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932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干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溶剂的洗涤及进行干燥的干洗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干洗装置的溶剂,主要使用石油系溶剂(例如非专利文献1等)。对此,最近,从对于环境的考虑、操作者的健康上的考虑、溶剂残留在洗涤物时对用户的健康上考虑等正在使用有机硅系溶剂。
非专利文献1“洗涤设备产品样本”、[Online]、三洋电机科洁株式会社、[2002年9月17日检索]、因特网<URLhttp//www.sanyo.co.jp/techno-c/clean/catalog-top.html>

发明内容
近年来,在洗涤中,是按照顾客的要求可进行防水加工,但以往,对于从洗涤到干燥作为一环所进行的干洗装置进行防水加工是困难的。其主要理由是在防水加工所使用的防水剂中混入了少量的防水性树脂,干燥前若在洗涤物上喷上防水剂时,含在洗涤物的溶剂量增加,在干燥时溶剂浓度变高,着火的危险性也变高。对于所说的着火,对于石油系溶剂的着火点是53℃,有机硅系溶剂是77℃,在安全性点上,有机硅系溶剂比石油系溶剂有利。因此,随着从石油系溶剂向有机硅系溶剂的替换,对于干洗装置,进行防水加工的愿望正在提高。可是存在爆炸性点上看是相同的,所以即使是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干洗装置也必须考虑安全性。
另外,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干洗装置,其基本的构成与使用石油系溶剂的装置相同,但根据其溶剂的性质等的差异,有必须考虑的方面。例如,有机硅系溶剂与石油系溶剂比较是极端地高价的,操作成本高。以往,对于以使用石油系溶剂为前提的干洗装置,是允许干燥工序时挥发的一部分溶剂扩散到装置外,但由于上述原因,对于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的装置尽可能地提高溶剂的回收效率,抑制溶剂的追加使用量。
另外,在回收干燥工序时,由于回收凝缩、液化了的水和溶剂的混合液,所以使用着分离水和溶剂的水分离过滤器。因为石油系溶剂的比重约0.8与水的比重差大,所以使用比重差容易地分离水和溶剂。而有机硅系溶剂的比重是0.95与水的比重相当接近。为此,虽然可利用比重差分离但是需要时间,所以对装置的干燥运转周期不适合。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水分离过滤器以便适应装置运转周期的速度来进行有机硅系溶剂和水的分离。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点而进行的,作为其第1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对在进行防水加工的干洗装置可确保高度的安全性。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通过更有效地进行溶剂的回收可降低运转成本。进而,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干洗装置,即使使用有机硅系溶剂那样的与水的比重接近的溶剂时,也可将溶剂与水迅速地分离回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第1发明,是按照顺序进行以下工序的干洗装置,即,洗涤工序,用溶剂洗涤收容在洗涤干燥槽中的洗涤物和、脱液工序,将渗入到洗涤物的溶剂进行脱液和、回收干燥工序,形成含有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循环风路,在该循环风路内循环空气的过程中,将