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8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及编织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在编织宽度方向排列且独立编织了的多个编织部接合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及应用该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进行编织的编织物。
背景技术
以往进行的是,使用具备至少前后一对针床的横编机,将在编织宽度方向排列且独立编织了的多个编织部的接合。以往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通常是将邻接的编织部彼此通过折缝、””编织进行连结。(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11-350312号公报如以往那样通过折缝将邻接的编织部彼此接合时,因为在其接合部分线圈成为二重叠,所以存在该接合部分的厚度增加,看到相对于其它编织物膨出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创立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不使用折缝而能够将邻接的编织部接合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及应用该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编织的编织物。本发明提供一种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其使用具备至少一个针床和向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的多个给线部件的横编机,用于将在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邻接且独立编织的两个编织部接合。本发明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将接近编织编织部的针床的给线口作为近前侧给线口、远离所述针床的给线口作为里侧给线口,且将由来自近前侧给线口的编织线编织的编织部作为第一编织部、由来自里侧给线口的编织线编织的编织部作为第二编织部时,通过进行按照以下的顺序的编织,将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接合。通过使近前侧给线口和里侧给线口的至少一方移动,形成使来自近前侧给线口的编织线和来自里侧给线口的编织线在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附近交叉的状态的基础上,使里侧给线口移动期间编织至少一圈第二编织部的线圈。然后,在成为使近前侧给线口移动期间编织至少一圈第一编织部的线圈,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所述编织了的第二编织部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的状态后,使里侧给线口移动期间编织至少一圈第二编织部的线圈。上述的本发明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为,将第二编织部中的处于纵行方向的同一高度的线圈列分成至少两个编织工序进行编织,在该分开编织的线圈列之间将第一编织部的编织线卷绕于第二编织部的编织线进并折回的编织。该线圈列的编织工序的分割可以在朝向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编织该编织部时进行,也可以在朝向远离所述边界的方向编织该编织部时进行。首先,朝向边界编织第二编织部的线圈列时分割该线圈列的编织工序的本发明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具备如下工序A E。
4
[工序A]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将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编织至比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侧端部靠近前1 3圈。[工序B]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和从里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交叉。[工序C]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编织在工序A未编织的 1 3圈。[工序D]成为在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编织成为第一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工序C编织了的最初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的状态。[工序E]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编织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其次,朝向离开边界的方向编织第二编织部的线圈列时分割该线圈列的编织工序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具备如下工序A’ E’。[工序A’]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将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编织至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工序B’]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和从里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交叉。[工序C’]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编织距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所述边界1 3圈的线圈。[工序D’]成为在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编织成为第一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工序C’编织了的最后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的状态。