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属于纺织机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机就是把线、丝、麻等原材料加工成丝线后织成布料的工具全称。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38261.4的一种多功能纺织机,包括进气口、纺织机主体、滚轴、主动辊、支撑板、吸尘器、显示屏、控制器、挂板、滚轮,所述进气口设置在纺织机主体的上部,所述进气口的下部设有拉手,所述滚轴设置在纺织机主体的中部,所述主动辊设置在滚轴的下部左侧,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纺织机主体的底部,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所述挂板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下部,所述吸尘器活动连接在挂板的两侧中间,所述危险警报装置设置在纺织机主体的上部右侧,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拉手的右部,所述显示屏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显示屏的左侧设有开关,所述吸尘器的左侧设有把手,所述滚轮设置在支撑脚的底部。该多功能纺织机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但是现有技术在综丝结构由于综丝与丝线互相摩擦,导致丝线损坏,并且在纺织辊轴承容易因为摩擦造成损坏,不能调节转轴的松紧,机械工作声音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综丝结构由于综丝与丝线互相摩擦,导致丝线损坏,并且在纺织辊轴承容易因为摩擦造成损坏,不能调节转轴的松紧,机械工作声音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其结构包括机箱、停经片、纺织辊轴承、综丝机构、纺织辊、操作平台、操作箱、连接杆、操作手柄、地脚、滚轴、滚轴连接杆,所述的综丝机构设于机箱上,所述的操作平台和机箱焊接,所述的操作平台上设有纺织辊,所述的纺织辊通过纺织辊轴承与机箱活动连接,所述的操作平台从左至右设有操作手柄、连接杆、操作箱、综丝机构,所述的操作手柄和纺织辊之间通过连接杆机械连接,所述的机箱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操作箱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纺织辊和滚轴用滚轴连接杆机械连接,所述的纺织辊与安装在综丝机构后面的停经片活动连接,所述的综丝机构和纺织辊机械连接。
所述的综丝机构设有上综丝框架固定杆、综丝、综丝框架、下综丝框架固定杆,所述的综丝框架上下两端设有上综丝框架固定杆、下综丝框架固定杆,所述的上综丝框架固定杆、下综丝框架固定杆和综丝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的综丝框架通过下综丝框架固定杆固定在机箱内部,所述的综丝框架包裹综丝,所述的综丝设有两根以上。
所述的综丝框架设有上弹性弧片、空腔、综丝导向片、下弹性弧片,所述的上弹性弧片、下弹性弧片位于空腔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上弹性弧片和下弹性弧片固定连接中间形成空腔结构,所述的综丝导向片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的综丝导向片安装在上弹性弧片和下弹性弧片上,所述的综丝依次贯穿上弹性弧片、空腔、下弹性弧片和纺织辊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地脚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的地脚安装在机箱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纺织辊轴承设有螺丝安装孔、倒t结构、螺铨、转轴、隔离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t结构的左右两端设有螺丝安装孔,所述的螺丝安装孔用螺丝贯穿把倒t结构固定在机箱。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t结构设有贯穿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铨贯穿倒t结构的顶部与安装在贯穿孔内的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的隔离层设于贯穿孔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停经片有两个以上的钢板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弹性弧片和下弹性弧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不容易损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设有上弹性弧片和下弹性弧片,降低摩擦力和拉力,防止丝线被拉扯,发生断线,同时利用螺铨调节转轴的松紧,避免转轴过松,在运转中发生碰撞产生噪音。