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的染色方法和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品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的染色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的有用于保护便携式音乐播放器或被称作智能电话的手机等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硅或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保护套)。硅材料或聚氨酯材料的染色性不佳。因此,为了提高设计性,在对包含所述材料的模塑制品进行着色(装饰)时,大多采用在材料中混入着色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I :日本実用新案登録第3117248号公報)。可是,通过在材料中混入着色剂来使硅或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着色的方法,只能制造单色或具有单纯的图案的模塑制品。即,这样制造的模塑制品的设计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的问题而做出的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能够对硅或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并且能够使模塑制品的设计图案多样化的染色方法。为达到所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下述构成。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的方法,其包括第一工序,通过在基体上涂布包含升华性染料的染色材料,在基体上形成染色区域;第二工序,使所述基体的所述染色区域与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第三工序,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第四工序,通过对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染色装置,其用于使用所述的染色方法对所述模塑制品进行染色,所述染色装置包括基体支承台,用于使所述基体的所述染色区域与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加热单元,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定影装置,通过对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按照本发明的染色方法及染色装置,能够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并且能够使模塑制品的设计图案多样化。
图I是表示印刷有着色区域的印刷基体的图。图2是简要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染色系统中使用的真空气相转印机的内部结构的图。图3A 图3C是表示使用印刷基体对保护套进行染色时的、保护套与印刷基体的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染色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方法的染色系统的示意图。图6A和图6B是表示安装有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方法进行了染色的保护套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简要结构的图。附图标记说明2 着色区域3 印刷基体10 保护套15 卤素灯 17 转子泵18 阀门20 真空气相转印机30 个人计算机40 喷墨打印机50 烤箱100 便携式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染色方法(本染色方法)的流程的流程图。图5是使用本染色方法的染色系统(本染色系统;染色装置)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作为硅或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的例子的保护套,来说明本染色方法和本染色系统。所述保护套安装在包括便携式音乐播放器和手机(包括智能电话)等便携式电子设备上,对它们进行保护。图6A和图6B是表示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简要结构的图。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上安装有通过本染色方法(本染色系统)进行了染色的保护套10。保护套10是被成型为能够安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100上的形状的模塑制品。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保护套10的材料,使用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以下简称为TPU)。保护套10的形状,只要是能够覆盖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至少背面和侧面即可。如图6A和图6B所示,通过本染色系统进行了染色的保护套10,具有所希望的染色图案10a。 下面对本染色系统和本染色方法进行具体说明。如图5所示,本染色系统大致包括个人计算机(电子计算机)30 ;喷墨打印机40(输出装置);真空气相转印机20 ;以及加热装置(烤箱;定影装置)50。喷墨打印机40是印刷基体输出单元。真空气相转印机20通过对涂布(印刷)有升华性染料的印刷基体3进行加热,使升华性染料附着在保护套10上。加热装置50通过对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保护套10进行加热,使升华性染料定影在保护套10上。印刷基体的制作下面作为一个例子,说明以使保护套 ο具有带渐变(浓度梯度)的图案(m人'y夕r-ψ 4 >)(渐变图案(夕'' 7 r'-v 3 >模样))的方式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的染色方法。
