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13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特别涉及缝纫机台的压脚杆的压力缓 冲切换机构。
技术背景
常见的缝纫机台的压脚杆通常具有一个扳动机构,使得缝纫机台在车缝布料时,可藉由 扳动机构,将压脚杆向上扳动,再将布料置于织针组下,而后再扳动压脚杆向下,使得织针 组压住布料以进行车缝。然而使用扳动机构控制压脚杆的缝纫机台具有下列缺点
1. 当遇到要车缝多层、或具弹性的布料时,该多层布料通常不易进入织针组及缝纫机台间。
2. 当车缝的多层布料为弹性的布料,特别是弹性牛仔布料,压脚杆在压住布料时,弹性 布料会因压脚杆下压过紧的压力,而使布料被紧拉时产生张力扩展,在车缝布料取出后,压 住弹性布料的压力消失后,弹性布料会因车缝线以及本身弹力张力收縮回复的关系,导致弹 性布料纠结皱折在一起,产生不平整状态,且造成缝目节距不均匀现象,为业界急欲克服的 缺失。
常见缝纫机台欲解决上述的缺点,通常是以调整压脚杆高低,使其产生与布料压制松弛 度的位置来解决,但不管是单层或多层布料、有厚、有薄,要调整到压脚杆下压时的织针组 恰与布料适当紧度压制贴靠,而不会对布料产生过度紧压产生张力形变的情形,常要累积很 久的经验才能达成,且稳定性不良、成效不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缝纫机压脚杆 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特别是于缝纫机台上增设一第二推动源对压脚杆组作控制,并于缝纫 机台上增设一前一后保持适当间距的二传感器,藉由传感器感测到多层布料进入缝纫机台时 ,第二推动源控制压脚杆组适度提高上移,使得多层布料受压制状态稍为松弛而易于进入缝 纫机台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 冲切换结构,与一缝纫机台相连接,该缝纫机台具有用于带动布料在缝纫机台的工作台上向 前移动的主带布轮、并具有不断移动缝合布料的织针组、以及具有在布料移动至一定长度后裁断的切刀组;其特点是该缝纫机压脚杆切换机构至少包含数个可感测布料的进出的传 感器,具有前传感器及后传感器,该前传感器位于该织针组前端,该后传感器位于该织针组 后端;压脚杆组,与该缝纫机台及该织针组相连接,且该压脚杆组带动该织针组沿重力方向 进行位移运动,使该织针组与布料相接触;副带布轮组,设于该工作台上,且位于该织针组 与该主带布轮间;以及推动装置组,与该压脚杆组、该副带布轮组及该主带布轮相连接;当 缝纫机台车缝布料时推动装置组推动压脚杆组,使织针组与布料相贴靠并车缝布料。
如此,当该压脚杆压力缓冲切换机构与缝纫机台内下方织针组一齿状推送器配合时,织 针组带动布料位移至主带布轮前,先经副带布轮组、推动装置组、及压脚杆组;当压力缓冲 机构将缝合后的多层布料推送,令布料经过后传感器感测并进入带布轮时,压脚杆组的压力 缓冲机构随即配合传感器的侦测而自动切换成稍为松弛布料的压制,使多层布料的缝制更为 顺畅、缝目的节距前后均匀一致,且不虞产生纠结状况的结构。并且,缝纫机台的切刀组及 织针组间增加副带布轮组,并增加控制副带布轮组的第三推动源,藉由第三推动源控制副带 布轮组与布料相接触、以及带布轮与布料相接触的压制紧度,使得切刀组在裁断布料时可得 到平整的切口。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运用原理与产生的功效则参照下列依图标的说明,即可达 到完全了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压脚杆切换机构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压脚杆组及第二推动源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带布轮组及第三推动源的结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台缝纫布料的结构平面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台车缝多层布料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台车缝多层布料时压脚杆动作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台第一次裁断的动作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缝纫机台裁断后副带布轮组动作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第二次裁断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的立体视图,此缝 