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行业用轧车设备,尤其设计一种轧车用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轧车是在纺织面料过程中,将浸渍后的织物通过轧辊将染液染在织物上,并将多余的染液去除的设备,传统的轧车用后整理助剂的染液装置包括染液槽,染液槽上方设有导布装置,染液槽内设有轧液辊,染液槽上方设有进液口,进液口通过管道与染液罐相连,染液槽下方设有出液口,经过多次使用后的后整理助剂通过出液口排放出去,该结构的染液装置存在染液不进行回流收集,造成染液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且增加了加入染料的次数,造成能量的浪费;此外现有轧车通过加液口加入后整理助剂,由于轧车在连续不断地对面料进行处理,所以后整理助剂的加入需要匀速的加入,但是现有的进液口难以控制流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轧车用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在轧液辊下方的出液口设有回收装置,后整理助剂可通过回收罐处理重新投入到生产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排放。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轧车用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包括染液罐、染液槽,出液口以及设于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染液罐和染液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进液口处设有一横向进液管,横向进液管上设有多个进液孔,横向进液管上套设有一过滤层,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回收罐的进口相连,管道上设有管道泵,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染液罐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回收罐的管道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出液口与回收罐进口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
上述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的原理如下:首先后整理助剂在染液罐内配置好后,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至横向进液管中,通过横向进液管上的进液孔实现流速稳定且进液均匀,在进入染液槽后无需进行再次的混合;横向进液管上套设有一过滤层,由于在后整理过程中由于面料上或多或少的存在毛絮灰尘等杂质,因此过滤层的设置避免了过滤孔的堵塞,可通过定期更换过滤层,减少设备的保养等;当需要更换助剂时,截断染液罐内的助剂进入染液槽,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四和第五阀门,染液槽内的助剂通过管道泵进入回收罐内,回收罐内的助剂通过回收处理后,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在此进入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实现循环回收利用。
作为优选,所述出液口处设有过滤筛,过滤筛的作用是对回收后的助剂进项初过滤,将毛絮灰尘等杂质过滤,避免进入回收罐中。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筛上方设有一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轧车用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在轧液辊下方的出液口设有回收装置,后整理助剂可通过回收罐处理重新投入到生产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排放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轧车用后整理助剂回收装置,包括染液罐1、染液槽2,出液口3以及设于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4,染液罐和染液槽之间设有第一阀门5和第二阀门6,所述进液口处设有一横向进液管7,横向进液管上设有多个进液孔8,横向进液管上套设有一过滤层,所述出液口通过管道与回收罐的进口相连,管道上设有管道泵9,回收罐的出口通过管道与染液罐的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之间的管道相连,所述回收罐的管道出口管道上设有第三阀门10,出液口与回收罐进口的管道上设有第四阀门11和第五阀门12。所述出液口处设有过 滤筛13,过滤筛的作用是对回收后的助剂进项初过滤,将毛絮灰尘等杂质过滤,避免进入回收罐中。所述过滤筛上方设有一过滤网。
实际使用时,首先后整理助剂在染液罐内配置好后,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至横向进液管中,通过横向进液管上的进液孔实现流速稳定且进液均匀,在进入染液槽后无需进行再次的混合;横向进液管上套设有一过滤层,由于在后整理过程中由于面料上或多或少的存在毛絮灰尘等杂质,因此过滤层的设置避免了过滤孔的堵塞,可通过定期更换过滤层,减少设备的保养等;当需要更换助剂时,截断染液罐内的助剂进入染液槽,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打开第四和第五阀门,染液槽内的助剂通过管道泵进入回收罐内,回收罐内的助剂通过回收处理后,打开第三阀门和第二阀门在此进入染液槽上方的进液口,实现循环回收利用。后整理助剂可通过回收罐处理重新投入到生产中,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排放污染。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