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63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竹材生产化学溶解浆的方法,所生产的化学溶解浆可广泛应用 于纺织粘胶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纤维素衍生物产业。具体的说是制备竹材 化学溶解浆的蒸煮方法,在本发明中尤其针对纺织粘胶纤维的需要提出的用于制备 竹材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
背景技术
化学溶解浆广泛应用于纺织粘胶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纤维素衍生物产 业。具有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在现有化学溶解浆中,主要是棉短絨、针叶 木、阔叶木为主要原料的棉木溶解浆。由于棉花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棉短绒产量 也逐年降低,而针、阔叶木等森林资源,也因生态、环保等因素,采伐量大幅减少。 我国本是木材资源短缺国家,基于现有木材溶解浆均为进口。故开发新的原料溶解
浆,是满足和替代进口木材溶解浆的一条途径。
我国盛产竹子,特别是我国南方,是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我国竹子的品种多、 分布广。在南方大部分地区均有大面积种植,其中以四川、湖南、广西、云南、重 庆最为丰富和集中,具有较大经济开发价值。
竹子溶解浆,除具有棉、木溶解桨相似或相同的化学、物理性质外,因其含有 "原纤维"而具有独特的功能,用竹子溶解浆制成的纤维产品,具有透气、吸湿性 好、抗菌、拟菌等其他纤维不具有的功能,受到纺织行业和广大消费者越来越青睐, 故竹子溶解浆极具开发价值。
现有竹子溶解浆生产制备方法,均采用较落后设备和工艺,生产效率低,产品 质量不稳定,环保难以达标,以及投资较为巨大。难以达到较大规模。
其蒸煮方法釆取一级间歇蒸煮,对设备防腐要求高,间歇蒸煮生产效率低下, 生产周期长,造成投资大。
由于在间歇蒸煮蒸煮中,主要是靠药液循环和竹片混合接触,反应不均匀,特 别在一级蒸煮中,反应的不均匀性对产品质量有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棉、木溶解浆的现状和竹材特点,以及现有溶解浆制备方法的蒸煮 方法上存在的以上诸多弊端,提出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解决 蒸煮存在的问题,采用本发明可高效率、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地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级蒸煮步骤, 其中一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二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或间歇蒸煮。
所述一级蒸煮和二级蒸煮中,蒸煮终了采用冷喷放对蒸煮后温度较高的浆料进 行热置换。
所述一级蒸煮工序是在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
A低压预蒸仓预蒸,预蒸后竹片通过计量螺旋定量送出;
B送出的竹片通过螺旋进料器进入蒸煮管,加入蒸煮药液和高压蒸汽蒸煮; C蒸煮后的半浆料从蒸煮管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 D对卸料器内的半浆料进行冷喷放; E降温后的半浆料喷放进入喷放锅;
F对喷放锅内的半浆料进行稀释,脱水挤压后送至料仓存储备二级蒸煮用。 所述一级蒸煮的工艺要求-液比1.0—3.5
亚硫酸盐(钠、钙、镁、铵)用量%: 0.5—5% (对绝干原料)
蒸煮压力0.5-1.0mpa 蒸煮温度150-180°C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120min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50°C 喷放浆料浓度4一6% 喷放锅内浆料浓度3—4% 进斜螺旋浆浓》3%
出斜螺旋浆浓》10%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0%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5% 。 所述一级蒸煮后浆料的质量指标为
