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574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尤其是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运用到双针床上的槽针型经编机都是不带沉降装置的。不带沉降装置使得机器在采用特殊纤维成圈时织物不易脱圈,不能完成成圈配合,使得织物的可编织范围大大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沉降装置 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改变了传统的没有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包括梳节装置,梳节装置下方设置有成圈装置,成圈装置包括左槽针身床、与左槽针身床相对称的右槽针身床、左槽针芯床和与左槽针芯床相对称的右槽针芯床,前槽真身床外侧设置有左沉降装置,后槽真身床外侧设置有与左沉降装置对称的右沉降装置,槽针身床机构部分的特征在于槽针床与针身经设计、模拟,采用了一体式的结构,一方面不仅大大降低了加工与装配带来的累积误差,另一方面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片床部分和沉降片床传动机构。沉降片床部分包括左沉降摆臂、与左沉降摆臂相对称的右沉降摆臂、螺栓固定在左沉降摆臂前端的左沉降片床、螺栓固定在右沉降摆臂前端的右沉降片床、安装在左沉降片床上的左沉降片和安装在后沉降片床的后沉降片。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包括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和右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包括左沉降凸轮、左第一沉降连杆、左第二沉降连杆、左第三沉降连杆、左第四沉降连杆和左滚子,左第一沉降连杆和左滚子通过销轴连接,左滚子与左沉降凸轮相啮合,左第二沉降连杆、左第三沉降连杆、左第四沉降连杆通过销轴铰接,第三沉降连杆另一端与左五孔摆臂通过销轴铰接。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与右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对称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带有沉降装置,使机器在采用特殊纤维成圈时织物容易脱圈,从而使得织物的可编织范围大大增加。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槽针身床部分和槽针身床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0013]图3为图二的轴测投影图。图4为槽针芯床部分和槽针芯床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四的轴测投影图。图6为沉降片床部分和沉降片床传动机构机构示意图。图7为图六的轴测投影图。图8为为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9为梳柿装直结构不意图图中I.左槽针身床部分,I’.右槽针身床部分,1-1.左槽针身床,l’-l.右槽针身床,1-2.左槽针,l’-2.右槽针,1-3.左槽针身床托座,l’-3.右槽针身床托座,1-4.左槽针 身床滑座,l’-4.右槽针身床滑座,2.左槽针芯床部分,2’.右槽针芯床部分,2-1.左槽针芯床托架,2’-1.右槽针芯床托架,2-2.左槽针芯床,2’-2.右槽针芯床,2-3.左槽针芯,2’_3.右槽针芯,3.左沉降装置,3’.右沉降装置,3-1.左沉降摆臂,3’-1.右沉降摆臂,3-2.左沉降片床,3’ -2.右沉降片床,3-3.左沉降片,3’ -3.右沉降片,4.梳栉装置,4-1.梳栉摇架,4-2.梳栉,4-3.毛梳梳栉,5.左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右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0.左针床凸轮,5’-0.右针床凸轮,5-1.左第一针床连杆,5’-I.右第一针床连杆,5-2.左第二针床连杆,5’ -2.左第二针床连杆,5-3.左第三针床连杆,5’ -3.右第三针床连杆,6.左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右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0.左针芯凸轮,6’-0.右针芯凸轮,6-1.左第一针芯床连杆,6’-1.右第一针芯床连杆,6-2.左第二针芯床连杆,6’-2.右第二针芯床连杆,6-3.左第三针芯床连杆,6’-3.右第三针芯床连杆,7.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右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0.左沉降凸轮,7’-0.右沉降凸轮,7-1.左第一沉降连杆,7’-1.右第一沉降连杆,7-2.左第二沉降连杆,7’ -2.右第二沉降连杆,7-3.左第三沉降连杆,7’ -3.