加热了的空气供给到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同时,冷却从该洗涤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使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进行回收,其特征是具有以下机构,a)防水剂投入机构,向上述洗涤干燥槽中投入防水剂;b)指示机构,用于对选择地追加防水加工工序进行指示,所述防水加工工序为用防水剂投入机构投入防水剂的工序;c)运转控制机构,在有该指示机构的指示时,在上述脱液工序和回收干燥工序间追加防水加工工序,同时在上述回收干燥工序中,将供给到洗涤干燥槽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控制在比没有防水加工工序时低地进行热量控制。
对于第1发明的干洗装置,操作者在需要防水加工时,例如作好准备防水剂等的必要准备,通过指示机构指示防水加工工序的追加。有该指示时,控制机构在脱液工序终了后使防水剂投入机构动作向洗涤干燥槽内投入防水剂,在洗涤物上附着防水剂。由于防水剂是在溶剂中溶解了少量的防水树脂的,所以进行防水加工时,脱液后的洗涤物由于多含有防水剂量份的溶剂。因此,与不进行防水加工时比较,在回收干燥工序的特别是在初期中来自洗涤物的溶剂蒸发量多,循环风路内(严格地说是从洗涤干燥槽内到回收溶剂的部位间的风路)的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浓度容易变高。因此,控制机构在进行防水加工工序时,与不进行该工序时比较,需要进行热量控制以便将供给到洗涤干燥槽内的加热空气的热量控制到低程度。具体地是,例如,加热空气的加热器是蒸汽加热式时,减少供给的蒸汽量地进行控制。由此,即使含在洗涤物中的溶剂量相对多,也可抑制该溶剂的蒸发速度,所以可将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浓度确实地抑制在不发生着火等的安全值以下。
因此,按照上述第1发明的干洗装置可确保高的安全性且根据需要可以追加防水加工。
另外,作为上述本发明1的干洗装置的一个方式,可具有以下构成,即,具有第1温度检测机构,检测上述洗涤干燥槽的入口侧的空气温度、和第2温度检测机构,检测该洗涤干燥槽的出口侧的空气温度,上述运转控制机构进行热量控制,以使第1及第2的温度检测机构的检测温度差作成规定值以下,在追加上述防水加工工序时,与没有防水加工工序时比较将上述规定值作成小的值。
即,作为热函控制方式,即运转控制机构在干燥时,通过将流过经过洗涤干燥槽的空气的出入口温度差维持在一定来抑制溶剂气体浓度在安全值以下,本申请人使用干洗装置和溶剂回收干燥机的技术,但是根据有无防水加工变更作为其温度差的上限的规定值。由此,可将溶剂气体浓度确实地抑制在安全值以下。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第2发明的干洗装置,具有干燥槽,收容用溶剂洗涤了的洗涤物和、通气路,用于形成包含该干燥槽的循环风路,以使将加热了的空气供给到该干燥槽,同时,冷却从该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使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进行回收,具有如下机构a)冷却机构,位于上述通气路内,对应该凝缩、液化在从上述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中含有的溶剂的空气进行冷却;b)排气口,在该冷却机构的下游侧将上述通气路内部和外部连通;c)闸阀,位于该排气口的下游侧的上述通气路内,且开闭该通气路;
d)吸气口,在该闸阀的下游侧将上述通气路内部和外部连通,可开闭自如;e)加热机构,在该吸气口的下游侧且配设在上述干燥槽的近前的上述通气路内。
打开上述吸气口,将外气吸入上述通气路内,另一方面将从干燥槽排出的空气的全部或一部分在从上述排气口排出到外部的、排气干燥时的至少一部分期间,使上述冷却机构动作回收溶剂。
