部的烧结。供给至上轴52的轴承部的润滑油也进一步借助多根管子53供给梭子驱动机构54、针杆上下驱动机构、挑线杆上下驱动机构等运动部,被齿轮等弄脏的润滑油最终向油盘55排出。另一方面,供给所述梭子驱动机构54的润滑油不大会被弄脏,故通过油管57经由上轴59驱动的柱塞泵58和泵供给管子56,返回油箱50进行再循环使用。
然而,上述结构的缝制装置存在以下列举的问题。即,如图10所示,上轴52的轴承部位于比梭子驱动机构54高的上部,缝制装置停止时,即、柱塞泵58停止时,滞留在管子53内的润滑油因重力而向下方流动,由此润滑油对梭子驱动机构54过度供给,下次使用时润滑油有可能会沾附在缝制对象物上。
对此,考虑了以下结构的缝制装置。该缝制装置比如采用了将油箱分成了第1油箱和第2油箱的上下2个(第1油箱为上方)、由润滑油供给通道将其两者进行连接的结构。并且,在第2油箱中设置根据向该第2油箱供给的润滑油量进行上下移动的浮子,在该浮子上设置将第2油箱的润滑油流入口开放或闭塞的卡合构件,以正确地对流入第2油箱的润滑油量进行控制(防止供给过多)。又,由润滑油供给通道将第2油箱与梭子驱动机构连接,将储存在第2油箱中的润滑油向梭子驱动机构供给。该场合,将油绳插通在润滑油供给通道中,使该一端部位于第2油箱内的底部,即使采用了第2油箱与梭子驱动机构之间的高低差并不那么大的结构,也能可靠地将来自第2油箱的润滑油向梭子驱动机构供给。
然而,上述结构的场合,因油绳位于第2油箱内的底部,故浮子与油绳接触,妨碍浮子的动作,由此,有时会发生不能正确地对流入第2油箱的润滑油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绳不会妨碍浮子的动作、通过可靠地使所述浮子动作能将合适量的润滑油供给油箱的结构的缝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包括储存润滑油的油箱;设置于该油箱内、根据该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而联动地对流入该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进行调节用的浮子;以及一部分被配设于所述油箱内的油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箱内,形成限制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接近的限制构件。
采用该结构,因利用限制构件使浮子不与油绳近接,故可防止因油绳而妨碍随润滑油量进行上下移动的浮子动作。
上述结构的场合,所述限制构件可以是形成于所述油箱的内侧面部上的突起部,也可以是突出形成于所述内侧面部并位于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之间的肋,或者也可以是位于所述油箱内的空间并向底面部突出形成的肋。
采用该结构,可用简单的结构防止所述浮子与油绳的近接,特别在从底面部突出的结构的肋的场合,即使油箱内的润滑油减少,也可由油绳吸收润滑油,浮子的动作也能正确地执行。
上述结构的场合,所述肋成形的高度应大于随所述润滑油增减的浮子的最大移动量。
采用该结构,能可靠地防止油绳进入浮子与油箱的底面部之间而妨碍所述浮子的动作。
上述结构的场合,所述肋也可以形成在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油箱中,以所述肋为界设置位于所述浮子配设侧的供给润滑油用的供给部,在所述肋上形成缺口,该缺口能使所述油箱中的所述油绳配设侧与所述浮子配设侧之间连通。
采用该结构,因润滑油可以到达油箱中的油绳配设侧与浮子配设侧的双方,故即使润滑油少量,也可由油绳吸收润滑油,上述结构的场合,在所述供给部设置与所述浮子联动的闭塞机构,当所述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达到所定量以上时,所述闭塞机构将所述供给部的至少一部分关闭,当润滑油量未达到所定量时,将所述供给部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采用该结构,可将油箱内的润滑油保持成合适量。
上述结构的场合,所述油箱借助所述供给部可从别的油箱供给润滑油。该场合,所述别的油箱的润滑油储存量可以多于所述油箱。
采用该结构,与仅设置1个大的油箱的场合相比,可提高所述油箱在缝制装置中配设的自由度。又,若将别的油箱作成大型,则可将油箱作成小型,故可有效利用缝制装置内部的空间。
上述结构的场合,所述油箱至少具有2个开口部,绳子状的油绳从这些开口部向所述油箱外延伸,所述油绳的中间部可以位于所述油箱内。
