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2145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该布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服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 法。

【背景技术】
[0002] 牛仔服是一种时尚流行的、深受人们青睐的服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 饰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正逐步向功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方面发展。当前服装面料崇尚 舒适,外观好看及具有功能性,要求面料具有轻薄舒适、富有弹性、美观和卫生保健,而传统 的牛仔布质地硬挺、结实耐磨、厚重保暖,显然,传统厚重的牛仔布不利于体现随意、舒适 性,导湿、透气性也将受到较大影响。现有的牛仔面料很多,但多数牛仔面料由于选料、制备 环节存在的缺陷,导致加工的服装弹性欠佳,不够凉爽,呆板不时尚。近年来,新型纤维材料 的不断涌现,给牛仔服的开发带来了巨大提升空间,通过运用新型纤维,赋予牛仔服装功能 性、舒适性,满足了人们对牛仔服装在贴身性、舒展性、功能性等方面的需求。
[0003] 苎麻纤维是又称"中国草",是中国特有的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是一种初 生韧皮纤维,与棉纤维相比具有杨氏模量高、聚合度大、单纤强力大等特点,苎麻植物与同 规格的棉织物比较,透气性、散湿性、硬挺性能都有明显优势;。苎麻织物具有粗犷、挺括、 典雅、轻盈、凉爽、透气、抗菌等优点,其优越性与独特风格是别的纤维无法比拟的。该纤维 具有类似橡胶的网络结构特点,耐化学和耐热性优异。竹纤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天然环 保型绿色纤维,具有天然抗菌、抑菌、除螨、防臭和抗紫外线功能,竹纤维制品具有良好的 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
[0004] 目前未见将苎麻与竹纤维同时用于生产牛仔布。在纺织过程中,苎麻纤维较粗、 细度不匀、回弹性差、可纺性差;而竹纤维易吸湿、湿伸长大以及塑性变形大的特点,极易脆 断。苎麻与竹纤维混纺纱线的量的合适配比,对于牛仔布的可纺性及舒适型起关键作用。寻 找使两种纤维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性能的工艺条件及纺织工艺是很有价值的,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
[0006] 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苎麻纤维与竹纤维牛仔布,所述的苎麻纤维与竹纤维牛 仔布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为苎麻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纬纱为棉纱。所述的经纱 为苎麻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其中经纱中苎麻纤维占经纱比重的40-60%,竹纤维占经纱比 重的60-40 %,所述的棉纱为R10S。上述牛仔布中,其经纱中苎麻纤维优选占经纱比重的 40 %,竹纤维优选占经纱比重的60 %。
[0007]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苎麻纤维与竹纤维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包含以 下步骤:络筒、整经、浆染、穿综、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纱进入织 造工序;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0008] ①络筒;
[0009] ②整经分批整经;
[0010] ③浆染苎麻纤维改性方法: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碱液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进 行改性;改性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浓度为15-30g/L,碱剂的浓度范围15-18g/L,温度范围 50-60°C,时间范围 60-90min ;
[0011] ④穿综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
[0012] ⑤织造经纱和纬纱交织;
[0013] ⑥烧毛。
[0014] 上述织造的第3步浆染工序中,阳离子改性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 乙二胺,碱剂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几种。改性时间优选为60-70min。
[0015] 上述的织造工序中,进剑时间55° - 60°,退剑时间275° - 285°,宗平时间为 310°,梭口高度为32mm,宗平时间框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织机转速为 400r/min,开口时间310°,后梁高度+4,开口高度30_,停经架前后100_、上下80_,上 机张力位置为3孔。
[0016] 上述的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为火焰温度800°C,织物车速90m/min,烧毛次数二 正二反,火焰与布距离0. 8厘米。
[0017] 苎麻纤维改性方法:采用工业级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离子改性剂, 对碱液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及热分析等对改 性后苎麻纤维进行表征。此种改性方法工艺简单,对仪器及设备的要求不高,易于工业化。 乙二胺改性后的苎麻纤维其侧链接上了氨基基团,在染料的扩散阶段,氨基易于质子化,降 低了纤维表面的化学电势,加速了染料向纤维的扩散,增加了染料的直接性。在固色过程 中,纤维上的氨基基团与染料分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因此上染率和染色深度增加。
[0018] 本发明提供了苎麻与竹纤维牛仔布及其织造方法,该布具有粗犷、挺括、典雅、轻 盈、凉爽、透气、抗菌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 :为苎麻纤维与竹纤维薄型牛仔布的织造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
[0020] 下文对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这些优选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示例本发明而不是构成对其的限制。
[0021] 具体实施例:
[0022] 下文对本发明方法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 解,这些优选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示例本发明而不是构成对其的限制。
[0023] 实施例1 :