在第2发明的干洗装置中,例如,在干燥时,首先进行回收干燥工序。此时,关闭上述吸气口打开闸阀。在此状态下,如果将通过加热机构加热了的空气送入干燥槽,则在干燥槽内含有从洗涤物蒸发的溶剂的空气从干燥槽排出到达冷却机构,在此,空气被冷却,溶剂凝缩、液化。由于通气路内不从外部进入空气,即使排气口处于开放在大气中,在冷却机构除去溶剂的空气也几乎不会经过排气口泄漏到外部,大致全量经过闸阀回到加热机构。由此,形成循环风路。在回收干燥时,凝缩、液化了的溶剂被回收。
在一定程度上,洗涤物干燥时,可以打开吸气口使外气进入的状态。此时,若打开闸阀,从干燥槽排出的空气中一部分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到外部,剩余的通过闸阀与从吸气口进入的外气一起回到加热机构。另一方面,若关闭闸阀,从干燥槽排出的全部空气从排气口排出到外部。由于在排气口的上游侧有冷却机构,不管怎样从干燥槽排出的全部空气都通过冷却机构,所以此时,通过操作冷却机构可将含在该空气的溶剂冷却、凝缩作为液体回收。
因此,从排气口排到外部的空气中含有的溶剂量比以往可大大减少,溶剂的回收效率提高,减少了溶剂的补充量。由此,在使用有机硅系溶剂类的高价的溶剂时,也可将运转成本比以往降低。另外,由于泄漏在装置外部大气中的溶剂量降低,所以有效地改善操作者的操作环境。
另外,在上述第2发明的干洗装置中,最好是具有如下的构成,即,在上述排气口上具有开闭自如的排气阀,且该排气阀具有压力放出部,该压力放出部在通气路内部侧的气压急剧上升时,由该气压挤压向外侧打开。
即,在上述回收干燥时,若打开排气口,不免有一些空气泄露,有时在冷却机构没有液化的溶剂泄露到装置外部,但在回收干燥时,通过关闭排气阀的排气口也可进一步抑制向装置外部泄露溶剂。另外,若循环风路完全密闭时,有万一在循环风路内溶剂着火时使爆炸规模变大的情况,但由于着火使通气路内部侧的气压急剧上升时,排气阀的压力放出部受到气压的挤压向外侧打开,将气压迅速地排出到外面,所以可最小限度地止住爆炸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的第3发明的干洗装置,向干燥槽供给加热了的空气,上述干燥槽收容着用溶剂洗涤了的洗涤物,冷却从该干燥槽排出的空气,将含在该空气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并进行回收,由此进行干燥,其中,具有水分离机构,该水分离机构从混合了液化、凝缩了的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除去水,收集纯度高的溶剂,作为该水分离机构,使用凝聚方式的过滤器。
在第3发明的干洗装置中,水分离机构由于使用凝聚方式的过滤器,所以即使使用有机硅系那样的与水的比重差小的溶剂,也可将混合液迅速地分离成溶剂和水。因此,可以以该清洗装置的干燥运转速度,也就是,与干燥运转时的混合液的生成量相符的速度收集溶剂。
作为第3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上述水分离机构具有如下的构成,即,贮液槽,在上部具有混合液的流入口,在内部贮存该混合液;过滤器部件,浸渍在贮存在该贮液槽的混合液中,夹着该混合液,在相反侧贮存溶剂的状态下,仅从混合液侧选择地浸透溶剂;溶剂回收管,位于用该过滤器部件围住的溶剂贮存部内,在上端具有溶剂的流出口;排水管,包括连接在上述贮液槽的底部,将水提升到比该连接部位高的位置的垂直部和、配设在该垂直部的下游以便使最上部比上述溶剂回收管的上端开口低的水平部。
在该构成中,若混合液的液位上升直到浸渍过滤器部件的程度时,则溶剂通过过滤器部件的纤维间隙,另一方面,由于水在纤维表面的表面张力不同而凝缩成大的水滴。于是,由于比重差沉淀,贮存在贮液槽的底部。若混合液的液位上升,在溶剂贮存部的液位也上升,超过溶剂回收管的上端开口时,通过该管从贮液槽流出。另一方面,收集在贮液槽的底部的水通过排水管从贮液槽流出。这样,可迅速地分离水和溶剂。其中,过滤器部件,例如是由极细的纤维构成的无纺布结构体。
