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65279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双针罗拉车领域,具体涉及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主要:原双针罗拉车左右旋梭轴上下套管都是垂直孔,左右旋梭都是对称原理,现卸去原套管装上新发明偏心套管,达到左边旋梭偏前1.45mm,右边偏后1.45mm,但是装上偏心套管后其他构造都会受到影响,所以说明书附图有住明5.6.7.8.9.10.11.12应该修摩的部位,说明书也有分析,有熟悉整部机台结构的就会清楚理解,这样旋梭尖运转一周最高峰点刚好对准机针平面,并且经过针板脚凹槽边空间也合理,旋梭尖比较不会磨损作用,缝纫高难度特殊材料减少跳线断线,由于设有上述结构改进发明,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给操作者带来方便。
【专利说明】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针罗拉车领域,具体涉及双针勾线结构适当改变,达到勾线更合理。【背景技术】
[0002]现鞋业缝纫设备各种各样,双针罗拉车又是鞋业一项重要缝纫设备,鞋材料式样也越来越多,在缝纫头层皮、反绒皮、超纤、反绒超纤等特殊材料……,比较容易跳线、断线,这样造成工作效率低,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目的是原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是垂直孔,现改为偏心旋梭轴套管,经过推算并有试验完全合理可以使用。
[0004]换用旋梭轴偏心套管后,效果是论原所有双针罗拉车左右旋梭都是对称原理,经过偏心套管作用完全改变,或左右边座上下套管座孔改同样斜度,原理完全相同,效果左边旋梭偏前1.45mm,右边旋梭偏后1.45mm,达到左右旋梭运转空间更合理,勾线结构也合理,即说明书附图当中图15为效果图。
[0005]所述旋梭轴偏心套管,左右规格相同方向相反,并有方向角度应对准安装。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双针罗拉车改用偏心套管后有其它一些零件需要修改,进一步详细说明,熟悉整部机台结构会清楚理解,并且说明书附图文字移到这里,左边上套管规格:高=31mm外直径=3Imm内直径=20mm,下套管高=15mm外直径=26mm内直径=20mm。
右边上套管规格:高=3Imm外直径=31mm内直径=20mm,下套管高=18mm外直径=26mm内直径=20mm。
[0007]图1为左边原旋梭轴结构图,图2为右边旋梭轴结构图,已换偏心套管,与图1对比E点⑥该修磨处。
[0008]图3图4为左右偏心套管规格相同方向相反,注:左边下套管高为15mm,右边下套管高为18mm。
[0009]图5图6为左右旋梭轴外套管,F点⑤与E点⑥各都要磨去1.06mm并往左右顺斜。
[0010]图7为原针板左边规格,图8与图7对比该修磨的部位⑦凹1mm。
[0011]图9为原针板右边规格,图10与图9对比该修磨的部位⑧凹1mm。
[0012]图11为中座上方旋梭需要经过部位,图12与图11对比该磨去部位⑨、⑩虑线范围磨去Imm并顺左右。
[0013]图13为原中座结构图,为了送料轮偏前安装,虑线范围(11)、(12)各修磨去Imm往上下顺。
[0014]图14为原左右旋梭尖经过针板脚凹槽范围,即左边A点B点,右边D点C点为旋梭尖经过各点分析图。
[0015]图15为发明改进后,左右旋梭尖经过针板脚凹槽左边A点B点,右边经过针板脚D点C点为旋梭尖经过各点分析对比图14不同之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说明书附图结合分析,图1左边原垂直孔套管,改用图3上偏心套管①下偏心套管③为第一步修改,图2改用图4上偏心套管②下偏心套管④为第二步修改,效果达到左边旋梭偏前1.45_,右边修后1.45_,旋梭尖最高峰刚好对准机针,图15可对比观察例图。
[0017]因为左边旋梭偏前1.45mm,右边偏后1.45mm,所以图5F点⑤与图6E点⑥各修磨1.06mm并往左右顺斜,才可安装。
[0018]为什么原针板还要修磨呢因为左边旋梭偏前1.45_,牛角摆动空间变小,所以在图8的⑦处应磨去Imm顺斜。图10相同道理在⑧处也磨去Imm顺斜,达到牛角摆动空间更合理。
[0019]图12中座上方左右旋梭经过部位⑨、⑩也要修磨Imm顺左右,因为左边旋梭偏前1.45mm,旋梭经过⑨处空间小,所以应修磨,右边旋梭偏后1.45mm,经过⑩处同样旋梭运转空间不过,所以应修磨。
[0020]图13中座安装送料轮孔也要修磨,因为旋梭偏前1.45mm,送料轮也同样要往前移,所以中座安装送料轮孔(11)、(12)处也该磨去Imm并上下顺。
[0021]图14为原双针罗拉车左右旋梭对称图,当左边旋梭尖经过针板脚凹槽A点时空间大,经过B点时空间偏小,右边经过D点空间大,经过C点空间缩小,所以特殊材双线调窄时,旋梭尖针板脚比较容易磨损、磨钝。
[0022]图15经过发明改进之后,达到旋梭尖运转一圈最高峰点刚好对准机针,即左边经过针板脚A点或B点空间都均称,右边经过针板脚D点C点空间也均称。
现有技术相比
[0023]中国所有双针罗拉车原理都是左右旋梭对称,论外国发明传来中国仿造已有十多年了,但是,鞋业缝纫使用过程中,缝纫高难度特殊材料容易跳线、断线、断针、旋梭尖磨损,故障多,分析因为双针二根机针一前一后有距离,那么旋梭运转一圈梭尖高峰点不是对准机针而是超前,这就是精确度不过,机台可使用而旋梭不耐用的原因,为了我的研究,在泉州市晋江市,经常有对部份鞋厂机修工调查分析,确实很多鞋厂都有旋梭尖与针板脚磨擦的现象,这就是发明家一点小细节,是否所有机修技术都有问题吗我不信,反过来说,有前人发明家整部双针罗拉车的发明,也该有我们使用者、维修者长期实践的总结呢本人发明改进就是改用偏心套管,达到左边偏前1.45mm,右边偏后1.45mm,它的效果旋梭运转一圈经过机针时刚好是梭尖高峰点,并且经过针板脚空间更合理,图14、图15可对比分析。
【权利要求】
1.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改用偏心套管后,产生特殊效果,原双针罗拉车左右旋梭都是对称原理,现发明改进后,即左边旋梭偏前1.45mm,右边旋梭偏后1.45mm,达到旋梭工作运转空间更合理,勾线结构也合理,特殊就在这里。
2.根据权利要求: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改为偏心套管装置,其特殊征在于:原双针罗拉车旋梭轴套管是垂直孔,左右旋梭对称原理,现发明改进后,左右旋梭轴上下套管换用偏心套管产生一切效果与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双针罗拉车左右边座上下套管座孔修改与偏心套管斜度相同,原理效果也完全相同。
【文档编号】D05B69/02GK103469504SQ201310362786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0日
【发明者】吕荣淦 申请人:吕荣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