右第三沉降连杆,7-7.左第四沉降连杆,7’ -7.右第四沉降连杆,8,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8-0.梳栉上摆凸轮,8-1.第一梳栉上摆连杆,8-2.第二梳栉上摆连杆,8-3.第三梳栉上摆连杆,8-4.第四梳栉上摆连杆,8-5.梳栉上摆臂,8-6.上摆轴。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如图一所示的包括成圈装置、梳栉装置和传动装置;所述成圈装置包括对称的前后槽针身床部分1、1’前后槽针芯床部分2、2’前后沉降片床部分3、3’;所述梳栉装置4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对称的前后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5’,对称的前后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6’以及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8。图二、三所示前、后槽针身床部分1、1’的机件各包括通过上下连接件槽针身床滑座1_4、1’-4、槽针身床托座1-3、1’-3与之连接的槽针身床和安装在槽针身床上的槽针1-2、I’ -2 ;所述前后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5’各具有针床凸轮5-0、5’ -0,针床凸轮5-0、5’ -0与槽针身床1_1、1’ -I之间有第一针床连杆5-1、5’ -I和第二针床连杆5-2、5’_2以及第三针床连杆5-3、5’-3。所述前后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5’的针床凸轮5-0、5’-0与滚子相啮合,滚子与第一针床连杆5-1、5’-1之间通过销轴进行连接,第一针床连杆5-1、5’ -I与第二针床连杆5-2、5’ -2直接连接,第二针床连杆5-2、5’ -2与第三针床连杆5_3、5’-3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中间摆臂上,中间摆臂连接在机架上,第三针床连杆5-3、5’-3与槽针身床托座1_3、1’ -3连接,槽针身床托座1_3、1’ -3与槽针身床1_1、1’ -I连接,见图一所述前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的针床凸轮连接在一号主动轴上,所述的后槽针身床传动机构5’的针床凸轮连接在二号主动轴上。通过前后槽针身床传动机构的传动实现槽针身床1-1、I’ -I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槽针1-2、I’ -2的上下运动。见图四、五所示前后槽针芯床部分2、2’的机件各包括槽针芯床托架2_1、2’ -I和固定在槽针芯床托架上端的槽针芯床2-2、2’ -2以及安装在槽针芯床2-2、2’ -2上的槽针芯2-3、2’ -3。前后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6’各具有针芯凸轮6-0、6’ -0,针芯凸轮6_0、6’ -0与槽针芯床托架2-1、2’ -I的中端之间由第一针芯床连杆6-1、6’ -I和第二针芯床连杆6-2、6’ -2以及第三针芯床连杆6-3、6’ -3连接。针芯凸轮6_0、6’ -0与滚子之间相啮合,滚子与第一针芯床连杆6-1、6’ -I之间由销轴连接,第一针芯床连杆6-1、6’ -I与第二针芯床连杆6-2、6’ -2直接连接,第二针芯床连杆6-2、6’ -2与第三针芯床连杆6_3、6’ -3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中间摆臂上,中间摆臂连接在机架上,第三针芯床连杆6-3、6’ -3与槽针芯床托架2-1、2’ -I连接。见图一所述前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的针芯凸轮连接在一号主动轴上,后槽针芯床传动机构6’的针芯凸轮连接在二号主动轴上。通过前后槽针芯床传动机构 的传动实现前后槽针芯床2-2、2’ -2的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槽针芯2-3、2’ -3的上下移动。见图六、七所示前后沉降片床部分3、3’的机件各包括沉降摆臂3_1、3’ -I和固定在沉降摆臂前端的的沉降片床3-2、3’ -2以及安装在沉降片床3-2、3’ -2上的沉降片3_3、3’ -3。前后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7’各具有沉降凸轮7-0,7’ -0,沉降凸轮7_0,7,-O与沉降摆臂中端之间由第一沉降连杆7-1,7-1’和第二沉降连杆7-2,7’ -2以及第三沉降连杆7_3,7’ -3连接。