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缸染色方法及其染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68213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联缸染色方法及其染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缸染色方法及其染色装置,联缸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筒布分别置于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关闭所述第一缸体的所有出口、第二缸体的所有出口;往第一缸体内泵入染色液染色,染色后,将第一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二缸体内染色;染色后,将第二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一缸体内,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如此循环。联缸染色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部与第二缸体的顶部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均具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及染色液主泵。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既能保证产品染色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投入费用。
【专利说明】联缸染色方法及其染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领域,特别是涉及联缸染色方法及其染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同一品种单色的纱线染色,在较大批量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分缸或分批染色时,容易出现缸差现象(即不同的染缸中染色的时间,染色液及染色的工序等因素不同导致染色的布料的颜色深浅不同)。传统的做法是配置较多不同规格容量的染缸,将批量较大的同一品种和颜色的纱尽可能放在容量较大的缸中染色,减少一次染色中染缸的使用数量和批次,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缸差,但这样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比如某个订单要求做几个纱种或者同一纱种有几种颜色,而每种纱或每种颜色的量不是很大。按一般的生产组织模式,都是分配在各种容量相近的染色机中进行分开或分次染色,大容量染缸往往闲置在一边,无法派上用场,造成设备的浪费和资源的闲置。


【发明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法提供一种能保证产品染色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联缸染色方法。
[0004]一种联缸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将筒布分别置于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关闭所述第一缸体的所有出口、第二缸体的所有出口;
[0006]往第一缸体内泵入染色液,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一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
[0007]第二缸体内的筒布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二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一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如此循环;
[0008]打开所述第一缸体的出口、第二缸体的出口,排出残余染色液。
[0009]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缸染色方法。
[0010]一种联缸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1]将筒布分别置于第一缸体及多个第二缸体,关闭所述第一缸体的所有出口及多个第二缸体的所有出口;
[0012]往第一缸体内泵入染色液,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一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一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该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该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该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筒布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该第二缸体及第二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染色液泵入第二个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该两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二个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结束;
[0013]打开连通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及第一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一缸体内,关闭连通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及第一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如此循环;
[0014]打开所述第一缸体的出口、各个第二缸体的出口,排出残余染色液。
[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保证产品染色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减少投入费用的染色方联缸染色装置。
[0016]一种联缸染色装置,包括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部与第二缸体的顶部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
[0017]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均具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及染色液主泵。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第二缸体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均设有控制阀门。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还均具有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 ;
[0020]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通过控制阀门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缸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缸体、各个第二缸体依次串联循环连通;
[0023]所述第一缸体、各个第二缸体均具有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其中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该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下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依次类推,最后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各个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液主泵运转时间均为8-15s。
[00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液主泵启动时间为5s,50HZ运转8s,关闭时间为
5s0
[0027]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在生产中的应用,减少了批量较大时分缸或分次染色而带来缸差现象的问题,提高了批量少时设备的利用率。并且节约了一半的染色用水和染料及助剂用量,极大地节约了染色成本。不但为使用厂提供了灵活的生产组织方法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手段,而且还能以较小的设备投入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0028]本发明的联缸染色方法,不但为筒子纱(经轴)染色提供了灵活的生产组织方法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方法,而且还能以较小的设备,最少的能耗投入,节约一半的染色用水和助剂用量,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0029]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对相同品种同一颜色(也包括染色工艺相同)的纱线,可以采用联缸形式染色,减少缸的批次并且可节约一半的染色用水和助剂用量;而对不同品种的不同颜色的纱线,则可以分开独立染色,互不影响,提高设备利用率。
[0030]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能够实现一个第一缸体与多个第二缸体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缸体与多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染色液能够循环往复,染色液由第一缸体进入第二缸体,第二缸体筒布进行染色,染色液由第二缸体进入第一缸体,第一缸体筒布进行染色,实现了联缸的目的,节约一半的染色用水和助剂用量,节约人力及时间成本,也减少了资源的使用,减少物质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缸染色装置示意图;
[003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联缸染色装置示意图;
[003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染色液主泵交替开启和关闭时间示意图;
[003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染色液主泵交替开启和关闭时间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0、第一缸体;110、第一缸体底部出口 ;20、70、第二缸体;210、710、第二缸体底部出口 ;30、纱筒;401-418、染色液流动方向;501-515、控制阀门;601_603、染色液主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3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39]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40]一种联缸染色装置,参见图1,包括第一缸体10及第二缸体20,所述第一缸体10的顶部通过控制阀门及管道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顶部;