上述溶剂是有机硅系溶剂,并且可以由以下方式构成,即,上述排水管的水平部和上述溶剂回收管的上端开口的高低差设定成相当于该有机硅系溶剂和水的比重差。按照该构成,混合液流入贮液槽随着其液位升高垂直部的水位上升,若达到水平部,水则向外部流出。另一方面,在液位及水位上升到该程度时,溶剂也向外部流出。因此,适度地浸渍过滤器部件的混合液大致经常贮存在贮液槽内,可将水和溶剂确实地分离而收集纯度高的溶剂。
另外,对于该构成,在从排水管开始流出水后,为了防止由于虹吸作用不受液位下降影响继续流出水,最好在排水管的水平部设置向大气开口的空气孔。进而,为了防止因该空气孔从水漏出的水弄湿周围,也可将该空气孔经过贮液槽的上部与通气管连接,以便漏出的水回到贮液槽中。


图1是以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主要部分的构成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电气系统构成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洗涤工序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水分离器的构成的纵断面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排气阀的外观立体图。
图6(A)、(B)是为了表示图5所示的排气阀的动作的大略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干洗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以本干洗装置的溶剂通路及通气通路作为中心的主要部分构成图。
在外槽1内旋转自如地轴支承着在周围具有多个孔的圆筒形状的滚筒2,在外槽1的壁面上连接入口侧通气路3a、出口侧通气路3b及溶剂的排液管4。形成由入口侧通气路3a、外槽1、出口侧通气路3b及上部通气路3c构成的循环风路,通过鼓风机电机6旋转驱动的鼓风5的吸引力在该循环风路内,在图1中用箭头表示地流通空气。在上部通气路3c和入口侧通气路3a间设置可开闭该通气路的闸阀7,在该闸阀7的下游侧配设吸气口8,其吸气口8具有可开闭的吸气阀9。另外,在该闸阀7的正上游侧配设排气口10,其排气口10具有可开闭的排气阀11。
在入口侧通气路3a内设置作为上述加热机构的蒸汽加热式的干燥加热器12,在干燥加热器12的下游侧设置滚筒入口温度传感器13。在干燥加热器12的管中根据需要从配置在机外的图中未示的锅炉供给高温(通常100~120℃)的蒸汽,该蒸汽还回流到锅炉中。由此,通过入口侧通气路3a的空气在干燥加热器12中被加热,送入到外槽1中。另外,在出口侧通气路3b内设置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4,检测通过滚筒2内的空气的温度。
在上述通气路3c内排气口10的上游侧,作为上述冷却机构设置2个干燥冷却器15,在干燥冷却器15的下游侧配设冷却器传感器16。在该干燥冷却器15的热交换的配管内根据需要循环供给用设置在机外的冷冻机(图中未示出)凝缩液化了的制冷剂。从出口侧通气路3b送来的空气在干燥冷却器15的热交换器中急剧冷却时,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气体凝缩、液化滴下。该液化了的溶剂从排液口17流出回到水分离器18中,在此除去水仅将溶剂回到溶剂槽20中。
与外槽1的底部连接的排液管4与固形物捕集器19连接,该固形物捕集器19具有检测滚筒2内的溶剂是规定液位的标准液位开关19a及检测排出外槽1内的溶剂的排液液位开关19b。固形物捕集器19是为了除去混入到排出溶剂的像衣服钮扣类的固形物的一种过滤器。溶剂槽20的给液口20a及固形物捕集器19的排液口19c分别通过给液阀VL1及排液阀VL2合流与泵21的吸入口连接。该泵21的排出口经过止逆阀22,通过第1三通切换阀VL3与溶剂过滤器23的流入口或流出口的任何一个连接。溶剂过滤器23是由纸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构成,除去混入溶剂的微细的尘埃等的杂质。
