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漂白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布的漂煮方法及其漂白剂。
背景技术:
纱布在医疗用纺织品中占较大比重,对纱布的精炼和漂白是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目前,染整行业使用较多的漂白体系主要是:双氧水体系、酸性介质中的亚氯酸钠体系和次氯酸钠体系。其中,亚氯酸钠虽然漂白效果好,对织物损伤低,但对设备要求高、成本高、应用时具有很大局限性,漂白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毒性大、腐蚀性强的二氧化氯气体,因此其对设备材料和工作者的保护要求也非常严格;用次氯酸钠漂白时,会产生污染严重的AOX(可吸收有机卤化物),正被逐步淘汰;双氧水体系漂白又称氧漂,在整个漂白行业推广以来,双氧水作为漂白剂由于漂白处理时间短、白度高、不泛黄、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涤、棉、丝绸、棉、麻等多种纤维的漂白,深受漂白企业欢迎。
漂白主要是通过破坏不饱和共轭发色基团而达到消色的目的。当今工业界和学界普遍认为,双氧水(H2O2)的漂白效果是因为电离后产生的HOO-离子具有强氧化性。HOO-离子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氢氧根离子和初生态活性氧[O],这个活性氧能和色素发色团的双键反应产生消色,达到漂白作用。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H2O2→HOO-+H+
HOO-→OH-+[O]
在漂白溶液中加入碱,能中和其中的H+,这样便会促进H2O2的分解,增加HOO-的量。但在更强的碱剂下,HOO-可以与过氧化氢反应,使其稳定性变差,具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H2O2+OH-→HOO-+H2O
HOO-+H2O2→OH-+[HOO]+[OH]
[HOO]和[OH]自由基极为活泼,对织物损伤很大,严重时会在纱布上形成腐蚀破洞。因此,H2O2漂白工艺对漂白液碱度的要求较高。
目前广泛采用的过氧化氢漂白工艺通常是在较高温度、一定的PH值的条件下进行的,使得漂白工序成本大、能耗高,且对纱布的损伤较为严重,纱布漂白后弹性恶化程度大;另一方面,双氧水的漂白活性对溶液的碱度较为敏感,碱度偏高或者偏低都会降低纱布漂白的合格率,实际生产中,需要实时检测漂白溶液的PH值和温度值,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布的漂煮方法及其漂白剂,使得纱布漂白效果更好,且不会损伤纱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包含双氧水(H2O2)、稳定剂和助漂剂。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5~15mL/L,稳定剂含量为5~10g/L,助漂剂的含量为7~20g/L,所述稳定剂为可溶性硅酸盐,所述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1.5~2.5:1:1。
优选地,所述漂白剂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7~10mL/L,稳定剂含量为6~8g/L,助漂剂的含量为10~15g/L。
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5~1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30~5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50~60℃。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优选地,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或者硅酸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方法,其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70~9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10~3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除油溶液内5~10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70~90℃,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脱脂剂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5~10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70~90℃,漂白时间为40~65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优选地,所述除油溶液为质量分数5%~20%的NaOH溶液。
优选地,所述脱脂剂为丙酮。
漂白过程中,经过步骤1~3后,纱布上的棉籽壳和油脂被大量地去除,纱布表面洁净。经过步骤4~6后,对纱布的白度和纱布断裂强度进行测量。白度测量采用分光测色仪测试;纱布断裂强度按照中国国家标准GB/T 3929-1997《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的测定条样法》所述方法测定,测完后按下列公式计算织物的强力保留率:
织物的强力保留率=处理前织物的强力/处理后织物的强力×1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将DMSO、PAAS和乙酸钠共同作为漂白剂的助漂剂能够显著改善H2O2的漂白功效,对纱布的漂白效果更好,同时不需要将NaOH作为漂白剂添加物,这就免除了对漂白剂PH值实时监控的必要,减少了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纱布在强腐蚀性的NaOH溶液中的长时间浸泡,降低了漂白过程对纱布的伤害,一定程度地提高了漂白后纱布的断裂强度,漂白工艺得以优化。
漂白工序前的除油除脂工艺,对纱布漂白质量的好坏影响较大,油脂去除不充分,会阻挡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白作用,有些油脂甚至能够与漂白剂中的活性成分附着,降低漂白剂的漂白能力,影响产品漂白的质量,因此除油除脂工序在整个漂白工艺中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工艺过程中,除油、除脂两个工艺分开进行,拓宽了能够清除的油脂的范围,除油除脂的能力明显加强,获得的纱布表面更加洁净,能够为后续漂白工序提供优质量的漂白前状态。
本发明漂白工艺中,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漂白充分,效果好,且循环流动过程中漂白剂内的活性物质能够均匀分散,避免了局部活性物质浓度偏低造成的漂白不理想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配制漂白剂,漂白剂中包含双氧水(H2O2)、稳定剂和助漂剂,双氧水是漂白剂中主要的漂白活性原料,其在水中电解形成的HOO-是漂白过程中关键致漂离子。在双氧水中添加强碱,会诱导H2O2的电解反应朝正方向移动,即增加漂白液中HOO-离子的含量以提高漂白能力,但是H2O2的活性对PH值较敏感,PH值偏高或者偏低都会降低双氧水系漂白剂的漂白活性,在生产实践中不好控制,且纱布长时间浸泡强碱会影响纱布的品质。因此本发明不采用强碱提高漂白剂漂白能力,而是通过添加稳定剂和助漂剂对H2O2进行活化,达到增强漂白能力的目的。所述稳定剂为可溶性硅酸盐,所述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按照特定的步骤将质量分数为30%的分析纯H2O2和稳定剂、助漂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漂白剂,并在特定的漂白工艺下,利用该漂白剂对纱布进行漂白,漂白后纱布的白度和断裂强度均要好于(H2O2、NaOH)漂白剂漂白后的纱布。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漂白剂由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助漂剂和稳定剂混合而成,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5mL/L,稳定剂含量为5g/L,助漂剂的含量为7g/L。稳定剂为硅酸钠,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1.5:1:1。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分析纯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5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3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50℃。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利用上述获得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7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1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内5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70℃,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丙酮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5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70℃,漂白时间为40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漂白后,对纱布的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漂白剂由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助漂剂和稳定剂混合而成,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7mL/L,稳定剂含量为6g/L,助漂剂的含量为10g/L。