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555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熨平机烘筒,尤其涉及一种充分利用热油热量的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用的熨平机烘筒多为蒸汽压力型,烘筒从生产到用户使用都有严格的要求,蒸汽压力在O. 7MPa时,温度为164° ;而热油熨平机烘筒在无压时温度可达200°以上,所以其烘干效果更加显著,受到多数单位的喜爱。但目前的熨平机烘筒,其热油通道为直通式,流通时间较短,流出的热油温度依然还较高,换句话说,其热利用率不够高,需要的热油用量较大,导致了使用成本的上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热油热量的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多块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垂直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相邻的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隙为错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隔离板使熨平机烘筒内的热油通道变得更加曲折,人为地延长了热油流动的路径。在运行过程中,热油多次变向流动,与筒体内壁之间进行充分地热交换,从而达到更加充分地利用热油热量的目的。具体地,所述进油管内侧和所述出油管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隔离板的表面设置有热反射涂料层;作为最佳选择,所述热反射涂料层为丙烯酸树脂涂料层。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隔离板使热油在筒体内的流通路径得以延长,所以热油与筒体内壁之间能够进行更加充分的热交换;相比传统熨平机烘筒,在完成相同任务量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热油,从而降低了成本。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筒体I、进油管2和出油管4,筒体I内安装有多块与筒体I的轴向方向垂直的隔离板6,隔离板6与筒体I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相邻的隔离板6与筒体I的内壁之间的空隙为错位结构(图中不可视)。如附图所不,进油管2的内侧和出油管4的内侧均设置有隔尚板6,隔尚板6与筒体I的内壁固定连接。结合附图,隔离板6的表面设置有丙烯酸树脂涂料层(图中未示出);所述丙烯酸树脂涂料层为热反射涂料层,可以尽可能地把热油的热量反射给筒体I的内壁。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隔离板6使熨平机烘筒筒体I内的热油通道变得更加曲折,人为地延长了热油流动的路径。在运行过程中,热油从进油管2的进油口 3进入,在筒体I内经过多次变向流动后从出油管4的出油口 5流出,在筒体I内流通过程中,热油 与筒体I的内壁之间进行充分地热交换,从而达到更加充分地利用热油热量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包括筒体、进油管和出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多块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垂直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相邻的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隙为错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内侧和所述出油管内侧均设置有所述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的表面设置有热反射涂料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反射涂料层为丙烯酸树脂涂料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热油隔离式熨平机烘筒,包括筒体、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筒体内安装有多块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垂直的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留有空隙,相邻的所述隔离板与所述筒体内壁之间的空隙为错位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隔离板使熨平机烘筒内的热油多次变向流动,人为地延长了热油流动的路径,从而达到更加充分地利用热油热量的目的,相比传统熨平机烘筒,在完成相同任务量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热油,从而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D06C15/08GK202688690SQ2011205666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30日
发明者陈克福 申请人:四川飞洁洗涤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