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1202阅读:1055来源:国知局
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钢帘线生产合股成绳工序双捻机的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双捻机生产的钢帘线等线材制品的表面缺陷及断丝、接头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钢帘线等线材制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钢帘线等线材制品在合股成绳工序捻制时受原材料、不同结构、制造过程控制等因素影响,导致钢帘线等线材制品的捻制表面存在不同缺陷。如:捻制钢帘线等线材制品的表面翻芯、背丝(背股);断丝及换轮接头等缺陷。在gb/t11181-2016子午线轮胎用钢帘线国家标准中对翻芯的定义是钢帘线中芯股局部外翻的现象。对背丝(背股)的定义是一根单丝(或股)与另一根单丝(或股)不规则地重叠在一起的现象。以钢帘线产品为例,表面翻芯缺陷以层型、密结型结构较为突出;表面背丝、背股缺陷以高伸长型结构较为突出。双捻机通过收线装置将钢帘线等线材制品缠绕在工字轮线轴上,一般钢帘线缠绕在工字轮线轴上的长度有几千米甚至上万米以上。当工字轮中的钢帘线产品存在内包表面翻芯、背丝(背股)、断丝及换轮接头等缺陷时,在轮胎厂的压延工序容易发生帘布表面不平整、跳线、并线等质量问题,严重时能够直接导致压延生产工序设备停产。有缺陷的钢帘线压延到帘布中未被发现,生产的轮胎存在稀并线等严重缺陷,当充气后的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有导致轮胎爆胎的风险,严重影响行驶安全。

现有钢帘线等线材制品加工企业,在合股成绳工序的捻股机上一般安装缺丝保护装置、背丝保护装置或者是金属铜片的检测保护装置。传统的检测保护装置通过实践不能够完全检测到钢帘线等线材制品的表面缺陷,因此很有必要发明一种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从而达到提升检测缺陷的灵敏度。

