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纺的合成纤维的荧光增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736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纺的合成纤维的荧光增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物的方法,其包括在包含荧光增白剂并其中加入有微乳液的处理浴中处理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
已知称为荧光增白剂的许多化合物能够赋予织物或塑料以白的颜色。
EP 0023026公开了通式I的化合物 其中R1和R2可以为例如H、F、Cl、苯基、CF3、烷基或许多其它基团,其中V选自 使用通式I的化合物作为荧光增白剂的缺点是它们在低温下的效率有限,即,需要大量的产品来获得所需的增白效果。
还已知一种用于荧光增白织物的方法,其中用例如由CH-A 366512所知的联苯乙烯基苯化合物处理织物。
EP-A 0023027和EP-B20032917以及EP-B20030917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公开了使用两种或更多种双氰苯乙烯基苯化合物的混合物用于荧光增白聚酯。
DE 102 19 993A1涉及一种利用通式I的化合物、双氰苯乙烯基苯化合物和通式II的化合物增白纺织材料的方法,
其中R选自C4-10烷基。
纺织材料的荧光增白通常通过尽染法或热溶法来实现。
在热溶法中,通常用一种含水液体浸轧要增白的纺织材料,该含水液体含有荧光增白物质、如果合适的话蓝色或紫色的调整色光染料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如果合适的话添加剂(见上文)。纤维吸液率通常在30%到100%的范围内。然后,将该纺织材料在150到200℃干燥并定形/固定5到60秒。
热溶法的缺点是150到210℃,尤其是170到190℃的定形/固定温度需要高能量。由于在前的处理步骤排出气体并导致气体排放,这些高定形/固定温度可使任何添加剂或污染物附着在纺织材料上。尽管是高温,热溶法获得的也仅是环形增白,其劣于尽染法的白度。在人造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或与合成纤维素纤维的混纺物的情况下,会出现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素纤维发褐。
另外已知的方法是尽染法,其通常在90到135℃在含水液体中进行。
在尽染法中,通常在10到50℃将要增白的纺织材料引入到含水液体中,该含水液体包含荧光增白化合物、如果合适的话蓝色或紫色的调整色光染料或它们的混合物以及如果合适的话添加剂,例如分散剂、羧酸或碱,并且该含水液体的pH通常为3到12,优选为3到8。浴比(液体∶纺织材料的重量比)为1.5∶1到40∶1,优选为5∶1到20∶1。然后在15到60分钟的时间内将该浴加热到95到135℃的温度并在该温度下保持15到60分钟。然后,漂洗并干燥增白的纺织材料。
聚酯或聚酯混纺物典型地用高温(HT)法增白。为了足够超过聚酯的染色转变温度,增白操作必须在130℃左右进行以便获得商业上适宜的增白效果。由于增白发生在水性介质中,该操作必须在高压釜、高压装置或高压机械中进行。缺点包括这种组成装置比开放式组成装置成本更高,加热和冷却时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机械占用时间较长,并且所需的能量,尤其是加热到130℃所需的能量非常高。
在载体法中,增白液具有加入到其中的载体,其使染色转变温度降低了30℃左右。
载体常常是基于乳化剂、有时是溶剂和活性组分的配制剂。活性组分是基于液体卤化苯衍生物、烷基芳香化合物、芳族羟基化合物、芳香醇、酮、羧酸及其酯、烷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或取代的苯乙二醇及其酯的化合物。最重要的活性组分是1,2-二氯苯、1,2,4-三氯苯、2-苯基苯酚、联苯、二苯醚、苯甲酸甲酯、苯甲酸丁酯、苯甲酸苄基酯、水杨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N-丁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或氯代苯氧乙醇。
载体法在较低的增白温度下在短的增白时间内提供了优良的白色效果以及因而较低的能量消耗。然而,载体会导致染上斑点。而且,载体经常会致癌。
低温法已被开发作为载体法的替代方案。低温法利用具有脂肪族或芳族二羧酸的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代替利用致癌载体。这些混合物不是纤维活性的,但是它们确实提高了增白剂在染液中的溶解度并由此容许在98到110℃增白。具有脂肪族或芳族二羧酸酯的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也被称为扩散促进剂,因为它们促进了增白剂从染液到纤维的扩散。
该方法具有一些缺点。扩散促进剂在稀释时转变成凝胶相,这损害了在增白浴中的均匀分布。得到的白度要劣于载体增白得到的白度。在低于100℃的增白温度下白色效果快速降低。当在98℃仍然获得可接受的白色效果时,在95℃得到的白度则对许多要求都不能满足。但是在织物整理业中使用的开式组成装置通常不能在水介质中达到高于95℃的温度。
本发明为了其目的提供了一种增白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开放式组成装置中进行,提供了优良的白度,不使用有毒或致癌的助剂,避免了液体的不均匀(特别是由于表面活性剂的胶体相)并在低达95℃左右的温度下获得了优良的白色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本发明通过用于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物的方法达到了这一目的,该方法包括在处理浴中处理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该处理浴包含荧光增白剂且其中加入了微乳液。
这种微乳液在织物形式的聚酯染色中已经被用作均染助剂。织物形式的聚酯染色经常不匀、不一致、多斑点。这种不匀可以通过将微乳液加入至染色溶液中来控制。加入的微乳液稳定染料的分散颗粒并支配分子传输至纤维的过程以及染料分子溶解于聚酯纤维的过程。微乳液的另一个功能是支配染液调整中所包括的稀释,以便不会发生高粘度过渡态。