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综丝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综丝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纺织辊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箱-1、停经片-2、纺织辊轴承-3、综丝机构-4、纺织辊-5、操作平台-6、操作箱-7、连接杆-8、操作手柄-9、地脚-10、滚轴-11、滚轴连接杆-12、上综丝框架固定杆-401、综丝-402、综丝框架-403、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上弹性弧片-4031、空腔-4032、综丝导向片-4033、下弹性弧片-4034、螺丝安装孔-301、倒t结构-302、螺铨-303、转轴-304、隔离层-305、贯穿孔-30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小型纺织机:其结构包括机箱1、停经片2、纺织辊轴承3、综丝机构4、纺织辊5、操作平台6、操作箱7、连接杆8、操作手柄9、地脚10、滚轴11、滚轴连接杆12,所述的综丝机构4设于机箱1上,所述的操作平台6和机箱1焊接,所述的操作平台6上设有纺织辊5,所述的纺织辊5通过纺织辊轴承3与机箱1活动连接,所述的操作平台6从左至右设有操作手柄9、连接杆8、操作箱7、综丝机构4,所述的操作手柄9和纺织辊5之间通过连接杆8机械连接,所述的机箱1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的操作箱7与电机电连接,所述的纺织辊5和滚轴11用滚轴连接杆12机械连接,所述的纺织辊5与安装在综丝机构4后面的停经片2活动连接,所述的综丝机构4和纺织辊5机械连接。
所述的综丝机构4设有上综丝框架固定杆401、综丝402、综丝框架403、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所述的综丝框架403上下两端设有上综丝框架固定杆401、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所述的上综丝框架固定杆401、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和综丝框架403固定连接,所述的综丝框架403通过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固定在机箱1内部,所述的综丝框架403包裹综丝402,所述的综丝402设有两根以上。
所述的综丝框架403设有上弹性弧片4031、空腔4032、综丝导向片4033、下弹性弧片4034,所述的上弹性弧片4031、下弹性弧片4034位于空腔4032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固定连接中间形成空腔4032结构,所述的综丝导向片4033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的综丝导向片4033安装在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上,所述的综丝402依次贯穿上弹性弧片4031、空腔4032、下弹性弧片4034和纺织辊5活动连接。
所述的地脚10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的地脚10安装在机箱1底部,所述的纺织辊轴承3设有螺丝安装孔301、倒t结构302、螺铨303、转轴304、隔离层305,所述的倒t结构302的左右两端设有螺丝安装孔301,所述的螺丝安装孔301用螺丝贯穿把倒t结构302固定在机箱1,所述的倒t结构302设有贯穿孔3021,所述的螺铨303贯穿倒t结构302的顶部与安装在贯穿孔3021内的转轴304活动连接,所述的隔离层305设于贯穿孔3021的底部,所述的停经片2有两个以上的钢板组成,所述的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不容易损坏。
本发明在使用的过程中,丝线经过综丝402和综丝框架403进行分类,在纺织辊5快速运转的时候,用力过猛,由于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采用的材料特殊,丝线不会因为摩擦而变得脆弱容易断,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拉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这个观察这个,可以及时调整纺织辊5转速,同时,使用时间久了转轴304会发生磨损,直径变小,在本发明中利用螺铨303调节转轴304的松紧,转轴304不会过松产生噪音。
本发明所述的纺织辊5是用于辅助纺织机械进行放置的一个零部件,可以压住被纺的丝线等。
本发明的机箱1、停经片2、纺织辊轴承3、综丝机构4、纺织辊5、操作平台6、操作箱7、连接杆8、操作手柄9、地脚10、滚轴11、滚轴连接杆12、上综丝框架固定杆401、综丝402、综丝框架403、下综丝框架固定杆404、上弹性弧片4031、空腔4032、综丝导向片4033、下弹性弧片4034、螺丝安装孔301、倒t结构302、螺铨303、转轴304、隔离层305、贯穿孔302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在综丝结构由于综丝与丝线互相摩擦,导致丝线损坏,并且在纺织辊轴承容易因为摩擦造成损坏,不能调节转轴的松紧,机械工作声音大,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降低摩擦力和拉力,防止丝线被拉扯,发生断线,同时利用螺铨303调节转轴304的松紧,避免转轴304过松,在运转中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的上弹性弧片4031、下弹性弧片4034位于空腔4032的上下两侧,所述的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固定连接中间形成空腔4032结构,所述的综丝导向片4033设有两个以上,所述的综丝导向片4033安装在上弹性弧片4031和下弹性弧片4034上,所述的综丝402依次贯穿上弹性弧片4031、空腔4032、下弹性弧片4034和纺织辊5活动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