卡帕值(kappa) : 120—170 半浆料保率80—卯% 喷放锅浆料PH〉7 喷放锅浆料温度《90。C 。
所述二级蒸煮工序是在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
A —级蒸煮后的半浆料经螺旋进料器送至蒸煮管内,加入蒸煮药液和高压 蒸汽进行蒸煮;
B蒸煮后的浆料从蒸煮管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C对卸料器内的浆料进行冷喷放; D降温后的浆料喷放进入喷放锅; E对喷放锅内的浆料进行稀释,然后送至下一工序。 所述二级蒸煮采用连续蒸煮的工艺要求为-总碱(Na20) 15—23% (对绝干原料) 硫化度0—40% 液比1.5—4.5 蒸煮蒸煮压力0.5-1.0mpa 蒸煮温度:150-180'C 浆料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70min 注入稀冷黑夜温度《90°C
喷放浆料浓度4一6% 喷放锅内浆浓3—4% 。
所述二级蒸煮采用连续蒸煮后浆料质量指标
kappa值8—15 a—纤维素>96% 五碳糖《4%
禾占度《30 mpa s 灰份《0.8% Fe203:《0.01% 。
所述二级蒸煮工序是在间歇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
A将一级蒸煮后的半浆料输送到立式间歇蒸煮器内,加入蒸煮药液,同时启 动药液循环泵和加热器,对半奖料进行蒸煮;
B蒸煮后将浆料喷放到喷放锅,浆料在喷放锅内存储备用。 所述二级蒸煮采用间歇蒸煮的工艺要求为 总碱(Na2OH°/U"H 15—25% 硫化度0—40%
蒸煮助剂(蒽醌及衍生物复配物)0.1—0.5% 液比1 : 1.5—5.0
蒸煮温度150-175°C
升温曲线从室温升温30—40分钟,升温至120—125t:,在此温度下保 温30分钟;小放气5—15分钟;升温30—40分钟,升温至145—15(TC,保温30 一60分钟,保温完毕,小放气5—15分钟,排气完毕,继续升温至165—170", 保温120—240分钟,保温完毕,喷放放料。
所述二级蒸煮采用间歇蒸煮后浆料质量指标 kappa值《15£1一纤维素》96% 五碳糖《4.0%
粘度《20MPa's
灰份《0.8%
Fe203《30ppm
残碱(以Na20H计)15—25g/l 。 本发明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在竹材化学溶解浆制备的应 用,步骤包括备料、蒸煮、筛选、洗涤、漂白、抄造。
本发明有益效果表现在
一、 本发明采取两级蒸煮在不同蒸煮器中进行,简化了在同一蒸煮器蒸煮中对 两级蒸煮液的倒换,可提高效率,特别是一级蒸煮采取横管连续蒸煮器,由间歇蒸
煮需耗时间6—8小时,縮短至30—120分钟,极大提高效率。
二、 采取"冷喷放"可以做到回收"不凝汽",在一级蒸煮中产生大量诸如甲 酸、乙酸等低沸点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刺激性,对大气污染较 重,对人体有害。间歇蒸煮器在处理这些"不凝汽"时,需增加一套专门的废汽回 收装置,投资和支出都较大,且难达目标,而"冷喷放"是连续蒸煮器的一个"基 本特点",不需另投资建一个"回收系统"。
三、 采取了连续蒸煮+连续蒸煮(或间歇蒸煮)可以降低二级蒸煮设备的防腐 要求。在一级蒸煮中,竹材在水和少量亚硫酸盐作用下, 一些低分子化合物(如糖 类)发生水解、降解成有机酸,随着反应的进行、酸度会越来越大,对设备的腐蚀 也越来越大。故为安全起见,蒸煮设备应采用防腐耐酸的不锈钢材料,在本发明中 只需对一级蒸煮的设备进行耐酸防腐处理即可,并使之有相同条件下运行,提高安 全性,而在单一间歇蒸煮器中蒸煮,在同一蒸煮器中,不断进行酸碱交替,使之在 碱性条件下刚建立的"保护层"(氧化膜)在酸性条件下又遭破坏,如此循环,对 设备防腐带来极大困难,对设备的安全性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带来较大的威胁。
四、 采用连续蒸煮+连续蒸煮方式,生产周期可縮短为2—3小时,而单一间歇 蒸煮生产周期长达15—20小时。
五、 采取连续蒸煮+连续蒸煮方式,可极大提高蒸煮废液的回收,有利于后续 "碱回收"工序稳定,高效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 一级蒸煮(连续蒸煮) 一级蒸煮在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 将在竹片仓平衡水分后的竹片,进入低压预蒸仓,使竹片软化,预蒸后的竹片通 过预蒸仓底部的计量螺旋定量送出,预蒸后的竹片经手机螺旋输送到螺旋进料器的