另外,溶剂过滤器23的流出口也与溶剂冷却器24连接。溶剂冷却器24根据需要具有带配管的热交换器,该配管中通过从冷冻机循环供给的制冷剂,用该热交换器与溶剂进行热交换冷却该溶剂。在该溶剂冷却器24的下游侧设置溶剂温度传感器25和皂剂浓度传感器26。进而,其下游侧的流路通过第2三通切换阀VL4与外槽1或溶剂槽20中的任何一个连接。进而,在泵21的吸入口上通过皂剂供给阀VL5连接皂剂贮存槽27,溶剂过滤器23的流入口经过溶剂排出阀VL6与溶剂槽20的上部连接。进而,为了在收容在滚筒2内的洗涤物上喷雾防水剂,设置防水剂喷雾部28。防水剂是在溶剂中溶解少量的防水性树脂的。另外,由于根据用户(洗衣店铺)也有不需要防水剂喷雾部28的情况,所以防水剂喷雾部28与装置本体分开作为另外备件品。
在上述构成的溶剂的循环通路中,在将溶剂供给到外槽1内时,关闭排液阀VL2,打开给液阀VL1,将溶剂冷却器24的出口用第2三通切换阀VL4与外槽1连接的同时,通过第1三通切换阀VL3将泵21的排出口侧连接到溶剂过滤器23的流入口,驱动泵21。另外,关闭溶剂排出阀VL6。于是,贮存在溶剂槽20的溶剂经过给液阀VL1、泵21、第1三通切换阀VL3、溶剂过滤器23、溶剂冷却器24、第2三通切换阀VL4供给到外槽1内(以下,将其称为“溶剂供给通路”)。
另一方面,在排出贮存在外槽1的溶剂时,通过打开排液阀VL2、关闭给液阀VL1,将泵21的排出口侧用第1三通切换阀VL3与溶剂过滤器23的流入口连接的同时,将溶剂冷却器24的出口用第2三通切换阀VL4与溶剂槽20连接,驱动泵21。于是,溶剂从外槽1经过排液管4、固形物捕集器19、排液阀VL2、泵21、第1三通切换阀VL3、溶剂过滤器23、溶剂冷却器24、第2三通切换阀VL4回到溶剂槽20。该溶剂的流通通路相当于本发明的第1配管通路(以下,将其称为“溶剂排出通路”)。此时,在将溶剂回收到溶剂槽20的过程中,可通过溶剂过滤器23净化溶剂。另外,此时,若将制冷剂流入到溶剂冷却器24中,可降低溶剂的温度。
另外,对于将溶剂不供给到外槽1的状态,通过打开给液阀VL1、关闭排液阀VL2,将泵21的排出口侧用第1三通切换阀VL3与溶剂过滤器23的流入口连接的同时,将溶剂冷却器24的出口用第2三通切换阀VL4与溶剂槽20连接,驱动泵21。于是,溶剂从溶剂槽20经过给液阀VL1、泵21、第1三通切换阀VL3、溶剂过滤器23、溶剂冷却器24、第2三通切换阀VL4循环到溶剂槽20中。因此,在循环溶剂的过程中通过溶剂过滤器23净化该溶剂。另外,与上述溶剂排出通路同样地,若运转溶剂冷却器24,也可冷却溶剂。
接着,参照图2说明本干洗装置的电气构成。控制部40由微机等构成,除了CPU之外,具备装有运转控制程序的ROM和为了读写运转等所必要的数据的RAM等。在控制部40上,连接有除了具有键输入开关等的操作部42、具有数值等的显示屏的显示部43之外,如上所述,还连接着滚筒入口温度传感器13、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4、冷却器温度传感器16、溶剂温度传感器25、标准液位开关19a、排液液位开关19b、皂剂浓度传感器26等。
控制部40从上述各传感器和开关类接受检测信号,根据运转控制程序向负荷驱动41输出控制信号,通过负荷驱动41分别驱动滚筒电机2a、鼓风电机6、泵21、吸气阀9、闸阀7、排气阀11、给液阀VL1、排液阀VL2、第1三通切换阀VL3、第2三通切换阀VL4、皂剂供给阀VL5、溶剂排出阀VL6、防水剂喷雾部28等。
以下,参照图3的流程图沿着洗涤工序的流程说明本干洗装置的动作。
(1)洗涤工序(步骤S1)操作者在滚筒2内加入洗涤物,在操作部42输入各工序所必要的设定。在进行后述的防水加工处理时,此时,进行防水加工的设定。在进行这样各种设定后,设置在操作部42的启动键被操作后指示运转开始时,控制部40驱动滚筒电机2a,以低速(30~50rpm)断续地反转旋转滚筒2。与此同时,形成上述溶剂供给通路,从溶剂槽20向外槽1内供给溶剂,直到在外槽1内贮存规定量的溶剂。
