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轧辊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28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均匀轧辊轧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辊轧车。用于对工作物的挤压。属纺织印染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作出以前,目前用于对工作物的挤压的轧车由两支或三支轧辊组成。通过气动器件对辊与辊的接触面加压,结合转动及控制装置,完成对工作物的挤压及拖动功 能。该轧车的轧辊均由中空的筒体及筒体两端的轴头组成。轴头与筒体紧密结合连成一 体。该轧车的轧辊在工作时轴头受到径向施压后,因辊体两边支点的影响,相互接触的两筒 体接触面的中间部位会各自向相反方向绕度变形,如图1所示,致使两棍面轴向线压力不 一致,无法对工作物均勻施压。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使两棍面轴向线压力保持一致的均 勻轧辊轧车。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均勻轧辊轧车,包括第一轧辊和第二轧辊,所述 第二轧辊包括中空的第二筒体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两端的轴头,所述第一轧辊包括中空 的第一筒体和橄榄型的轴体,所述橄榄型的轴体沿第一筒体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筒体内, 橄榄型的轴体的中间与第一筒体的内壁面中间紧密结合,橄榄型的轴体的左右两边与第一 筒体的内壁面之间留有空腔,橄榄型的轴体两端伸出第一筒体外。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轧辊在工作时橄榄型的轴体两端受到径向施压后,受辊体中间支点的影响, 第一轧辊与第二轧辊接触面的两边部位会向相反方向绕度变形,第二轧辊与第一轧辊工作 时因各自的变形方向正好重合,致使两棍面轴向线压力一致,达到对工作物均勻施压的效
^ ο

图1为以往轧辊轧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均勻轧辊轧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轧辊1、第一筒体11、橄榄型的轴体12 ;第二轧辊2、第二筒体21、轴头22 ;加力方向F1、受力方向F2、变形方向F3;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2为本发明均勻轧辊轧车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以看出,本发明均 勻轧辊轧车,包括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所述第一轧辊1由中空的第一筒体11、橄榄型的轴体12以及设置于第一筒体11两端的防尘圈及盖板组成。所述橄榄型的轴体12沿第 一筒体11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筒体11内,橄榄型的轴体12的中间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 面中间紧密接触,橄榄型的轴体12的左右两边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面之间留有空腔,橄榄 型的轴体12两端伸出第一筒体11外;所述第二轧辊2由中空的第二筒体21及两端的轴头 22组成,轴头22与第二筒体21紧密结合连成一体。 所述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辊体表面材料可由金属和橡胶( 或合成胶类物)组 成。本发明均勻轧辊轧车通过气动器件对辊与辊的接触面加压,结合转动及控制装置,完成 对工作物的挤压及拖动功能。
权利要求一种均匀轧辊轧车,包括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所述第二轧辊(2)包括中空的第二筒体(21)及设置于所述第二筒体(21)两端的轴头(2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轧辊(1)包括中空的第一筒体(11)和橄榄型的轴体(12),所述橄榄型的轴体(12)沿第一筒体(11)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筒体(11)内,橄榄型的轴体(12)的中间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面中间紧密结合,橄榄型的轴体(12)的左右两边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面之间留有空腔,橄榄型的轴体(12)两端伸出第一筒体(11)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均匀轧辊轧车,用于对工作物的挤压。它包括第一轧辊(1)和第二轧辊(2),所述第二轧辊(2)包括中空的第二筒体(21)及轴头(22),第一轧辊(1)包括中空的第一筒体(11)和橄榄型的轴体(12),所述橄榄型的轴体(12)沿第一筒体(11)长度方向设置于第一筒体(11)内,橄榄型的轴体(12)的中间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面中间紧密结合,橄榄型的轴体(12)的左右两边与第一筒体(11)的内壁面之间留有空腔,橄榄型的轴体(12)两端伸出第一筒体(11)外。第一轧辊在工作时橄榄型的轴体两端受到径向施压后,受辊体中间支点的影响,第一轧辊与第二轧辊接触面的两边部位会向相反方向绕度变形,第二轧辊与第一轧辊工作时因各自的变形方向正好重合,致使两棍面轴向线压力一致,达到对工作物均匀施压的效果。
文档编号D06B15/02GK201567466SQ20092018091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8日
发明者黄豪宇 申请人:江阴祥盛纺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