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落纱机用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8913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落纱机用小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包括:车体、主动轮、第一上导向轮、下导向轮和从动轮组件,主动轮通过转轴及内置于车体中的传动系与电动机连接,主动轮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的上表面上;第一上导向轮与固接于车体上的连接件转动连接,第一上导向轮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的右表面上;下导向轮与车体转动连接且其周向面贴合于下导轨的左表面上。它结构简单,克服了现有落纱机用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卡死的问题及使用现有落纱机用小车对导轨的平整度要求较高的问题,运行平顺。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机械,尤其是一种落纱机用小车。 一种落纱机用小车

【背景技术】
[0002] 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落纱机用小车一般采用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右侧均连接 一个挡板9的方式使小车平衡于导轨上,采用此种方式,由于挡板与导轨的接触面为一平 面,当导轨不平整时,挡板9会对主动轮的前进造成阻碍甚至造成小车卡死的问题,不但影 响生产效率,且会使电动机的负荷大大增加损伤电动机;而由于导轨很长,要使导轨保持足 够的平整度,不但难度大,前期加工成本高,且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导轨的平整度也会发生 变化,故导轨的平整度是难以保证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它克服了现有落纱机 用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卡死的问题及使用现有落纱机用小车对导轨的平整度要求较高 的问题,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4] 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 车体,
[0006] 主动轮,其通过转轴及内置于车体中的传动系与电动机连接,所述主动轮的周向 面贴合于上导轨的上表面上;
[0007] 第一上导向轮,其与固接于车体上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导向轮的周向 面贴合于上导轨的右表面上;
[0008] 下导向轮,其与车体转动连接且其周向面贴合于下导轨的左表面上,所述下导向 轮至少为两个;
[0009] 及与第一上导向轮、下导向轮共同作用使车体平衡于上导轨和下导轨上并可沿上 导轨滑动的从动轮组件。
[0010] 可选的,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第二上导向轮、连接件和从动轮组成,所述连接件 固接于车体上,所述第二上导向轮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导向轮的周向面贴合于 上导轨的右表面上,所述所述第二上导向轮至少为一个。
[0011] 可选的,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从动轮和挡板组成,所述挡板连接于从动轮的右 侧。
[0012]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主动轮由聚胺酯或橡胶制成。
[0013]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第一上导向轮、第二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均为轴承。
[0014]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从动轮为硬轮,硬轮具体是指滚面为硬面的轮,如由 铁或钢等材料制成的轮。
[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克服了现有落纱机用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容 易卡死的问题及使用现有落纱机用小车对导轨的平整度要求较高的问题,运行平顺。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 图1 :现有的落纱机用小车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 :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 :实施例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 :实施例2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 :实施例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实施例1
[0022]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方位词上、下、左和右均是以图4所示的视图为基准定义 的,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所请求的保护范围。下文所述上和下方位 词均以此为基准,不再赘述。
[0023]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4] 如图3所示,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0025] 车体 1,
[0026] 主动轮5,其通过转轴及内置于车体1中的传动系与电动机连接,所述主动轮5的 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上表面上;
[0027] 第一上导向轮6,其与固接于车体1上的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导向轮6 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右表面上;
[0028] 下导向轮10,其与车体1转动连接且其周向面贴合于下导轨3的左表面上,所述下 导向轮10为两个;
[0029] 及与第一上导向轮6、下导向轮10共同作用使车体1平衡于上导轨2和下导轨3 上并可沿上导轨2滑动的从动轮组件。
[0030] 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从动轮7和挡板9组成,所述挡板9连接于从动轮7的右 侧。
[0031]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5由聚胺酯或橡胶制成。
[0032]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7为硬轮,硬轮具体是指滚面为硬面的轮,如由铁或钢等材料 制成的轮。
[0033] 实施例2
[0034] 如图4和图5所示,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0035] 车体 1,
[0036] 主动轮5,其通过转轴及内置于车体1中的传动系与电动机连接,所述主动轮5的 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上表面上;
[0037] 第一上导向轮6,其与固接于车体1上的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导向轮6 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右表面上;
[0038] 下导向轮10,其与车体1转动连接且其周向面贴合于下导轨3的左表面上,所述下 导向轮10至少为两个;
[0039] 及与第一上导向轮6、下导向轮10共同作用使车体1平衡于上导轨2和下导轨3 上并可沿上导轨2滑动的从动轮组件。
[0040]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第二上导向轮8、连接件4和从动轮7组成,所述连 接件4固接于车体1上,所述第二上导向轮8与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导向轮8的 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右表面上,所述所述第二上导向轮8至少为一个。第一上导向轮 6、第二上导向轮8和下导向轮10共同使车体1平衡于导轨上,车体1的重心位于导轨的左 侦k由于下导向轮10属一游离端且第一上导向轮6、第二上导向轮8与上导轨2的接触基 本为线接触(滚面与平面接触),故车体行驶过程中,无论上导轨2是否平整,第一上导向轮 6和第二上导向轮8都不会对主动轮5造成阻碍,行驶平顺。
[0041]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5由聚胺酯或橡胶制成,发明人通过实验发现使用此种材料 可大大增加主动轮5和上导轨2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减少打滑的问题。
[0042] 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导向轮6、第二上导向轮8和下导向轮10均为轴承,此处应理 解为第一上导向轮6、第二上导向轮8和下导向轮10可直接使用普通轴承来代替,更换简 单,取材方便。
[0043] 优选的,所述从动轮7为硬轮,硬轮具体是指滚面为硬面的轮,如由铁或钢等材料 制成的轮。
[〇〇44]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 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 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1), 主动轮(5),其通过转轴及内置于车体(1)中的传动系与电动机连接,所述主动轮(5) 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上表面上; 第一上导向轮¢),其与固接于车体(1)上的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上导向轮 (6)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2)的右表面上; 下导向轮(10),其与车体(1)转动连接且其周向面贴合于下导轨(3)的左表面上,所述 下导向轮(10)至少为两个; 及与第一上导向轮(6)、下导向轮(10)共同作用使车体(1)平衡于上导轨(2)和下导 轨(3)上并可沿上导轨(2)滑动的从动轮组件。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第 二上导向轮(8)、连接件(4)和从动轮(7)组成,所述连接件(4)固接于车体(1)上,所述 第二上导向轮(8)与连接件(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导向轮(8)的周向面贴合于上导轨 (2)的右表面上,所述所述第二上导向轮(8)至少为一个。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组件主要由从 动轮(7)和挡板(9)组成,所述挡板(9)连接于从动轮(7)的右侧。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5)由聚胺酯 或橡胶制成。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所述的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导向轮(6)、 第二上导向轮(8)和下导向轮(10)均为轴承。
6.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落纱机用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7)为硬 轮。
【文档编号】D01H9/10GK203890559SQ201420225839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4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4月24日
【发明者】侯国阳, 刘大方, 杨春莲, 魏秀成, 郑安芹, 王同菊, 宁宪红, 王志霞, 张敏, 王成令 申请人:侯国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