[工序E’]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期间,接着在工序C’编织了的最后的线圈的编织宽度方向编织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的工序E’。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编织物,其为使用具备至少一个针床和向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的多个给线部件的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该编织物具备在其编织宽度方向邻接且独立编织了的两个编织部,其特征在于,具备按照如下所示的定义的终端线圈、始端线圈、挂线部、及折回点线圈。[终端线圈]第一编织部中的、朝向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编织了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始端线圈]第一编织部中的、所述终端的线圈的在纵行方向(与编织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接着的线圈,且包含所述终端的线圈的编织线圈横列的在纵行方向接着的编织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挂线部]作为第一编织部的编织线的一部分,从所述终端的线圈延伸,绕作为构成第二编织部的线圈之一的折回点线圈的根部分卷绕并折回,与所述始端的线圈连结的编织线,即在编织物的厚度方向配置于与形成所述折回点线圈的线圈相比靠从其线圈引出所述折回点线圈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编织线,但是,折回点线圈的位置为第二编织部中的所述边界侧的端部的位置、或与端部的位置相比靠1 2圈内侧的位置。根据本发明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通过连结第一编织部中的某编织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和其下一编织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的挂线部缠绕在与第一编织部邻接的第二编织部的线圈上,能够编织接合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本发明的编织物。由于在该编织物中的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接合部分不像由折缝进行的邻接的编织部彼此的接合那样形成重叠圈,因此,能够减薄该接合部分中的编织物的厚度方向的厚度。其结果,能够消除接合部分和其它编织部分的外观上的差别。另外,通过进行工序A E,如后述的实施方式1所示那样,能够编织第一编织部的挂线部缠绕于第二编织部中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或与终端的线圈相比靠内侧1 2圈的线圈)的本发明编织物。根据该接合方法,能够使编织物中的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接合部分成为自然美观的加工结果。另外,通过进行工序A’ E’,如后述的实施方式2所示那样,能够编织第一编织部的挂线部缠绕在第二编织部中的编织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或与始端的线圈相比靠内侧1 2圈的线圈)的本发明编织物。根据该接合方法,与具备上述工序A E的接合方法相比,能够减少工序数量。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示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前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示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的后半部分的编织工序图。符号说明1第一编织部2第二编织部11、21终端的线圈12、22始端的线圈13编织线(挂线部)M折回点线圈25 线圈8近前侧给线口9里侧给线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对实施方式记载的编织均对使用至少具有前后一对针床、和向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的多个给线部件的两床横编机的编织例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仅使用前后一对针床中的一个针床。<实施方式1>
基于图1、图2说明使用本发明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编织嵌花图案的编织物的例子,上述编织物具备由不同颜色的编织线彼此独立地编织的编织部。图1、2为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的编织工序图,图1、2的左侧记载的“字母+数字”为编织工序的序号,箭头表示给线口的移动方向,A I表示针床的编织针的位置。卡定于编织针A D的线圈为由来自近前侧给线口 8的编织线编织的第一编织部1的线圈, 卡定于编织针E I的线圈为由来自里侧给线口 9的编织线编织的第二编织部2的线圈。 另外,图中,第一编织部1的线圈为细线,第二编织部2的线圈为粗线,在各编织工序实际进行了编织动作的部分由特粗线表示。另外,说明了的图的看法在后述的图3、图4中也同样。SO表示使近前侧给线口 8和里侧给线口 9向纸面右方向、即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仅编织了 1线圈横列量的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的状态。将在该SO中编织了的各编织部1、2的编织线圈横列作为各编织部1、2的第一线圈横列,将在以后的编织中该第一线圈横列的在纵行方向接着的编织线圈横列依次为作为第二线圈横列、第三线圈横列。从SO的状态到Si,使近前侧给线口 8向纸面左方向、即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 同时,使里侧给线口 9也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编织与SO所示的第二编织部2的第一线圈横列接着的第二线圈横列。但是,在Sl中,预先使第二线圈横列的编织与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的边界X侧端部(编织针E)相比靠近前一圈(编织针F的位置)停止。其次,使里侧给线口 9暂时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S2),且从该状态使近前侧给线口 8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使来自近前侧给线口 8的编织线和来自里侧给线口 9的编织线交叉(S3)。