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磁制动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3290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具有磁制动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纺织应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18)供给器(10;10A),包括:承载鼓筒(16)的本体(12),源自线轴的纱线(18)的线匝(20)缠绕在该鼓筒上;使用磁体(30、36、38)类型的制动构件(22);用于测量引出纱线(18)的张力值的张力传感器(24),制动构件(22)包括:第一永磁体(30)和固定的第二磁体;用于改变由第二磁体(36;38)施加至第一永磁体(30)上的作用的调整器装置(38;39);以及控制调整器装置的控制单元(26)。第一磁体是环形的且能够平行于鼓筒(16)的轴线且沿着该轴线在第一位置(30A)与第二位置(30B)之间移动,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第一永磁体(30)使得纱线(18)能够压靠固定至鼓筒的反作用元件(32),在第二位置中不发生这种效果,控制单元接收由张力传感器(24)测量的张力值,对比测量的张力值和预定值,并对所述调整器装置(38;39)进行实时干预以在这两个值不相符时将张力值调节为预定值。
【专利说明】具有磁制动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应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该纱线供给器设置有用于控制供给至纺织机的纱线的张力的所谓的“制动器”。
[0002]各种类型的这种供给器是已知的,其中从线轴抽出的纱线在供给至纺织机之前依次缠绕在鼓筒上。在缠绕的纱线离开鼓筒的鼓筒端部处设置有前述的“制动器”——即用于引出纱线的制动构件,该制动器基本上包括如下的内部为截头锥形的环形元件:该元件与鼓筒同轴地设置并且布置成使得(在所谓的引出点)离开鼓筒的引出纱线压靠鼓筒,以便于“制动”该纱线并控制该纱线由纺织机抽出而受的张力。
[0003]两种类型的截头锥形的环形元件类型的“制动器”是已知的,这两种类型的制动器使用不同的方法用于控制“制动”:
[0004]1.截头锥形的环形元件被一个或多个预加载的弹簧保持在适当位置并压靠鼓筒,使得由弹簧施加的力来确定供给至纺织机的纱线的平均张力。弹簧在纱线中形成的线结经过制动器时还用作冲击吸收件,因此能够防止纱线断裂。
[0005]I1.截头锥形的环形元件通过一个或多个磁体的作用而保持在适当位置并压靠鼓筒。磁场的强度确定引出纱线的平均张力。鉴于截头锥形的环形元件在这种情况中也发生移动以允许线结能够通过并防止纱线断裂,因此使用磁体也能够在线结通过的情况下实现阻尼效果。
[0006]例如在US2008/296425和EP-A-2065496中描述了具有类型II的制动构件的纱线供给器,该制动构件具体地使用两个永磁体的排斥作用,为此目的上述文献使用了两个互相排斥的磁体。EP-A-2065496提供这样的一种机构,其使得操作员能够手动地改变两个永磁体的相对位置(然而,之后该相对位置随时间保持恒定直到下一次的手动调节)以便于能够改变纱线上的制动作用。然而,这种手动制动调节机构在操作条件改变时不能保证引出纱线中的纱线张力恒定。具体地,施加至引出纱线的平均张力也与如下项目相关:在将纱线装载至供给器鼓筒的过程中从线轴解绕纱线的张力,以及纺织机抽出纱线的速度。这是由于每个纱线具有其固有的弹性,并且在纱线从鼓筒解绕期间的张力差导致纱线经历不同的伸长量。结果是随着进入纱线(即,源自线轴的待缠绕至鼓筒上的纱线)中的张力变化,纱线变为堆积在鼓筒上并使纱线以更大或更小的程度按压在鼓筒上,但是进入纱线中的张力变化(例如在满线轴的情况和几乎空线轴的情况之间)显然不能够由所述手动的调节机构补偿。另外,缠绕在鼓筒上的纱线中的这种张力变化也可能导致错误地测量纱线从供给器到纺织机的供给速度。如本领域的专业人员所周知的,该速度与纱线供给张力相关。具体地,对于弹性有限的纱线,当使用前述的安装有制动器的供给器时,张力越大,速度越小,并且因此张力越小,速度越大。
[0007]还应当注意的是,操作员被迫周期性地校验这些供给器的操作,具体地校验引出纱线中的平均张力值,包括考虑到制动构件的磨损,并且因此在所述手动调节机构上作用以补偿磨损对引出纱线张力的影响。
