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957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整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成衣侧缝是指成衣前后幅侧边的缝合处。为防止成衣侧缝在经历多次洗涤后起皱,通常会在侧缝中加入热熔性的嵌条,并采用侧缝压烫机高温压烫,使热熔性的嵌条同与之接触的上下层布料粘合,从而起到保证侧缝平整的作用。成衣侧缝中的热熔性嵌条在经历多次洗涤和烘干后,会带动成衣侧缝整体收缩,引起侧缝附近两侧起皱,严重影响侧骨部位的外观,进而影响整件成衣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成衣经历多次洗涤和烘干后侧缝平整度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一种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所述自动拉伸装置设于侧骨机上,所述侧骨机包括侧骨机下模,所述侧骨机下模内设有胶条,所述自动拉伸装置包括拉伸机构、夹紧机构、旋转压紧机构、抬高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导轨、导轨滑台、同步带、同步带驱动部件,所述同步带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同步带的一端并与所述同步带相连,所述导轨滑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滑台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固定于所述导轨滑台上;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后侧;所述抬高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平滑段的两侧,且当所述拉伸装置工作时,所述抬高机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之间;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胶条的两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轴、压紧轴、压紧调节座和硅胶套;所述压紧轴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后上方并与所述侧骨机下模平行,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旋转轴与所述压紧轴连接,所述压紧调节座设置在所述压紧轴上,所述硅胶套包覆在所述压紧调节座的下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抬高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下方的第二气缸和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支撑板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微型气缸、伸缩夹紧部件、框架和防滑垫,所述伸缩夹紧部件的一端由销钉与框架相连接,在微型气缸的驱动下伸缩夹紧部件可绕销钉呈一定角度转动,伸缩夹紧部件另一端设置有防滑垫,当所述伸缩夹紧部件工作时,所述防滑垫在在所述伸缩夹紧部件的驱动下与所述框架相接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垫为硅胶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喷气嘴和自动除水滤油装置,所述喷气嘴设置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胶条的两侧,所述自动除水滤油装置位于所述喷气嘴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连接的集成电路、控制程序和控制开关。上述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当成衣侧缝经过压烫后,旋转压紧机构压紧成衣侧缝的首端,同时抬高机构将成衣侧缝尾端抬起一定的高度,然后固定于导轨滑台上的夹紧机构运动至成衣侧缝的尾端并夹住被抬高的成衣侧缝的尾端,同步带在同步带驱动部件的驱动下沿导轨反向运转,并带动与之相连的导轨滑台沿着远离侧缝首端的方向运动,完成对侧缝的拉伸,最后冷却机构对完成拉伸后的侧缝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快速定型。本实用新型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是在成衣侧缝压烫完成后还未冷却时将侧缝拉伸一定的长度,然后保持拉伸状态下迅速冷却下来,为后续的洗涤和烘干过程带来了收缩的预留空间,因此可大大提高成衣侧缝在经历多次洗涤和烘干后的平整度。