进料溜槽,当竹片通过螺旋进料器后进入T型管(T型管装有反喷装置),然后进入蒸煮管进行蒸煮。竹片在蒸煮管内加入蒸煮液,并加入高压蒸汽加热至蒸煮温度。 蒸煮过程中高压蒸汽连续不断地进入蒸煮管,主要的化学反应(脱除五碳糖和木素) 在蒸煮管内完成。
横管连续蒸煮器内配有螺旋、有出色的搅拌混合功效,蒸煮后的竹片从蒸煮管 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为了防止卸料器底部浆料堵塞及进一步分离杂质,卸 料器内有旋转的旋翼使浆顺利从喷放阀排出。
为了节省能源和环境保护,蒸煮终了采用"冷喷放"工艺,即蒸煮终了将稀碱 (NaOH)或稀冷黑液、冷水注入卸料器底部,根据工艺要求将浆料从蒸煮温度降 到合适的温度值,并在合适的浓度下喷放进入喷放锅。
将喷放锅内浆料用稀黑液稀释至工艺要求,用中浓无堵塞浆将浆料泵送至斜螺 旋脱水机。脱水后经螺旋挤浆机挤压到工艺要求干度,经输送机送到料仓存储备二 级蒸煮用。
实施例1 :
一级蒸煮工艺要求-
1) 液比1.0
2) 亚硫酸盐(钠、钙、镁、铵)用量0.5% (对绝干原料)
3) 蒸煮压力0.5mpa
4) 蒸煮温度150°C
5)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min
6)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50°C
7) 喷放浆料浓度4%
8) 喷放锅内浆料浓度3%
9) 进斜螺旋浆浓3%
10) 出斜螺旋浆浓10%
11)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0%
12)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5%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卡帕值(kappa) : 120 半浆料保率80%
喷放锅浆料PH=7 -喷放锅浆料温度卯。C 实施例2
一级蒸煮工艺要求
1) 液比1.8
2) 亚硫酸盐(钠、钙、镁、铵)用量%: 1.5% (对绝干原料)
3) 蒸煮压力0.7mpa4) 蒸煮温度160 °C
5)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50min
6)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50°C
7) 喷放浆料浓度4%
8) 喷放锅内浆料浓度3%
9) 进斜螺旋浆浓3.5%
10) 出斜螺旋浆浓11%
11)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1%
12)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6%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1) 卡帕值(kappa) : 135
2) 半浆料保率84%
3) 喷放锅浆料PH=7.2
4) 喷放锅浆料温度89°C
实施例3
一级蒸煮工艺要求
1) 液比2.6
2) 亚硫酸盐(钠、钙、镁、铵)用量%: 3% (对绝干原料)
3) 蒸煮压力0.85mpa
4) 蒸煮温度170 °C
5)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80min
6)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48 °C
7) 喷放浆料浓度5%
8) 喷放锅内浆料浓度4%
9) 进斜螺旋浆浓3.7%
10) 出斜螺旋浆浓12%
11)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2%
12)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7%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1) 卡帕值(kappa) : 155
2) 半浆料保率87%
3) 喷放锅浆料PH=7.2
4) 喷放锅浆料温度88°C
实施例4
一级蒸煮工艺要求-
1)液比3.52) 亚硫酸盐(钠、钙、镁、铵)用量%: 5% (对绝干原料)
3) 蒸煮压力l.Ompa
4) 蒸煮温度180 °C
5)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120min
6)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47 °C
