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及其框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绣线,尤其涉及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及其框架,属于染色彩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手工刺绣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一般根据设计图案的要求,在绣制过程中配以事先染好的绣线来实现绣制效果,但是由于现有的绣线一般都是通过浸染、扎染等方式进行染色处理,得到的绣线色彩单一,不可能形成点点彩风格,且染后色牢度也不是很高。即使在绣刺过程中选用不同颜色的单一色彩的绣线进行搭配色处理,也难以满足人们对刺绣艺术创新创意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刺绣品的色彩效果,大多是直接在绣制后的刺绣品上进行染色来增加色彩效果,比如说近年来有在刺绣品面料上采用手工绘染或熨斗固色的方法来改变色彩效果,但是,由于该方法是在刺绣品上进行染色的,在染色过程中容易影 响到面料,从而影响刺绣品的质量。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01139789A,
公开日2008年3月12日)公开了一种刺绣品的手工绘染方法、用基线在面料图案上刺绣,具体公开了在不染及面料的基础上,用染色液仅对基线绣迹进行手工用笔绘染,然后进行烫干、蒸化固色。该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刺绣的色彩要求,虽然该公开内容中提到在不染及面料的基础上进行绘染,但是,由于其是直接在刺绣品上进行染色,在实际操作中不易控制,特别对绣线条状的地方,仍然存在染及到刺绣品的面料的问题,从而影响刺绣品的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是在刺绣品完成后再进行绘染,由于刺绣品上的绣线是根据图案的要求进行绣制,绣线大多是重叠绣制在一起,从而也使在绘染过程产生一面有色,一面仍白的漏染的现象,存在的缺陷,无法满足产品质量的完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工艺路线简便、染色彩化效果好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前处理在一平面框架上把白色或浅素色线平行且不重叠的缠绕排列在框架上使形成平面,用于下一步染色彩化;b、染色彩化采用染墨对上述步骤a中所述的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缠绕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进行染色彩化,再进行干燥处理;C、后处理干燥处理结束后,经过剪断处理,得到点点彩绣线。本发明的上述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通过前处理将白色或浅素色线首先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进行缠绕排列在框架上,从而使白色或浅素色线在同一平面上不重叠的缠绕排列形成平面,解决了现有的采用刺绣后再进行染色的缺陷,能够使后续的染色过程不易产生漏染等现象,彩化效果更好。与浸染或轧染工艺方法不同,比如说,浸染工艺,由于浸染是将绣线浸入同一染液中进行染色,所以,产生不了点点彩的工艺效果。它也不需要把底线有序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或不重叠排列设置;而扎染是通过局部捆扎进行染色,主要是用于对织物面料进行染色,而对绣线的扎染,只会产生一扎一段的色彩,也难形成点点不同色彩效果。本发明将白色或浅素色线缠绕在框架上并结合后续的染色彩化过程,更有利于染色彩化,有利于染色彩化的操作,具有操作方便、染色彩化效果好的优点,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具有多种颜色效果,满足人们对刺绣艺术创新创意的要求。本发明的染墨选用本领域常规的染墨即可,所述的染墨是指印染墨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颜色的染墨进行染色彩化处理。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是紧密的排列在框架上,且所述的平面的宽度为框架内径宽度,长度为框架内径长度。能够更有效的利用空间,能够使在后续的染色彩化过程中减少染墨的浪费和提高染色彩化的效果。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更符合刺绣过程中的手工操作的长度要求。上述的浅素色绣线是单一色彩的绣线,如浅蓝色绣线、浅黄色绣线、浅绿色绣线等。
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的染色彩化选自印彩化、溅彩化或绘彩化中的一种。能够使白色或浅素色线进行彩化,具有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和实用的优点,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彩化效果好。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溅彩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毛刷沾取相应的染墨,然后敲动毛刷使染墨溅染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缠绕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溅彩化,所述的染墨至少为四种。能够更好的达到彩化的效果,使得到的绣线在同一根绣线就能够实现色彩多样的效果,还具有变化多样的优点。所述的四种染墨为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四种颜色的染墨结合使用,通过调整四种颜色的染墨的配比,能够调配其他无数种色彩的颜色,得到的点点彩绣线色彩能够达到四种以上。同时,不需要采用复杂的设备,简化了工艺,提高了溅彩化工艺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绘彩化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绘笔分别分次沾取所需的染墨,再绘涂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缠绕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绘彩化,所述的染墨至少为四种。