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055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



背景技术:

在多梳栉经编机的成圈过程中,为了完成垫纱,梳栉必须在针前和针背沿针床的方向进行移动。完成这一动作的执行机构称为梳栉横移机构,传统使用的横移机构为横移电机,通常通过电机座将横移电机安装在经编机两端的摆轴上,而传统使用的电机座为分体式的电机座,为了保证横移电机安装时横移电机输出轴中心与机器主轴中心平行,需要分别调整电机座的位置和角度,还需调整横移电机与电机座的安装角度,横移电机的安装较复杂,安装时间较长,经编机的整体经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经编机中横移电机的安装通常通过电机座将横移电机安装在经编机两端的摆轴上,而传统使用的电机座为分体式的电机座,为了保证横移电机安装时横移电机输出轴中心与机器主轴中心平行,需要分别调整电机座的位置和角度,还需调整横移电机与电机座的安装角度,横移电机的安装较复杂,安装时间较长,经编机的整体经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 述安装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一体制造结构,所述第一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第二支架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下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上均可拆卸安装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同轴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闭合形成与摆轴相配合的通孔。

为了增大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摆轴之间的摩擦,防止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卡板与摆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半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为了方便卡板的拆装,所述卡板通过螺钉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安装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安装板上下表面均具有一定角度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为一体制造结构,安装前,根据两个摆轴之间的位置加工出具有具体角度的电机座,安装时,只需分别将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与经编机上的两个摆轴固定即可,固定完成后的电机座中安装板的上表面与经编机主轴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平行,用螺钉将横移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此时横移电机输出端中心与机器主轴中心平行,横移电机的安装较快捷,节省了横移电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经编机的经编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安装板、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安装关系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卡板的俯视图。

图中:1.安装板,2.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安装孔,5.第一开口,6.卡板,7.第二开口,8.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经编机用横移电机座,包括安装板1,所述安装板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所述安装板1、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为一体制造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架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1上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第二支架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安装板1下表面之间的夹角小于180°,所述安装板1上表面设有若干安装孔4,所述第一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上均开设有第一开口5,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3上均可拆卸安装有如图3所示的卡板6,所述卡板6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开口5同轴的第二开口7,所述第一开口5与所述第二开口7闭合形成与摆轴相配合的通孔8。

为了增大第一开口5和第二开口7与摆轴之间的摩擦,防止第一支架2和卡板6与摆轴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开口5与所述第二开口7的半圆周面上均设有若干防滑凸起。

为了方便卡板6的拆装,所述卡板6通过螺钉分别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第一 支架2和所述第二支架3上。

安装前,根据两个摆轴之间的位置加工出具有具体角度的电机座,安装时,只需分别将第一支架2和第二支架3与经编机上的两个摆轴固定即可,固定完成后的电机座中安装板1的上表面与经编机主轴中心轴线所在的平面平行,用螺钉将横移电机安装在安装板1上,此时横移电机输出端中心与机器主轴中心平行,横移电机的安装较快捷,节省了横移电机的安装时间,提高了经编机的经编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