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染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877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染色装置,包括染缸,所述染缸包括缸体和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的内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上设有若干滤水孔,所述升降板上固定有两根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穿出缸盖,两根升降杆穿出缸盖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所述缸盖上固定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上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垂直穿过连接杆的中部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缸体上设有能使得缸盖打开或者关闭缸体的驱动结构;所述的缸体还与一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反硝化脱氮的处理装置包括反硝化脱氮池,所述反硝化脱氮池内分隔成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设置竖立隔板,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流通缺口,所述反应池的下部设置进液管,进液管与上述的缸体通过连接管一相连通,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置出液管;所述反应池内设置若干排列的反应板,所述反应板的两侧设置滤布网,两层所述滤布网之间放置玉米芯填料,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中部贯穿铰接轴,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上部贯穿上推拉杆,所述上推拉杆由上油缸驱动连接,若干所述反应板的下部贯穿下推拉杆,所述下推拉杆由下油缸驱动连接;所述沉淀池内由低向高设置多级台阶,所述多级台阶具有网状夹层的台阶面,所述网状夹层内放置玉米芯填料,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排渣管,所述排渣管上设置排渣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台阶的台阶面由下向上倾斜,其倾斜角度的范围是5°~15°;所述竖立隔板的顶部设置升降坝,所述升降坝的旁侧设置刻度尺。将台阶面设置成逐级向上微倾斜的状态,以引导水流沉淀泥沙后,清澈水层逐步向上渗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置具有倾斜角度的导泥槽,所述排渣管连接于导泥槽的末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上设置进液控制阀,所述出液管上设置出液控制阀,液控制阀另一端还与一深度处理装置相连接,所述深度处理装置包括吸水池、细隔栅、曝气池,吸水池通过连接管二与液控制阀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曝气池分支出两条出路;两条出路分别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顺次连接二沉池、安全池及生物膜检测池,所述生物膜检测池内设置多层生物膜,所述多层生物膜内设置第一感测探头,所述第一感测探头通过电线连接分析控制器,所述生物膜检测池连接第一出水管和第一回水管,所述第一回水管连接上述细格栅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支路顺次连接中间池、管道混合器、混合池、絮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过滤池、反冲洗系统、消毒设备及藻类检测池,所述藻类检测池内培养有水藻,所述藻类检测池内还设置第二感测探头,所述第二感测探头通过电线连接上述分析控制器,所述藻类检测池连接第二出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第二回水管连接上述中间池的进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生物膜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滤料层、厌氧层及好氧层,所述好氧层的上表面形成附着液层,所述附着液层的上表面形成流动液层,所述厌氧层及好氧层沿液体流动方向逐步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置第一出水阀门,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置第一回水阀门,所述第一出水阀门和第一回水阀门均通过电线连接上述分析控制器;所述藻类检测池的底部铺设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顶面上设置覆盖层,所述培养基的厚度为30cm~60cm;所述覆盖层具有若干陶瓷颗粒,所述陶瓷颗粒的直径为10mm~30mm,所述陶瓷颗粒内部具有若干孔洞,所述覆盖层的厚度为6cm~15cm;所述第二出水管上设置第二出水阀门,所述第二回水管上设置第二回水阀门,所述第二出水阀门和第二回水阀门均通过电线连接上述分析控制器;所述消毒设备利用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二氧化氯对处理后的水消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缸体外壁上的驱动电机和导向杆,所述缸盖的两侧设有向外凸起的两个凸沿,两个所述凸沿相对缸盖的中心镜像设置,所述驱动电机的轴上固定有丝杆,所述丝杆竖直设置,所述丝杆穿过其中一个凸沿并与该凸沿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竖直设置,所述导向杆穿过另一个凸沿并与该凸沿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呈圆筒状,所述升降板包括呈圆形的主框架和网板,所述主框架的外周壁与缸体的内壁贴合抵靠,所述主框架内固定有交错设置的纵杆和横杆,所述网板固定在纵杆和横杆上,所述升降杆固定在主框架上并相对主框架的中心镜像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染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盖的内端面上间隔设有若干凸起的凸起部,若干所述凸起部呈半球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