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包含双氧水(H2O2)、稳定剂和助漂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可溶性硅酸盐,所述助漂剂为二甲基亚砜(DMSO)、聚丙烯酸钠(PAAS)和乙酸钠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溶性硅酸盐为硅酸钠或者硅酸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漂剂中各成分质量比二甲基亚砜:聚丙烯酸钠:乙酸钠为(1.5~2.5):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剂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5~15mL/L,稳定剂含量为5~10g/L,助漂剂的含量为7~20g/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漂白纱布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漂白剂中,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H2O2含量为7~10mL/L,稳定剂含量为6~8g/L,助漂剂的含量为10~15g/L。
6.配制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漂白剂的步骤为:
1)按照漂白剂各组分浓度的要求,计算好各组分所需的量,根据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质量分数30%的分析纯双氧水,并将双氧水倒入一定量的清水中搅拌5min,直到混合均匀,混合后,H2O2含量为30mL/L;
2)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量取一定量的二甲基亚砜,将量好的二甲基亚砜倒入步骤1)所获得的溶液中,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搅拌5~10min,使溶液混合均匀,混合后,静置溶液30~50min,使二甲基亚砜活性官能团结合充分,获得溶液A;
3)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将称好的乙酸钠和聚丙烯酸钠混合后加入溶液A中溶解充分,溶解温度为50~60℃,溶解后获得溶液B;
4)根据步骤1)中的计算结果,称取一定量的可溶性硅酸盐,往硅酸盐中加入清水并搅拌,直到硅酸盐溶解充分,获得溶液C;
5)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搅拌均匀,并向混合液中加入清水,直到所需的体积为止,混合后获得的溶液即为所述的漂白剂。
7.利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漂白剂对纱布的漂煮方法,其漂煮步骤为:
1)清洗:纺纱制好的纱布含有大量的棉籽壳和油脂,先将织好纱布放入70~90℃的清水中浸泡清洗10~30min,洗去纱布表面大块颗粒,然后将纱布通过具有一定流速的水流进行冲刷,除去纱布表面的棉籽壳;
2)除油:将清洗后的纱布浸入除油溶液内5~10min,除油过程中,保持溶液温度为70~90℃,整个过程在超声波震荡环境下进行;
3)除脂:将除油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除油溶液,然后将纱布浸入脱脂剂中脱脂处理,脱脂时间为5~10min,脱脂温度为室温;
4)漂白:将除油除脂后的纱布用清水冲洗,除去纱布上残存的脱脂剂,再将纱布浸入装有所述漂白剂的漂白池内漂白,漂白温度为70~90℃,漂白时间为40~65min,为保证整个纱布漂白充分,漂白池内的漂白剂处于循环流动状态,纱布处于展开状态,漂白剂不断透过纱布对纱布进行漂白;
5)清水漂洗:将漂白后的纱布浸入90℃的清水中10min,除去纱布表面的漂白剂,然后将纱布烘干,完成漂白工序;
6)人工清洗:对经过步骤5)后仍然残留的顽固性杂物进一步采用人工手洗的方式予以去除,保证出料的纱布具有良好的白度和清洁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油溶液为质量分数5%~20%的NaOH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漂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剂为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