通过手工绘涂的方式将不同色彩的染墨绘涂在白色或浅素色线的表面,实现染色彩化的效果。同时,不需要特殊的绘涂方式,采用不规则的涂覆使染墨涂覆在白色或浅素色线的表面即可,能够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在同一根绣线上均分布有至少四种的颜色效果,实现彩化的效果,解决现有的绣线采用扎染或浸染工艺只能实现单一颜色的缺陷,上述的绘笔也可以选用毛刷代替。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所述的印彩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缠绕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铺设转印纸,使转印纸的正面与白色或浅素色线的表面接触,再放入转印机中在200°C 220°C的温度条件下转移印色进行印彩化。所述的转印纸的正面是预先设计打印好的不同颜色组成的彩点图案,所述的图案至少为四种原色构成的图案,所述的四种原色是选取的四种染墨的颜色,分别为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相当于在转印纸的正面形成点点彩图案,其中的颜色通过调整染墨来控制,其他颜色通过选取上述四种颜色的染墨配制成相应的颜色,转移印染后能够实现彩化的效果,得到多彩多样的点点彩绣线。在上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中,步骤b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10°C 120°C。起到一定的固化作用,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不易脱色,具有较高的色牢度。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能供绣线缠绕的支杆一,两根所述的支杆一之间设有二根用于支撑两根所述的支杆一的支杆二,所述的支杆二的两端分别与支杆一固定连接,形成矩形。所述的框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的优点,且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还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在上述的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中,所述矩形的内径宽为40 Cm 60 Cm ;内径长度为60 cm 100 Cm。能够使绣线有效的缠绕在该框架上,还能够保证绣线的长度要求。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发明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加工容易的优点,且得到的点点彩绣线色彩多样,丰富多彩,一根绣线就能够实现色彩多样的效果,同一根绣线60cm 100 cm内上具有至少四种以上的颜色效果,如五色、十色等的彩点效果,满足人们对刺绣品艺术创新创意的要求。与现有技术中直接对刺绣品进行染色处理相比,利用本发明的点点彩绣线用于刺绣品的手工,手工刺绣的要求,使得到的刺绣品更富有艺术个性,且不会染及刺绣品的面料,无漏染现象,提高绣线的质量。2.本发明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染色彩化工艺多样,有利于产业创新,且所用的设备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本发明的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的优点,使得到的绣线能够均匀的保证长度的要求,更有利于后处理的剪断、整理过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图I是本发明的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杆一 ;2.支杆二 ;3.白色或浅素色绣线;4.染色彩化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能供绣线缠绕的支杆一 1,两根所述的支杆一 I之间设有二根用于支撑支杆一的支杆二 2,所述的支杆二 2的两端分别与支杆一 I固定连接,形成矩形。作为优选,所述矩形内径宽度为40 cm 60 cm ;所述矩形内径长度为60 cm 100 Cm。所述的矩形的宽度的大小是通过限定支杆一 I的长度来调整;矩形的长度的大小是通过调整两根所述的支杆一I之间距离。能够保证最终得到的绣线的长度,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的长度不至于过短或过长,适宜于手工刺绣操作。
更具体的说,如图I所示,两根所述的支杆一 I之间设有两根支杆二 2 根支杆二 2的一端与一根支杆一 I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一根支杆二 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支杆一 I的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另一根支杆二 2的一端与一根支杆一 I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另一根支杆二2的另一端与另一根支杆一I的另一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制成相应的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作为进一步的优点,所述的支杆一 I和支杆二 2均采用不锈钢方管制成。采用不锈钢材料便于清洗框架上的残留染墨,提高使用寿命;所述的支杆一 I的厚度为I. 20cmX 2. 40cm。使用时,将所述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缠绕在上述图I所示的框架上,也就是说,使白色或浅素色线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缠绕在框架上,使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形成平面,所述的平面的宽度为框架内径宽度,所述的平面的长度为框架内径长度。