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4191阅读:3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提花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



背景技术:

提花机通过开口机构完成上下层经纱的交替升降,开口机构带动提综板,提综板经拉杆与提综刀带动经纱上下运动。随着提花机转速不断提高,开口机构在高速高载运行时会产生一些无用力,使得提综刀受力大且前后幌动,同时引起提综板左右摆动,振动传递到连杆开口机构,造成提花机的振动和噪音。

七连杆开口机构由两套类同的连杆机构组成,两套连杆机构驱动同一摆块,摆块再带动提综板。因为梭口前小后大,前后排列的提综刀以不同开口的高度形成梭口,提综板带着提综刀作往复运动,因此提综板两侧的运动幅度也不同。两套连杆机构运动的输出幅度不同,带动前排提综刀的连杆机构输出幅度小,受力小;带动后排提综刀的连杆机构输出幅度大,受力也大。两套连杆机构不同的受力,不平衡力对机架产生振动力和振动力矩,是提花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提综刀在最低和最高位置都有一段准静止阶段,在升程或降程结束后提综刀剧烈振动。提综刀的振动型式复杂,尤其在提综刀运动的垂直方向产生大幅度振动,运动中的提综刀产生弯曲和碰撞,这些力传递回开口机构,引起机架的强振。提综刀的弯曲状态、提综刀之间的碰撞、提综刀和周边零部件的撞击与提花机构的运行速度和受力大小有关,在高速高载场合,提花机运行速度高于提综刀的临界速度,尤其是宽幅提综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在完成提花机开口特定动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振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由七连杆机构、弹簧力平衡装置和振动缓冲装置组成;

所述七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第二曲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摆块、滑块和机架;所述第一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第一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一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块的第一连接点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曲柄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第二铰接点铰接,所述第二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块的第二连接点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摆块的第三连接点铰接;

所述弹簧力平衡装置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摆块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摆块之间;

所述振动缓冲装置包括导轨、导轨座和振动缓冲垫,所述导轨纵向设置在传动箱的外侧面,所述导轨座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座的滑槽内,所述滑槽内壁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层所述振动缓冲垫;

所述第一曲柄、所述第二曲柄分别围绕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作转动,所述第一连杆、所述第二连杆、所述摆块作摆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槽内作上下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曲柄和所述第二曲柄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曲柄转过Ф角,则所述第二曲柄反方向转过Ф角。

优选的,低速提花机选用所述第一曲柄长度等于所述第二曲柄长度的方案。

优选的,高速提花机选用所述第一曲柄长度∶所述第二曲柄长度=第一连杆长度∶所述第二连杆长度的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恢复力不同,作用是平衡所述摆块两侧的受力。

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缓冲垫由钢板和防振橡胶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两个侧面垂直于所述传动箱的安装面,垂直度为0.02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从高速提花机的实际出发,在机构设计上考虑了机构的力平衡,尽可能在杆件组合上不产生额外的力和力矩,用振动缓冲防止机构和机架的强振动。本实用新型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能够明显减小动态力和力矩,在机构内部达到力平衡,并且有效减缓冲击力和冲击力矩,在完成提花机开口特定动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了振动和噪音。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七连杆开口机构的构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座和滑块在传动箱体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向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座的正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导轨座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动缓冲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一种带振动缓冲和力平衡装置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由七连杆机构、弹簧力平衡装置和振动缓冲装置组成。

参见图1所示,所述七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曲柄AB、第二曲柄CD、第一连杆BE、第二连杆DF、摆块EGF、滑块M和机架;所述第一曲柄AB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第一铰接点A铰接,所述第一曲柄AB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块EGF的第一连接点E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一连杆BE;所述第二曲柄CD的一端与所述机架的第二铰接点C铰接,所述第二曲柄CD的另一端与所述摆块EGF的第二连接点F之间铰接有所述第二连杆DF;所述滑块M与所述摆块EGF的第三连接点G铰接。

参见图2所示,所述七连杆机构包括两套驱动子结构,每套子结构分别包括曲柄和连杆,两套子结构驱动同一工作部件摆块。所述第一曲柄AB和所述第二曲柄CD朝相反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曲柄AB转过Ф角,则所述第二曲柄CD反方向转过Ф角。所述第一曲柄AB和所述第二曲柄CD分别带动所述第一连杆BE和所述第二连杆DF摆动,所述摆块EGF是工作杆件,所述第一连杆BE和所述第二连杆DF一起带动所述摆块EGF作平面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用于带动提综板和提刀,提刀带动经纱。前后排提刀位置不同,提升高度也不同,靠后排的提刀的开口高度大。开口机构经摆块带动提综板,摆块两端的提升高度不同,因此第一连杆BE和第二连杆DF在长度上有差别。

开口高度大,传递的力也大,曲柄长度应该稍长,长曲柄能传递更大的力。因此,低速提花机选用第一曲柄AB长度等于第二曲柄CD长度的方案,高速提花机选用第一曲柄AB长度∶第二曲柄CD长度=第一连杆BE长度∶第二连杆DF长度的方案。

提花开口机构中,提综板的运动来自开口机构,连杆开口机构由两部分类同的连杆机构组成,两套驱动子结构驱动同一摆块,摆块再带动提综板。提综板带着提综刀作往复运动,前后排列的提综刀的开口高度不同以形成梭口,因此提综板两侧的运动幅度也不同。两套驱动子结构运动的输出幅度不同,带动后排提综刀的连杆机构输出大,受力也大。两套驱动子结构不同的受力,不平衡的合力对机架产生振动力和振动力矩,是提花机振动的主要原因。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设置了弹簧力平衡装置,所述弹簧力平衡装置包括第一弹簧S1和第二弹簧S2,所述第一弹簧S1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杆BE和所述摆块EGF之间,所述第二弹簧S2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杆DF和所述摆块EGF之间。两弹簧长度设计不同,两弹簧的恢复力不同,在受力小的一侧弹簧恢复力大,在受力小的一侧弹簧恢复力小,作用是平衡摆块EGF两侧的受力。

在所述摆块EGF的第三连接点G上铰接了所述滑块M,两侧边的运动幅度不同,所述摆块EGF的中部与所述滑块M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用于平衡缓冲两侧边幅度不同的运动。两套驱动子结构,杆件尺寸应相互协调,所述滑块M在宽度上较宽,所述滑块M为工作部件的运动提供了消极约束。所述七连杆机构的振动从所述滑块M传递到所述传动箱4箱体和所述机架。

参见图1、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花七连杆开口机构设置了振动缓冲装置,所述振动缓冲装置包括导轨1、导轨座2和振动缓冲垫3。所述导轨1纵向设置在传动箱4的外侧面,所述导轨座2安装在所述导轨1上,并用螺钉固定,所述滑块M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导轨座2的滑槽5内。所述滑槽5的两个侧面需垂直于所述传动箱4的安装面6,垂直度为0.02毫米。

所述滑块M在所述导轨座2的滑槽5内滑动,由于两套驱动子结构不对称,作用在所述滑块M上的力不相等,机构产生了振动力,振动力通过所述滑块M、导轨座2传到传动箱4箱体。所述振动缓冲装置的作用就是减少运动中的所述滑块M对所述导轨座2的冲击。参见图5、图6所示,所述滑槽5内壁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一层所述振动缓冲垫3。

参见图7所示,所述振动缓冲垫3由钢板301和防振橡胶302组成。所述防振橡胶302用于吸收滑块运动中的冲击。用柔性零件缓冲往复运动产生的附加振动,并使两侧传动产生的力和力矩相互抵消。新结构运行的结果是运动平稳,动态力和动态力矩将大幅减小。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