此外,本装置操作简便,能适应不同码的成衣侧缝拉伸,并且可以安装在侧缝压烫机上,节省了设备方面的投入,节省了设备占地空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中的旋转压紧机构正视图;附图标记1侧骨机下模,10旋转压紧机构,20抬高机构,30夹紧机构,40拉伸机构,50冷却机构,60控制系统;102第一气缸,104旋转轴,106压紧轴,108压紧调节座,110硅胶套,112座套;202第二气缸,204支撑板,206销钉,302微型气缸,304伸缩夹持部件,306防滑垫,308框架,402导轨,404导轨滑台,406同步带,408同步带驱动部件,502喷气嘴,504自动除水滤油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设于侧骨机上,所述侧骨机包括侧骨机双下模,所述每个侧骨机下模I内设有胶条,所述自动拉伸装置包括旋转压紧机构10、抬高机构20、夹紧机构30、拉伸机构40和冷却机构50 ;所述拉伸机构40包括导轨402、导轨滑台404、同步带406、同步带驱动部件408、同步带从动部件,所述同步带驱动部件408设置于所述同步带406的一端并与所述同步带406相连,所述同步带从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同步带406的另一端并于所述同步带406相连,所述导轨402设置于所述同步带406的内侧,所述导轨滑台404通过设置于所述导轨402上,所述导轨滑台404通过销钉与所述同步带406连接;所述夹紧机构30固定于所述导轨滑台404上;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I的后侧;所述抬高机构20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I的平滑段的两侧,且当所述拉伸装置工作时,所述抬高机构20位于所述夹紧机构30和所述旋转压紧机构10之间;[0029]所述冷却机构50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I胶条的两侧。当成衣经过压烫后,旋转压紧机构10紧压成衣侧缝的首端,同时抬高机构20将成衣侧缝尾端抬起一定的高度,此时固定于导轨滑台404上的夹紧机构30运动至成衣侧缝的尾端并夹紧成衣侧缝的尾端,同步带驱动部件408带动同步带406沿着远离成衣侧缝首端的方向运转,从而带动与同步带406相连的导轨滑台404也沿着远离成衣侧缝首端的方向运动,完成对成衣侧缝的拉伸,最后冷却机构50对拉伸后的成衣侧缝进行快速冷却,从而实现快速定型。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压紧机构10包括第一气缸102、旋转轴104、压紧轴106、压紧调节座108、硅胶套110和座套112,所述第一气缸102位于所述座套112内部,所述座套112可以防止所述第一气缸102受到外力损坏,起到保护第一气缸102的作用;所述压紧轴106在未工作时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I后上方并与所述侧骨机下模I平行,所述第一气缸102通过旋转轴104与所述压紧轴106连接,所述压紧调节座108设置在所述压紧轴106上,所述硅胶套110包覆在所述压紧调节座108的下端。当成衣侧缝压烫完成后,侧骨机的上模向上运动,此时所述旋转轴104发生旋转,从而带动压紧轴106逆时针旋转90°并且紧压侧缝首端,所述压紧调节座108可上下调节,控制所述压紧调节座下的硅胶套110压紧侧缝首端力度的大小,所述硅胶套110用于防止在压紧刚压烫过的衣服时在侧缝首端留下压痕,并且还具有防止在侧缝拉伸过程中出现侧缝整体滑移的现象。所述抬高机构20包括第二气缸202和四块支撑板204,所述第二气缸202位于侧骨机下模I下方,所述四块支撑板204分别通过销钉固定于所述每个侧骨机下模I的两侧,所述第二气缸202通过连接所述支撑板204上的销钉与所述支撑板204相连,控制所述支撑板204上下运动。当旋转压紧机构10压紧侧缝首端的时候,所述支撑板204在所述第二气缸202的驱动下向上运动,将成衣侧缝的尾端抬起一定的高度。所述夹紧机构30包括微型气缸302、伸缩夹紧部件304、框架308和防滑垫306,所述微型气缸302 —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的中部相连,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的一端通过销钉与所述框架308相接触,在微型气缸的驱动下伸缩夹紧部件304的另一端可绕销钉呈一定角度转动。在伸缩夹紧部件304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滑垫306,当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工作时,所述防滑垫306在在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的驱动下与所述框架308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垫306为硅胶垫,所述微型气缸302控制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的运动,当成衣侧缝被抬起一定的高度后,夹紧机构30整体在导轨滑台404的带动下运动至侧缝尾端,所述伸缩夹紧部件304在所述微型气缸302的驱动下,夹住紧侧缝尾端,此时侧缝尾端位于框架308和防滑垫306之间。然后夹紧机构30整体在导轨滑台404的带动下向远离侧缝首端方向运动,此时由于伸缩夹紧部件304与框架308上下边所成的角度有加大的趋势使侧缝尾端更好地被夹紧,从而平稳的实现了将侧缝拉伸一定长度,并在防滑垫306保护下有效杜绝了侧缝尾端上出现夹痕。所述夹紧机构30与所述导轨滑台404相连,所述导轨滑台404设在所述导轨402上,所述导轨滑台404与所述同步带406通过销钉连接,当所述同步带驱动部件408带动同步带406向远离侧缝首端的方向运转时,也会带动与同步带406相连的导轨滑台404沿着导轨402向远离侧缝首端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与导轨滑台404相连的夹紧机构30也沿着远离侧缝首端的方向运动,完成对成衣侧缝的拉伸。