然后,如图2中S4所示,在使里侧给线口 9朝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即两编织部 1、2的边界X移动的期间,编织在Sl中未编织的第二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21。另外,使里侧给线口 9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S5),之后,在使近前侧给线口 8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一线圈横列量的第一编织部1,形成与第一编织部1的第一线圈横列接着的第二线圈横列(S6)。第一编织部1中的第二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12相对于第一编织部1中的第一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11在纵行方向连续形成。此时,连接终端的线圈11和始端的线圈12的第一编织部1的编织线成为卷绕于第二编织部 2的第二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21的根部分并折回的状态。此处,在S5中使里侧给线口 9 暂时移动至第二编织部2侧是因为,通过使里侧给线口 9从在S6编织的第一编织部1的区域脱离,从而里侧给线口 9的编织线不被编织入第一编织部1。最后,在使里侧给线口 9暂时向第一编织部1侧移动(S7),且使里侧给线口 9立刻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第二编织部2的第三线圈横列(S8)。如S8所示,以上说明了的编织结果是,将第一编织部1中的第一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11和第二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12直接连结的编织线(挂线部)13,缠在位于从终端的线圈21中的边界X离开的方向的沉降弧上,进而缠在将其终端的线圈21和第二编织部2中的第三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22连结的编织线上。S卩,挂线部13通过绕第二编织部2的终端的线圈21即折回点线圈M的根部分卷绕并折回,将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接合。该挂线部13在编织物的厚度方向上,被配置在与形成折回点线圈M的线圈25相比靠从该线圈25引出折回点线圈M的一侧(纸面里侧)的相反侧(纸面近前侧),在从表侧(纸面里侧)观察时编织物不醒目。另外,可以考虑该挂线部13将形成第二编织部 2的编织线中、卷绕有挂线部13的部分拉向纵行方向下方(纸面上方)。而且,可以推测该挂线部13配置在第二编织部2中的错开任一线圈的轮廓线的位置,且两编织部1、2的接合部位的厚度不会因挂线部13而增加。S8以后,若在使前侧给线口 8从S8的状态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第一编织部1的第三线圈横列,则编织部1、2的形成状态和给线口 8、9的位置关系都与图1的SO相同。因此,若再次重复进行使用图1、2说明了的工序,则能够将在编织宽度方向邻接的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接合。<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基于图3、4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比编织效率优异的接合方法。图3中的TO表示与实施方式1的SO完全相同的编织部1、2的形成状态。使近前侧给线口 8从该TO的状态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同时,使里侧给线口 9也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编织与TO所示的第二编织部2的第一线圈横列接着的第二线圈横列 (Tl)。在此,在Tl中,与实施方式1的Sl不同,将第二线圈横列编织至终端。其次,使近前侧给线口 8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使来自近前侧给线口 8的编织线和来自里侧给线口 9的编织线交叉(T2)。而且,在使里侧给线口 9向第二编织部2 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接着第二编织部2的第二线圈横列的第三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 22(T3)。始端的线圈22为在第二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21的纵行方向接着的线圈。其次,如图4中Τ4所示,在使近前侧给线口 8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的期间, 编织接着第一编织部1的第一线圈横列的第二线圈横列。第二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12 相对于第一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11在纵行方向连续地形成。此时,将终端的线圈11和始端的线圈12连结的第一编织部1的编织线成为卷绕于第二编织部2的第三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22的根部分并折回了的状态。另外,使里侧给线口 9向第一编织部1的方向移动(Τ5),之后在使里侧给线口 9向第二编织部2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在图3的Τ3中未编织的第二编织部2的第三线圈横列的剩余部分(Τ6)。如Τ6所示,以上说明了的编织的结果是,将第一编织部1中的第一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11和第二线圈横列的线圈12直接连结的编织线(挂线部)13缠在位于从始端的线圈22中的边界X离开的方向的沉降弧上,进而缠在将其始端的线圈22和第二编织部中的第二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21连结的编织线上。即,挂线部13通过绕第二编织部2的始端的线圈22即折回点线圈M卷绕并折回,将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接合。该实施方式的挂线部13也在编织物的厚度方向上,被配置在与形成折回点线圈M的线圈25相比靠从该线圈25引出折回点线圈M的一侧(纸面里侧)的相反侧(纸面近前侧),在从表侧(纸面里侧)观察时编织物不醒目。