首先,使用喷墨打印机40制作渐变用的印刷基体3。作为包含升华性染料的染色材料,使用々^ #株式会社制造的四色分散染料油墨(红、蓝、黄和黑(都是水性的))。将这些油墨装入在市场上销售的嗔墨打印机用的墨盒41中。将所述墨盒41安装到嗔墨打印机40上。喷墨打印机40可以是在市场上销售的打印机。可以将升华性染料溶解在油墨的溶剂中。此外,升华性染料也可以作为微颗粒分散在油墨的溶剂中。接着,所述喷墨打印机40在基体上印刷所希望的图案(在本实施方式中为渐变图案)。所述印刷由个人计算机30 (以下称为PC)控制进行实施。PC30进行调整,使得印刷的图案具有用户所希望的色调和浓度。在进行调整后,PC30通过喷墨打印机40将图案印刷到基体上。PC30通过PC30所具备的绘图软件或CC M (计算机配色)等,将图案的色调调制为用户所希望的状态。因此,PC30保存有用户所希望的颜色数据。根据需要,PC30可以多次再现相同的色彩(色调)。此外,PC30对涉及颜色的浓度的数据也进行数字管理。因此,根据需要,PC30可以多次再现相同浓度的颜色。PC30使用绘图软件等所具备的渐变功能,能够制作渐变图案。此外,可以将与符合用户喜好的渐变图案相关的数据,作为单独的渐变数据(颜色数据)保存在PC30内。在该情况下,PC30使用该数据,执行渐变图案的印刷。印刷基体3包括基体以及印刷在基体上的着色区域。例如,基体是在市场上销售的A4大小的白纸(优质PPC用纸)。白纸被插入打印机40。用户通过操作PC30,PC30对图案进行调整,使得图案具有预设的色调和浓度。而后,PC30控制喷墨打印机40,使用升华性染料将所述图案印刷在白纸上。由此,形成印刷基体3。如图I所示,在印刷基体3上印刷有着色区域2,该着色区域2具有由升华性染料形成的渐变图案。另外,印刷基体3中的着色区域2以外的区域是不含染料的白色区域。例如,按照保护套10的形状和大小,在白纸上连续印刷具有渐变图案的着色区域2。另外,优选的是,着色区域2的长度大于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套的表面的宽度之和。由此,可以使用一个印刷基体3,对多个保护套10同时进行染色。此外,优选的是,着色区域2的长度大于两个以上的保护套10的表面的宽度与两个以上的保护套10的侧面部分的宽度之和。由此,可以对覆盖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的背面至侧面的保护套10的区域进行染色。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白纸上的着色区域2的长度充分大于两个以上的保护套10的表面宽度之和。由此,不仅可以对多个保护套10的表面,而且可以对多个保护套10的侧面进行充分染色。保护套的染色图2是简要表示本染色系统的真空气相转印机(气相转印机)20的内部结构的图。真空气相转印机20包括转子泵17,用于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的内部成为真空;以及阀门18,用于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的内部恢复为大气压。此外,真空气相转印机20的内部具备卤素灯15 (加热单元),该卤素灯15用于加热印刷基体3。此外,真空气相转印机20包括基体支承台13和基体按压件14。基体支承台(固定保持单元)13固定保持印刷基体3,使得印刷基体3的着色区域2处于以非接触的方式与保护套10的染色预定面相对的状态。基体支承台13是框形的部件。基体支承台13具有其上部能承载印刷基体3的大小。在所述基体支承台13的内侧(框内)收容(配置)有多个保护套10。另外,基体支承台13具有下述高度该高度能够使印刷基体3和保护套10以非接触的方式并以规定的间隔相对配置。此外,多个保护套10以其染色预定面(染色面)与印刷基体3相对、且保护套10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隔的方式配置在基体支承台13的内侧。基体按压件14通过从上部按压承载在基体支承台13的上部的印刷基体3,由此固定保持该印刷基体3。另外,当印刷基体3与保护套10之间非常狭窄时,染料不能充分分散。因此,难以在保护套10上形成很好的渐变图案。因此,为了将保护套10染色为所希望的渐变图案,优选的是,使从保护套10的染色面一侧的几何中心到印刷基体3的距离为约5mm以上。此外,反过来,如果保护套10的染色面与印刷基体3之间离得过远,则保护套10的染色浓度变淡,难以得到所希望的染色浓度。此外,在气层中,染料的颗粒不能均匀地分散,相反却会相互聚集。因此,在保护套10的染色面上容易发生染色不均。如果考虑到该问题,则从保护套10的染色面一侧的几何中心到印刷基体3的距离,优选的是5 30mm,更 优选的是5 20mm。如上所述,优选的是,调整印刷基体3与保护套10之间的距离和/或调整保护套10相对于印刷基体3的配置角度。由此,使用形成有规定的着色区域2的一个印刷基体3,能够将多个保护套10染色为相互不同的渐变图案。例如,当使用一个印刷基体3对多个保护套10同时进行染色时,通过改变各保护套10相对于印刷基体3的配置状态,各保护套10被染色为相互不同的渐变图案。图3A 图3C表示了使用印刷基体3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时的、保护套10与印刷基体3的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如图3A 图3C所示,针对一个印刷基体3,配置有多个保护套10。例如如图3A所示,多个保护套10以它们的染色预定面的长边方向大体垂直于两个着色区域2的边界线的方式,相互大体平行地配置。在该情况下,沿各保护套10的长边方向在各保护套10上形成渐变图案。此外,如图3B所示,多个保护套10也可以以它们的染色预定面的长边方向相对于两个着色区域2的边界线倾斜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在保护套10上形成相对于保护套10的长边方向倾斜的渐变图案。此外,如图3C所示,多个保护套10还可以以它们的染色预定面的长边方向朝向相互不同方向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在各保护套上形成与配置方向对应的渐变图案。如上所述,通过调整印刷基体3与保护套10之间的距离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使用一个印刷基体3能够对多个保护套10进行染色。所以能够高效地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此外,使用一个印刷基体3,能够将保护套10染色为各种各样的设计图案(渐变图案)。如上所述,保护套10和印刷基体3设置在真空气相转印机20的基体支承台13上。此后,转子泵17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下降。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可以下降到IOOPa左右 IOkPa左右。