若检测通过标准液位开关19a达到规定液位置时,关闭排液阀VL1的同时,打开排液阀VL2。因此,贮留在外槽1内的溶剂经过排液管4、排液阀VL2、泵21、第1三通切换阀VL3、溶剂过滤器23、溶剂冷却器24、第2三通切换阀VL4循环到外槽1内。因此,在通过滚筒2的反转旋转打洗时,如上所述地循环供给溶剂,用按钮凝气器19捕集从洗涤物出来的固形物,进而用溶剂过滤器23净化溶剂。另外,洗涤运转时在提高洗涤性能的同时,为了如后述地防止静电,加入皂剂以便有适度的皂剂浓度。皂剂的加入操作,在启动泵21的状态下,打开溶剂供给阀VL5而达到。
(2)脱液工序(步骤S2)若经过规定的洗涤运转时间(例如7分钟)时,形成上述溶剂排出通路,将贮留在外槽1内的溶剂回收到溶剂槽20中。而且,通过排液液位开关19b检测排液一旦终了时,而后,则以高速(400~600rpm)正向转动滚筒2。此时,如下所述地继续排液动作,将从洗涤物排出的溶剂回到溶剂槽20中。然后,经过规定的脱液运转时间停止滚筒2的脱液工序。
(3)防水加工工序(步骤S3、S4)脱液工序终了后,判定是否设定防水加工(步骤S3),对于设定防水加工时,控制部40一边以规定速度旋转滚筒2一边驱动防水剂喷雾部28,将防水剂喷雾到滚筒2内。由此,收容在滚筒2内的洗涤物中浸入防水剂。另一方面,在不设定防水加工时,跳过步骤S4的处理。
(4)回收干燥工序(步骤S5或S6)接着,作为第1阶段的干燥进行回收干燥工序。在回收干燥工序中,控制部40使滚筒2以低速断续地正反旋转的同时,使鼓风电机6、干燥加热器12、干燥冷却器15动作。此时,关闭吸气阀9及排气阀11的同时,打开闸阀。由此,形成所称的入口侧通气路3a→外槽1→出口侧通气路3b→上部通气路3c→入口侧通气路3a→…的循环风路,通过该风路,在干燥加热器12加热的热风供给到外槽1内,通过滚筒2的通风孔后,含有从洗涤物中挥发的溶剂气体的空气送到干燥冷却器15中。由于溶剂气体在干燥冷却器15被冷却、凝缩液化,所以除去溶剂的干燥风回到干燥加热器12中,再加热后循环到外槽1中。
在回收干燥工序中,为了确实地防止着火等事故,实行将上述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保持在安全值以下的温度管理。在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依赖于温度差ΔT(=T1-T2),该温度差指通过滚筒入口温度传感器13检测的热风温度T1和通过滚筒出口温度传感器14检测的、由于洗涤物蒸发溶剂而降低温度后的空气温度T2的差。因此,若控制供给到干燥冷却器12的蒸汽量,以将该温度差ΔT保持在规定值以下,可将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保持在安全值以下同时完成干燥。
可是,由于在上述步骤S4的防水加工工序喷雾到洗涤物的防水剂将极少量的防水性树脂溶解到有机硅系溶剂中,所以在进行防水加工后,在脱液了的洗涤物中再次含有溶剂。为此,进行防水加工时与不进行时比较时,在进行回收干燥工序时即使供给相同热量溶剂气体的浓度也高。即,有着火的危险性变高的趋势。因此,对于本装置,在进行防水加工时将上述温度差ΔT的限制值设定在10℃,另一方面在不进行防水加工时将温度差ΔT的限制值设定在20℃。由于通过将温度差ΔT抑制得低,从干燥加热器12供给的热量变小,所以相应程度地抑制来自洗涤物的溶剂的蒸发速度,将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确实地保持在安全值以下。但是,因为溶剂的蒸发速度变慢的份量影响干燥效率变差,所以按照其规定时间份量延长回收干燥运转时间,充分进行回收干燥。