7) 喷放浆料浓度6%
8) 喷放锅内浆料浓度4%
9) 进斜螺旋浆浓3.6%
10) 出斜螺旋浆浓11%
11)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1%
12)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6%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1) 卡帕值(kappa) : 170
2) 半浆料保率907%
3) 喷放锅浆料PH=7.1
4) 喷放锅浆料温度89°C
二、 二级蒸煮 1、连续蒸煮二级蒸煮在另一套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
将一级蒸煮后的半浆料送入到销鼓式计量器中计量,计量后浆料进入螺旋进料器 后进入T型管,然后进入蒸煮管内蒸煮,浆料在蒸煮管内加入蒸煮药液和高压蒸汽 解热至蒸煮温度。蒸煮过程高压蒸汽连续不断的加入蒸煮管,主要脱木素在蒸煮管 内完成。横管连续蒸煮器内配有螺旋,有出色的搅拌混合功效,蒸煮后的浆料从蒸 煮管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为防止卸料器底部桨料顺利从喷放阀排出。
为了节省能源和提高浆料质量,蒸煮终了采用"冷喷放"工艺,即蒸煮终了将 稀冷黑液注入卸料器底部,根据工艺要求将浆料从蒸煮温度降到合适的温度值,并 在合适的浓度下喷放进入喷放锅。
将喷放锅内浆料用稀热黑夜稀释至工艺要求浓度,用中浓无堵塞泵送至下一工序。
实施例5
二级蒸煮(连续蒸煮)条件
1) 总碱(Na20) 15% (对绝干原料)
2) 硫化度0%
3) 液比1.5
4) 蒸煮蒸煮压力0.5mpa
5) 蒸煮温度15CTC6) 浆料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min
7) 注入稀冷黑夜温度90°C 喷放浆料浓度4% 喷放锅内桨浓3%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kappa值 8 a—纤维素96% 五碳糖4%
粘度30 mpa s 灰份0.8% Fe203: 0.1%。
实施例6
二级蒸煮(连续蒸煮)条件
总碱(Na20) 19% (对绝干原料) 硫化度20%
液比3
蒸煮蒸煮压力0.75mpa 蒸煮温度170°C 浆料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45min 注入稀冷黑夜温度88°C
喷放桨料浓度5% 喷放锅内浆浓3.5%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kappa值 12 a—纤维素97% 五碳糖3.8%
10) 粘度29 mpa s
11) 灰份0.78%
12) Fe203: 0.09%。 实施例7
二级蒸煮(连续蒸煮)条件
1) 总碱(Na20) : 23% (对绝干原料)
2) 硫化度40%
3) 液比4.5
4) 蒸煮蒸煮压力l.Ompa
5) 蒸煮温度180°C6) 浆料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70min
7) 注入稀冷黑夜温度85 °C
8) 喷放浆料浓度6%
9) 喷放锅内桨浓4%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1) kappa值 15
2) a—纤维素98%
3) 五碳糖3.6%
4) 粘度28mpa s
5) 灰份0.76%
6) Fe203: 0.08 %
2、间歇蒸煮二级蒸煮在间歇蒸煮器中进行
将一级蒸煮后的半浆料用输送机输送到蒸煮器内(立式蒸煮锅),按工艺要求装 满后,泵入蒸煮药液,同时启动药液循环泵和加热器,对蒸煮器进行循环和加热,
循环次数和^L热温度按工艺要求进行。浆料在蒸煮器内主要脱除木素,待木素脱除
至工艺要求后,停止药液循环和加热。开启喷放阀,将浆料喷放到喷放锅,浆料在 喷放锅内存储备用。
实施例8
二级蒸煮(间歇蒸煮)工艺要求
总碱(Na20H。/。计)15%
硫化度0%
蒸煮助剂(蒽醌及衍生物复配物)0.1% 液比1: 1.5 蒸煮温度150 °C
升温曲线从室温升温30分钟,升温至12(TC,在此温度下降保温30分钟;小
放气5分钟;升温30分钟,升温至145'C,保温30分钟,保温完毕,小放气5分 钟,排气完毕,继续升温至165'C,保温120分钟,保温完毕,喷放放料。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kappa值 15
a—纤维素96%
五碳糖4%
粘度20MPa s
灰份0.8%
Fe203 : 30ppm
