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7106阅读:9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布生产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KH及FN生产过程送出接布缝合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CCL技术、PCB制造技术的飞发展,作为其基本原材料的玻璃纤维布行业也在高速发展,玻璃纤维布在后处理连续生产过程,为保证工作效率,前一卷的布尾和后一卷的布头要连贯起来。玻璃纤维布后处理设备运行速度高,处理工艺温度高、张力大,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完整性,前后布卷首尾连接处理一定要快速,接头要牢固。

玻璃纤维布在KH退浆或FN表面处理时,都是处于展开平铺状态,因玻璃纱性脆,所以玻璃纤维布不能发生折皱。原有的接布处理方式,是采用高温热熔胶纸将前后布卷头黏接。此接布方式耗用的热熔胶价格昂贵,且偶有出现因热熔胶熔融渗入布面,引发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其解决了目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采用高温热熔胶导致成本高,易引发质量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其包括:上导布罗拉,下导布罗拉,所述上导布罗拉与下导布罗拉之间形成一导布的细缝;所 述细缝后方设有一接布缝合平台,所述接布缝合平台后方设有上夹布器和下夹布器,所述上夹布器和下夹布器后方设有一可移动的缝纫机头。

其中,所述的缝纫机头下方设有导轮和轨道,所述导轮可沿轨道往复移动。

其中,所述的接布缝合平台上还设有一用于对齐叠合布头的对边尺。

其中,还包括,用于夹持带动纤维布的引布器。

其中,所述的引布器包括:钢管,首尾连接的链条,所述钢管的两端固定于所述链条上。

其中,所述的钢管外壁设有方形凸起,所述方形凸起上设有凹型卡扣,所述凹型卡扣与方形凸起配合夹持纤维布。

其中,所述的钢管直径为5厘米。

其中,所述的下夹布器受控于一气缸升降。

其中,所述的上夹布器和下夹布器上均设有用于增大与纤维布接触面积的平行扁铁。

其中,所述的缝纫机头沿直线往复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若原接布方式使用国产热熔胶130元/卷,每卷25米。按一台KH机每天58卷布计算,每卷布用胶带1.3米,每年投入成本为:130/25*1.3*58*30*12=141148元≌141000元(14.1万元)另外,接布高温电加热每年:4kw*24*0.47*30*12=16240元(实际使用平均功率未知,此按额定功率计算)如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接布机,只需要一次性设备投入,后期缝线投入成本极低,3万米一卷的缝线,一台机一年最多用3卷,缝线投入成本完全可 以和原接布方式中电加热的电费成本抵消。所以当设备投入成本回收后,每年每台KH机可节约14万左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设备,一次性投入,从而摒弃原有采用热熔胶导致,成本高,织布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方法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介绍一种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S1,将前一卷完成的布尾和后一卷新生产的布头,以开口同向叠合整齐,放入夹布器内;

第二步S2,将从夹布器中延伸出来的布头向下弯折,整齐对叠并抹平整;

第三步S3,将整齐对叠的布头放入缝纫机口,驱动缝纫机沿布头横向方向移动,对叠合的布头进行缝合;

第四步S4,打开夹布器,从夹布器中释放完成缝合的玻璃纤维布接头。

更具体的,将布头和布尾叠合及弯折抹平整步骤具体包括:

首先,将新准备生产的布的布头由引布器平整夹住,通过链条式运行轨 道向前引进至接布架处。

然后,将前一卷生产完成的布尾和后一卷新准备生产的布头,以开口同向叠合,放入夹布器上下两罗拉之间并拉出50厘米左右,如40至60厘米范围内。对齐时参照夹布器的下罗拉扁平面参照线,使玻璃纤维布经向与参照线平行。另外对齐布头和布尾的羽边,以左侧为基准,保持两布纬纱方向平行。

通过以上要求叠合两布头后,闭合夹布器,使两布头被平稳夹住,然后对延伸出来的布头向下翻折,整齐对叠并抹平整。对叠过后才能放入缝纫机织口进行缝合。

上述布头叠合整理是保证接布质量关键。因为电子布为简单的平结构,且玻璃纱性脆不耐磨,对叠增加接头缝合厚度,有利于提高结构损伤容限,防止缝合处纬纱滑移变形,增大接头承受力。

另外布头对叠必须保持平整,两布头叠合在经、纬纱方向须保持平行,否则,接头在玻璃纤维布处理生产过程,会因受力不均而产生折痕、弯纬等不良现象。

布头和布尾缝合的步骤具体包括:

缝纫机以一次三条缝合轨迹从左至右匀速运行进行链式缝合,缝纫机通过运行轨道从左至右进行缝合,即沿着纤维布横向方向缝合;缝合完成后,自动剪断缝线,再从轨道上退回到左侧初始位置待用。

缝合时,使用和玻璃纤维布同样材质的玻璃纤维纱线作为缝线。但为了增加缝合的强度,缝使用的缝线为4股G75玻璃纤维纱按每米80捻加捻合股而成。接头缝合按行距6mm,针距3mm缝合三行完成。以上缝合工艺能同时 满7628厚布品种、及2116、1080薄布品种。

请参阅附图2,本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实现如上所述的电子级玻璃纤维布接布缝合方法的设备,该接布缝合设备包括:上导布罗拉1,下导布罗拉9,该上导布罗拉1与下导布罗拉9之间形成一导布的细缝;所述细缝后方设有一接布缝合平台8,该接布缝合平台8后方设有上夹布器3和下夹布器7,该上夹布器3和下夹布器7后方设有一可移动的缝纫机头4。上述上夹布器3和下夹布器7分别用于夹持前一卷生产完成的纤维布的布头11和后一卷新生产纤维布的布头10。

其中,所述的缝纫机头下方设有导轮5和轨道6,所述导轮5可沿轨道6往复移动。如上所述,叠合完成的布头经缝纫机头进行缝合,该接布缝合设备有别于现有缝纫机的工作过程,现有一般是纤维布移动,而本实施例中的接布缝合设备采用缝纫机头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接布缝合。缝纫机头受控于一驱动源,从而沿轨道往复移动。

其中,上述的接布缝合平台8上还设有一对边尺2。由于,将前一卷生产完成的布尾和后一卷新准备生产的布头,以开口同向叠合,放入夹布器上下两罗拉之间并拉出50厘米左右,如40至60厘米范围内。对齐时参照夹布器的下罗拉扁平面参照线,使玻璃纤维布经向与参照线平行。另外对齐布头和布尾的羽边,以左侧为基准,保持两布纬纱方向平行。该对边尺2用于将两布头进行对齐叠合。

本实施例中还设有一用于将前一卷纤维布10引入下导布罗拉处与后一卷纤维布11叠合的引布器,该引布器为一直径5cm的小钢管,其两端固定于链条之上,链条轨道从送出炮台下方至接布架形成一个回路,用于引布器循 环传送新准备生产的布。小钢管上有一条方形突起,并通过两端螺丝固定于小钢管之上,另有配有两条离体的、与突起相配合的凹形卡扣,其长度为突起的1/2。引布时,将新准备生产的布头方置于小钢管上铺平,然后将凹形卡扣扣住,布头则被夹住,然后转动3-5圈,旋紧两端螺丝,保证布头被夹稳。然后开启链条运动,使布头被送至于接布台,进行操作。

上述涉及到的夹布器,包括上夹布器1和下夹布器9置于接布架上,夹布器为上下两条不锈钢罗拉,下方罗拉固定不动,上方罗拉可通过气缸控制升降,为增大两罗拉与玻璃布的接触面,两接触面加装两块平行扁铁,且在下扁铁平面两侧标识有垂直于长度的标线,用作对齐布边的参照线。

通常情况下,都是缝纫机不动,布在缝纫机上运动。由于玻璃布处于生产状态,且不能发生折皱,本接布方式中,在玻璃布纬向方向设置有供缝纫机左右滑动的运动轨道6。通过缝纫机从左到右运动,对玻璃布接头进行缝合。

接头连接强度直接由缝合连接处的工艺设计决定,所以本实用新型方法还包括了缝线的材质股数、缝合密度、缝合方式等针对玻璃布接头缝合的工艺参数。相关缝合工艺试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表2:

以上试验都是用手工缝合,测量30cm范围小幅宽受力。最后按常见幅宽1270mm规格推算整幅受力。相较于机器操作,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在机器良好的状态下缝制更均匀,玻纤布受力会更稳定。

以上缝合工艺能同时满7628厚布品种、及2116、1080薄布品种能满足所有布种生产要求的缝线为与玻璃布材质相同的“G75四股玻璃纱”。针对缝合工艺设定,通过多方试验验证,并综合使用情况和成本情况,采用80捻4股G75玻璃纱作为缝线对接头进行缝合,缝合密度按行距6mm,针距3mm。采 用专用机器进行缝合时,要求缝纫机从左到右运行一次,同时完成3行缝合。

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思和精神,可以十分方便地进行相应的变通或修改,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