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染色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9358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纱线染色工艺。



背景技术:

棉织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热捧的织物,它具有柔软、保暖、耐穿、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在棉花种植、染色技术上也一直被大家公认是优良的纺织品。棉纤维很容易染色,它主要体现在纤维本身的性能上,能使染料达到很好的上染率并具有优良的色牢度,这也是其它织品不能达到的。但是对于棉纤维中的杂质虽然只是占到了总量的6%,但是在染色过程中还是对染色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它既影响到了染料的上染,造成很大的一部分染料浪费,也影响到了筒纱内在质量,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实现节能减排目的的纱线染色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染色工艺,其创新点在于:经过松式络筒步骤、整经步骤、染色步骤和后处理步骤,完成纱线染色工艺,所述具体步骤如下:

(1)松式络筒步骤:所述松式筒纱密度范围为0.27~0.35g/cm3

(2)整经步骤:所述整经经轴密度范围为0.36~0.44g/cm3

(3)染色步骤:染色工序采用一浴的方法,使用助剂对纱线先进行渗透,然后再进行上色,所述助剂由烷基偏磷酸酯和聚乙二醇脂组成,两者质量百分比为20~35∶65~80;

(4)后处理步骤:在后处理工序中,筒纱不进行上油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染色步骤,具体步骤为:

1)首先使用助剂进行渗透:所述助剂与水以1~2∶500 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渗透液,将纱线浸没在渗透液中,所述处理温度为45℃~60℃,所述时间为30~40 分钟;

2)然后上色,往渗透液中循环加入元明粉,所述元明粉用量为20~60g/L,再加染料,上色过程固色时用无水纯碱;

3)以比例加药的方式加入,用量在10~20g/L,流向采用内流循环2分钟、外流循环3分钟,交替进行,泵速调到95%,流速为40L/分钟*公斤纱,染色温度70~80℃,时间40分钟,不需要加入缓染剂及匀染剂,染色完成后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省去了前处理工序,后处理工序中省去了上油工艺,助剂渗透结束后渗透液不进行排放,直接进行下一步上色,在上色时不需要加入缓染剂或者是匀染剂,助剂就能帮助染料直接上染到纱线上,并起到匀染的目的;

(2)本发明大大缩短了染色工艺时间,降低了污水的排放;节约了前处理工序中所用的助剂,使纱线的pH 值降低,更具有柔软、耐穿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纱线染色工艺,经过松式络筒步骤、整经步骤、染色步骤和后处理步骤,完成纱线染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松式络筒步骤:松式筒纱密度范围为0.27g/cm3

(2)整经步骤:整经经轴密度范围为0.36g/cm3

(3)染色步骤:染色工序采用一浴的方法,使用助剂对纱线先进行渗透,然后再进行上色,助剂由烷基偏磷酸酯和聚乙二醇脂组成,两者质量百分比为20∶80;

(4)后处理步骤:在后处理工序中,筒纱不进行上油工艺。

染色步骤,具体步骤为:

1)首先使用助剂进行渗透:助剂与水以1∶500 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渗透液,将纱线浸没在渗透液中,处理温度为45℃,时间为30分钟;

2)然后上色,往渗透液中循环加入元明粉,元明粉用量为20g/L,再加染料,上色过程固色时用无水纯碱;

3)以比例加药的方式加入,用量在10g/L,流向采用内流循环2分钟、外流循环3分钟,交替进行,泵速调到95%,流速为40L/ 分钟* 公斤纱,染色温度70℃,时间40分钟,不需要加入缓染剂及匀染剂,染色完成后排放。

实施例2

一种纱线染色工艺,经过松式络筒步骤、整经步骤、染色步骤和后处理步骤,完成纱线染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松式络筒步骤:松式筒纱密度范围为0.35g/cm3

(2)整经步骤:整经经轴密度范围为0.44g/cm3

(3)染色步骤:染色工序采用一浴的方法,使用助剂对纱线先进行渗透,然后再进行上色,助剂由烷基偏磷酸酯和聚乙二醇脂组成,两者质量百分比为35∶65;

(4)后处理步骤:在后处理工序中,筒纱不进行上油工艺。

染色步骤,具体步骤为:

1)首先使用助剂进行渗透:助剂与水以2∶500 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渗透液,将纱线浸没在渗透液中,处理温度为60℃,时间为40 分钟;

2)然后上色,往渗透液中循环加入元明粉,元明粉用量为60g/L,再加染料,上色过程固色时用无水纯碱;

3)以比例加药的方式加入,用量在20g/L,流向采用内流循环2分钟、外流循环3分钟,交替进行,泵速调到95%,流速为40L/分钟*公斤纱,染色温度80℃,时间40分钟,不需要加入缓染剂及匀染剂,染色完成后排放。

实施例3

一种纱线染色工艺,经过松式络筒步骤、整经步骤、染色步骤和后处理步骤,完成纱线染色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松式络筒步骤:松式筒纱密度范围为0.3g/cm3

(2)整经步骤:整经经轴密度范围为0.4g/cm3

(3)染色步骤:染色工序采用一浴的方法,使用助剂对纱线先进行渗透,然后再进行上色,助剂由烷基偏磷酸酯和聚乙二醇脂组成,两者质量百分比为26∶74;

(4)后处理步骤:在后处理工序中,筒纱不进行上油工艺。

染色步骤,具体步骤为:

1)首先使用助剂进行渗透:助剂与水以1.5∶500 的质量比混合形成渗透液,将纱线浸没在渗透液中,处理温度为55℃,时间为35分钟;

2)然后上色,往渗透液中循环加入元明粉,元明粉用量为40g/L,再加染料,上色过程固色时用无水纯碱;

3)以比例加药的方式加入,用量在15g/L,流向采用内流循环2分钟、外流循环3分钟,交替进行,泵速调到95%,流速为40L/ 分钟* 公斤纱,染色温度75℃,时间40分钟,不需要加入缓染剂及匀染剂,染色完成后排放。

本发明省去了前处理工序,后处理工序中省去了上油工艺,助剂渗透结束后渗透液不进行排放,直接进行下一步上色,在上色时不需要加入缓染剂或者是匀染剂,助剂就能帮助染料直接上染到纱线上,并起到匀染的目的;本发明大大缩短了染色工艺时间,降低了污水的排放;节约了前处理工序中所用的助剂,使纱线的pH 值降低,更具有柔软、耐穿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