(5)排气干燥工序在规定时间进行上述回收干燥工序后,移到排气干燥工序。在排气干燥工序中,启动鼓风电机6、干燥加热器12、干燥冷却器15,打开闸阀7、吸气阀9、排气阀11。于是,通过干燥冷却器15后的空气的一部分从排气口10排出到机外,从吸气口8吸入相应的新鲜的外气,与循环残留的空气一起被干燥加热器12供给到滚筒2。对于以往干洗装置的构成,由于排气口配设在干燥冷却器的前面,所以含在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中的溶剂不被回收而排放到机外,但对于本装置的构成,用干燥冷却器15冷却从滚筒2排出的空气的全量,所以可高效地回收含在该空气中的溶剂,可将含在从排气口排出的空气中的溶剂量减少到非常少。由此,可减少作为高价的有机硅系溶剂的补充,降低运转成本。另外,由于放出到装置的周围的溶剂量也非常少,所以对于改善操作环境也是有效的。
(6)冷却降温工序(步骤S8)经过规定的排气干燥时间,移行到冷却降温工序。在冷却降温工序中,再次关闭吸气阀9,通过一边反转滚筒2一边停止向干燥加热器12供给蒸汽,停止加热动作。另外,通过将在干燥冷却器15冷却的空气供给到滚筒2可降低洗涤物的温度。
(7)脱臭工序(步骤S9)在规定的冷却降温工序运转时间,实施上述冷却降温后,停止干燥冷却器15的冷却动作的同时,完全打开吸气阀9及排气阀11,关闭闸阀7。由此,从吸气口8流入的新鲜空气通过入口侧通气路3a、外槽1、出口侧通气路3b,通过干燥冷却器15后从排气口10排出到外部,所以可除去残留在洗涤物中的溶剂臭。在规定时间进行脱臭运转后,停止滚筒2的旋转,结束全部洗涤工序。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的其他特征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实施例的水分离器18的构成纵断面图。使用以往的石油系溶剂的干洗装置的水分离器,只是利用水和溶剂的比重差进行2种液体分离的,但对于本装置,为了高速地分离比重接近水的有机硅系溶剂,所以使用所谓的凝聚方式的2种液体分离过滤器。
在储存由上述排液口17回收了水和溶剂的混合液的贮液槽181的底部,连接有具有垂直部182a和水平部182b的排水管182。为了防止该排水管182的水平部182b由于虹吸作用而流出水,而这种水的流出是所不希望的,在贮液槽181连通设置着通气路183。一般只要通气路183的上端功能地开放到大气就可以,但由于担心在排水时喷出水,所以在此连接贮液槽181。
在贮液槽181的内部,由超细纤维的无纺布构成的圆筒形状的过滤器材184,用闭合其上下两端面的支架185保持设置。在其内侧的密闭空间中,有贯通贮液槽181底部地直立配设的溶剂管186,其上端口186a是开口的。排水管182的最高位置(在该构成为水平部182b)只要比溶剂管186的上端口186a低就可以,在此,按照考虑了有机硅系溶剂和水的比重差的高低差L份量,将水平部182b的内壁下面作成比溶剂管186的上端口186a低。因此,可保持贮液槽181内的混合液的液位,以使过滤器材184时常可靠地浸渍。
上述水分离器18的水和有机硅系溶剂的分离机理如下。若混合液贮留在贮液槽181中时,在混合了水的溶剂要通过过滤器材184的过程中,由于过滤器184的纤维自身的性质和密度等的作用,由于溶剂和水的表面张力等的特性差,溶剂通过过滤器材184的纤维间隙,另一方面,水在纤维表面凝缩,形成大水滴。于是,通过水滴的自重(与溶剂的比重差)水滴沉淀,收集在贮液槽181的底部。随着混合液的液位升高,在用过滤器材184围住的密闭空间内溶剂的液位置升高,若超过上端口186a,流入到溶剂管186中。另一方面,贮留在贮液槽181的底部的水挤压到排水管182内部,但由于水和溶剂的比重差,正常时是比混合液的液位低规定的位置成为水面。若混合液的液位上升,排水管182内的水面也上升,若达到水平部182b,则向外部流出。
这样,从排水管182流出水,从溶剂管186流出有机硅系溶剂。通常,由于过滤器材184的2种液体的分离速度比混合液的流入速度明显快,所以根据混合液的流入量确实地分离水和溶剂,贮液槽181不会完全充满。另外,由于设置通气路183,所以不产生虹吸作用,若随着混合液的液位降低,排水管182内的水面比水平部182b低时,确实地停止通过排水管182的水的流出。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例的干洗装置中,用于关闭排气口10的排气阀11的外观立体图、图6(A)、(B)是表示其排气阀11的动作的大略断面图。