沉降凸轮7-0,7’ -0与滚子之间相啮合,滚子与第一沉降连杆7-1,7-1之间由销轴连接,第一沉降连杆7-1,7-1’和第二沉降连杆7-2,7’-2连接,第二沉降连杆7-2,7’ -2与第三沉降连杆7-3,7’ -3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头连接,第三沉降连杆7-3,7’ -3与五孔摆臂通过销轴连接,五孔摆臂固定在机架上,第三沉降连杆7-3,7’-3与沉降摆臂3-1、3’ -I之间通过8字连接头连接,沉降摆臂3-1、3’ -I与沉降片床3-2、3’ -2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沉降片床3-2、3’ -2与沉降片3-3、3’ -3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见图一所述前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的沉降凸轮连接在一号主动轴上,后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的沉降凸轮连接在二号主动轴上。通过前后沉降片床传动机构的传动实现前后沉降片床3-2、3’ -2的前后运动,从而带动沉降片3-3、3’ -3的前后运动。见图八所示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8,具有梳栉上摆凸轮8-0和梳栉上摆臂8-5,梳栉上摆臂8-5通过与机架动连接的上摆轴8-6进行连接,梳栉上摆凸轮8-0与梳栉上摆臂8-5之间由第一梳栉上摆连杆8-1、第二梳栉上摆连杆8-2、第三梳栉上摆连杆8-3、第四梳栉上摆连杆8-4进行连接。梳栉上摆凸轮8-0与滚子8-7之间相啮合,滚子与第一梳栉上摆连杆8-1之间通过销轴连接,第一梳栉上摆连杆8-1与第二梳栉上摆连杆8-2直接连接,第二梳栉上摆连杆8-2与第三梳栉上摆连杆8-3之间通过销轴连接在梳栉中间摆臂上。梳栉中间摆臂连接在机架上,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8的梳栉上摆凸轮8-0连接在二号主动轴上,梳栉摇架4-1在梳栉摇架上摆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完成摆动。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
性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包括梳栉装置(4),其特征是所述的梳栉装置(4)下方设置有成圈装置,所述的成圈装置包括左槽针身床(1-1)、与左槽针身床(1-1)相对称的右槽针身床(Γ -I)、左槽针芯床(2-2)和与左槽针芯床(2-2)相对称的右槽针芯床(2’ _2),所述的左槽针身床(1-1)外侧设置有左沉降装置3,所述的右槽针身床(Γ -I)外侧设置有与左沉降装置(3 )对称的右沉降装置(3’)。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沉降装置包括沉降片床部分和沉降片床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沉降片床部分包括左沉降摆臂(3-1)、与左沉降摆臂(3-1)相对称的右沉降摆臂(3’-I)、螺栓固定在左沉降摆臂(3-1)前端的左沉降片床(3-2)、螺栓固定在右沉降摆臂(3’-I)前端的右沉降片床(3’ _2)、安装在左沉降片床(3-2)上的左沉降片(3-3)和安装在后沉降片床(3’ -2)的后沉降片(3’ -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沉降片床传动机构包括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和右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所述的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 )包括左沉降凸轮(7-0 )、左第一沉降连杆(7-1)、左第二沉降连杆(7-2 )、左第三沉降连杆(7-3)、左第四沉降连杆(7-7)和左滚子,所述的左第一沉降连杆(7-1)和左滚子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的左滚子与左沉降凸轮(7-0)相啮合,所述的左第二沉降连杆(7-2)、左第三沉降连杆(7-3)、左第四沉降连杆(7-7)通过销轴铰接,所述的第三沉降连杆(7-3)另一端与左五孔摆臂通过销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左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与右沉降片床传动机构(7’ )对称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针床经编机,尤其是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包括梳节装置,梳节装置下方设置有成圈装置,成圈装置包括左槽针身床、与左槽针身床相对称的右槽针身床、左槽针芯床和与左槽针芯床相对称的右槽针芯床,前槽真身床外侧设置有左沉降装置,后槽真身床外侧设置有与左沉降装置对称的右沉降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沉降装置的槽针双针床经编机带有沉降装置,使机器在采用特殊纤维成圈时织物容易脱圈,从而使得织物的可编织范围大大增加。
文档编号D04B27/08GK202610501SQ20122022006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6日
发明者王敏其, 王水, 赵启, 李永年 申请人:常州市武进五洋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