[0008]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已经生产出由上文I指示的类型(即,使用弹簧)的储存式供给器,这种储存式供给器在其出口处还包括用于测量纱线张力的传感器和用于由制动器施加至鼓筒上的压力的电子调整器。例如参见EP-A-2014809,其中设置有电子控制装置和机械装置,该电子控制装置能够通过传感器来测量引出纱线中的张力,该机械装置用于通过使用小的步进式马达来改变截头锥形的制动元件的位置,因此来调整引出纱线的平均张力。在这些供给器中,连续测量弓I出纱线的张力的事实使得能够补偿这种张力的平均变化。
[0009]然而,由于这些供给器调整张力的方法(通过由步进式马达驱动的蜗杆),它们存在不可忽视的缺点:虽然这些供给器能够完全补偿缓慢的张力变化(具体地由于从满线轴的情况转变到空线轴的情况或由于截头锥形制动元件的磨损),但是它们不能凭借其自身来补偿快速的张力变化(例如由于纱线中线结的通过、由于纺织机的速度改变、或者由于线轴而产生的张力峰值),这可能造成与其他线匝张力不同的一个或两个线匝堆积在鼓筒上。
[0010]这些供给器的另一缺点是它们具有非常有限范围的利用张力(除非在制动构件上实施机械干预以替代某些零件,例如使用其他的不同厚度的元件来替换截头锥形元件)。在此方面,最小张力由截头锥形元件的重量限制,而最大张力需要截头锥形元件特定地设计为尽可能轻,然而此磨损非常快。
[0011]W02007/048528描述了一种用于对供给至编织机中的编织系统的纱线长度进行自动控制的设备。
[0012]该设备包括:本体,其具有由固定或静止鼓筒限定的储纱构件,缠绕元件相对于该鼓筒旋转以从线轴接收纱线;设置用于测量供给至纺织机的纱线长度的装置,比如为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张力构件。
[0013]该张力构件包括定位在固定鼓筒的端部处的且径向柔性的截头锥形本体,该本体通过作用于从鼓筒分离且被引导至纺织机的纱线而操作为制动器。该截头锥形本体具有圆柱形延伸部,该延伸部支撑磁环,或者替代性地,支撑沿周向分布在所述圆柱形延伸部上的多个永磁体。
[0014]与该延伸部隔开地具有固定至张力构件的静止部分的另一永磁体或多个径向分布的永磁体,该静止部分与设备本体相关联但可以手动地调节其相对于固定鼓筒的位置。这种调节使得能够改变静止部分的磁体或多个磁体与和定位在纱线处的截头锥形本体相关联的磁体或多个磁体之间的相对位置。
[0015]张力构件的静止部分还支撑螺线管,该螺线管根据离开设备且被引导至纺织机的纱线的测量长度而以可变的方式被电气供电。
[0016]螺线管的这种可变的电气供电使得截头锥形本体在纱线上的制动力改变以便维持供给的纱线长度等于期望的值。
[0017]因此,上述的现有技术解决方法包括作用于鼓筒上存在的纱线的截头锥形本体,鼓筒必须固定以使得能够适当地制动该本体,从而通过按压鼓筒上存在的纱线而发生制动。
[0018]另外,该现有技术解决方法存在如下缺点:截头锥形本体仅从鼓筒中有限的抽出,使得难以在已知的设备启动时将被引导至纺织机的纱线插入在锥形本体与鼓筒之间。
[0019]另外,恰恰由于纱线被制动(通过将纱线压靠到鼓筒上而发生制动)的方式,已知的解决方法必须在截头锥形本体与张力构件的静止部分之间包括机械约束件,用以即使在未使用设备时也保持该本体邻近于鼓筒。[002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有制动器的储存型的供给器,该制动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有效地控制引出纱线的张力,以便使得该张力值实时地等于预定的参考值。
[0021]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所述类型的供给器,该供给器能够使得纱线引出张力(纺织机的工作张力)的时间变化被程序化,即,具有以所需的方式随着时间改变的参考张力,因此以实现对成品的特定效果。
[0022]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供给器,该供给器通过实现制动器的自动打开来促进“插入”阶段(将纱线初始地装载至鼓筒上)。
[0023]另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供给器,该供给器具有比已知的供给器的操作张力范围更大的操作张力范围。
[0024]又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供给器,在该供给器中制动构件实际上不受由于纱线通过而引起的磨损的影响。
