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衣机,包括外桶,在外桶下端安装有底座,内桶套装在外桶内部,减速器与电机设在底座上,波轮设置内桶内部与减速器连接,上盖安装在外桶上部,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安装方便快捷。
衣物消毒需要将消毒液放入水中,成本较高,消毒液容易残留在衣物上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在清洗过程中个别的衣物需要放柔顺剂,需要中途暂停清洗,人工将柔顺剂放入洗衣机内,在启动很不方便,还会产生遗忘,运动鞋清洗后放入洗衣机甩干,由于转速较高,鞋子容易滚在一个位置上造成滚筒倾斜发生较大响声,严重时需要停止甩干,手动处理好再次进行甩干,往往经过多次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洗衣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洗衣机,包括:外桶,在所述外桶下端安装有底座,内桶套装在所述外桶内部,所述内桶与所述底座之间留有空隙A,减速器与相连接的电机设在所述空隙A内部,且与所述底座固定,波轮设置所述内桶内底部与所述减速器固定连接,上盖安装在所述外桶上部;结构更加紧凑合理,安装方便快捷。
控制装置安装在所述外桶内壁与所述内桶外壁之间的空隙B内部;实现多个功能,智能化操作。
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外桶外面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控制方便快捷。
消毒装置和烘干装置安装在所述上盖内部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接;消除衣物上的细菌,更换维修方便。
储存柔顺剂的储液装置安装在所述空隙B内部与所述控制面板相连接;可由洗衣机自动控制添加柔顺剂方便快捷,不会遗忘。
所述消毒装置为紫外线消毒灯;消毒效果好。
所述烘干装置为电热管;洗完衣物后进行滚动烘干。
所述储液装置包括圆桶,所述圆桶下端安装有带有圆孔的封片,推进器的推杆穿过所述圆孔,推片设置在所述圆桶内部与所述推杆上端固定,所述推杆下端与推进电机固定连接,所述圆桶上端安装有密封盖,在所述密封盖上安装有与所述圆桶连通的橡皮管,所述橡皮管的上端固定在所述外桶上沿,所述外桶上开有与所述圆桶相连接的进液口并通过固定盖扣合。由控制装置控每次添加多少柔顺剂,不会遗忘添加柔顺剂,避免了在清洗过程中添加柔顺剂带来的麻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桶内壁下部均匀加工有多个凸起圆环,可将清洗后的运动鞋通过鞋带系在圆环上进行甩干,使运动鞋晒干较快。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座下部均安装有多个底脚,吃撑洗衣机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底脚下面安装有塑料吸盘,可更好的将洗衣机固定在一个位置上,避免使用时转动产生的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外桶上设有卡扣,方便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安装控制装置,实现智能化操作,消毒装置和烘干装置安装在上盖内部消除衣物上的细菌,消毒效果好,更换维修方便;储存柔顺剂的储液装置安装在空隙B内部与控制面相连接,可由洗衣机自动控制添加柔顺剂方便快捷,避免了在清洗过程中添加柔顺剂带来的麻烦,洗完衣物后进行滚动烘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洗衣机的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洗衣机的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洗衣机的储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洗衣机的正面图。
图中:1、上盖;2、消毒装置;3、储液装置;3A、橡皮管;3B、圆桶;3C、推片;3D、推杆;3E、推进电机;4、控制面板;5、卡扣;6、内桶;7、波轮;8、外桶;9、减速器;10、底座;11、底脚;12、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洗衣机,包括:外桶8,在外桶8下端安装有底座10,内桶6套装在外桶8内部,内桶6与底座10之间留有空隙A,减速器9与相连接的电机设在空隙A内部与底座10固定,波轮7设置内桶6内底部与减速器9固定连接,上盖1安装在外桶8上部。控制装置12安装在外桶8内壁与内桶6外壁之间的空隙B内部。控制面板4设置在外桶8外面与控制装置12连接。消毒装置2和烘干装置安装在上盖1内部与控制面板4相连接。储存柔顺剂的储液装置3安装在空隙B内部与控制面板4相连接。消毒装置2为紫外线消毒灯,烘干装置为电热管。内桶6内壁下部均匀加工有多个凸起圆环,底座10下部均与按照有多个底脚11,底脚11下面安装有塑料吸盘,外桶8上设有卡扣5。
如图3所示,储液装置包括圆桶3B,圆桶3B下端安装有带有圆孔的封片,推进器的推杆3D穿过圆孔,推片3C设置在圆桶3B内部与推杆3D上端固定,推杆3D下端与推进电机3E固定连接,圆桶3B上端安装有密封盖,在密封盖上安装有与圆桶3B连通的橡皮管3A,橡皮管3A的上端固定在外桶8上沿,外桶8上开有与圆桶3B相连接的进液口并通过固定盖扣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