通过国内专利文献检索,比较突出的专利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213916.x,名称为钢丝绳断丝检测器,该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钢丝绳断丝检测器,安装于制绳设备的出压线瓦口后端,包括上绝缘块、下绝缘块、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上绝缘块安装于下绝缘块的上方,且上绝缘块和下绝缘块之间留有供钢丝绳穿过的缝隙,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上均开有竖直向下且具有一定长度的安装槽,安装槽内部配合设有固定件,上金属片、下金属片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安装于上绝缘块和下绝缘块的侧面上,且上金属片和下金属片设于上、下绝缘块的同一个侧面上,上金属片的底端中部开有三角形状槽,下金属片的相应位置开有与三角形状槽大小相同的倒三角形状槽。该发明的优点是:结构合理,可以随时检测到钢丝绳是否有刺头或者接头,并可以及时作出反应。该专利中三角形状槽并不能完全与钢丝绳吻合接触,类似于钢帘线合股成绳生产中的双捻机开孔铜片断丝保护器,细小的刺头有发生检测漏检现象,因此仍需对检测保护装置作进一步研究改良的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鉴于现有钢帘线等线材制品捻制过程中存在的表面缺陷检测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采用机械物理装置和电气控制装置对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接头进行检测,该检测保护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现有钢帘线等线材制品捻制过程中存在的表面缺陷检测问题,检测灵敏度高,方便操作。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包括捻股机床、钢帘线,所述捻股机床上分别安装有收线轮、牵引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安装于所述捻股机床的所述收线轮与所述牵引轮之间;所述固定支架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定位轮、下定位轮、固定滑套、强磁支座,所述上定位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滑套的上方,所述下定位轮设置于所述固定滑套的下方,所述强磁支座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强磁支座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滑套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固定滑套的内部嵌套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左金属块、右金属块,所述固定滑套的下方还设置有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接近开关通过plc与所述捻股机床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与右金属块分别通过金属线与强磁支座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的内部与右金属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上下通联的半圆槽,两个半圆槽合并为一个圆形槽。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钢帘线依次经过上定位轮、左金属块与右金属块上下通联的圆形槽与下定位轮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钢帘线在上定位轮到下定位轮之间保持三点一线。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与右金属块均为倒挂式。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接近开关为两个,两个接近开关在固定滑套的下方呈对称分布。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捻股机床为内收线双捻机床或者外收线双捻机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固定支架包括横向基板、纵向上基板、纵向下基板,纵向上基板的底端通过横向基板与纵向下基板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定位轮固定设置于纵向上基板上,下定位轮固定设置于纵向下基板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纵向上基板的形状为l形,纵向下基板的形状为倒l形。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第一,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单,方便操作,检测灵敏度高,实践使用效果显著;第二本发明克服了使用传统的检测保护装置,由于不能够灵敏的检测到钢帘线的表面缺陷时,所生产的钢帘线在轮胎厂的挤出生产线无法使用,有表面缺陷的钢帘线往往会通过重绕机床进行一次重卷再检测,检测到有缺陷的钢帘线进行剔除处理的缺陷,使用本发明装置无需进行再次重绕,能够降低用工及机床重绕能耗成本,综合统计每吨节约用工及机床能耗成本270元左右;第三,本发明使用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能够提升钢帘线产品质量稳定性,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第四,使用本发明装置后,钢帘线产品质量问题反馈率由0.19次/千吨,下降到0.14次/千吨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的含义:1-固定支架,2-上定位轮,3-下定位轮,4-固定滑套,5-强磁支座,6-左金属块,7-右金属块,8-接近开关,11-横向基板,12-纵向上基板,13-纵向下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主视图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提出一种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检测保护装置,包括捻股机床、钢帘线,捻股机床上分别安装有收线轮、牵引轮,还包括固定支架1,固定支架1安装于捻股机床的收线轮与牵引轮之间;固定支架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上定位轮2、下定位轮3、固定滑套4、强磁支座5,上定位轮2设置于固定滑套4的上方,下定位轮3设置于固定滑套4的下方,强磁支座5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上,强磁支座5的底端与固定滑套4的顶端相连接,固定滑套4的内部嵌套设置有对称分布的左金属块6、右金属块7,固定滑套4的下方还设置有接近开关8,接近开关8固定设置于固定支架1上,接近开关8通过plc与捻股机床通信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6与右金属块7分别通过一根金属线与所述强磁支座5相连接,防止当检测到钢帘线表面有翻芯、背丝(背股)、断丝、接头等缺陷时,左金属块6和右金属块7不易掉落到机床不明之处,由于两个倒挂式的金属块在掉落过程中很容易的分离,从而能够避免因钢帘线表面缺陷无法通过本发明而导致的直接断绳风险。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6的内部与右金属块7的内部均开设有上下通联的半圆槽,两个所述半圆槽合并为一个圆形槽。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钢帘线依次经过所述上定位轮2、左金属块6与右金属块7上下通联的圆形槽与下定位轮3相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钢帘线在所述上定位轮2到下定位轮3之间保持三点一线。

左金属块6和右金属块7上下通联合并为的一个圆形槽尺寸是不同规格钢帘线公称直径的105%,倒挂式的金属块6和右金属块7通过强磁支座5上的强磁进行吸附,磁力大小可通过行程距离进行调整。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左金属块6和右金属块7也可以是硬质合金,能够保证圆形槽经久耐磨。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接近开关8为两个,两个接近开关8在固定滑套4的下方呈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当检测到钢帘线表面有翻芯、背丝(背股)、断丝、接头等缺陷时,左金属块6与右金属块7除受重力向下的因素影响外,大量的实践检测数据表明,有表面缺陷的钢帘线直径均大于不同规格钢帘线公称直径的105%左右。左金属块6、右金属块7受钢帘线表面缺陷向下走线冲击脱离固定滑套4,从而触发接近开关8反应而使得捻股机床立即停车,实现对钢帘线表面缺陷及断丝、接头的检测报警。2个接近开关8独立工作,通过plc传递信号,从而提高本发明装置的检测灵敏度。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捻股机床为内收线双捻机床或者外收线双捻机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固定支架1包括横向基板11、纵向上基板12、纵向下基板13,纵向上基板12的底端通过所述横向基板11与纵向下基板13的顶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上定位轮2固定设置于纵向上基板12上,下定位轮3固定设置于所述纵向下基板13上。

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纵向上基板12的形状为l形,纵向下基板13的形状为倒l形。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