对于以往的干洗装置,一般在排气口不设置排气阀,但对于本装置,为了尽可能地抑制溶剂不向机外流出,在形成循环风路时,设置可关闭排气口10的排气阀11。可是,在用排气阀11完全关闭排气口10时,由于上述循环风路几乎成为完全密闭的空间,所以万一在循环风路内溶剂气体爆炸时,存在较大的危险。因此,本装置的排气阀11作成以下情况的构成。
即,排气阀11具有用2块圆板状的铁板111、112夹住圆板状的毛毡体113的构成。在铁板111、112上规定部位设置圆形状的开口114,在其开口114上露出毛毡体113。即,对于开口114,毛毡体113具有阀的作用。另外,在该部分上形成十字状的缝隙(切入)115。
通常,如图6(A)所示,通过毛毡体113的弹力关闭缝隙115,起到几乎不能通过空气的阀的功能。但是,例如,如上所述,在形成循环风路的状态下在该风路内发生溶剂气体的爆炸时,对于循环风路内气体压力瞬间异常升高。于是,如图6(B)所示,通过夹住毛毡体113的两者的压力差打开缝隙115,气体经过缝隙115的开口排出到装置外。即,缝隙115起到压力异常升高时泄压的功能,所以即使在万一爆炸时,也可将破坏限制在最小。
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很明显在本发明的主题范围内可以进行适宜变更或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干洗装置,向干燥槽供给加热了的空气,上述干燥槽收容着用溶剂洗涤了的洗涤物,冷却从该干燥槽排出的空气,将含在该空气的溶剂气体液化、凝缩并进行回收,由此进行干燥,其特征是,具有水分离机构,该水分离机构从混合了液化、凝缩了的溶剂和水的混合液中除去水,收集纯度高的溶剂,作为该水分离机构,使用凝聚方式的过滤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洗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水分离机构具有如下的构成贮液槽,在上部具有混合液的流入口,在内部贮存该混合液;过滤器部件,浸渍在贮存在该贮液槽的混合液中,夹着该混合液,在相反侧贮存溶剂的状态下,仅从混合液侧选择地浸透溶剂;溶剂回收管,位于用该过滤器部件围住的溶剂贮存部内,在上端具有溶剂的流出口;排水管,包括连接在上述贮液槽的底部,将水提升到比该连接部位高的位置的垂直部和、配设在该垂直部的下游,使最上部比上述溶剂回收管的上端开口低的水平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洗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溶剂是有机硅系溶剂,上述排水管的水平部和上述溶剂回收管的上端开口的高低差设定成相当于该有机硅系溶剂和水的比重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洗装置,根据需要在进行防水加工处理时,可以维持高的安全性。在脱液工序(S2)后,进行防水加工(S4)时,因为占大部分防水剂的溶剂浸入洗涤物,所以之后的回收干燥工序中将滚筒入口空气温度和滚筒出口温度的温度差ΔT的上限设定在比没有进行防水加工时的20℃小的10℃(S5),这样减少供给洗涤物的热量,抑制溶剂的蒸发速度,将循环风路内的溶剂气体浓度抑制在安全值以下。此时,因为干燥效率下降,所以通过延长干燥运转时间进行充分的干燥。
文档编号D06F43/02GK1746414SQ20051010571
公开日2006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4日
发明者浅田信弘, 长绳充, 西野雅文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三洋电机新科创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