此外,通过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具备高性能的排气装置,也可以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降到比IOOPa更低的气压。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越高,用于使染料升华的温度越高。因此,优选的是,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的上限为IOkPa。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下降后,通过卤素灯(热源)15从上方加热印刷基体3。由此,印刷基体3的染料升华并附着到保护套10上(附着工序)。其结果,印刷在基体3上的图案(渐变图案)被转印到保护套10上。即,染料附着在保护套10上并形成渐变图案。另外,如果印刷基体3的温度低于100°C,则染料难以从印刷基体3升华。此外,如果印刷基体3的温度高于250°C,则容易产生起因于高温的染料的变质和/或保护套10的变形。因此,优选的是,印刷基体3的温度在100 250°C的范围内。另外,更优选的是,所述温度是所述范围内的、且与保护套10的材料对应的尽可能高的温度。通过使印刷基体3的温度成为尽可能的高温,可以缩短用于能够将保护套10染色为具有所希望的色调和浓度的图案的加热时间。由此,能够提高生产率。在所述的加热处理后,取出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保护套10。在该阶段,附着在保护套10上的染料容易脱落。因此,将保护套10放入烤箱50,在常压下加热(定影工序)。由此,将附着在保护套上的染料定影在保护套10上。此外,附着在保护套10上的染料呈现的颜色成为所希望的状态。通过所述的定影工序,可以将保护套10染色为具有所希望的色调和浓度的图案。所述定影工序中的加热时间,设定成用于得到具有所希望的色调和浓度的图案所预定的时间。加热时间例如为30分钟 2小时左右。随后,从烤箱50取出保护套10。所述定影工序中的加热温度(烤箱50的温度)设定为保护套10的耐热温度以下的尽可能高的温度。即,所述加热温度设定为能够抑制或避免保护套10的变形并能够使染料充分呈现颜色的温度。关于染料的呈现颜色,加热温度优选的是60°C以上200°C以下,此外,更优选的是70°C以上170°C以下。此外,根据保护套10的材料进一步限定加热温度的优选范围。例如,当保护套10的材料为硅材料时,加热温度优选的是120°C以上200°C以下,更优选的是130°C以上150°C以下。当保护套10的材料为TPU材料时,加热温度优选的是60°C以上120°C以下,更优选的是70°C以上110°C以下。如上所述,按照本染色方法和本染色系统,可以将含有硅或TPU这样的难以染色的材料的模塑制品(保护套10)的表面和侧面充分染色而不会使模塑制品变形。此外,能够把模塑制品染色为多样的图案。如上所述,本染色方法和本染色系统能够针对硅模塑制品或TPU模塑制品进行设计性高的染色。此外,在本染色系统中,PC30对颜色浓度等进行数字管理。例如针对订货量多的颜色,PC30可以预先赋予颜色数据的管理号码等。由此,PC30能够简单地调出同一颜色。由此,不仅可以实现颜色的稳定化,而且也可以高效地进行染色作业。另外,如上所述,优选的是,以使着色区域2比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套的表面宽度之和长的方式,在白纸上连续地印刷着色区域2。但是不限于此,只要以能够使升华性染料附着在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套10上的方式在白纸上印刷着色区域2即可。例如,可以在白纸上印刷两个以上的四边形的着色区域2。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着色区域2的四边形的长度(最大长度),略微大于实际上被染色的保护套10的表面和侧面(染色预定面)的宽度。当着色区域2的长度小于保护套10的染色预定面的宽度时,存在染料不能充分附着到保护套10的染色预定面的整个区域的可能性。此外,着色区域2也可以形成为对一个保护套进行染色。在该情况下,在白纸的大于一个保护套10的染色预定面(包括保护套10的表面和侧面)的区域上,形成(印刷)着色区域2。着色区域2的形状(印刷形状)可以是如上所述的四边形,也可以是半圆形等其他形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的图案的例子,说明了渐变图案。但是,保护套10可以被染色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图案。例如,可以将保护套10染色为单色图案。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升华性染料,使用了水性油墨。但是,使用油性油墨作为升华性染料也能够得到相同的效果。当使用油性油墨时,墨盒的头部有时会因干燥而发 生堵塞。因此优选的是,通过压电方式的喷墨印刷形成着色区域2。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用于在基体上涂布升华性染料的涂布装置(印刷基体输出单元),使用了喷墨打印机。但是,印刷基体输出单元只要是能够在基体上涂布(输出)升华性染料的输出设备即可。印刷基体输出单元例如包括激光打印机。此外,基体的大小不限于A4尺寸。基体只要具有考虑了使用一个基体能同时对多个被染色件(模塑制品)进行染色的大小即可。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附着工序中,使印刷基体3的着色区域2(涂布有染色用材料的基体的涂布面)在真空中以非接触方式与保护套10 (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相对。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使印刷基体3的着色区域2在真空中与保护套10接触。在该状态下使染料升华时,能够将图案(文字、标记和花纹等)不会产生模糊地很好地转印到保护套10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时,将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设为规定的真空状态。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使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为常压的状态下,对保护套10进行染色。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附着工序中,使用气层法进行染料的附着。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通过热转印使染料附着到保护套10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附着工序中,从上方加热印刷基体3。