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丝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784852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仿真丝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真丝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穿着要求的不断提高,简单单一的涤纶长丝为主设计的织物面料已经不能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满足人们穿着的要求。现在市场上有的仿真丝织物捻度较低、面料较厚,以至织物手感硬,柔软度不够,与真丝织物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仿真丝效果性能比较差。如中国公告号CN201411528Y,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翼纱织物,经纱和纬纱都是采用捻度大于3000T/M的细旦有光涤纶长丝,所述的经纱和纬纱的单根总数旦数小于等于 30D,织造组织为平纹,以2S2Z的相间排列分条整经,以2S2Z的排列打纬。本实用新型虽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仿真丝织物纱线较粗、捻度较低、手感较差的问题,但是由于加上很强的捻度以及形成该织物的单丝的细度很细,所以在织造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制得的织物表面布满均勻的绉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真丝织物性能即具有良好柔软度、自然垂感、蓬松感的仿真丝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发明的仿真丝织物,该织物经纬纱均采用经过加捻的芯鞘结构的异收缩复合纱线;该异收缩复合纱线的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该异收缩复合纱线丝长差在18%以上、交络数为5 25个/米;且该织物的空隙率为20 40%。织物的空隙率是由织物的厚度及克重决定的,空隙率大小直接影响仿真丝织物的性能,如果空隙率小于20 %的话,织物收缩过大,较厚,柔软度不好;如果空隙率大于40%的话,织物收缩就过小,导致织物表面的线圈变小甚至没有了,这样织物就没有自然垂感和蓬松感,达不到仿真丝的效果;而且为了能更好地体现织物的仿真丝手感,将上述异收缩复合纱线进行加捻,另一方面由于纱线的丝长差体现在布面上,在布的表面会产生均勻分布且高度为0. 2 Imm的线圈,使得织物手感柔软、蓬松性好。丝长差的计算公式如下丝长差=(加工后鞘纱的长度-加工后芯纱的长度)/加工后芯纱的长度*100%上述复合纱线的交络数为5 25个/米,复合纱的交络个数对捻丝、后加工及织物质量影响比较大。如果复合交络个数小于5个/米时,捻丝络纱时芯纱和鞘纱容易分开, 断纱品质不良;如果复合交络个数大于25个/米时,后加工时纱线不容易解捻收缩不良等, 品质不良。芯纱为沸水收缩率在15%以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鞘纱为沸水收缩率35%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
沸水收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沸水收缩率=(纱线在单位负荷下沸水处理前的长度-纱线在沸水处理后单位负荷下的长度)/纱线在单位负荷下沸水处理前的长度*100%上述芯纱的纤度为15 75丹尼尔,鞘纱的纤度为15 75丹尼尔。如果芯纱、鞘纱的纤度均小于15丹尼尔的话,复合纱的强度不好,捻丝容易断纱、织布容易断纱、织布效率低、生产性低;如果芯纱、鞘纱的纤度均大于75丹尼尔的话,复合纱较粗,加工后的织物柔软度、蓬松感不好,达不到仿真丝的效果。该织物的经向密度为40 60根/厘米,纬向密度为30 50根/厘米,经纬向密度比为1. 2 1. 5 1。本发明的仿真丝织物为平纹组织,平纹组织的正反面组织点一样,在织物正反面产生同样大小且均勻分布的线圈,织物正反手感一致,穿着舒服,具有仿真丝的效果。本发明的仿真丝织物的生产方法,选用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 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的异收缩复合纱线进行加捻,然后进行织造,后加工,制得产品,其中加捻捻度观00 3300T/M,捻丝定型温度40 60度。考虑到异收缩纱线捻丝加工后的经纬向收缩平衡性,该织物的经向密度设计为 30 55根/厘米,纬向密度设计为30 50根/厘米。由于异收缩纱线在直接使用时,组成的复合纱在染色过程中会产生着色异常,为了在染色加工过程中避免着色异常并能够得到仿真丝的手感,异收缩复合纱线采用捻度为2800T/M以上的设计,根据纱线粗细不一样所选用捻度不同,一般加捻捻度为观00 3300T/M。为了保证织物表面线圈均勻性及平整性,异收缩复合纱线的定型温度为40 60 度。如果定型温度高于60度的话,纱线收缩不均勻,织物表面的线圈高低不一,就会影响织物手感。本发明的仿真丝织物的生产方法,在后加工过程中包括低温凹凸轧光、精炼、减量、松弛、染色、整理定型。将制得的坯布先进行低温凹凸轧光,轧光温度60 100度,轧光速度10 30米/分钟。轧光的目的是在低温下使织物均勻收缩,使得面料表面更加均勻平整,收得到均勻的丝长差,进而得到仿真丝的效果。由于纱线在纱加工和捻丝织造过程中有许多表面杂质或脏污油污等,所以在轧光后再在精炼温度为80 105度、5 10g/l、精练剂浓度为4 12g/l进行精炼处理。为了提高织物的柔软度,减量温度为160度、减量率为 15 30%进行减量处理,再进行松弛处理、染色、整理定型,为了使织物获得较好的表面效果和良好的尺寸稳定性,整理定型这一工程是非常必要的。一般定型温度160 200度,幅宽的设定根据前工程样布的表面效果以及手感要求,在前工程样布的基础上幅宽增加2 15CM,最后制得仿真丝织物。本发明的仿真丝织物具有真丝织物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柔软度、自然垂感、蓬松感的特点。