不匀一般不会出现在合成纺织材料的荧光增白中,即,不能用裸眼觉察到。因而具有匀染效应的纺织助剂在荧光增白中没要求,在商业实践中也不使用。微乳液在合成纤维材料的荧光增白中没有匀染效应,但是由于聚酯所要求的定形/固定温度例如可以从大约130℃到大约95℃降低大约35℃而在获得的白度上没有任何显著的降低,因此它们的确起到了分散促进剂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微乳液包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增溶剂和水。
更特别地,根据本发明能够使用的微乳液包含如下重量%的组分A、B、C、D、E以及1-40重量%的作为溶剂的水,重量%总计为100重量%(a)1-40重量%的、通过通式III的化合物a1和通式IV的化合物a2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作为组分A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优选R1、R2和R3是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1-40外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者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2-4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每一个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Thio-)、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
更优选,R1、R2和R3独立地是具有10-25个碳原子的部分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被至少一个羟基和/或氨基取代;最优选,所有的R1、R2和R3是-(CH2)7-CH=CH-CH2-CH(OH)-(CH2)4CH3,其中双键优选为顺式构型;
以及每个R4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优选R4是氢或线性或支化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是线性或支化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最优选R4是氢; 其中每个R5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优选R5是氢或线性或支化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铇和脂肪族基团或是线性或支化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最优选每个R5独立地是氢、甲基、乙基或丙基;(b)1-25重量%的、通过通式V的化合物b1和通式VI的化合物b2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作为组分B 其中R6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优选R6是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1-4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2-4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更优选R6是具有10-25个碳原子的部分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至少一个羟基和/或氨基取代;最优选R6是-(CH2)7-CH=CH-CH2-CH(OH)-(CH2)4CH3,其中双键优选为顺式构型; 其中每个R7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优选R7是氢或是线性或支化的、具有1-1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线性或支化的、具有2-1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最优选每个R7独立地是氢、甲基、乙基或丙基;(c)1-15重量%的通式VII的化合物作为组分C 其中R8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优选R8是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1-40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2-40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更优选R8是具有10-25个碳原子的部分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至少一个羟基和/或氨基取代;最优选R8是-(CH2)7-CH=CH-(CH2)7CH3,其中双键优选为顺式构型;(d)1-40重量%的通式VIII的化合物作为组分D 其中R9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优选R9是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2-12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更优选R9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至少一个羟基和/或氨基取代;最优选R9选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和正戊基;在通式VIII中n的平均值是1到10的正整数或分数,优选为1到8,更优选为1到5;当通式VIII化合物的混合物存在时,n的平均值采用分数值。