纫机台6包括常见的 一将多层布料91缝制成一体的上车针组A1及下钩针组A2所组成的线环 结构A、及将布料往前移动的喂送机构B、及压脚杆组l,该压脚杆组1是与一主带布轮3、 一具有车缝时移动布料91的一织针组2、布料91车缝至一定长度后裁断布料的切刀组5、及一设 于针织组2及主带布轮3间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相互组成;该缝纫机压脚杆的 压力缓冲切换机构更包含数个传感器4、 一压脚杆组l、 一副带布轮组8及一推动装置组7; 而传感器4包括有 一前传感器41及一后传感器42,且传感器4可感测布料91进出料的行程。
该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与一常见的缝纫机台6相连接,该缝纫机台6具有用 于带动布料91于缝纫机台6的一工作台61上向前移动的一主带布轮3,并具有车缝不断移动缝 合布料的一织针组2,以及具有于布料移动至一定长度后裁断的一切刀组5,该缝纫机压脚杆 切换机构包含有数个传感器4、压脚杆组l、副带布轮组8及一推动装置组7。
缝纫机台6具有一悬臂梁64,且工作台61位于该悬臂梁64下方,悬臂梁64上方具有一护 板65,悬臂梁64前端具有一外盖63;传感器4分为一前传感器41及一后传感器42,前传感器 41位于织针组2前端,后传感器42位于织针组2后端。推动装置组7具有一第一推动源71、 一 第二推动源72及一第三推动源73,且第一推动源71与主带布轮3相连接,并可控制主带布轮 3沿重力方向g位移。
请续参阅图2所示,是压脚杆组及第二推动源的结构立体分解图。此压脚杆组l具有一导 杆ll、 一调整螺套15、 一压制杆16、 一结合座17及数个弹簧;第二推动源72具有一第一推杆 721及一压板722,第一推杆721是以一第一枢轴7211与压板722相枢接,且压板722以一第二 枢轴7221与缝纫机台6的护板65相枢接。
导杆11由一上段110、 一中段111及一下段112所组成,该上段110直径大于该中段111直 径,并与该中段lll相连接;该中段111直径大于该下段112直径,并与该下段112相连接;该 上段110—端具有一缺口113,且缺口113内设有一销114,使该压板722与该销114相接触;该 中段l 1 l与该上段l 12相连接处具有螺纹。
调整螺套15套设在该中段111的螺纹处,且与缝纫机台6的悬臂梁64上的调整螺孔62相结 合;压制杆16具有一管孔161,使该下段112可穿设在管孔161内,该压制杆16下端对应针织 组2的连杆组22相连接;结合座17与该缝纫机台6相连接,且该压制杆16穿设过该结合座17, 并以一调整螺丝171固定,使该压制杆16位置可调整。
数个弹簧分别为一第一弹簧12、 一第二弹簧13及一第三弹簧14,该第三弹簧14是套设在 前述导杆l 1的中段l 1 l处且位于该调整螺套15内,该第二弹簧13是套设在导杆1 l上且两端分 别与调整螺套15及压制杆16相接触,所述第一弹簧套12设在导杆11上,且两端分别与调整螺 套15及结合座17相接触。
所述织针组2包含压制片组21,其具有左制压片21a及右制压片21b,以及连杆组22,该连杆组22对应前述压制杆16相连接,使该压片组21及该压脚杆组1得以相连接作动,且该连 杆组l可调整该左压制片21a及该右压制片21b位置,以配合布料的厚度。
请续参阅图3所示,是副带布轮组及第三推动源的结构立体分解图。此副带布轮组8具有 一轮体组81、 一连动杆组82及一驱动组83;第三推动源73具有一第二推杆731、 二导引柱 732及一固定螺栓733;其中,第三推动源73是设在外盖63的固定槽631上;连动杆组82具有 一连杆821及数个第四弹簧823,此连杆821具有两套孔822、 一滑槽824、 一固定孔825、 一长 孔826,且此连杆821的固定孔825与前述第三推动源73上的固定螺栓733相结合,使第三推动 源73可将连杆821向上拉动,两套孔822位于前述连杆821顶面侧且与第三推动源73导引柱732 相对设置,使该第四弹簧823设置在此套孔822内,并令导引柱732穿过第四弹簧823后置入套 孔822内,藉由第四弹簧823的弹力,可使连杆821被推向下位移。滑槽824及长孔826位于连 杆821底端,且长孔826具有一宽度w,并贯穿至滑槽824;
轮体组81具有一副带布轮811及一滑块812;所述副带布轮811为表面粗糙的圆柱,所述 滑块812位于该副带布轮811—侧上,并以一螺丝与该滑槽824相连接,且藉由长孔826具有的 宽度w,使该滑块812可依长孔826的宽度w在该滑槽824内滑动;