采用该结构,不仅油绳不易从油箱脱出,而且能可靠地用油绳吸收润滑油,附图的简单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缝制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第2油箱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润滑油流入口与卡合构件卡合状态下的第2油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润滑油流入口与卡合构件非卡合状态下的第2油箱的纵向剖视图。
图5是表示闭塞机构的卡合构件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第2油箱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表示闭塞机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表示肋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6的变形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10是表示传统的缝制装置的与图1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图1表示本发明的缝制装置(以下称为缝纫机1)1的整体的主视图。该缝纫机1具有缝纫机机臂部2和位于其下方的底板部5。在缝纫机机臂部2内分别装入未图示的比如使针杆作上下往复移动的针杆上下驱动机构、对挑线杆进行上下往复驱动的挑线杆驱动机构等的机械式机构。在底板部5内,装入比如向2根针供给线的一对梭子驱动机构3、3、将送布齿作前后及上下往复驱动的送布齿驱动机构等。这些机械式机构通过上轴和下轴由缝纫机电机分别驱动。
而且,在机臂部2设有第1油箱(别的油箱)4,在底板部5设有第2油箱(油箱)6。这些第1油箱4及第2油箱6通过润滑油通道7相互连接。另外,第2油箱6与一对梭子驱动机构3、3相互的高低差尽可能小地进行配置,相互通过润滑油通道8、8连接。这样,通过减小第2油箱6与一对梭子驱动机构3、3的高低差,能尽可能地防止润滑油对所述梭子驱动机构3、3过多的供给。所述润滑油通道7、8由乙烯树脂制的管子构成,在它们内部分别设有用于供给润滑油的油绳9。
为此,本发明的“油绳”定义如下。即,利用毛细管现象,在多少有一些高低差的2个构件之间(本案比如第2油箱6与梭子驱动机构3之间),可使润滑油往来的布制的绳子,并不是用于点火的。
下面,参照图2~图5对第2油箱6进行说明。第2油箱6整体呈大致箱状,如图2所示,在其内部,分别形成有与插入油绳9(也可参照图1)的一对插入孔10、10(开口部)连通的室A(配设油绳的一侧)、以及相对于该室A借助板状的肋12、12(限制构件、突起部)隔开并具有呈箱状的浮子11的室B(配设浮子的一侧)。所述插入孔10、10与润滑油通道8、8连接。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肋12、12位于由第2油箱6的侧面部和底面部形成的空间(室A与室B的中间的空间)内,在该侧面部和底面部上向内方且上方突出而形成。并且,在肋12、12的中央设置间隙13,可使室A与室B连通,以使供给第2油箱6内的润滑油储存在所述室A及室B双方内。
肋12的高度,应大于与第2油箱6内的润滑油增减对应的浮子11的最大移动量。由此能可靠地防止浮子11越过肋12、12向室A侧移动。第2油箱6由透明的构件形成,能目视润滑油量和浮子11的动作。
在室B的底面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导向销20(参照图3),并且,在浮子11的底面部,设置向上方延伸的、可与导向销20卡合的导向槽沟19,由此,浮子11边受导向销20引导(限制)边进行上下移动。第2油箱6的整体由透明的构件形成,能目视润滑油量和浮子11。
室B的上面中央设有与润滑油通道7(参照图1)连接的润滑油流入口(供给部)14。如图3所示,在该润滑油流入口14的内部,具有对从第1油箱4流入的润滑油的供给量进行调节的闭塞机构。另外,在所述润滑油流入口14的旁边,设有与外部连通的空气孔15,由此,第2油箱6内的空气的吸排气可随润滑油的供给量引起的浮子11的上下移动联动地进行。所述空气孔15的开口部的直径,若相对于润滑油的粘度40℃时、CSt9.96(日本石油株式会社ソ-ィングルブ10N)构成为4mm以上,则能良好地进行空气的给排气及润滑油的供给。
如图3所示,所述润滑油流入口14大致呈筒状,由内径不同的中空部14a、14b分别连通形成,第2油箱6侧的中空部14b是具有比第1油箱4侧的中空部14a大的内径的结构。这些中空部14a、14b借助台阶部14c连通。
在室B的内侧面,绕所述内侧面的周围在多处(本实施例中为5处)形成朝内方突出的凸部16,该凸部16分别呈朝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尺形状。而且,室B的内侧面,其上面及下面分别多处(本实施例中为8处)设有朝内方突出的半球状的凸部17。由此,通过相对于室B的内侧面形成各凸部16、17,可防止浮子11的外侧面与室B的内侧面因在相互的面的间隙内产生的油膜的粘性而固接。