(e)1-50重量%的通式IX的化合物作为组分E 其中R10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优选R10是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1-12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或支化的或未支化的、具有2-12个碳原子的不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更优选R10是具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族基团,所述基团可以被至少一个羟基和/或氨基取代;最优选R10选自乙基、正丙基、正丁基和正戊基;在通式IX中m的平均值是0到10的正整数或分数,优选为0到8,更优选为0到5;当通式IX化合物的混合物存在时,m的平均值采用分数值。
组分A、B、C、D和E优选以以下份数存在于微乳液中-组分A5-35重量%,-组分B5-20重量%,-组分C1-10重量%,-组分D5-35重量%,-组分E5-40重量%以及5-35重量%的水作为溶剂,重量%总计为100重量%。
更优选,组分A、B、C、D和E以以下份数存在于微乳液中-组分A10-30重量%,-组分B5-15重量%,-组分C2-8重量%,-组分D10-30重量%,-组分E10-35重量%以及10-30重量%的水作为溶剂,重量%总计为100重量%。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微乳液可以通过将适当的组分以任何所需的次序混合来制备。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微乳液的优点在于它与水以任何混合比混合时的低粘度。因而该产品可容易地用在计量装置中。该微乳液是完全透明的。因此除了水相外,存在的油相也被细细地分散在微乳液中,以致没有可察觉到的光散射。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微乳液分散相中液滴的平均尺寸可以由准弹性动态光散射原理(所谓的自相关函数单峰分析的z-均液滴直径dz)来测定。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微乳液的液滴尺寸是dz≤500nm。优选dz为50nm到300nm,更优选为50nm到200nm。
本发明的方法使荧光增白聚酯、聚酰胺或聚酯的混纺物、聚酰胺的混纺物、或聚酯或聚酰胺与其它合成或天然纤维的其它混纺物成为可能。
其它合成或天然纤维的实例是纤维素纤维、聚丙烯腈纤维、聚氨酯纤维、醋酸纤维或羊毛纤维。
本发明的方法特别用于荧光增白聚酯纤维或聚酯纤维的混纺物。
这里所用的术语“聚酯”包括在聚合物主链中主要包含重复酯基团的合成长链聚酯的均聚物、共聚物、共混物和接枝物。
在根据本发明方法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所用的聚酯由芳族或脂肪族羟基羧酸形成。用于本发明聚酯中的脂肪族羟基羧酸是C1-12羧酸,除COOH基团外,其另外包含至少一个OH基而且可以被C1-8烷基链取代。所述的C1-8烷基链可以被其它官能团取代。优选选自2-羟基乙酸、2-羟基丙酸、3-羟基丙酸、4-羟基丁酸、5-羟基戊酸、6-羟基己酸、苹果酸、酒石酸和柠檬酸的羟基羧酸。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芳族或脂肪族羟基羧酸含有7到20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羟基官能团,并优选它是邻-、间-或对-羟基苯甲酸,其用在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聚酯中。
在本发明方法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可以使用的聚酯包括二酸和二醇。
引入本发明聚酯中的二酸可以是具有4到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或芳族二酸。优选选自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奈-1,4-二甲酸、奈-2,3-二甲酸、萘-2,6-二甲酸、环己二酸、环己二乙酸、联苯-4,4-二甲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壬二酸和癸二酸或它们的混合物。
引入聚酯的二酸更优选选自对苯二甲酸或萘二甲酸或它们的混合物。
引入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聚酯中的二醇可以是具有6到20个碳原子的环脂族二醇或具有2到20个碳原子的脂肪族二醇。优选引入聚酯的二醇选自乙二醇、二甘醇、三甘醇、1,4-环己二甲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2-甲基-1,4-戊二醇、2,2,4-三甲基-1,3-戊二醇、1,3-己二醇、2,2-双(4-羟基环己基)丙烷和2,4-二羟基-1,1,3,3-四甲基环丁烷或它们的混合物。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聚酯包括乙二醇作为二醇组分。
在本发明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用聚酯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均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其它聚酯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聚酯的分子量优选为2000-50000g/mol。根据本发明可用的聚酯可以以任何可能的线密度以及任何可能的形式即短纤维、纤维、纱、线、织造布、针织品或非织造布的形式存在。
根据本发明所用的聚酯通过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制备,参见Encycl.Polym.Sci.(“聚合物科学百科全书”)Engng.12,1-313和Houben-WeylE20/2,1405-1429,Ullmann(第4版)19,61-88。