[0025]又一目的包括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供给器,该供给器能够即刻消除施加在供给至纺织机的纱线上的张力,以促进纺织机的某些非常精密的加工阶段(例如,在纱线从圆形机上的线引导件中引出的期间卷入纱线)。
[0026]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供给器,该供给器可以任选地为固定鼓筒类型的或旋转鼓筒类型的供给器。
[0027]这些目的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具有制动构件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而获得。
[0028]本发明将从通过示例提供的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的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在该描述中参照附图,在附图中:
[0029]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供给器的立体图;
[0030]图2是沿着鼓筒的轴线截取的竖直截面;
[0031]图3是再次沿着鼓筒的轴线截取的放大的局部竖直截面,但该截面位于垂直于图2的截面的平面中;
[0032]图4是与图2相似的截面,但是为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方式。
[0033]如从附图中可以看出的,总体上由10指示的纱线供给器为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并且包括主本体12,该主本体12由适当的支撑件14承载并且该主本体12承载竖直轴线的鼓筒16,源自线轴(未示出)的纱线18的预定数量的线匝20缠绕在该鼓筒16上。进入纱线18—即在到达鼓筒16之前一正常地穿过一个或多个线引导件(这些线引导件中的一个由21指示且在图1和图2中可见),这些引导件限定纱线的进入轨迹并且防止纱线18与本体12发生接触。鼓筒16的任务是储存预定(可能为可编程的)数量的源自线轴的纱线18的线匝20以供给至纺织机(未示出)。鼓筒16能够将线匝同时地分离使得它们不会彼此横跨及因此“挤压”在一起。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这种鼓筒是旋转型的且由其本身的马达16A驱动。
[0034]在离开供给器10之前,纱线18穿过总体上由22指示的制动构件。忽略制动构件的力矩是怎样形成的,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引出纱线18穿过常规的传感器24,该传感器24通过已知的步骤连续地测量纱线18的引出张力,并将测量的张力值发送至微处理器类型的控制单元26,图1中示出了该控制单元26的显示器27和控制件28。传感器24通过臂25固定至本体12。
[0035]回到制动构件22,在该具体情况中该制动构件22包括环形的第一永磁体30,图3示出了该第一永磁体30的分别由30A和30B指示的两个端部工作位置。环形永磁体30具有比纱线18的线匝20所缠绕的鼓筒16更大的直径并且该环形永磁体30与鼓筒及所述线匝同轴地设置,该环形永磁体30可以采取在所述端部位置30A与30B之间的任何位置。环形磁体30凭借其比鼓筒更大的直径沿着鼓筒自由移动以到达鼓筒上的任何位置。
[0036]无磁性的(amagnetic)环形反作用元件或抵接元件32 (特别地为无磁性的不锈钢)与鼓筒16同轴地固定至本体12,在第一永磁体元件30移动至其位置30A时该元件32用作该第一永磁体元件30的极限止动件。因此该反作用元件相对于该鼓筒16为刚性的。
[0037]环形支撑件34也通过臂25固定至本体12,并且也与鼓筒16同轴地设置。第二磁体(在该具体情况中为永磁体36)也为环形的,该第二磁体固定至所述环形支撑件34并且与鼓筒16同轴地设置。在示出的情况中(并且如在下文中将更好地看出的),第二永磁体36的磁极可以设置为在第一永磁体30上具有吸引作用或排斥作用。
[0038]在具体示出的情况中,电磁体38 (基本上由电动线圈组成)同轴地固定至环形支撑件34,该电磁体38的磁极的布置能够在第一永磁体30上具有吸引作用或排斥作用。显然,电磁体38连接至控制单元26,因此控制单元26能够调整流动通过所述线圈的电流强度及该电流的方向,并因此能够调整调节产生的磁场的能力。