残碱(以Na20H计)15 g/1。
实施例9二级蒸煮(间歇蒸煮)工艺要求 总碱(Na20H。/。计);20%
硫化度20%
蒸煮助剂(蒽醌及衍生物复配物)0.3%
液比1: 3
蒸煮温度165 °C
升温曲线从室温升温35分钟,升温至122'C,在此温度下降保温30分钟;小 放气10分钟;升温35分钟,升温至147'C,保温45分钟,保温完毕,小放气10 分钟,排气完毕,继续升温至167'C,保温180分钟,保温完毕,喷放放料。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kappa值 13
a—纤维素97%
五碳糖3.8%
粘度19MPa s
灰份0.7%
Fe2C)3 : 28 ppm
残碱(以Na20H计)20 g/1。 实施例10
二级蒸煮(间歇蒸煮)工艺要求
总碱(Na20H。/。计)25%
硫化度40%
蒸煮助剂(蒽醌及衍生物复配物)0.5% 液比1: 5 蒸煮温度180 °C
升温曲线从室温升温40分钟,升温至125'C,在此温度下降保温30分钟;小 放气15分钟;升温40分钟,升温至15(TC,保温60分钟,保温完毕,小放气15 分钟,排气完毕,继续升温至17(TC,保温240分钟,保温完毕,喷放放料。
蒸煮浆料质量指标为
kappa值 10
a—纤维素98%
五碳糖3.85%
粘度18.5MPa s
灰份0.7.8%
Fe2(D3 : 26 ppm
残碱(以Na20H计)25 g/1。 三、本发明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在竹材化学溶解桨制备的应用,步骤包括备料、蒸煮、筛选、洗涤、漂白、抄造。
1、 原料以慈竹、黄竹、绵竹、撑绿竹、白美竹为主。
2、 备料
将竹子采用刀盘(或鼓式)削片机,切削成长20—40mm,厚5—10mm的 竹片,竹片经双层分级筛分级,使之筛出竹灰和不合格大竹片。片竹片合格率》90%, 不合格大长竹片经削片机回削后,进行合格住片中,经筛选合格的竹片,通过竹片 洗涤机洗涤,并脱水,进入竹片仓存放待用。
3、 蒸煮采用本发明上述蒸煮方法蒸煮
4、 筛选工序是采用两级压力筛进行封闭筛选除杂, 一级为中浓压力孔筛,二级 为中浓压力缝型筛,筛选前浆浓调整为3-5%。
工艺要求为
1) 浆浓》3%
2) 进高浓除砂器压力0.28—0.35mpa
3) —级筛孔位02.2;进浆压力0.25—0.40mpa;进浆浓度3%
4) 二级压力缝型筛缝宽0.25mm;进浆压力0.25—0.40mpa;浆浓3%
5) 尾渣压力缝宽型筛缝宽0.20mm;进桨压力0.25—0.40mpa;浆浓3%
5、 洗涤工序是经筛选、除砂后的浆料,泵送至4串联真空(或压力)洗浆机进 行洗涤,洗涤后浆料泵送至储浆池。
工艺要求为
1) 进浆浓度1—3%
2) 温度》80°C
3) 喷淋水量(热水、温度^8(TC) : 6-8m3 (对绝干浆)
4) 出浆浓度8—12%
5) 出浆PH: 7—8 残留Na2SO4《10kg/t浆
6、 漂白采用本发明前述无元素氯漂白或全无氯漂白。 1)所述漂白采用无元素氯漂白(ECF)的过程是 A氧脱木素质
B 二氧化氯处理段 C碱抽提 D二氧化氯漂白 E酸处理。
所述氧脱木素质工序的过程是将洗净后浆料泵送至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合 器中通入氧气和蒸汽加热至工艺要求温度,通氧和加热后浆料进入升流式氧脱木素 塔,待达到工艺要求后进入喷放锅喷放,然后将氧脱木素后浆料送真空(压力)洗
浆机洗涤,洗浆机为两串联洗涤,洗涤后浆料进入储存池备用,工艺要求为a) 进浆浓度8—12%
b) 氧压0.4—1 .Ompa
c) 氧气(02)纯度>90%
d) 用碱量1.0—5.0%
e) 加热温度60—95°C
f) 在氧脱木素塔中停留时间30—90min
g) 洗净度Na2S04《5kg/t桨。 二氧化氯处理段工序的过程是将己氧脱木素后的浆料送入中浓混合器,在中
浓混合器中通入cl02和加热后,送入二氧化氯处理塔;在浆料达到工艺要求后,送 真空(压力)洗涤机洗涤,洗涤净后衆料储于储桨池备用,工艺要求为
a) 二氧化氯用量3—5kg/t浆
b) 温度20—60。C
c) 浆浓8—12%
d) 停留时间70—90min
e) 洗净度Na2S04《3kg/t浆。
碱抽提工序的过程是将经过C102处理的浆料送到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合器 中通入NaOH和蒸汽加热后,送碱化塔,浆料到达工艺要求后,送真空(压力)洗 浆机洗涤,洗净后送储浆池备用,工艺要求
a) 浆浓8—12%
b) 用碱量2—6%
c) 温度40—80°C
d) 时间45—135min
e) 洗净度Na2S04《3kg/t。