[0041]所述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均具有入水口、出水口、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10的底部具有第一缸体底部出口 110,所述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出水口、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均开口于第一缸体底部出口 110,所述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出水口、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均连通有管道,所述第二缸体20的底部具有第二缸体底部出口 210,所述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出水口、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均开口于第二缸体底部出口 210,所述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出水口、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均连通有管道。
[0042]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通过控制阀门508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507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505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506连通。
[004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与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共用同一个管道(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与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共用同一个管道(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管道)。也即,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505,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均通过管道串联有控制阀门506,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设有染色液主泵601,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设有染色液主泵602,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08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07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所述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门501、503,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门502、504。
[004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20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多个可以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缸体为两个,分别为第二缸体20、第二缸体70。所述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第二缸体70依次串联循环连通;
[0045]所述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第二缸体70均具有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507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该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511连通于下一个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510连通于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505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506连通,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512连通。
[004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与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共用同一个管道(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与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共用同一个管道(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管道)。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与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的管道共用同一个管道(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管道)。也即,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505,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均通过管道串联有控制阀门506,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均通过管道串联有控制阀门512,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设有染色液主泵601,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设有染色液主泵602,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设有染色液主泵603,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08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07连通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11连通于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通过控制阀门510连通于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其中,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的管道共用,即所述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的管道一分为三,一个连通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一个连通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一个连通所述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
[0047]所述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门501、503,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门502、504 ;第二缸体70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分别设有控制阀门514,5130
[0048]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具有如下的联缸染色方法:
[0049](I)当需要进行分开染色(单缸形式)时,包括如下步骤:
[0050]将纱筒30分别置于第一缸体10及第二缸体20,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顶部及第二缸体20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09,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关闭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05,打开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 506 ;
[0051 ] 打开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打开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2,分别注满染色液至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关闭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关闭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2,染色液的添加还可以是如下的方式:往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中分别加入助剂(助剂可以为双氧水、盐和碱,其中,盐用的是元明粉和纯碱,碱用的是烧碱),然后打开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打开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2,分别注满水至第一缸体10、第二缸体20 ;
[0052]分别开启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进行染色;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运转时间均为8-15s ;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启动时间为5s,采用50HZ运转8s,关闭时间5s ;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转速均为额定转速的80% -100%。
[0053]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排出残余染色液;
[0054](2)当需要进行联缸(一个第二缸体)形式时,包括如下步骤:
[0055]参见图1,将纱筒30分别置于第一缸体10及第二缸体20,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顶部及第二缸体20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09,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05、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06 ;
[0056]打开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关闭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的控制阀门502,注满染色液至第一缸体10后,关闭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顶部及第二缸体20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09,打开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 ;
[0057]开启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关闭主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染色液由第一缸体10进入第二缸体20,即染色液从第一缸体10 (A缸)沿着箭头412、408、405、404到第二缸体20 (B缸),第二缸体20内的纱筒30进行染色,