[0024] 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40:60的苎麻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苎麻纤维 占经纱比重的40%,竹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 ;纬纱采用棉R10s ;经纬密度:300X220根 /10cm ;幅宽:152厘米。经向缩水兰-2. 0% 纬向缩水兰-5.0%。
[0025] 本实施例的苎麻纤维与竹纤维牛仔布的织造方法,所述织造工序由经纱和纬纱交 织而成,经纱经过络筒、整经、浆染、穿综、织造、坯布检验工序,纬纱经过筒纱经定捻后与经 纱进入织造工序;主要生产工序要点是:
[0026] 络筒工序中,松式络筒机一般采用800-850m/min的线速度为宜。松式卷装臂压力 选择在2 - 3N超喂,补偿了由喂入卷装烦人退绕造成的张力变化。超喂罗拉在卷绕过程中 的最后牵伸之前对纱线进行。一般纱线选择在20-25%左右为好。张力设置6g-9g。温湿 度控制在80 %左右。
[0027] 整经工序中,整经是将一定根数的经纱按规定的长宽平行卷绕在织布轴上,一般 整经工艺分为分条整经与分批整经。在使用分批整经情况下,一是走纱距离长,二是分批整 经一般适于需要浆纱,即纱线表面包裹一层浆纱,方便织造的情形。分批整经生产效率高, 片丝张力比较均匀,整经质量较好,适宜于大批量生产。在整经过程中经纱张力应均匀,并 且在整经过程中保持张力恒定,从而减少后道加工中经纱断头和织疵同时尽量减少对纱身 的摩擦损伤。张力控制范围60-80CN ;以中速400m-500m/min ;为宜整经轴数和整经根数确 定原则:尽可能多头少轴。
[0028] 浆纱工序中,浆纱以贴伏毛羽、增加耐磨为目的,织造上机张力偏小掌握,车间相 对湿度比棉低,注意防止布面油渍、污渍。在浆染联合机上严格控制染槽的温度和染液的浓 度,做好染液的补充和循环。苎麻纤维改性方法:采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阳 离子改性剂,对氢氧化钠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元素分析 及热分析等对改性后苎麻纤维进行表征。改性条件为:3_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浓度 为30g/L,氢氧化钠浓度为15g/L,温度为50°C,时间为60min。
[0029] 穿综工序中,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穿综组织结构:3/1右斜织造工序中,考虑 到开口清晰度,适当降低后梁高度。在织机开口机构的选型上也要适当,由于牛仔布上机张 力很大,又是强打纬,打纬近织口时,经纱受冲击的负荷较大,从而带来综框负荷特大。一 般不宜采用半积极式弹簧回综开口机构,否则在打纬时,综框会随打纬织口前移而向下抖 动,这对于解决开车痕很不利,所以至少要选用积极式共扼凸轮开口机构。由于麻竹纱断 裂强度小,纱细节处易断裂的缺点,一般采用拉长后梭口长度,以缓解经纱开口时的冲击伸 长,以及适当加大后梁摆动量的工艺特点,同时提高车间相对湿度,以降低经纱断头率为 前提。具体就是让后梭口长度尽可能长,一般以500?550_为宜,因过长不利于值车工操 作;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80 %左右,后梁摇摆10mm左右。
[0030] 验修工序中,对织好的坯布通过验布机进行验布,有瑕疵的通过人工修织瑕疵点。
[0031] 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火焰温度80(TC,织物车速90m/min,烧毛次数二正二反, 火焰与布距离0. 8厘米
[0032] 定等将成品卷装后即可入库。
[0033] 实施例2 :
[0034] 浆纱工序中使用乙二胺作为改性剂,乙二胺浓度为15g/l,氢氧化钾浓度为18g/ L,温度为60°C,时间为70min,织造方法其它工序同实施例1,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50:50 的苎麻纤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苎麻纤维占经纱比重的50 %,竹纤维占经纱比 重的50%,纬密度:300X220根/10cm ;幅宽:152厘米。经向缩水兰-2. 0% 纬向缩水 刍-5. 0%。
[0035] 实施例3 :
[0036] 浆纱工序中使用乙二胺作为改性剂,乙二胺浓度为30g/l,氢氧化钠浓度为15g/ L,温度为50°C,时间为,90min,织造方法同实施例1,经纱采用混合比例为60:40的苎麻纤 维与竹纤维混纺纱线,即经纱中苎麻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竹纤维占经纱比重的40%, 纬纱采用棉RSB12S/20D ;纬密度:300X220根/10cm ;幅宽:152厘米。经向缩水兰-2. 0% 纬向缩水=-5. 0%。
【权利要求】
1. 一种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力牛仔面料经纱为苎麻与竹纤维,纬纱为棉纱。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为苎麻与竹纤维混纺纱,其 中经纱中苎麻占经纱比重的40-60%,竹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40%,所述的棉纱为棉R10 s。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牛仔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纱中苎麻占经纱比重的40%, 竹纤维占经纱比重的60 %。
4. 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 络筒; 2) 整经分批整经; 3) 浆染苎麻纤维改性方法:采用阳离子改性剂,对碱液预处理后的苎麻纤维进行 改性;改性条件为:阳离子改性剂浓度为15-30g/L,碱剂的浓度范围15-18g/L,温度范围 50-60°C,时间范围 60-90min ; 4) 穿综采用12片综,顺穿法穿综,穿综组织结构:3/1左斜; 5) 织造经纱和纬纱交织; 6) 烧毛。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的第3步浆染工序 中,阳离子改性剂为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乙二胺,碱剂选自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中的一种或几种。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的第3步浆染 工序中,改性时间优选为60-70min。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造工序中,进剑时 间55° - 60°,退剑时间275° - 285°,宗平时间为310°,梭口高度为32mm,宗平时间框 顶端距综框侧导轨上缘的距离为132mm,织机转速为400r/min,开口时间310°,后梁高度 +4,开口高度30謹,停经架前后100謹、上下80謹,上机张力位置为3孔。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牛仔布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烧毛工序中,工艺条件 为火焰温度800°C,织物车速90m/min,烧毛次数二正二反,火焰与布距离0. 8厘米。
【文档编号】D06C9/02GK104213304SQ201410401338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李先平, 汪家林, 黄锋林, 庞训宇 申请人:江苏德利恒棉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