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纺纱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屏蔽作用的服装面料,在国防建设和民用生产中重要性日益提高,得到越来越多的使用。而对用来生产具有屏蔽作用的服装面料金属纤维混纺纱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因金属纤维制造条件高,价格昂贵,且金属纤维混纺纱中金属纤维含量既不能多,也不能少,要保证纱线中金属纤维的含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1. 5-2. 5%左右,多了则信号完全被阻隔,少了就起不到信号干扰作用,同时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要求与普通纱线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一种能够应用于生产中,便于实施和易于操作以顺利生产出合格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是目前人们所急需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完全应用于生产中,且便于实施和又易于操作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首先将纺织纤维条与金属纤维条进行并条,并条后金属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 9-3. 2% ;之后将并好纤维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然后经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金属纤维可采用银、不锈钢、碳钢、铸铁、铜、铝、镍、铁铬铝合金或高温合金等材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纺织纤维条为棉型涤纶条,棉型涤纶的纤维规格 1. 5D*38mm,也可采用其他的如棉、竹、麻、锦纶、粘胶或维纶等纤维。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并好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可以重复进行直至纤维条内纺织纤维与金属纤维全部混勻。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纺纱采用气流纺。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重量不勻率小于5%,捻度 32-42转/10cm,捻度不勻率小于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梳棉时将梳棉盖板的隔距调至最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在开清棉时采用梳针式打手。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金属纤维的规格为38-41mm,6g/mm。本方法可使用当前的纺纱设备进行,因金属纤维比重较大,所以生产中易脱落,可在生产中将梳棉机小漏低用小网眼式,将梳棉盖板的隔距调至最大,使落杂尽量少,将气流纺机的排杂口堵住,尽量不让金属纤维排掉。加强纤维梳理,增加成纱截面纤维根数的办法,在开清棉工序上更换了梳针式打手,在精梳工序上增加梳理钳次等,提高纱强力,调整捻系数,增大罗拉隔距的办法,提高成纱条干水平。上述技术方案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能够完全应用于生产中,且便于实施和易于操作并顺利生产出合格的金属纤维混纺纱,金属纤维混纺纱中金属纤维含量完全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中,金属纤维原料不易脱落,金属纤维的含量易于控制,生产的金属纤维混纺纱强力高,条干不勻率好,毛羽少,纱疵少,屏蔽性能好,完全适应服装面料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 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原料金属纤维为不锈钢纤维,规格38-41mm、6g/ mm,纺织纤维为棉型涤纶,规格1. 5D*38mm ;将棉型涤纶打卷梳理成条,将棉型涤纶条与不锈钢纤维条进行并条,并条后不锈钢纤维的重量含量为3% ;之后将并好的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工序可重复进行3次,条内棉型涤纶与不锈钢纤维全部混勻,开清棉时采用梳针式打手,然后经采用气流纺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重量不勻率小于5%,捻度32-42转/10cm,捻度不勻率小于8%,不锈钢纤维的重量含量为 2. 3%。实施例二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原料为金属纤维为银纤维,规格38mm、6g/mm,纺织纤维为棉,规格33mm以上,1. 54-1. 18dtex ;将棉经抓棉、开松、清花打卷、梳棉成条,将棉条与银纤维条进行并条,并条后银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 9% ;之后将并好的纤维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条内棉与银纤维全部混勻,开清棉时采用梳针式打手,然后经采用气流纺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重量不勻率4. 2%,捻度40转/10cm,捻度不勻率7%,不锈钢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纺织纤维条与金属纤维条进行并条,并条后金属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 9-3. 2% ;之后将并好的纤维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然后经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纤维条为棉型涤纶条,棉型涤纶纤维规格1. 5D*38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并好的纤维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可以重复进行直至条内纺织纤维与金属纤维全部混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采用气流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重量不勻率小于5%,捻度32-42转/10cm,捻度不勻率小于8%。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梳棉时将梳棉机盖板的隔距调至最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清棉时采用梳针式打手。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纤维的规格为38-41mm,6g/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纤维混纺纱的生产方法,首先将纺织纤维条与金属纤维条进行并条,并条后金属纤维的重量含量为2.9-3.2%;之后将并好条经撕碎、开松、清花成卷、梳棉和并条,然后经纺纱制得金属纤维混纺纱。本发明能够完全应用于生产中,便于实施和又易于操作,生产中金属纤维原料不易脱落,金属纤维的含量易于控制,生产的金属纤维混纺纱强力高,条干不匀率好,毛羽少,纱疵少,屏蔽性能好,完全适应服装面料的要求。
文档编号D02G3/04GK102443912SQ20111032148
公开日2012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1日
发明者厉彪, 李竹明, 耿杉, 胡善凡 申请人:丁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