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73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毛纺设备,尤其是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
技术背景[0002]精毛纺厂一般采用国产B311C型精梳机作为梳理纤维杂质、短纤及毛粒的设 备,精梳机毛网的好坏、反钩毛及卫生的情况直接影响产品的毛粒质量,而其下打断刀 作为分割纤维层的唯一设备部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原有的下打断刀结构复杂, 共有23个配件组合而成,如果某一个配件调节不当,极易使所梳理的产品产生大量的反 钩毛,而且这些配件极易磨损,其结合点需经常加油,同时由于结合点存在空隙,使得 纤维极易绕进去,增加清理卫生的工作量。发明内容[0003]为克服已有现有的下打断刀设备的调节难、易磨损、需加油、易绕毛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须调节、不易磨损、无须加油、不会绕毛的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所述的下打断刀装置呈板状,所述下打断刀装置包 括水平段、中折段和上折段,所述水平段后端与中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水平段与中折段 之间的夹角为165°,所述中折段的后端与上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所述中折段和上折段之 间的夹角为125°,所述水平段的前端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槽口,所述中折段内 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风口。[000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本实用新型在制作时对钢板按一角度进行弯折,安 装后此角度永远不会变动,对纤维的接触面与不会改变,因而也不需调节就始终能使产 品的毛网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不再存在反钩毛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除安装固定点外,不 与设备其它任何地方接触,因而也不会磨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仅为一块钢板,因而也 不用加油;本实用新型不存在着配件的结合点,因而也不会绕毛。本实用新型可为后道 工序打好基础,也可节约劳动力及机物料成本。[000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无须调节,不会磨损,无须加油,不会绕毛。


[0008]图1是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的结构图。[0009]图2是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0011]参照图1和图2,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所述的下打断刀装置呈板状,所述下打断刀装置包括水平段、中折段和上折段,所述水平段后端与中折段的前端相接,且 水平段与中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65°,所述中折段的后端与上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所述 中折段和上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25°,所述水平段的前端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槽 口,所述中折段内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风口。[0012]本实施例的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为一块2.5mm厚的钢板,其中包括固定槽口 以及通风口。所述的2.5mm厚的钢板尺寸为500*320 ;所述的固定槽口大小为17*50, 距宽边为35mm,左右对称;所述的通风口大小为150*40,距宽边为75mm,距长边为 135mm,左右对称。[0013]参照图2,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沿边折成165°角,再沿边折成125°[0014]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精梳机。
权利要求1. 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打断刀装置呈板状,所述下打 断刀装置包括水平段、中折段和上折段,所述水平段后端与中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水平 段与中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65°,所述中折段的后端与上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所述中折段 和上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25°,所述水平段的前端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槽口,所 述中折段内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风口。
专利摘要一种精梳机下打断刀装置,所述的下打断刀装置呈平板状,所述下打断刀装置包括水平段、中折段和上折段,所述水平段后端与中折段的前端相接,且水平段与中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65°,所述中折段的前端与上折段的后端相接,且所述中折段和上折段之间的夹角为125°,所述水平段的前端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槽口,所述中折段内开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通风口。本实用新型无须调节、不易磨损、无须加油、不会绕毛。
文档编号D01G19/06GK201809502SQ20102019287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8日
发明者边田燕, 钱春雷 申请人:浙江富润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