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由导丝轮、圆筒、支座、丝杠、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圆筒上、下两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导丝轮,导丝轮可绕丝杠竖向旋转,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圆筒旋转,丝束由下而上呈S型穿过上、下两个导丝轮,电机带动圆筒进行正转15~22秒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15~22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丝束向上运行一段距离,重复上述加捻和解捻步骤直至丝束运行结束,本发明结构更加简单,解决了满箱时裁剪、封箱的时间要求,整个假捻过程只需要30-45s就可以完成,通过本发明的假捻装置假捻的丝束,能够改变丝束内各单丝的方向,提高了纤维的弹性,减少丝束表面的毛丝现象,避免制品箱内丝束松散,出现缠丝现象。
【专利说明】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假捻装置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丝束经过后处理工序延伸、定型后进入打包机装箱,进入打包机前经过储丝架,目的是解决满箱时裁剪、封箱的要求,时间在30-45s,一般储丝架的高度在4?5米,130?200束丝束经过储丝架的储丝轮时,由于丝束内各单丝的张紧程度不一致导致丝束松散,在运行中容易滑落于辊外,造成毛丝现象,进入成品箱后,因毛丝导致丝束乱,影响客户使用,严重时会导致缠辊现象,甚至因解决缠丝的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
【发明内容】
]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假捻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和方法。
[0004]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由导丝轮、圆筒、支座、丝杠、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圆筒上、下两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导丝轮,导丝轮可绕丝杠竖向旋转,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圆筒旋转。
[0005]上述假捻装置还具有如下优化方案:
[0006]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带动圆筒旋转。
[0007]圆筒的中部套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圆筒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电机固定在一支架上。
[0008]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中部具有内凹弧面。
[0009]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为具有足以使丝束加捻或解捻的摩擦力表面。
[0010]本发明还包括一种上述假捻装置的假捻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0011]丝束由下而上呈S型穿过上、下两个导丝轮,
[0012]电机带动圆筒进行正转15?22秒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15?22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0013]丝束向上运行一段距离,
[0014]重复上述加捻和解捻步骤直至丝束运行结束。
[0015]上述步骤还具有一下优化方案:
[0016]优选的,电机带动圆筒正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0017]丝束运行距离与上、下两个导丝轮间距相同。
[0018]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结构更加简单,减少了设备的制造成本,解决了满箱时裁剪、封箱的时间要求,整个假捻过程只需要30-45S就可以完成,通过本发明的假捻装置假捻的丝束,能够改变丝束内各单丝的方向,提高了纤维的弹性,减少丝束表面的毛丝现象,避免制品箱内丝束松散,出现缠丝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导丝轮2、圆筒3、伺服电机4.轴承5.丝束6.丝杠7.皮带8.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发明更加清楚,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由导丝轮、圆筒、支座、丝杠、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电机为伺服电机,所述的圆筒上、下两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导丝轮,导丝轮可绕丝杠竖向旋转,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中部具有内凹弧面具有足以使丝束加捻或解捻的摩擦力表面,圆筒的中部套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圆筒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电机固定在一铁架上,电机的输出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带动圆筒旋转。
[0024]使用时,丝束先由下而上呈S型穿过上、下两个导丝轮,
[0025]启动伺服电机,电机带动圆筒正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0026]然后,丝束向上运行一段距离,运行距离与上、下两个导丝轮间距相同后相似,
[0027]之后重复上述加捻和解捻步骤直至丝束运行结束。
【权利要求】
1.一种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导丝轮、圆筒、支座、丝杠、电机和传动装置组成,所述的圆筒上、下两端固定连接丝杠,丝杠上设有导丝轮,导丝轮可绕丝杠竖向旋转,电机通过传动装置带动圆筒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皮带连接带动圆筒旋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圆筒的中部套有轴承,轴承的内圈与圆筒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圈和电机固定在一支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中部具有内凹弧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用纤维后处理假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丝轮表面为具有足以使丝束加捻或解捻的摩擦力表面。
6.一种权利要求1假捻装置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丝束由下而上呈S型穿过上、下两个导丝轮, 电机带动圆筒进行正转15?22秒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15?22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丝束向上运行一段距离, 重复上述加捻和解捻步骤直至丝束运行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机带动圆筒正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加捻,反转20秒时对丝束进行解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捻方法,其特征在于丝束运行距离与上、下两个导丝轮间距相同。
【文档编号】D02G1/04GK103469396SQ201310409065
【公开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郑有全, 郑桂花, 吴学丙 申请人: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