将白色或浅素色线缠绕在上述框架上后,在图I所述的染色彩化区进行相应的染色彩化工序,所述的染色彩化区即框架的内径长度和内径宽度构成的矩形区域。实施例I 选取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将其缠绕在如图I所示的框架的支杆一 I上,也就是说,使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在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杆一I上,使形成平面,由于是通过缠绕方式排列在框架上,所以具有上、下两个平面,所述平面的宽度为框架内径宽度,所述平面的长度为框架内径长度,将白色或浅素色绣线按上述方法缠绕在框架上后,用于下一步染色彩化;采用毛刷沾取相应的染墨,然后人工敲动毛刷使染墨溅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不重叠紧密的排列缠绕在框架上的白色绣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溅彩化,在本实施例中即选取四种不同颜色的染墨,四种颜色的染墨分别为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四种颜色的染墨分别是采用四个不同的相对应的毛刷沾取,从而使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专门对毛刷进行清洗,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使用方便易于操作。也就是说,首先,采用毛刷沾取其中一种颜色的染墨后,使沾取染墨后的毛刷与彩化平面区域具有适合高度,一般高度为15cm 20cm,能够达到溅彩化的效果,然后,人工敲动毛刷使染墨液滴溅在染色彩化区域内;然后再选用另一毛刷沾取第二种颜色的染墨后,使沾取染墨后的毛刷与染色彩化区域具有适合高度,一般高度为15cm 20cm,同样采用人工搞敲动毛刷的方法使染墨液滴溅在染色彩化区域内;再选用第三个毛刷沾取第三种颜色的染墨后,使沾取染墨后的毛刷与染色彩化区域具有适合的高度,一般高度为15cm 20cm,同样采用人工敲动毛刷的方法使染墨液滴溅在染色彩化区域内;同样,选用第四个相应的毛刷沾取第四种颜色的染墨后,使沾取染墨后的毛刷与染色彩化区域具有适合高度,一般高度为15cm 20cm,采用人工敲动毛刷的方法使染墨液滴溅在染色彩化区域内,溅彩化结束后,进行干燥处理,即在IlO0C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20min,干燥处理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沿着支杆一的方向将绣线的两端分别经过剪断处理、然后下线、整理,得到点点彩绣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同一根绣线上具有至少四种色彩效果,点点彩绣线的长度为所使用的框架内径长度。实施例2选取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将其缠绕在如图I所示的框架的支杆一 I上,也就是说,使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在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杆一I上,使形成平面,由于是通过缠绕方式排列在框架上,所以具有上、下两个平面,所述平面的宽度为框架内径宽度,所述平面的长度为框架内径长度,将白色或浅素色绣线按上述方法缠绕在框架上后,用于下一步染色彩化;采用绘笔分别分次沾取染墨,再绘涂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缠绕在框架上的浅蓝色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绘彩化。即选取四种不同颜色的染墨,四种颜色的染墨分别为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也就是说,首先,采用绘笔沾取其中一种颜色的染墨后,使绘笔沾有染墨的部分与染色彩化区域接触后,然后,人工绘涂使染墨绘涂在染色彩化区域,然后,再用另一相应绘笔沾取另一种颜色的染墨,同样采用人工绘涂使染墨绘涂在染色彩化区域;采用上述同样的绘彩化方法将另外两种颜色的染墨也分别在染色彩化区域内进行绘彩化,绘彩化结束后,进行干燥处理,即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自然干燥后,沿着支杆一的方向将绣线的两端分别经过剪断处理、然后下线、整理,得到点点彩绣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同一根绣线上具有至少四种色彩效果,点点彩绣线的长度为所使用的框架内径长度。实施例3
选取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将其缠绕在如图I所示的框架的支杆一 I上,也就是说,使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在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紧密排列在两根平行设置的支杆一I上,使形成平面,由于是通过缠绕方式排列在框架上,所以具有上、下两个平面,所述平面的宽度为框架内径宽度,所述平面的长度为框架内径长度,将白色或浅素色绣线按上述方法缠绕在框架上后,用于下一步染色彩化;分别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等且不重叠紧密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形成的平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铺设转印纸,使转印纸的正面与白色或浅素色绣线的表面接触,所述的转印纸的正面是预先设计打印好的不同颜色组成的图案,所述的图案至少为四种原色构成的图案,所述的四种原色分别通过选取的四种原色的染墨形成,即四种原色的染墨分别为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其他颜色的色彩能够通过调整四种原色的配比来实现所需的颜色,铺设完成后,将铺有转印纸的染色彩化区域放入平板转印机中在200°C 220°C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印彩化,印彩化结束后,待自然降至室温后,沿着支杆一的方向将绣线的两端分别经过剪断,得到点点彩绣线,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在同一根绣线上至少具有四种色彩效果,点点彩绣线的长度为所使用的框架的内径长度。