二氧化氯漂白工序的过程是将已洗净浆料送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合器中通入 二氧化氯和蒸汽加热后,送二氧化氯漂白塔,在塔中漂白后,送真空(压力)洗浆 机洗涤,洗净后送储浆池备用,工艺要求为-
a) 二氧化氯用量3—10kg/t浆
b) 温度20—60°C
c) 浓度8—12%
d) 停留时间30—卯min
e) 洗净度Na2S04《3kg/t浆
f) 漂后白度80—87%。
酸处理工序的过程是将己漂白后桨料送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合器中通入盐
酸.助剂后进入酸处理塔,在塔内处理完毕后,送真空(压力)洗浆机洗涤,洗净后
浆料储于浆池备下工序使用,工艺要求为
a)酸用量1_3%b) 浓度8—12%
c) 温度20—40。C
d) 时间30—卯min
e) 洗净度Na2S04《lkg/t浆。
2)所述漂白采用全无氯漂白(TCF)的过程是
A氧脱木素质
B螯合段
C碱抽提
D强化的双氧水漂白 E酸处理。
氧脱木素质工序的过程是将洗净后浆料由中段浆泵送至中浓混合器,在中浓 混合器中加入NaOH、 02和碱蒸汽加热后,送入氧碱塔中,在氧碱塔中保持一定氧 压和停留时间,脱除蒸汽后残留木素,木素脱除率大于50%,反应完毕后,通过喷 放锅喷放出浆料,喷放锅作暂储池用,喷放锅浆经泵送至真空(压力)洗浆机洗涤 后,储存备用,工艺要求为-
用碱量1.0—6.0%
氧压0.2—l.OMPa
氧气纯度》90%
反应温度40_95°C 停留时间60—150min 浆浓8—12% 洗净度Na20《2kg/t浆。
螯合段工序的过程是将已洗净后的桨料送入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合器中加
入螯合剂,同时调整PH值,反应完后,经双辊压榨机压榨,送到下一段,工艺要
求为
螯合剂EDTA.DTPA用量0.1—1.0% PH: 5—7 温度20 —50。C 时间30—卯min 浆浓8—12%
强化的双氧水漂白工序的过程是将上工序送来浆料经中浓混合器,在中浓混
合器中添加mgS04硅酸钠、H202 、和氧气并适当加热,然后送入反应塔中,在反 应塔完成漂白,漂白完成后,经真空(压力)洗涤机洗涤后下工序备用,工艺要求 为
MgS04用量0.1—1.0%;
硅酸钠(水玻璃)1一5.0%NaOH: 1.0—5.0% H202: 3—8.0% 氧压0.2—0.5MPa 反应时间30—90min 温度20—70°C。
酸处理工序的过程是将己漂白的桨料送入酸处理段,加入HC1、六偏磷酸钠、 草酸等处理剂,反应完毕送真空(压力)洗涤机洗涤,洗涤后浆料送抄造,工艺要
求为
HC1用量2—5.0%
六偏磷酸钠0.5—1.0% 草酸0.5—1.5%
时间50—90min 温度30—50。C 浆浓8—12%。
7、抄造抄造工序是将已漂白和酸处理浆送入抄前池,往调浆箱调浆后,前稀 释池稀释后往二级三级除砂器除砂,除砂后往稳浆箱、流浆箱上网成型,压榨、干 燥、切纸、理纸后打包、库存。 工艺要求为
.在多圆网、长网纸板浆上抄造均可 二级三级除砂器
除砂压力0.25—0.35mpa
浓度《1.0%
上网浓度《1.0%
抄造定量500—1000g/cm2 产品质量-
定量800—1000 g/cm2
白度80—87%
水份10 ±2%
a—纤维素》93%
粘度(铜氨)10—15mpa' s
多戊糖《4.0%
灰份《0.10% Fe2O3: 《10ppm。
权利要求
1、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级蒸煮步骤,其中一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二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或间歇蒸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一级蒸煮和二级蒸煮中,蒸煮终了采用冷喷放对蒸煮后温度较高的浆料进 行热置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一级蒸煮工序是在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A低压预蒸仓预蒸,预蒸后竹片通过计量螺旋定量送出;B送出的竹片通过螺旋进料器进入蒸煮管,加入蒸煮药液和高压蒸汽蒸煮; C蒸煮后的半浆料从蒸煮管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 D对卸料器内的半浆料进行冷喷放; E降温后的半浆料喷放进入喷放锅;F对喷放锅内的半浆料进行稀释,脱水挤压后送至料仓存储备二级蒸煮用。