另外,根据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理由,可以推测两编织部1、2的接合部位的厚度不会因挂线部13而增加。另外,在接合部的外观方面,与实施方式2中的接合部分相比,实施方式1中的接合部分更优异。另外,如图3、4所示,实施方式2的编织工序比实施方式1的编织工序更少,编织效率好。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适宜变更。例如,图2中第一编织部1的挂线部13缠绕的第二编织部2的线圈也可以为比终端的线圈21靠内侧1 2圈的线圈。该情况下,只要使图1的Sl中的第二线圈横列的编织在编织针G或H停止且在图2的S4时编织该第二线圈横列的剩余部分即可。同样,图4中挂线部13也可以缠绕在比第二编织部2的始端的线圈22靠内侧1 2圈的线圈上。该情况下,只要使图3的T3中的第三线圈横列的编织进行至编织针G或H,在T6时编织该第三线圈横列的剩余部分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其使用具备至少一个针床和向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的多个给线部件的横编机,用于接合在编织物的编织宽度方向邻接且独立编织的两个编织部,其特征在于,在将接近编织编织部的针床的给线口作为近前侧给线口、远离所述针床的给线口作为里侧给线口,且将由来自近前侧给线口的编织线编织的编织部作为第一编织部、由来自里侧给线口的编织线编织的编织部作为第二编织部时,通过使近前侧给线口和里侧给线口的至少一方移动,形成使来自近前侧给线口的编织线和来自里侧给线口的编织线在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的附近交叉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在使里侧给线口移动的期间至少编织一圈第二编织部的线圈,然后,在成为了使近前侧给线口移动的期间至少编织一圈第一编织部的线圈,在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所述编织了的第二编织部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了的状态后,在使里侧给线口移动的期间至少编织一圈第二编织部的线圈,由此将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合方法具备 工序A,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将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编织至与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侧端部相比靠近前1 3圈;工序B,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和从里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交叉;工序C,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在工序A中未编织的1 3圈;工序D,成为在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成为第一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工序C中编织了的最初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了的状态;和工序E,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的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接合方法具备 工序A’,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将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编织至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工序B’,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和从里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交叉;工序C’,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距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所述边界1 3圈的线圈;工序D’,成为在使近前侧给线口向第一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编织成为第一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使从近前侧给线口延伸的编织线在工序C’中编织了的最后的线圈的根部分折回了的状态;和工序E’,在使里侧给线口向第二编织部方向移动的期间,接着在工序C’编织了的最后的线圈的编织宽度方向编织成为第二编织部的一部分的线圈列。
4.一种编织物,其为使用具备至少一个针床和向针床的编织针供给编织线的多个给线部件的横编机编织的编织物,具备在其编织宽度方向邻接且独立编织了的两个编织部,其特征在于,该编织物具备第一编织部中的、朝向第一编织部和第二编织部的边界编织了的编织线圈横列的终端的线圈;作为第一编织部中的、所述终端的线圈的在纵行方向接着的线圈,且包含所述终端的线圈的编织线圈横列的在纵行方向接着的编织线圈横列的始端的线圈;和挂线部,该挂线部作为从所述终端的线圈延伸、绕作为构成第二编织部的线圈之一的折回点线圈的根部分卷绕并折回、并与所述始端的线圈连结的编织线,并且该挂线部在编织物的厚度方向配置于与形成所述折回点线圈的线圈相比靠从该线圈引出所述折回点线圈的一侧的相反侧,所述折回点线圈的位置位于第二编织部中的所述边界部的端部的位置、或与端部的位置相比的1 2圈的内侧。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折缝而将邻接的编织部接合的邻接的编织部的接合方法。在成为使来自近前侧给线口(8)的编织线和来自里侧给线口(9)的编织线在第一编织部(1)和第二编织部(2)的边界(X)附近交叉的状态的基础上,利用从里侧给线口(9)给线的编织线至少编织一圈第二编织部(2)的线圈(S4)。然后,成为利用从近前侧给线口(8)给线的编织线至少编织一圈第一编织部(1)的线圈,从近前侧给线口(8)延伸的编织线卷绕于第二编织部(2)的始端的线圈(21)的根部分并折回的状态(S6),利用从里侧给线口(9)给线的编织线至少编织一圈第二编织部(2)的线圈(S8)。
文档编号D04B1/00GK102373563SQ201110202930
公开日2012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南昌幸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