[0035]所述冷却机构50包括喷气嘴502、气流量调节阀和自动除水滤油装置504,所述喷气嘴502设置于所述每个侧骨机下模I内的胶条的两侧,所述自动除水滤油装置504位于所述喷气嘴502内。当成衣侧缝完成拉伸后,所述喷气嘴502向拉伸过的侧缝喷射气体使之快速冷却定型,由于喷射出来的气体可能会带有水或油等杂物,因此在所述喷气嘴502内设置所述自动除水滤油装置504,在气体喷射出来之前先经过自动除水滤油装置504进行过滤和净化,避免冷却过程中对衣物造成污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60,所述控制系统60包括电连接的集成电路、控制程序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程序用于编程和控制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各个机构先后运动顺序及其时间操作等,使整个过程实现自动化,精确化,保证了生产质量的一致性,提高了效率。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所述自动拉伸装置设于侧骨机上,所述侧骨机包括侧骨机下模,所述侧骨机下模内设有胶条,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拉伸装置包括拉伸机构、夹紧机构、旋转压紧机构、抬高机构和冷却机构;所述拉伸机构包括导轨、导轨滑台、同步带、同步带驱动部件,所述同步带驱动部件设置于所述同步带的一端并与所述同步带相连,所述导轨滑台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导轨滑台与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夹紧机构固定于所述导轨滑台上;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后侧;所述抬高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平滑段的两侧,且当所述拉伸装置工作时,所述抬高机构位于所述夹紧机构和所述旋转压紧机构之间;所述冷却机构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胶条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压紧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旋转轴、压紧轴、压紧调节座和硅胶套;所述压紧轴未工作时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后上方并与所述侧骨机下模平行,所述第一气缸通过所述旋转轴与所述压紧轴连接, 所述压紧调节座设置在所述压紧轴上,所述硅胶套包覆在所述压紧调节座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抬高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下方的第二气缸和位于所述侧骨机下模两侧的支撑板,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支撑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微型气缸、伸缩夹紧部件、框架和防滑垫,所述微型气缸一端固定于所述框架上,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夹紧部件的中部相连;所述伸缩夹紧部件的一端转动地与框架相连接,另一端设置有防滑垫,当所述伸缩夹紧部件工作时,所述防滑垫在所述伸缩夹紧部件的驱动下与所述框架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为硅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喷气嘴和自动除水滤油装置,所述喷气嘴设置于所述侧骨机下模的胶条的两侧,所述自动除水滤油装置位于所述喷气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还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电连接的集成电路、控制程序和控制开关。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所述自动拉伸装置设于侧骨机上,所述自动拉伸装置包括旋转压紧机构、抬高机构、夹紧机构、拉伸机构和冷却机构;当成衣侧缝经过压烫后,旋转压紧机构压紧成衣侧缝的首端,同时抬高机构将成衣侧缝尾端抬起一定的高度,接着夹紧机构运动至成衣侧缝的尾端并夹住侧缝尾端,然后拉伸机构对侧缝进行拉伸,最后冷却机构对完成拉伸后的侧缝进行冷却,从而实现快速定型。本实用新型的成衣侧缝自动拉伸装置,是在完成成衣侧缝压烫后,侧缝还未冷却时将其拉伸一定的长度,并让其保持拉伸状态同时迅速冷却下来,为后续的洗涤和烘干过程带来了收缩的预留空间,从而起到保证成衣侧缝在经历多次洗涤和烘干后仍有较高的平整度。
文档编号D06C3/00GK202881685SQ20122056930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玉高, 周立明, 袁辉, 洪慰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