实施例4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I中的所述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的染墨的颜色采用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通过调整四种颜色的染墨的比例分别配制色成桔色染墨、紫色染墨、绿色染墨、黄色染墨、灰色染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调配更多颜色的染墨,再进行溅彩化,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在同一根绣线上至少具有五种以上色彩效果。实施例5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同实施例2中所述的方法一致,区别在于所述的染墨的颜色通过选用红色染墨、蓝色染墨、黄色染墨和黑色染墨,调整四种颜色的染墨的比例分别配制色成桔色染墨、紫色染墨、绿色染墨、黄色染墨、灰色染墨,当然,可以根据需要配制成更多颜色的染墨,再进行绘彩化,得到的点点彩绣线,在同一根绣线上至少具有五种以上色彩效果。本发明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 I、支杆一 ;2支杆二 ;3、白色或浅素色绣线;4、染色彩化区 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前处理在一平面框架上把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平行且不重叠地缠绕排列在框架上使形成平面,用于下一步染色彩化; b、染色彩化采用染墨对上述步骤a中所述的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排列缠绕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形成的平面进行染色彩化,再进行干燥处理; C、后处理干燥处理结束后,经过剪断处理,得到点点彩绣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彩化选自印彩化、溅彩化或绘彩化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溅彩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毛刷沾取染墨,然后敲动毛刷使染墨溅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排列缠绕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溅彩化,所述的染墨至少为四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绘彩化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绘笔分次分别沾取所需的染墨,再绘涂在上述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的排列缠绕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线形成的平面的表面进行绘彩化,所述的染墨至少为四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印彩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分别在位于同一平面上平行且不重叠排列在框架上的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形成的平面的上表面和下表面铺设转印纸,使转印纸的正面与白色或浅素色线的表面接触,再放入转印机中在200°C 220°C的温度条件下转移印色进行印彩化。
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110°C 120°C。
7.一种专门用于制作所述的点点彩绣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根水平设置且能供绣线缠绕的支杆一(I ),两根所述的支杆一(I)之间设有二根用于支撑支杆一(I)的支杆二(2),所述的支杆二(2)的两端分别与支杆一(I)固定连接,形成矩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专门用于所述的制作点点彩绣线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的内径宽度为40cm 60cm ;所述矩形的内径长度为60cm 100cm。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及其框架,属于染色彩化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绣线的色彩单一、染色彩化效果差和工艺繁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点点彩绣线的制作方法及其框架,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前处理在一平面框架上反白色或浅素色绣线平行且不重叠地缠绕排列在框架上使形成平面;b、染色彩化采用染墨进行染色彩化,再进行干燥处理;c、后处理经过剪断处理,得到点点彩绣线。本发明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加工容易,得到的点点彩绣线色彩多样,丰富多彩,同一根绣线上具有至少四种以上的颜色彩化效果。且本发明的框架专门用于制作点点彩绣线,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保证绣线长度的优点,还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D02G3/44GK102776641SQ201210294700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8日
发明者林霞, 陈克 申请人:台州市银河制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