本发明方法有用的荧光增白剂包括本身已知的荧光化合物,例如由Ullmann’s Encyclopedia of Industrial Chemistry(“Ullmann工业化学百科全书”),第5版,卷A18,第156-161页可知。
本发明的方法对于荧光增白基于PET的聚酯纤维或PET与其它合成或天然纤维的混纺物非常有用。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使用的荧光增白剂优选为通式X的1,4-双二氰苯乙烯基苯 或者通式X的1,4-双二氰苯乙烯基苯相互混合的混合物或与其它不含离子基团的荧光增白剂混合的混合物、或者为通式I的化合物或通式I的化合物与其它不含离子基团的荧光增白剂混合的混合物。
通式I的化合物由EP 0023026已知。其中公开的所有化合物是可用于本发明方法的通式I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用通式X的1,4-双二氰苯乙烯基苯的所有可能异构体,例如邻-邻、邻-间、邻-对、间-间、间-对、对-对或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特别优选使用邻-对异构体、邻-间异构体或间-对异构体或者两种或三种或所有异构体相互的混合物或者一种、两种或所有三种异构体与邻-邻异构体或与本发明方法中通式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方法通常具有荧光增白剂和调整色光染料作为含水制剂使用。
该类制剂通常包含水和(每个百分数都基于该制剂的重量)1-40重量%、优选2-25重量%以及更优选3-10重量%的上述增白剂和调整色光染料的混合物以及1-60重量%、优选3-56重量%并更优选5-52重量%的助剂。
有用的助剂包括例如来自环氧乙烷(EO)与脂肪醇、高级脂肪酸或者烷基酚的加合物或乙二胺-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加合物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分散剂、或者如DE-A-2 745 449中所述的分散剂、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3-乙烯基丙酸的共聚物、保水剂如乙二醇、甘油或山梨醇或者杀虫剂。
一种优选的操作方法使用了增白制剂,其包括(每个百分数均基于制剂的重量)1-40重量%、优选2-25重量%以及更优选3-10重量%的上述增白剂和调整色光染料的混合物,1-30重量%、优选2-20重量%以及更优选3-12重量%的阴离子或非离子分散剂和1-50重量%、优选1-35重量%以及更优选1-25重量%的其它助剂(例如保水剂或杀虫剂)以及水。
包含荧光增白剂的处理浴可以包含调整色光染料。
用于本发明目的的有用的调整色光染料一般来自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或还原染料。这些是常规名称。染料索引列出了这类染料例如分散蓝或分散紫或酸性蓝或酸性紫或还原蓝或还原紫。
来自于蒽醌、偶氮染料、甲川染料、蒽酮紫或靛蒽醌的蓝色染料是特别有用的。
本发明的方法使用了包含荧光增白剂的含水处理浴,其包含以下组分-0.001-1.00重量%、优选0.01-0.75重量%以及更优选0.01-0.50重量%的所述增白制剂,和
-0.1-5g/l、优选0.3-3g/l以及更优选0.5-1.5g/l的所述微乳液。
本发明的方法在80到120℃、优选90到110℃以及更优选95到100℃的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的方法进行10到300分钟、优选20到200分钟以及更优选30到120分钟。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包含荧光增白剂的本发明处理浴用于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混纺物的用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其中加入了本发明的微乳液、包含水和荧光增白剂、含有和不含调整色光染料的、用于合成纤维或用于与天然纤维混合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浴。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本发明的微乳液在包含用于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合的合成纤维的荧光增白剂的处理浴中的用途。
实施例实施例1在高压釜中,在25℃与10g聚酯机织物一起加入100ml包含0.04g增白剂分散体的增白浴。增白剂分散体包含以下荧光增白剂 以重量分数计m,p’为4%,p,o’为4%以及o,o’为2%,加上荧光增白剂分散剂和水。各个增白剂组分被分别制成然后混合。然后历经30分钟将该浴加热到95℃并在95℃下保持30分钟。始终搅拌该液体。之后,从该浴中移出织物,漂洗并干燥。测定CIE白度用于分析。
在过程1中没有加入其它的助剂。
过程2使用了以0.7g/l加入的普通分散促进剂1。
过程3使用了同样以0.7g/l加入的其它普通分散促进剂2。
过程4使用了0.7g/l根据本发明的微乳液,其在下文描述。
分散促进剂1是包含具有5EO单元(50重量%)的油酸乙氧基化物和琥珀酸正丁酯(50重量%)的混合物。
分散促进剂2是包含具有5EO单元(45重量%)的油酸乙氧基化物、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30%)和具有12EO单元的油酸乙氧基化物的混合物。
这两种分散促进剂是在用水稀释时形成高粘流态的低粘度液体。这些产物因而不适于目前工艺水平的计量系统。
本发明所用的微乳液的组成(重量%)具有40EO的乙氧基化蓖麻油20具有5EO的乙氧基化油酸 10油酸5丁基二甘醇 20戊二酸二正丁酯 25水 20本发明所用的微乳液通过将各组分以适当的量混合来制备,单个组分的加入次序对微乳液的性能没有影响。
得到的白度如下无助剂 128分散促进剂1 128.5分散促进剂2 128微乳液 1333个或更多个单位的CIE白度差是视觉上可察觉的,并因此被认为是技术优点。
实施例2在高压釜中,在25℃与10g聚酯针织物一起加入100ml包含0.04g增白剂分散体的增白浴。增白剂分散体以重量分数计包含m,p’为4%,p,o’为4%以及o,o’为2%的实施例1所述的荧光增白剂。余下物质是分散剂和水。各个增白剂组分首先被分别制成,然后混合。然后历经30分钟将该浴加热到90℃并在90℃下保持30分钟。始终搅拌该液体。之后,从该浴中移出该针织物,漂洗并干燥。测定CIE白度用于分析。