[0039]取决于两个永磁体30和36的磁极如何设置,示出的情况允许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0040]I)两个永磁体30和36相互排斥,使得第一永磁体30趋于从第二永磁体36收回以采取位置30B,磁斥力越强该位置30B离30A越远;
[0041 ] 2)两个永磁体30和36相互吸引,使得第一永磁体30趋于接近第二永磁体36以采取位置30A,并且在一力作用下朝向反作用元件32被推动,磁引力越大,该力越大。
[0042]如从图3中可以看出的,纱线18插入在反作用元件32与第一永磁体30之间(用以之后通过张力传感器24)。该操作通过如下方式而被促进:凭借环形元件30比鼓筒(及设置在鼓筒上的纱线)的直径更大的直径而能够将磁体30沿着鼓筒16引入远离反作用元件32的任何位置。
[0043]在使用期间:
[0044]-当第一永磁体30位于位置30B(远离元件32并且沿着鼓筒)时,纱线18在离开鼓筒16时不经历任何对于引出的制动作用,使得纱线由纺织机(如所陈述的,未示出)在所谓的“零张力”下抽出(虽然实际上存在由纱线与供给器10的其他部分之间的摩擦而造成的最小张力);
[0045]-当第一永磁体位于位置30A时,纱线18在离开鼓筒16时且在到达张力传感器24之前被挤压在第一永磁体与反作用元件32之间,由此两个永磁体30和36的吸引力越大,纱线就被越强地制动。因此,与已知的解决方法相反,本发明能够使得通过在环形的第一磁体30与反作用元件32之间挤压纱线来制动纱线,该第一磁体30可沿着鼓筒16并平行于鼓筒16自由地移动,该反作用元件32固定至所述鼓筒的一端(或者在与鼓筒相对应的位置中)。
[0046]因此,该制动作用沿着纱线从鼓筒中抽出的方向或离开鼓筒的方向执行而不是如已知的解决方法中朝向鼓筒的方向执行,在已知的解决方法中纱线被按压在鼓筒上以制动纱线。
[0047]这种不同的作用能够实现纱线便利地“插入”至制动构件22 (在环形的第一磁体30与和鼓筒16相关联的反作用元件之间),并且还有利于该构件22的生产,在组装期间该构件22不具有必须由操作员保持的元件(该操作员将环形的第一磁体30吸至鼓筒16并且通过将该磁体锁定至鼓筒而将元件32固定至鼓筒16),从而明显地节省组装时间(甚至在为了维护而更换零件之后)及相关的成本。
[0048]由此可见,忽略针对两个永磁体所选的构型(吸引或排斥),通过适当地激活和调节(按照已知的P、P1、PID及相似的算法)由电磁体38 (其因此用作调整器装置)产生的磁场,控制单元可以调节第一永磁体30的位置30B、以及当第一永磁体30在其位于反作用元件上的位置30A时该第一永磁体30施加在纱线18上的挤压力,由纺织机抽出的引出纱线18的张力直接取决于该挤压力。
[0049]具体地,在两个永磁体30和36相互吸引的构型中(对于此构型,第一永磁体30位于位置30A并且按压纱线18以抵靠反作用元件32挤压纱线18),由电磁体38产生的磁场可以消除、减小或增加吸引力及因此产生的挤压力,因此借助于适当编程的控制单元26而能够调整(实际上实时调整)引出纱线18中的张力,并且因此在任何时刻实现引出纱线18中所需的张力等于参考张力(通过适当地编程控制单元26而能够使得该参考张力随时间而改变)。
[0050]在两个永磁体30和36相互排斥的布置中,其中第一永磁体30趋于移动至位置30B,使得其在纱线18上没有施加力,由电磁体38产生的磁场不仅可以消除两个永磁体30和36之间的排斥,而且甚至可以用来使电磁体38吸引第一永磁体30,因此使纱线18压靠反作用元件32并且实际上凭借控制单元26的干预来实时地产生引出纱线18中所需的张力。
[0051]已经看出前述解决方法能够实现比已知供给器的可使用张力范围明显更大的可使用张力范围。出于实际的目的,为了消除由抵靠反作用元件32及抵靠第一永磁体30的纱线18的摩擦而引起的磨损,反作用元件32和第一永磁体30两者一至少在它们与纱线18发生接触的部分上——可以由常规的纺织陶瓷或其他防磨损材料覆盖(例如通过镀铬)。然而,环形的第一磁体30可以与布置成与反作用元件32直接相互作用的(例如锥形的)本体协作以制动纱线。该本体可以与(可动的)磁体30相关联或不相关联以便不妨碍磁体30沿着鼓筒的移动。
[0052]根据本发明的变型,第二磁体为电磁体。实际上,该变型如图3中一样,但永磁体36不存在而电磁体38为所述第二磁体,该电磁体38也执行调整器装置的作用,因为凭借控制单元26的干预该电磁体38可以任意地改变其施加在第一永磁体上的作用,该控制单元26适当地改变由电磁体38产生的磁场强度。