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一级蒸煮的工艺要求-液比1.0—3.5 亚硫酸盐用量%: 0.5—5%蒸煮压力0.5-1.0mpa 蒸煮温度150-180°C。 竹片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120min 喷放前注冷液温度《50°C 喷放浆料浓度4—6%喷放锅内浆料浓度3—4% 进斜螺旋浆浓》3% 出斜螺旋浆浓》10% 进螺旋挤浆机浓度》10% 出螺旋挤浆机浓度》25%。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蒸煮后浆料的质量指标为卡帕值120—170 半浆料保率80—90%喷放锅浆料PH>7喷放锅浆料温度《9(TC 。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桨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蒸煮工序是在横管连续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A—级蒸煮后的半桨料经螺旋进料器送至蒸煮管内,加入蒸煮药液和高压 蒸汽进行蒸煮;B蒸煮后的浆料从蒸煮管末端通过中间管进入卸料器;C对卸料器内的浆料进行冷喷放;D降温后的浆料喷放进入喷放锅;E对喷放锅内的浆料进行稀释,然后送至下一工序。
7、 根据权利要求2或6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二级蒸煮采用连续蒸煮的工艺要求为-总碱Na20: 15—23% 硫化度0—40% 液比1.5_4.5 蒸煮蒸煮压力0.5-1.0mpa 蒸煮温度:150-18(TC 浆料在蒸煮管内停留时间30—70min 注入稀冷黑夜温度《90°C 喷放浆料浓度4—6% 喷放锅内浆浓3_4% ;所述二级蒸煮采用连续蒸煮后浆料质量指标 卡帕值值8—15 a—纤维素》96% 五碳糖《4%粘度《30 mpa s灰份《0.8%Fe203: H% 。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蒸煮工序是在间歇蒸煮器中进行,其过程是A将一级蒸煮后的半浆料输送到立式间歇蒸煮器内,加入蒸煮药液,同时启 动药液循环泵和加热器,对半浆料进行蒸煮;B蒸煮后将浆料喷放到喷放锅,浆料在喷放锅内存储备用。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蒸煮采用间歇蒸煮的工艺要求为总碱Na20H: 15—25% 硫化度0—40% 蒸煮助剂0.1—0.5%液比1 : 1.5—5.0蒸煮温度150-175°C升温曲线从室温升温30_40分钟,升温至120—125'C,在此温度下降 保温30分钟;小放气5—15分钟;升温30—40分钟,升温至145—15(TC,保温30 一60分钟,保温完毕,小放气5—15分钟,排气完毕,继续升温至165—170°C, 保温120—240分钟,保温完毕,喷放放料;所述二级蒸煮采用间歇蒸煮后浆料质量指标卡帕值值《15a—纤维素>9.6%五碳糖《4.0%粘度《20MPa s灰份《0.8%Fe203《30ppm 残碱Na20H:15—25g/l 。
10、根据权利要求l-9任一所述的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在 竹材化学溶解桨制备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棉、木溶解浆的现状和竹材特点,以及现有溶解浆制备方法上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一种用于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的二级蒸煮方法,生产的化学溶解浆可广泛应用于纺织粘胶纤维、硝化纤维、醋酸纤维等纤维素衍生物产业。本发明采用两级蒸煮步骤,其中一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二级蒸煮工序为连续蒸煮或间歇蒸煮。本发明解决溶解浆制备方法中蒸煮工序存在的问题,高效率、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地制备竹材化学溶解浆。
文档编号D21C3/00GK101446052SQ20081014798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4日
发明者于渭东, 刘爱兵, 徐发祥, 勤 薛 申请人:宜宾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