得到的白度如下无助剂 130分散促进剂1 132分散促进剂2 133微乳液 136实施例3在高压釜中,在25℃与10g聚酯短纤维纱一起加入100ml包含0.04g增白剂分散体的增白浴。增白剂分散体包含以下荧光增白剂同实施例1以重量分数计p,o’为6%和o,o’为4%。余下物质是分散剂和水。各个增白剂组分首先被分别制成,然后混合。然后历经30分钟将该浴加热到95℃并在95℃下保持30分钟。始终搅拌该液体。之后,从该浴中移出该短纤维纱,漂洗并干燥。测定CIE白度用于分析。
得到的白度如下无助剂 131分散促进剂1134分散促进剂2134微乳液 137实施例4在高压釜中,在25℃与10g 50%聚酯-50%粘胶纤维针织物一起加入100ml包含0.04g增白剂分散体的增白浴。增白剂分散体包含以下荧光增白剂同实施例1以重量分数计m,p’为10%。余下物质是分散剂和水。各个增白剂组分首先被分别制成,然后混合。然后历经30分钟将该浴加热到98℃并在98℃下保持30分钟。始终搅拌该液体。之后,从该浴中移出该针织物,漂洗并干燥。测定CIE白度用于分析。
得到的白度如下无助剂132分散促进剂1 134分散促进剂2 135微乳液138实施例5在高压釜中,在25℃与10g聚酯短纤维纱一起加入100ml包含0.25g增白剂分散体的增白浴。增白剂分散体包含以下荧光增白剂同实施例1以重量分数计o,o’为10%。余下物质是分散剂和水。各个增白剂组分首先被分别制成,然后混合。然后历经45分钟将该浴加热到100℃并在100℃下保持30分钟。始终搅拌该液体。之后,从该浴中移出该短纤维纱,漂洗并干燥。测定CIE白度用于分析。
得到的白度如下无助剂 123分散促进剂1 124分散促进剂2 124微乳液 13权利要求
1.一种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的方法,其包括在处理浴中处理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上述处理浴包含荧光增白剂且其中加入了微乳液。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在80到12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聚酯、聚酰胺或者聚酯或聚酰胺相互的混纺物或与其它合成或天然纤维的混纺物被荧光增白。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微乳液包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增溶剂和水。
5.根据权利要求1到4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微乳液包含如下组分A、B、C、D、E以及作为溶剂的水,组分A、B、C、D和E的重量%和作为溶剂的水的重量%总计为100重量%(a)1-40重量%的、通过通式III的化合物a1和通式IV的化合物a2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作为组分A 其中R1、R2和R3独立地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其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以及每个R4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 其中每个R5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b)1-25重量%的、通过通式V的化合物b1和通式VI的化合物b2反应形成的化合物作为组分B 其中R6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其可以被一个或多个选自羟基、醚基、氨基、硫代基团、醛基、酮基、羧酸基、酯基、酰胺基和卤素的官能团取代; 其中每个R7独立地是氢或具有1-15个碳原子的脂肪族基团、具有6-15个碳原子的芳族基团或具有7-15个碳原子的芳脂族基团,(c)1-15重量%的通式VII的化合物作为组分C 其中R8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d)1-40重量%的通式VIII的化合物作为组分D 其中R9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并且n的平均值是1到10的正整数或分数;(e)1-50重量%的通式IX的化合物作为组分E 其中R10是脂肪族、芳族或芳脂族基团并且m的平均值是0到10的正整数或分数。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任一项的方法,其中包含荧光增白剂的处理浴包含调整色光染料。
7.包含荧光增白剂并如权利要求1到6任一项所定义的处理浴用于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物的用途。
8.一种其中加入了根据权利要求4或5的微乳液、用于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纺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浴,其包含水和荧光增白剂,含有或不含调整色光染料。
9.如权利要求4或5定义的微乳液在含荧光增白剂的用于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纺的合成纤维的处理浴中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在处理浴中处理而荧光增白合成纤维或与天然纤维混纺的合成纤维的方法,该处理浴中加入了微乳液和水,除了水之外还包含要增白的组分。该微乳液包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增溶剂和水。
文档编号D06P3/34GK1930340SQ200580007610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1日
发明者K·西门斯迈尔, D·韦伯, A·米斯克, H·埃斯来 申请人:巴斯福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