[0053]在图4(其中与图2中的那些元件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中由IOA指示的另一变型中,第二磁体也为永磁体36。在该情况中,调整器装置包括总体上由39指示的机动化机构,该机构在被控制单元26命令时能够实时地改变第二永磁体36相对于第一永磁体30的位置,以调节引出纱线18中的张力。在该具体情况中,所述机动化机构包括由连接至控制单元26的伺服马达41 (具体地为步进式的)转动的蜗杆40,使得蜗杆40能够围绕其轴线在两方向上旋转。蜗杆40插入穿过设置有阴螺纹的衬套42,环形支撑件34包括固定至衬套42的第二永磁体36。因此,通过由控制单元26的作用来操作伺服马达41,可以使得第二永磁体36 (包含在环形支撑件34中)从第一永磁体30收回或者接近第一永磁体30以调整引出纱线18中的张力。
[0054]在又一变型中(应再次参照图4对其进行描述),第二磁体为电磁体38 (为了简单的原因也在图4中示出,然而应当清楚的是,在该变型和前述变型中,分别仅存在电磁体38或仅存在永磁体36)。电磁体38可以形成所述调整器装置的一部分,该调整器装置在后一种情况中包括比如仅由39指示并描述的机动化机构,该机构再一次由控制单元26控制。
[0055]虽然已经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描述中提到,但是应当注意的是通过具有微处理器类型的控制单元26,在所有描述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张力值都可以设定为通过控制单元以可编程的方式可实时地改变。具体地,所述参考值可以根据源自纺织机的同步信号或者通过经由现场总线(RS485、CAN BUS、ETHERNET等)的连接而改变,该同步信号确定纺织机不同的运行阶段(例如用于圆形机的一个或多个缸体旋转脉冲)。
[0056]制动构件22还可以包括为永磁体类型(例如磁体36)或电磁体的特定磁体,该磁体的功能仅为使第一永磁体30相对于鼓筒16居中,和/或该磁体使得第一永磁体30的重量能够被抵消,该磁体的直径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一永磁体30的直径。
[0057]应当注意的是,虽然在示出了供给器10和IOA的附图中,第一永磁体30设置在反作用元件32上方,但是明显地如下的变型也落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该变型中这些元件相应的位置倒置,即反作用环位于第一永磁体上方,使得第一永磁体必须抵靠反作用环向上移动以制动纱线18。
[0058]根据上文描述明显的是,通过本发明可以得到一种能够实现所有上文所列目的的储存类型的纱线供给器。具体地,本发明的供给器显然可以为固定鼓筒类型或旋转鼓筒类型的供给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纺织应用的储存类型的纱线(18)供给器,包括: -本体(12),所述本体(12)承载鼓筒(16),源自线轴的纱线(18)的线匝(20)缠绕在所述鼓筒(16)上; -制动构件(22),所述制动构件(22)与所述鼓筒相关联,所述制动构件(22)布置成当所述纱线被纺织机抽出而离开所述鼓筒(16)时作用于所述纱线(18),所述制动构件(22)为使用磁体(30、36、38)的类型,并且所述制动构件(22)包括: -能够相对于所述鼓筒(16)移动的第一永磁体(30)、和至少一个固定的第二磁体(36、38), -调整器装置(38、39),所述调整器装置(38、39)用以改变由所述第二磁体(36、38)施加至所述第一磁体上的作用,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布置成对所述调整器装置操作以控制所述调整器装置在所述第二磁体上的干预, -张力传感器(24),所述张力传感器(24)用以测量离开所述鼓筒的所述纱线(18)中的张力值;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永磁体(30)的形状构造为能够平行于所述鼓筒(16)的轴线并且沿着所述鼓筒(16)的轴线自由移动的环状,并且所述第一永磁体(30)布置成与相对于所述鼓筒为刚性的反作用元件(32)相协作,所述纱线(18)在经历制动时设置于环形的所述第一磁体(30)与所述反作用元件(32)之间,环形的所述第一磁体(30)具有的直径大于所述鼓筒(16)的直径,以便能够沿着所述鼓筒(16)并且平行于所述鼓筒(16)移动,从而采取工作的第一位置(30A)和第二位置(30B),在工作的所述第一位置(30A)中,所述第一永磁体(30)使引出所述鼓筒(16)的所述纱线(18)压靠所述反作用元件(32),在所述第二位置(30B)中不发生该效果,通过沿引出所述鼓筒(16)的所述纱线(18)的移动方向在能够自由移动的所述第一环形磁体(30)与相对于所述鼓筒(16)为刚性的所述反作用元件(32)之间挤压所述纱线而发生所述制动作用, -固定的所述第二磁体(36 ;38)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永磁体(30)维持在所述第一永磁体(30)的所述位置中的所述第一位置(30A)中或所述第二位置(30B)中;所述控制单元(26)接收由所述张力传感器(24)测量的张力值,将测量的所述张力值与预定张力值进行比较,并实时干预所述调整器装置(38 ;39)使得所述调整器装置(38 ;39)调整由所述第二磁体(36、38)施加至环形的所述第一磁体(30)上的作用,以获得环形的所述第一磁体(30)在所述纱线上的制动作用以便将所述张力值调节至所述预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装置包括构成所述第二磁体的电磁体(38),由所述电磁体(38)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能够由所述控制单元(26)改变用以调整所述引出纱线(18)中的张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为永磁体(36),所述调整器装置包括电磁体(38),由所述电磁体(38)产生的磁场的强度能够由所述控制单兀(26)改变,用以改变所述第二永磁体(36)在所述第一永磁体(30)上的磁场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器装置包括永磁体(36)和机动化机构(39),所述永磁体(36)构成所述第二磁体,所述机动化机构(39)布置成在所述控制单元(26)的控制下实时改变所述第二磁体(36)相对于所述第一永磁体(30)的位置,以调整所述引出纱线(18)中的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张力值能够依据所述纺织机的不同运行阶段由所述控制单元(26)以可编程的方式实时改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构件(22)包括为永磁体类型(36)或电磁体(38)的另一磁体,所述另一磁体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永磁体(30)相对于所述鼓筒(16)居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鼓筒(16)具有竖直轴线,则所述制动构件(22)包括为永磁体类型(36)或电磁体(38)的磁体,该磁体能够使得所述第一永磁体(30)的重量被抵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作用元件(32)和所述第一永磁体(30)至少在它们与所述纱线(18)发生接触的那些部分上由防磨损材料覆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覆盖材料为纺织陶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磨损覆盖材料通过镀铬而获得。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环形的所述第一永磁体(30)与形状构造成和所述反作用元件(32)直接相互作用的部分相协作以制动所述纱线(18)。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为锥形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张力值为可变的且可编程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纱线(18)供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值变化与所述纺织机的运行阶段相关。
【文档编号】D03D47/36GK103946138SQ201280056875
【公开日】2014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7日
【发明者】蒂齐亚诺·巴雷亚 申请人:Btsr国际股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