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9631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芯纱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包 芯纱装置的导丝轮。
技术背景目前,包芯纱装置应用于细纱机上,生产包芯纱。为保证氨纶丝在纱线上 包覆均匀,氨纶丝的喂入是通过固定在摇架上的导丝轮导向的。而导丝轮的导丝槽是V型的,氨纶丝细度在30旦 70旦之间,氨纶丝通过V型槽喂入牵伸区, 生产中,导丝轮与氨纶丝因摩擦点太小,导丝轮运转一段时间就停止不转,致 使V型槽内积花,带入纱线,造成竹节纱、无丝纱等。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该导丝 轮不易产生积花,不易断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 包括导丝轮本体,所述导丝轮本体上设有环形导丝槽,所述的导丝槽包括第一 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位于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 间,在导丝轮本体的纵向剖切面上,所述的第一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 的母线围成一个底边开口的梯形槽。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 包括导丝轮本体,所述导丝轮本体上设有环形导丝槽,所述的导丝槽包括第一 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位于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 间,在导丝轮本体的纵向剖切面上,所述的第一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 的母线围成一个底边开口的梯形槽;由于导丝槽底部摩擦面增大,所以易被带 动,转动灵活,且不易积花,包覆效果达到质量要求,并且杜绝了积花造成的 竹节纱,降低了断丝而造成的无丝纱。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包括导丝轮本体1,所述导丝轮本体1上设有环形导丝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槽2包括第一圆锥面2a、第 二圆锥面2c和圆柱面2b,所述的圆柱面2b位于第一圆锥面2a和第二圆锥面 2c之间,在导丝轮本体l的纵向剖切面上,所述的第一圆锥面2a、第二圆锥面 2c和圆柱面2b的母线围成一个底边开口的梯形槽。 所述圆柱面2b的轴向长度是2 3mm。所述的圆柱面2b与第一圆锥面2a以及所述的圆柱面2b与第二圆锥面2c 的交汇处分别设有过渡弧。把导丝轮导丝槽由原来的V型槽改为梯形槽。梯形槽底部宽度2 3毫米, 这样氨纶丝在退绕喂入纱线时,摩擦面增大,转动灵活,且不易积花,从而杜 绝了积花造成的竹节纱,降低了断丝而造成的无丝纱,包覆效果达到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1.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包括导丝轮本体(1),所述导丝轮本体(1)上设有环形导丝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槽(2)包括第一圆锥面(2a)、第二圆锥面(2c)和圆柱面(2b),所述的圆柱面(2b)位于第一圆锥面(2a)和第二圆锥面(2c)之间,在导丝轮本体(1)的纵向剖切面上,所述的第一圆锥面(2a)、第二圆锥面(2c)和圆柱面(2b)的母线围成一个底边开口的梯形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面(2b)的轴向长度是2 3mm。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 柱面(2b)与第一圆锥面(2a)以及所述的圆柱面(2b)与第二圆锥面(2c) 的交汇处分别设有过渡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芯纱装置的导丝轮,包括导丝轮本体,所述导丝轮本体上设有环形导丝槽,所述的导丝槽包括第一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所述的圆柱面位于第一圆锥面和第二圆锥面之间,在导丝轮本体的纵向剖切面上,所述的第一圆锥面、第二圆锥面和圆柱面的母线围成一个底边开口的梯形槽;由于导丝槽底部摩擦面增大,所以易被带动,转动灵活,且不易积花,包覆效果达到质量要求,并且杜绝了积花造成的竹节纱,降低了断丝而造成的无丝纱。
文档编号D01H13/04GK201121231SQ20072003040
公开日2008年9月24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0日
发明者赵令标 申请人:丁宏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