但是,当润滑油从第1油箱4通过润滑油通道7供给第2油箱6内后,该第2油箱6内的润滑油量逐渐增加(图3中参照油面X),最终如图3所示,浮子11上升,设置在该浮子11上部的卡合构件18前端的圆锥部18a将润滑油流入口14堵塞(卡合状态),使其不能进一步供给润滑油。所述卡合构件18,将插入部18c相对于浮子11比如插入成形进行固定,但这些卡合构件18与浮子11的固定也可采用螺纹固定、压入、埋入、一体成形等结构进行固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从第2油箱6通过润滑油通道8、8向梭子驱动机构3、3供给润滑油,则如图4所示,储存在第2油箱6内的润滑油逐渐减少(参照图4中油面Y),浮子11随之逐渐下降。这样,曾与润滑油流入口14卡合的卡合构件18的圆锥部18a将所述润滑油流入口14逐渐开放(被卡合状态),由此,润滑油再次从第1油箱4通过润滑油通道7向第2油箱6内供给,从而第2油箱内的润滑油量增加,成为上述图3所示的状态,如此地重复上述作用。作为浮子11的材质,最好是对于润滑油有足够浮力的构件,比如NBR(丙稀腈-丁二烯橡胶Acrylonitrile Butadiene Rubber)等树脂。
对以上的卡合构件18对润滑油流入口14的开闭状态进行考察,从图3的状态转变为图4的状态的过程中,卡合构件18的圆锥部18a使润滑油流入口14逐渐增大地进行开放,若将第2油箱6内的润滑油量的规定量作为基准,则润滑油量不到规定量时,卡合构件18的圆锥部18a将润滑油流入口14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相反,从图4的状态转入图3的状态的过程中,卡合构件18的圆锥部18a将润滑油流入口14逐渐关闭,当润滑油量达到规定量以上时,卡合构件18的圆锥部18a将润滑油流入口1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关闭。
但是,如图5所示,卡合构件18为长尺的圆筒状,其前端作为圆锥部18a形成,在长度方向形成多个槽沟21。在卡合构件18中,该槽沟21在从浮子11朝上方突出的部分的圆柱部18b的全长上形成,并且一直形成至圆锥部18a的一部分。通过形成如此的槽沟21,润滑油容易沿上述槽沟21向第2油箱6内供给,同时,不会因润滑油向第2油箱6(即、向下方)流出的压力,对卡合构件18与润滑油流入口14的卡合(换言之,卡合构件18朝上方移动)造成妨碍。
另外,卡合构件18的材质由与卡合的润滑油流入口14的材质的关系来决定,双方的材质其硬度不同。作为一例,比如润滑油流入口14以铁为主要成分成形的场合,卡合构件18也可以铝为主要成分成形。如此结构,铁比铝硬度高,在重复卡合的过程中,卡合构件18逐渐发生微小的变形,成为与润滑油流入口14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故上述卡合构件18能正确地堵塞润滑油流入口14,能可靠地遮断润滑油的供给。
如从平面方向看到的所述第2油箱6的横向剖面图的图6所示,在插入孔10、10中,配设在第2油箱6中的油绳9从一方插入第2油箱6内(室A内),从另一方导出到第2油箱6外(室A外)。采用该结构,比如若将第2油箱6的室A的顶板面作成可开闭的结构(具体的结构未图示),则作业者将所述顶板面开放,就可用小镊子等容易地将油绳9插入或导出插入孔10、10,故可提高缝制装置的生产性。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在宗旨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和扩展。比如,如图7所示,卡合构件18不是直接与润滑油流入口14卡合,而是与固定在润滑油流入口14的圆筒状的硅酮橡胶22进行卡合的结构。通过这样的结构,与将润滑油流入口14加工成与卡合构件18的圆锥形状对应的形状相比,制造容易,可降低制造成本。作为固定在润滑油流入口14上的构件,并不局限于硅酮橡胶22,也可使用比如NBR(丙稀腈-丁二烯橡胶Acrylonitrile ButadieneRubber)、UR(聚氨酯橡胶Urethane Rubber)、FR(氟橡胶Fluoro Rubber)等。
如图8所示,也可设置1条肋12a来取代肋12、12。该场合,若在肋12a的下面侧形成连通所述室A及室B用的缺口部12b,则可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只要是能防止浮子11与油绳9的近接且使室A和室B连通,则肋的形状、间隙(缺口部)的形状及其位置无特别的限定。虽未图示,也可在浮子11的外周面设置突出部,对该浮子11的水平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不使其与油绳9近接。
