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9795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一种环锭细纱机纺纱用的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
背景技术
环锭细纱机所指的环是钢领,锭就是锭子。目前环锭细纱机上用的锭子有两种,一种是光杆锭子,另一种是铝套管锭子。通常铝套管锭子所配套使用的筒管如图1所示,是一种单一锥体的薄壁筒管,如图2所示。在纺纱初始阶段,由于分圈高度高,纱路长,纺纱张力就比较大,因此初始阶段所纺纱的质量与中间阶段差异较大。单一锥体的薄壁筒管对纱引力没有平衡改善能力,造成纺纱初始段纱质量不好,断头多。为保证质量,减少断头,纺纱工厂的对策一般是降低纺纱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明显降低卷绕张力,从而改善纺纱初始阶段纱质量,减少断头,提高纺纱速度,减少管纱在络筒机上退绕时产生毛羽和棉结的环锭纺纱铝套锭子用双锥体筒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其外部形状至少有两部分锥度不同的锥体相贯连接而成,锥体下端外部锥体锥度不能大于1∶8,双锥体筒管内孔下端有扩口。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外部两部分锥度相贯连接而成时,下部分的锥度为1∶20至1∶8的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是在原来铝套管锭子用的单一锥体薄壁筒管基础上,改进设计,增大下端锥体外部锥度,使筒管下部变粗(图3),使筒管直径与钢领直径比值变大,可明显降低纺纱张力,从而改善纺纱初始段纱质量,减少断头和毛羽,提高了纺纱速度,减少管纱在络筒机上退绕时产生的毛羽和棉结。由于双锥体筒管下端壁厚增加,可扩口,开出容纱空间,如图3所示,确保筒管插到底,允许铝套管下端残存少量纱屑而不影响插管,由于扩口,筒管下端有点碰毛损伤也不会影响与铝套管的正确配合。


图1是铝套管锭子配普通单一锥体薄壁筒管的结构图图2是普通单一锥体薄壁筒管的结构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内部锥孔锥度为1∶64,外锥体上部锥度1∶64,各项精度要求按ISO368标准制做,外锥体下部锥度1∶12,长度L=36mm,两段锥体相贯连接,筒管下端直径比普通单一锥体薄壁筒管下端直径增大2.5mm,如普通单一锥体下端外径是¢24mm,则本实用新型的下端外径是¢26.5mm,如用438mm钢领纺纱,可减少纺纱张力10%。扩口直径为¢21mm,深2mm。
权利要求1.一种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其特征是其外部形状至少有两部分锥度不同的锥体相贯连接而成,锥体下端外部锥体锥度不能大于1∶8,双锥体筒管内孔下端设有扩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其特征是双锥体筒管为两部分锥度相贯连接而成的,锥体下端外部锥体锥度在1∶20至1∶8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锭纺纱铝套管锭子用双锥体筒管,外部形状至少有两部分锥度不同的锥体相贯连接而成,锥体下端外部锥体锥度为1∶20至1∶8范围内,双锥体筒管内孔下端有扩口。本实用新型可明显降低纺纱张力,提高纺纱质量,减少断头和毛羽,提高纺纱速度。
文档编号D01H7/06GK2743381SQ200420053689
公开日2005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0日
发明者杨阜生 申请人:杨阜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