图为仿真丝织物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发明中织物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空隙率剪取50CM*50CM的样布,用厚度计分别测试左中右3组数据计算平均值(单位毫米);再用圆盘取样器在该实验样布上分左中右取3块小样,用电子天平分别称出3组数据计算平均值,单位克;最后根据空隙率的计算公式来算。计算公式如下空隙率=厚度/克重*100%丝长差剪取50CM*50CM的样布,再分别取出3根长IOCM的纱线,将该3根纱线分别进行退捻后把芯纱和鞘纱分开,测出芯纱和鞘纱的长度(单位厘米),最后根据丝长差的计算公式来计算3组数据后求平均值。计算公式如下丝长差=(加工后鞘纱的长度-加工后芯纱的长度)/加工后芯纱的长度*100%交络数取复合纱3根,再分别从3根纱中各取1米长的纱线,分别将该3根纱线两端用手夹住放在水槽中,数出交络个数3组,最后计算3组数据的平均值,即交络数。实施例1一种仿真丝织物,经纬纱均采用纤度为20丹尼尔的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和纤度为50丹尼尔的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的异收缩复合纱线,将该纱线进行加S/Z的捻,捻度为3300T/M、捻丝定型温度为60度,以经纱2 2进行整经,纬纱2 2进行配列,采用组织平纹,设计经向密度为45根/厘米、纬向密度为40根/ 厘米进行织造,制得坯布。将制得的坯布在轧光温度为60度、轧光速度为20分钟下进行低温凹凸轧光,轧光之后依次进行精炼、减量、松弛、染色、整理定型的后加工,最后制得仿真丝织物。该织物中异收缩复合纱线的丝长差为19%,交络数为6个/米,织物的空隙率为 32% ;经向密度为58根/厘米,纬向密度为48根/厘米;经纬向密度比为1.2 1。实施例2一种仿真丝织物,经纬纱均采用纤度为30丹尼尔的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和纤度为75丹尼尔的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的异收缩复合纱线。将该纱线进行加S/Z的捻,捻度为^00Τ/Μ、捻丝定型温度为45度,以经纱1 1进行整经,纬纱1 1进行配列,采用组织平纹,设计经向密度为34根/厘米、纬向密度为30根 /厘米进行织造,制得坯布。将制得的坯布在轧光温度为80度、轧光速度为10分钟下进行低温凹凸轧光,轧光之后依次进行精炼、减量、松弛、染色、整理定型的后加工,最后制得仿真丝织物。该织物中异收缩复合纱线的丝长差为20%,交络数为20个/米,织物的空隙率为23%;经向密度为48根/厘米,纬向密度为37根/厘米;经纬向密度比为1.3 1。
权利要求
1.一种仿真丝织物,其特征在于组成该织物经纬纱的纱线为经过加捻的芯鞘结构的异收缩复合纱线;所述异收缩复合纱线的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所述异收缩复合纱线的丝长差在18%以上,交络数为 5 25个/米;且该织物的空隙率为20 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丝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纱的纤度为15 75丹尼尔,鞘纱的纤度为15 75丹尼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仿真丝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经向密度为40 60 根/厘米,纬向密度为30 50根/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真丝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的经纬向密度比为1.2 1. 5 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丝织物,其特征在于该织物为平纹组织。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丝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的异收缩复合纱线进行加捻,然后进行织造,后加工,制得产品,其中加捻捻度观00 3300T/M,定型温度40 60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仿真丝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加工时坯布先进行凹凸轧光,温度60 100度,速度10 30米/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真丝织物及其生产方法,该织物经纬纱均采用经过加捻的芯鞘结构的异收缩复合纱线;该异收缩复合纱线的芯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全牵伸丝、鞘纱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预牵伸丝;该异收缩复合纱线的丝长差在18%以上,交络数为5~25个/米;且该织物的空隙率为20~40%。本发明得到的仿真丝织物具有真丝织物的性能,即具有良好的柔软度、自然垂感及蓬松感等特点。
文档编号D03D15/00GK102534939SQ20101060359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6日
发明者顾世进 申请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