稳定剂为硅酸钠,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1.7:1:1。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分析纯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6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4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55℃。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利用上述获得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8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15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内7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75℃,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丙酮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8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75℃,漂白时间为50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漂白后,对纱布的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实施例3:
漂白剂由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助漂剂和稳定剂混合而成,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10mL/L,稳定剂含量为8g/L,助漂剂的含量为15g/L。稳定剂为硅酸钠,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2:1:1。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分析纯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8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45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60℃。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利用上述获得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8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2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质量分数为15%的NaOH溶液内9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85℃,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丙酮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8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85℃,漂白时间为60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漂白后,对纱布的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实施例4:
漂白剂由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助漂剂和稳定剂混合而成,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12mL/L,稳定剂含量为9g/L,助漂剂的含量为18g/L。稳定剂为硅酸钠,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2.2:1:1。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分析纯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1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5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60℃。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利用上述获得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9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3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内10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90℃,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丙酮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10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90℃,漂白时间为65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漂白后,对纱布的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实施例5:
漂白剂由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助漂剂和稳定剂混合而成,其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15mL/L,稳定剂含量为10g/L,助漂剂的含量为20g/L。稳定剂为硅酸钠,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质量比DMSO:PAAS:乙酸钠为2.5:1:1。漂白剂的配制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分析纯双氧水(质量分数30%),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分析纯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1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5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60℃。由于乙酸根离子和聚丙烯酸根离子的共同作用,溶液氧化性进一步提高。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溶液即为本发明所述的漂白剂。
利用上述获得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9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3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和一些易去除的杂质;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或者其他一些不易去除的夹杂物。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内10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90℃,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丙酮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10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本发明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90℃,漂白时间为65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漂白后,对纱布的白度和强力保留率进行测量,测量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各实施例检测结果一览表
表中所述传统漂白剂是指30%的H2O2、NaOH、硅酸钠、精练剂和渗透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的混合溶液,其中30%的H2O2为10mL/L,NaOH为10g/L、硅酸钠为7g/L,精练剂4g/L,JFC为1g/L。漂白精练剂在市场上普遍销售,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由于H2O2、NaOH体系漂白剂不适合本发明所述的漂白方法(例如温度的影响),因此使用传统漂白剂做对比实验时,漂白工艺中的漂白工序方法也按照传统的漂白工艺方法进行:在90℃下漂白60min。其他漂白工艺和本发明所述的相同。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漂白剂漂白的纱布白度要明显好于传统漂白剂,说明本发明的漂白剂活性更好,漂白能力更强。另外,本发明所述漂白剂漂白后,纱布的强力保留率也比传统漂白剂要好,这主要是因为避免了强碱腐蚀的原因,漂白后纱布损伤小,形成的漂白缺陷相对更少。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比传统漂白剂效果更好的漂白剂,通过本发明所述漂白剂漂白的纱布,可以在提高白度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强力保留率,漂白效果良好。同时,本发明还制定了满足该漂白剂使用的漂白工艺方法,促进了本发明所述漂白剂功效的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