[0058]再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开启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染色液由第二缸体20进入第一缸体10,即染色液从第二缸体20 (B缸)沿着箭头401、406、407、409到第一缸体10 (A缸),第一缸体10内的纱筒30进行染色,如此循环;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开启时间均为8-15s ;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的80% -100%。联缸的两个染色液主泵采用45HZ运行频率,启动时一个染色液主泵开启,另一染色液主泵泵关闭,两个染色液主泵交替开关,每18s切换一次,其中启动时间5s,50HZ运转8s,关闭时间为5s,控制曲线图参见图3所示。
[0059]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排出残余染色液。
[0060](3)当需要进行联缸(两个第二缸体)形式时,包括如下步骤:
[0061]参见图2,将纱筒30分别置于第一缸体10及第二缸体20,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 (A缸)的顶部及第二缸体20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09,打开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10,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第二缸体7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13,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05、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06、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的控制阀门512 ;
[0062]打开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关闭第二缸体2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第二缸体7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14,注满染色液至第一缸体10后,关闭第一缸体10的入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1,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顶部及第二缸体20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09,打开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 ;
[0063]开启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关闭主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染色液由第一缸体10进入第二缸体20,即染色液从第一缸体10 (A缸)沿着箭头412、408、405、404到第二缸体20 (B缸),第二缸体20内的纱筒30进行染色,
[0064]再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7,关闭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08,打开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11,打开所述第二缸体20 (B缸)的顶部及第二缸体70 (C缸)的顶部之间的控制阀门515,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关闭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3,开启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染色液由第二缸体20进入第二缸体70,即染色液从第二缸体20 (B缸)沿着箭头401、413、415,417到第二缸体70 (C缸),第二缸体70 (C缸)内的纱筒30进行染色;
[0065]第二缸体70 (C缸)内的纱筒30进行染色结束后,关闭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7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11,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入口处的管道与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的管道之间的控制阀门510,关闭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关闭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开启第二缸体7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3,染色液由第二缸体70进入第一缸体10,即染色液从第二缸体70 (C缸)沿着箭头416、418、414、410、409到第一缸体10 (A缸),如此循环往复。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运转时间均为8-15s ;所述第一缸体1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1、第二缸体20的循环出口处的染色液主泵602的转速为额定转速的80% -100%。联缸的两个染色液主泵采用45HZ运行频率,启动时一个染色液主泵开启,另一染色液主泵泵关闭,两个染色液主泵交替开关,每18s切换一次,其中启动时间5s,50HZ运转8s,关闭时间为5s,控制曲线图参见图4所示。
[0066]打开所述第一缸体1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3、第二缸体20的出水口处的控制阀门504,排出残余染色液。
[0067]本发明涉及的联缸染色装置,对相同品种同一颜色(也包括染色工艺相同)的纱线,可以采用联缸形式染色,减少缸的批次并且可节约一半的染色用水和用量;而对不同品种的不同颜色的纱线,则可以分开独立染色,互不影响,提高设备利用率。
[0068]试验缸号T430083240KK407991.4KG/个,共65个,内外差电脑值如下:
[0069]

【权利要求】
1.一种联缸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筒布分别置于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关闭所述第一缸体的所有出口、第二缸体的所有出口 ; 往第一缸体内泵入染色液,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一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 第二缸体内的筒布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二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一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如此循环。
2.一种联缸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筒布分别置于第一缸体及多个第二缸体,关闭所述第一缸体的所有出口及多个第二缸体的所有出口; 往第一缸体内泵入染色液,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第一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第一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该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所述第一缸体及该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该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筒布染色预定时间后,打开连通该第二缸体及第二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染色液泵入第二个第二缸体内,关闭连通该两个第二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二个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依次类推,直至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结束; 打开连通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及第一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将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内的染色液泵入第一缸体内,关闭连通最后一个第二缸体及第一缸体之间的控制阀门,第一缸体内的筒布进行染色,如此循环; 打开所述第一缸体的出口、各个第二缸体的出口,排出残余染色液。
3.—种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缸体及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的顶部与第二缸体的顶部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 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均具有入水口、出水口,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之间串联有控制阀门及染色液主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第二缸体的入水口及出水口处均设有控制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第二缸体还均具有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 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通过控制阀门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串联于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缸体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第一缸体、各个第二缸体依次串联循环连通; 所述第一缸体、各个第二缸体均具有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其中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该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下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依次类推,最后一个第二缸体的循环出口通过控制阀门连通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缸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各个所述第二缸体的循环入口及循环出口之间通过控制阀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联缸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液主泵运转时间均为 8-15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联缸染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液主泵启动时间为5s,50HZ运转8s,关闭时间为5s。
【文档编号】D06B3/04GK104178954SQ201410400171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4日
【发明者】骆小来, 吴海彬, 朱祥明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