如图9所示,油绳9对插入孔10、10的插入也可以是将油绳分成2根油绳9a、9b,将各自的前端插入所述插入孔10、10中,由此来吸收润滑油。并且,也可在油绳的中途分为2股。对插通孔的个数也不作限定。
只要是可从第2油箱6吸收润滑油,则油绳9的位置(插入孔10的位置)也可是第2油箱6的上部和中间部等。
若是多少能防止浮子11与油绳9的接触,则也可形成从第2油箱6的底面突出的突出部(未图示)。
也可采用通过浮子11的上下移动来将润滑油通道7的途中开放或闭塞的结构。
另外,从第2油箱供给的润滑油并不局限于梭子驱动机构3、3,也可是分别供给未图示的比如使缝针上下运动的主轴(上轴)、与该主轴联动的下轴、送布机构、夹线器等运动部的结构。
另外,也可设置多个润滑油流入口14及与其对应的卡合构件18。该场合,比如,将多个润滑油流入口14中的若干个润滑油流入口14的高度位置做成各不相同,同时将与这些润滑油流入口14卡合的卡合构件18的长度比如借助弹簧等形成各不相同,则可根据润滑油量(所定量)对润滑油流入口14的至少一部分或全部分阶段地进行开放、关闭,可对上述润滑油量进行更精细的控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缝制装置,包括储存润滑油的油箱;设置于该油箱内、根据该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而联动地对流入该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进行调节用的浮子;以及一部分被配设于所述油箱内的油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油箱内,形成限制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接近的限制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是形成于所述油箱的内侧面部上的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构件是突出形成于所述油箱的内侧面部并位于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之间的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具有侧面部和底面部,所述限制构件是位于由所述侧面部和底面部形成的空间内并向所述底面部突出形成的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的高度应形成为大于与所述润滑油增减对应的浮子的最大移动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肋形成在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之间的位置,在所述油箱中,以所述肋为界,供给润滑油用的供给部设置在配设有所述浮子的一侧,在所述肋上形成缺口,该缺口能使所述油箱中的所述油绳配设侧与所述浮子配设侧之间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给部设置与所述浮子联动的闭塞机构,当所述油箱内的润滑油量达到所定量以上时,所述闭塞机构将所述供给部的至少一部分关闭,当润滑油量未达到所定量时,将所述供给部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借助所述供给部可从别的油箱供给润滑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别的油箱的润滑油储存量比所述油箱的多。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至少具有2个开口部,绳子状的油绳从这些开口部向所述油箱外延伸,所述油绳的中间部位于所述油箱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缝制装置,包括位于被供给润滑油的缝制对象物的上方的第1油箱;位于所述第1油箱的下方的第2油箱;将所述第1及第2油箱相互连接的润滑油通道;设置在所述第2油箱的内部、根据该第2油箱的油量而位置发生变动的浮子;将所述第2油箱的润滑油导出至外部的油绳;限制所述浮子与所述油绳接近的限制构件;以及根据所述浮子的变动位置、将所述润滑油通道的至少一部分进行关闭的闭塞机构,通过如此结构,利用所述限制构件使油绳不妨碍浮子的动作,通过可靠地使所述浮子动作,能正确地向第2油箱供给润滑油。
文档编号D05B71/00GK1603503SQ20041008512
公开日2005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9日
发明者原田幸一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