对此,即使从侧面或下方加热印刷基体3,也同样地可以使染料升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卤素灯15作为附着工序中使用的加热单元。但是不限于此,作为所述加热单元,也可以使用加热器等能够以非接触方式对印刷基体进行加热的装置。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本染色系统包括与真空气相转印机20分开的、定影工序用的烤箱50。但是,本染色系统也可以没有烤箱50。在该情况下,在通过真空气相转印机20进行的附着工序之后,将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恢复为大气压。随后,可以使用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卤素灯15 (或其他的加热装置),在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加热保护套
10。由此,也能够将染料定影在保护套10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染色的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的示例,说明了便携式电子设备100用的保护套10。但是不限于此,本染色方法和本染色系统也可以对例如PC (个人计算机)保护用的套、以及由硅材料制作的缓冲件等进行染色。实验例I
在该实验例I中,将手机(本实施例为智能电话)用的、具有平均I. 5_厚度的硅套染色为渐变图案。PC30使用绘图软件和喷墨打印机40,在白纸(优质PPC用纸)上印刷了图I所示的、包括浓度不同的两种同色区域的着色区域2。由此,制作成了印刷基体3。在印刷中使用的升华性油墨为々^ #株式会社制造的分散染料(水性)。着色区域2的色调包括浓黑色(配比为红蓝:黄=450 :500 :670)和淡黑色(配比为红蓝:黄=225 :250 :335)。以使着色区域2的大体上半部分为浓黑色、大体下半部分为淡黑色的方式进行了印刷。着色区域2具有四边形,该四边形略微大于包括进行染色的硅套的表面和侧面的区域。将如上所述得到的印刷基体3以及硅套安装在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基体支承台13上,进行了附着工序。硅套的染色面与印刷基体的距离为15mm。通过转子泵17将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降到lkPa。随后,利用卤素灯15将印刷基体3的表面温度加热到200°C。通过未图示的温度传感器测量印刷基体3附近的温度,并在该温度达到200°C的同时,切断卤素灯15的电源。由此,使染料升华并附着到硅套上。随后,将真空气相转印机20内的气压恢复到常压。随后,为了对染料进行定影,将附着有染料的硅套用烤箱加热2小时。另外,此时烤箱的加热温度为90°C、110°C、13(TC、 150°C和170°C五种。在使加热温度以外的条件相同的状态下,对附着有升华性染料的硅套进行加热,从而使染料定影。通过目测评价了定影后的硅套,确认了有无变形并确认了染色状态的好坏。其结果如表I所示。另外,将完全没有变形的评价为〇,将发生少许变形的评价为Λ,将变形较大的评价为X。此外,将充分染色的评价为〇,将染色较淡的评价为Λ,将基本未被染色的评价为X。表I
90°C IlO0C 130 °C 150 °C 170°C——染色 ~XX — O —〇Δ —
^形 I O I O I O 丨 O I O如表I所示,在加热温度为90°C和110°C的情况下,硅套未能被充分染色。在加热温度为170°C的情况下,硅套的染色浓度变淡。其原因可以认为是升华性染料产生了再升华。在加热温度为130°C和150°C的情况下,硅套被充分染色。此外,在加热温度为90°C以上170°C以下的情况下,硅套未产生变形。实验例2除了使用TPU套代替硅套作为被染色的模塑制品、并将烤箱的加热条件设为从50°C到150°C以20°C间隔进行加热以外,全部与实验例I同样地进行了染色。加热温度与有无变形及染色状态的好坏的关系如表2所示。另外,变形和染色状态的评价方法和基准与实验例I相同。表 2
50 70 90 IlQ0C 130 °C 150°C染色 X ~O^ O _ O ~O^ O
丨变形|ο|ο|ο| O |χ|χ如表2所示,在加热温度为50°C的情况下,TPU套未能被充分染色。在加热温度为130°C和150°C的情况下,TPU套产生了变形。在加热温度为70°C以上110°C以下的情况下,不仅没有变形,而且染色也良好。此外,本发明的染色方法可以是下面的第一染色方法 第九染色方法。第一染色方法对硅模塑制品或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进行染色,该染色方法包括第一工序,根据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颜色数据,在基体上涂布溶解有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或分散有作为微颗粒的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第二工序,使涂布有所述染色用溶剂的所述基体的涂布面与硅模塑制品或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第三工序,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到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第四工序,对通过所述第三工序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从而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第二染色方法是在第一染色方法中,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是用于保护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保护套。第三染色方法是在第二染色方法中,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 制品是用于保护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背面和侧面的套。第四染色方法是在第二染色方法或第三染色方法中,所述第一工序,根据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颜色数据,将溶解有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或分散有作为微颗粒的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涂布为使基体上涂布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涂布区域所具有的大小,能够对包括所述保护套的侧面部分的区域进行染色。