驱动组83具有一架体831、 一转轴832、 一第一连动杆833及一第二连动杆834;所述架体 831是设在缝纫机台6的工作台61上;所述转轴832设于架体831上,且与架体831相连接设有 单向轴承,使转轴832只能沿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一连动杆833与前述转轴832相连接,且可 进行一往复运动;所述第二连动杆83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连动杆833以及主带布轮3的驱动 杆(图中未示出);其中,前述副带布轮811及转轴832间以两万象接头84相连接,使转轴832 与副带布轮811间不需精确对位,转轴832亦可带动副带布轮811转动。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9所示,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此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结 构作动的示意图。图4为缝纫机台缝纫布料的平面剖面视图。当缝纫机台6车缝布料时,推动 装置组7中第二推动源72的第一推杆721收回,带动压板722的自由端沿重力方向g下压,并压 住导杆11上的销114,使导杆ll沿重力方向g位移,此时,导杆11上段110对第三弹簧114进行 压縮,而导杆11下段112顶压住压制杆16的管孔161,进而推动压制杆16沿重力方向g位移, 并使织针组2的左压制板21及右压制板22与布料91相贴靠,以车缝布料91;其中,主带布轮 3与多层布料91相贴靠,并带动布料91向前位移,且布料91相迭合在一起。
请续参阅图5至图6,分别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车缝多层布料(尤其是具弹性的多 层迭合牛仔布料)的平面结构侧视图、及其压脚杆作动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当一第二布料 92与布料91相迭合而要进入缝纫机台6,令前传感器41感测到第二布料92,如图5所示,此时第二推动源72的第一推杆721伸长,致使压板722的自由端沿重力方向g的反向向上抬起,而 压脚杆组1的导杆11因第三弹簧14的舒张力,使该导杆ll沿重力方向g的反向向上位移,使该 织针组2与布料91相距一间隙d以便于第二布料92容易进入相迭合的布料91,并进入织针组2 与工作台61间。
请续参阅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将不要的余布第一次裁断的作动示意图。当该 前传感器41感测到该第二布料92进入针织组2的左、右压制板21、 22后,织针开始与上车针 组A1及下钩针组A2组成的线环结构A及使布料91、第二布料92前进的喂送机构B向下紧压并作 动缝合,当前传感器41感测到该第二布料92并经过一第一预定时间后,该副带布轮811被连 杆821上方的第四弹簧823推动,而与布料91及该第二布料92相贴靠。此时,带布轮3同样的 与布料91相贴靠,且第二布料92尚未达到切刀组5的位置,而该切刀组5沿重力方向g向下下 移将布料91裁断,而后,该主带布轮3沿重力方向g的反向向上位移使与布料91不相贴靠,便 于将裁断的布料91取出。
请续参阅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裁断后副带布轮组作动的示意图。当多层 (或具弹性的)布料91经第一次裁断并经过一第二预定时间后,布料91位移到此主带布轮3 下方,该主带布轮3沿重力方向g向下位移使与布料91再次贴靠,且前述副带布811沿重力方 向g的反向向上位移,使不与布料91及第二布料92相贴靠,并使此副带布811在略为提高后, 同时使整组压脚杆组的压力缓冲机构随即配合传感器的侦测而自动切换成稍为松弛布料的压 制,使多层(或具弹性)布料的缝制更为顺畅、缝目节距均匀一致,且不虞产生纠结状况。
请续参阅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台第二次裁断的作动示意图。当布料91及该 第二布料92向前移动,该后传感器42未感测到该第二布料92,并经过第三预定时间后,该副 带布轮811沿重力方向g位移而再次与布料91相贴靠,且主带布轮3与布料91相贴靠,该切刀 组5沿重力方向g下移将布料91裁断,完成一次车缝的循环。
