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346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服装加工技术领域中,蒸汽作为常用的介质,其应用较广,因此就必须通过烘干装置对衣服进行烘干,而现有的烘干装置,其蒸汽在烘干服装之后直接排出,造成了工作环境的温度升高,特别是在夏天,室内温度本身就很高了,如果高温蒸汽再流入室内,工人就很容易中暑,此外,蒸汽再与服装热接触之后会带出服装中的刺激性气体,如果工人长时间吸入这种空气,对工人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烘干机,解决上述问题,满足现代工业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能够高效快速的对服装进行烘干,提升了服装烘干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将机箱内部的蒸汽液化后排出,有效防止有害气体排出并能有效避免蒸汽影响环境温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包括蒸汽进板、蒸汽入口、机箱、分配管、蒸汽流孔、挂钩、冷凝出汽管,所述蒸汽进板的左侧设有蒸汽入口,所述蒸汽进板的上部设有机箱,所述蒸汽进板的上部且位于机箱的内部连通设有多个分配管,所述分配管的侧部开设有多个蒸汽流孔,所述机箱内部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挂钩,所述机箱的右侧连通有冷凝出汽管。

作为优选,所述蒸汽进板为中空式设计,所述蒸汽进板与分配管通气连通,所述机箱的正面设有可以开合的箱门。

作为优选,所述分配管的上端为闭合式设计,所述相邻的分配管之间的距离为15~20cm,所述挂钩设在相邻的分配管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冷凝出汽管包括管体、冷凝腔、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管体与机箱相连通,所述管体的一部分穿设在冷凝腔内,所述管体位于冷凝腔内部的部分呈螺旋状设计,所述冷凝腔的上部连通有进水口,所述冷凝腔的下部连通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汽进板的上部且位于机箱的内部连通设有多个分配管,在分配管的侧部开设有多个蒸汽流孔,在机箱的右侧连通有冷凝出汽管,当蒸汽进板内的蒸汽流入分配管中之后,再经分配管上的蒸汽流孔排出,能够让蒸汽均匀的流出,更加全面的对机箱内的服装进行烘干,可以提升对服装的烘干效率,当机箱内的蒸汽经冷凝出汽管排出时,冷凝出汽管能够将蒸汽液化,有效防止热蒸汽影响外界的工作环境温度并且能有效避免蒸汽中的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为工人带来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对服装进行烘干,提升了服装烘干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将机箱内部的蒸汽液化后排出,有效防止有害气体排出并能有效避免蒸汽影响环境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进板、2-蒸汽入口、3-机箱、31-箱门、4-分配管、5-蒸汽流孔、6-挂钩、7-冷凝出汽管、71-管体、72-冷凝腔、73-进水口、74-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包括蒸汽进板1、蒸汽入口2、机箱3、分配管4、蒸汽流孔5、挂钩6、冷凝出汽管7,所述蒸汽进板1 的左侧设有蒸汽入口2,所述蒸汽进板1的上部设有机箱3,所述蒸汽进板1的上部且位于机箱3的内部连通设有多个分配管4,所述分配管4的侧部开设有多个蒸汽流孔5,所述机箱3内部的顶部安装有多个挂钩6,所述机箱3的右侧连通有冷凝出汽管7,所述蒸汽进板1为中空式设计,所述蒸汽进板1与分配管4 通气连通,所述机箱3的正面设有可以开合的箱门31,所述分配管4的上端为闭合式设计,所述相邻的分配管4之间的距离为15~20cm,所述挂钩6设在相邻的分配管4之间,所述冷凝出汽管7包括管体71、冷凝腔72、进水口73和出水口74,所述管体71与机箱3相连通,所述管体71的一部分穿设在冷凝腔72 内,所述管体71位于冷凝腔72内部的部分呈螺旋状设计,所述冷凝腔72的上部连通有进水口73,所述冷凝腔72的下部连通有出水口74。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服装加工烘干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打开箱门31将服装挂置在机箱3内的挂钩6上,然后关闭箱门,将蒸汽从蒸汽入口2接入,蒸汽经蒸汽入口2流入蒸汽进板1内,再流经分配管4内并从蒸汽流孔5进入机箱3内对机箱3内的服装进行加热烘干,机箱3内的蒸汽最终流经冷凝出汽管7,将进水口73接入水源,冷水进入冷凝腔72并对管体71内的蒸汽进行液化,液化后的蒸汽从管体71的末端排出,能够有效提高对服装的烘干效率,有效防止蒸汽带高环境温度和有效防止有害气体被人体吸入,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高效快速的对服装进行烘干,提升了服装烘干的效果和效率,能够将机箱内部的蒸汽液化后排出,有效防止有害气体排出并能有效避免蒸汽影响环境温度。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