第五染色方法是在第一染色方法中,所述第一工序,根据由电子计算机管理的颜色数据,在基体上以使颜色浓度变化的方式涂布溶解有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或分散有作为微颗粒的升华性染料的染色用溶剂;所述第二工序,使涂布有所述染色用溶剂的所述基体的涂布面在真空中与硅模塑制品或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所述第三工序,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使所述升华性染料以具有浓度梯度的状态附着到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上。第六染色方法是在第五染色方法中,所述第三工序通过使所述升华性染料以具有浓度梯度的状态附着到模塑制品上,来形成图案。第七染色方法是在第一染色方法至第六染色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染色方法中,所述第四工序,以规定温度对通过所述第三工序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以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所述规定温度是不会使所述硅模塑制品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产生变形且能够使染料定影的温度。第八染色方法是在第二染色方法至第四染色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染色方法中,第一工序,在作为比同时附着的多个所述保护套的染色预定区域大的区域的、所述基体上的规定区域整体上涂布所述升华性染料,用于使用一个所述基体针对至少两个以上的保护套同时进行所述升华性染料的附着。第九染色方法是在第一染色方法至第六染色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染色方法中,所述第二工序,使涂布有所述染色用溶剂的所述基体的涂布面与所述硅模塑制品或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并且调整所述硅模塑制品相对于所述基体的配置角度或所述热可逆性聚氨酯模塑制品相对于所述基体的配置角度。按照所述的方法,可以通过多样的设计图案对硅模塑制品或聚氨酯模塑制品进行染色。
权利要求
1.一种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序,通过在基体上涂布包含升华性染料的染色材料,在基体上形成染色区域; 第二工序,使所述基体的所述染色区域与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 第三工序,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 第四工序,通过对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制品是用于保护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保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制品是用于保护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背面和侧面的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区域所具有的大小,能够对包括所述保护套的侧面部分的区域进行染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区域所具有的大小,能够对包括所述保护套的侧面部分的区域进行染色。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区域具有渐变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I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工序包括下述处理以能够避免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变形并能够使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的温度,来加热所述模塑制品。
8.根据权利要求2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区域是比两个以上的所述保护套的染色预定面大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I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工序包括下述处理调整所述模塑制品相对于所述基体的配置角度。
10.一种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使用权利要求I所述的染色方法对所述模塑制品进行染色,所述染色装置包括 基体支承台,用于使所述基体的所述染色区域与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 加热单元,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 定影装置,通过对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的染色方法和染色装置。所述染色方法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其包括第一工序,通过在基体上涂布包含升华性染料的染色材料,在基体上形成染色区域;第二工序,使所述基体的染色区域与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以非接触的方式相对;第三工序,通过加热所述基体,使所述升华性染料升华并附着在所述模塑制品的染色预定面上;以及第四工序,通过对附着有所述升华性染料的所述模塑制品进行加热,使该升华性染料定影在所述模塑制品上。按照所述的染色方法,可以对硅或热可逆性聚氨酯制的模塑制品进行染色,并且可以使模塑制品的设计图案多样化。
文档编号D06P3/00GK102864659SQ20121023263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6日
发明者高桥大 申请人:尼德克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