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

文档序号:1670001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放入容器中;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本发明采用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对棕棉纤维进行处理,使棕棉纤维的吸水性能得到改善,也就是取得了较好的亲水基础,为赋予棕棉纤维更高性能打下良好基础。
【专利说明】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彩色棉是一种具有天然色彩的棉花,在纺织品加工中无需染色,从而减少了加工工序,相应减少了污水的排放和对污水的处理,避免了加工时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禁用染料、有毒助剂对人体的危害及对环境的破坏,降低了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彩色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全部低于环保指标,部分重金属的含量甚至低于白棉,说明彩色棉完全符合环保要求。其纺织品堪称“21世纪的宠儿”,誉为“人类第二健康肌肤”,是21世纪国际绿色纺织品市场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品之一。
[0003]棕棉对日光较稳定,日晒对其颜色没有明显的影响。但棕棉的吸水性很差,未经处理的棕色棉织物毛效几乎为零,主要原因是棕棉果胶蜡质含量较高。棕棉织物湿处理时颜色会加深,若布面不经处理,则吸水不均匀,会引起严重色差。而且棕棉还存在可纺性差、色素不稳定、形态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产品的服用性能和市场开拓。因此,要想真正拓宽彩棉市场,让彩棉往高端产业发展,棕棉织物必须经过前处理,首先解决吸水均匀性问题,取得较好亲水基础,然后才能进行后加工,赋予它更高的性能,达到服用要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使棕棉纤维取得较好亲水基础。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将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放入容器中;
[0008]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
[0009]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
[0010]进一步地,所述精炼剂的用量为l-2%0.w.f,所述萃取剂的用量为1.5-2.5%0.w.f,所述渗透剂的用量为0.5-1.0%0.w.f。
[0011]进一步地,所述萃取剂为三聚磷酸钠。
[0012]进一步地,所述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0013]向所述容器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15-25 ;
[0014]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拧紧所述容器的盖子;
[0015]将所述容器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0_98°C的温度下处理30-50分钟。
[0016]进一步地,所述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包括如下步骤:
[0017]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0018]进一步地,所述容器为不锈钢高温钢杯。[0019]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产生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发明采用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对棕棉纤维进行处理,使棕棉纤维的吸水性能得到改善,也就是取得了较好的亲水基础,为赋予棕棉纤维更高性能打下良好基础。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0023]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步骤110:将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放入容器中;
[0025]具体地,所述精炼剂的用量为l-2%0.w.f,所述萃取剂的用量为1.5-2.5%0.w.f,所述渗透剂的用量为0.5-1.0%0.w.f ;所述萃取剂为三聚磷酸钠;所述精炼剂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10-25%的仲烷基磺酸盐、15-40%的异构醇聚氧乙烯醚、5-20%的聚醚、1_2%的羧酸盐螯合分散剂和30-65%的水。仲烷基磺酸盐为仲烷基磺酸钠盐或仲烷基磺酸钾盐。异构醇聚氧乙烯醚为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的聚合物,结构式为RO-(C2H4O)n H,R为C8A11或C13,η为3、5、7或9 ;所述容 器为不锈钢高温钢杯。
[0026]步骤120: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
[0027]具体地,包括如下步骤:
[0028]步骤1201:向所述容器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15-25 ;
[0029]步骤1202: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拧紧所述容器的盖子;
[0030]步骤1203:将所述容器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0_98°C的温度下处理30_50分钟。
[0031]步骤130: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
[0032]具体地,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0033]为了说明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棕棉纤维的吸水性能有显著的改善,下面通过吸水性测试来反映出棕棉纤维的吸水效果。
[0034]吸水性测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5]步骤A:取0.2克经过吸水性能改善处理的棕棉纤维作为试样,用修布梳子把纤维梳松散后,搓成直径2厘米的圆球;
[0036]步骤B:在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水温保持在20±2°C,将所述试样在无外力条件下轻放在水面上,同时开始计时,测定所述试样从接触水面到完成浸湿并开始下沉所需的时间,精确至0.01秒。
[0037]当时间不大于60秒,那么所述试样的吸水性合格。经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处理过的棕棉纤维,其从接触水面到完成浸湿并开始下沉所需的时间为40-55秒。这个时间范围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既可以保证棕棉纤维取得较好的亲水基础,又将处理棕棉纤维的原料成本降至最低。
[0038]【实施例1】[0039]将1%0.w.f的精炼剂、1.5%0.w.f的三聚磷酸钠和0.3%0.w.f的渗透剂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再向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20 ;将棕棉纤维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拧紧不锈钢高温钢杯的盖子;将不锈钢高温钢杯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5°C的温度下处理40分钟;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0040]取0.2克经过吸水性能改善处理的棕棉纤维进行吸水性测试,从接触水面到完成浸湿并开始下沉所需的时间为52.85秒。
[0041]【实施例2】
[0042]将1.6%0.w.f的精炼剂、2%0.w.f的三聚磷酸钠和0.8%0.w.f的渗透剂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再向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20 ;将棕棉纤维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拧紧不锈钢高温钢杯的盖子;将不锈钢高温钢杯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5°C的温度下处理40分钟;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0043]取0.2克经过吸水性能改善处理的棕棉纤维进行吸水性测试,从接触水面到完成浸湿并开始下沉所需的时间为48.36秒。
[0044]【实施例3】
[0045]将2%0.w.f的精炼剂、2.5%0.w.f的三聚磷酸钠和1.0%0.w.f的渗透剂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再向不锈钢高温钢杯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20 ;将棕棉纤维放入不锈钢高温钢杯中,拧紧不锈钢高温钢杯的盖子;将不锈钢高温钢杯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5°C的温度下处理40分钟;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0046]取0.2克经过吸水性能改善处理的棕棉纤维进行吸水性测试,从接触水面到完成浸湿并开始下沉所需的时间为44.69秒。
[0047]本发明采用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对棕棉纤维进行处理,使棕棉纤维的吸水性能得到改善,也就是取得了较好的亲水基础,为赋予棕棉纤维更高性能打下良好基础。
[0048]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最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改善棕棉纤维吸水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精炼剂、萃取剂和渗透剂放入容器中; 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 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炼剂的用量为l-2%0.w.f,所述萃取剂的用量为1.5-2.5%0.w.f,所述渗透剂的用量为0.5-1.0%0.w.f。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三聚磷酸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进行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向所述容器中加入水,使处理浴比为1:15-25 ; 将棕棉纤维放入所述容器中,拧紧所述容器的盖子; 将所述容器置于高温小样机中,在90-98°C的温度下处理30-50分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进行清洗、烘干,包括如下步骤: 将经过处理后的棕棉纤维用80°C的热水充分洗三遍,再用60°C温水洗两遍,再用冷水洗一遍,然后拧干,在100°C条件下烘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不锈钢高温钢杯。
【文档编号】D06M13/184GK103757880SQ201310694449
【公开日】2014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7日
【发明者】白桂增, 常梅, 张惠杰, 喻方莉 申请人:北京光华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中纺海天染织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