透过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其改良在于增设 一第二推动源对压脚杆作控制,使得在车缝多层布料时,压脚杆可带动织针组的压制板上提 而产生一略为提高的间隙,令多层布料易于进入缝纫机台内以车缝,此外,亦增加一副带布 轮组,利用主带布轮与副带布轮组对布料提供较佳的压制力、并使切刀组裁断布料时可得到 平整的切口,解决常见的缝纫机台车缝多层布料时的缺点,及切刀组裁断布料时切口不平整 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与一缝纫机台相连接,该缝纫机台具有用于带动布料在缝纫机台的工作台上向前移动的主带布轮、并具有不断移动缝合布料的织针组、以及具有在布料移动至一定长度后裁断的切刀组;其特征在于该缝纫机压脚杆切换机构至少包含数个可感测布料的进出的传感器,具有前传感器及后传感器,该前传感器位于该织针组前端,该后传感器位于该织针组后端;压脚杆组,与该缝纫机台及该织针组相连接,且该压脚杆组带动该织针组沿重力方向进行位移运动,使该织针组与布料相接触;副带布轮组,设于该工作台上,且位于该织针组与该主带布轮间;以及推动装置组,与该压脚杆组、该副带布轮组及该主带布轮相连接;当缝纫机台车缝布料时推动装置组推动压脚杆组,使织针组与布料相贴靠并车缝布料。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推动装置包含第一推动源,与该主带布轮相连结,可控制该主带布轮沿重力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第二推动源,具有第一推杆及压板,该压板与该压脚杆组相连接,且藉该第一推杆带 动该压板,致使该压脚杆组沿重力方向进行位移运动;第三推动源,具有一第二推杆,且该第二推杆与该副带布轮组相连接,并可带动该副 带布轮组沿重力方向进行位移运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压脚杆组包含导杆,由上段、中段及下段所组成,该上段直径大于该中段直径并与该中段相连接, 该中段直径大于该下段直径并与该下段相连接,且该上段一端具有一缺口与该压板相连接, 该中段与该上段相连接处具有螺纹;调整螺套,套设于该中段螺纹处;压制杆,具有管孔,该下段穿设于该管孔内;用以调整该压制杆位置的结合座,与该缝纫机台及该压制杆相连接;以及 数个弹簧,具有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及第三弹簧,该第三弹簧套设在该中段处且位于 调整螺套内,该第二弹簧套设在导杆上且两端分别与该调整螺套及该压制杆相接触,该第一 弹簧套设在该导杆上,且两端分别与该调整螺套及该结合座相接触。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缝纫机台具有调整螺座,该调整螺座与该调整螺套相结合。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副带布轮组包含连动杆组,具有连杆及数个第四弹簧,该连杆与该第三推动源相连接,且该连杆顶面 侧具有两套孔,底端具有滑槽,该第四弹簧设置在该套孔内;轮体组,具有副带布轮及滑块,该副带布轮为表面粗糙的圆柱,该滑块位于该副带布 轮一侧上并与该滑槽相连接,且该滑块可在该滑块内滑动;以及驱动组,与该副带布轮相连接,且可驱动该副带布轮沿一方向转动。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缝纫机台具有外盖,该外盖具有导槽及固定槽,该连杆穿设过该导槽,且该第三推 动源设置在该固定槽内。
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织针组包含压制片组,具有左制压片及右制压片;以及连杆组,分别与该压制片组及该压脚杆组相连接,该连杆组可调整该左压制片及该右 压制片位置。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布料为弹性布料。
9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结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布料为弹性牛仔布料。
专利摘要一种缝纫机压脚杆的压力缓冲切换机构,与缝纫机台相连接,包含数个可感测布料进出料的行程的传感器、压脚杆组、副带布轮组及推动装置组;该传感器包括前传感器及后传感器;压脚杆组与该缝纫机台及该织针组相连接;副带布轮组位于该织针组与该主带布轮间;推动装置组与该压脚杆组、该副带布轮组及该主带布轮相连接;当压力缓冲机构将缝合后的多层布料推送,致使布料经过后传感器感测并进入带布轮时,压脚杆组的压力缓冲机构随即配合传感器的侦测而自动切换成稍为松弛布料的压制状态,使多层布料的缝制更为顺畅、缝目的节距前后更为均匀一致,且不虞产生纠结状况。
文档编号D05B69/00GK201411546SQ20092030088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6日
发明者姚顺泰 申请人:刘力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