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染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8659阅读:46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纱线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纱线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纱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等,短纤维纱由短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分环锭纱、自由端纺纱、自拈纱等;连续长丝如天然蚕丝和化纤长丝,分加拈或不加拈、光滑长丝或变形长丝等;短纤维与连续长丝组合纱例如涤棉长丝包芯纱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色彩丰富要求程度也越来越高,通常制成的纱线需要经过染色处理来形成各种各样的颜色。纱线染色一般能获得良好坚牢的匀染效果,可与本色纱线按不同设计要求织造,从而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并可缩短交货周期,所以产品具有高的重现性。通常认为,纱线染色所得产品与织物染色所得产品相比,更具有膨松和手感丰满等优点,这可能是因为当绞纱悬于染色机的杆上时,可以自由地充分松弛而不受任何限制,不仅可以让纱线完全膨松化,而且还可以让纱线自由退捻达到捻度均衡,从而消除纺纱时的张力。一般说,纱线染色比织物染色成本要高;但由于它具有交货快的优点,因而更容易适应流行色的变化,同时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需要。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纱线染色成本,使得其染色成本比织物染色成本更低的纱线染色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纱线染色成本,使得其染色成本比织物染色成本更低的纱线染色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纱线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筒子纱的准备:将待染色的纱线通过专用器械卷绕至筒子上,形成筒子纱;

2)低温浸渍处理:将筒子纱浸渍在准备的酸性染料中,浴比为1:6~1:9,浸渍温度为45℃~49℃,浸渍时间为20min~60min;完成后,经离心脱水处理,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

3)沥干处理:将步骤2)中的筒子纱从酸性染料中取出,而后摆放在阴凉通风位置处,通过沥干架进行支撑,将筒子纱内多余的酸性染料沥出,摆放时间1-3h,通风处的温度控制在15~25℃,通风位置处的空气湿度为30%~45%;

4)汽蒸处理:将已经沥干完成的筒子纱放置在汽蒸箱中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131℃~136℃,汽蒸湿度91%~95%,汽蒸时间10min~14min;

5)冷却处理:汽蒸完成后,将已经蒸汽固着完成的筒子纱浸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5-35min,在浸泡期间,需要更换2~5次去离子水,降温的同时,实现筒子纱的洗涤;

6)烘干处理:将已经洗涤完成的筒子纱摆放在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5~35℃,烘干时间30min~45min,而后升温至40-45℃,继续烘干20-35min,再将烘干温度升至55~70℃,烘干30~60min;

7)保温处理:烘干完成后,将烘干机内的温度保持在25~35℃,保持3~6h,保温完成后,取出筒子纱,即完成染色。

优选地,步骤1)中的筒子纱缠绕厚度为10mm-25mm。

优选地,步骤1)中的酸性染料为弱酸性。

优选地,在步骤1)中的酸性染料中混合有引发剂,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和水的混合物,混合比为1:100~1:125。

优选地,在步骤1)中的酸性染料中混合有易去污剂。

优选地,所述易去污剂由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400)甲基丙烯酸酯、乳化剂和水组成;所述甲基丙烯酰胺的含量为0.5~0.7%,所述丙烯酸的含量为2~3.56%,所述甲氧基聚乙二醇(400)甲基丙烯酸酯的含量为1~6%,所述乳化剂的含量为10~15%,余量为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在进行染色时,无需大型染色设备,因此企业在染色过程中,无需购置专业的筒子纱染色设备,降低投入成本,同时本装置采用筒子纱整体染色,染色效率较高,同时降低染色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1

1)将待染色的纱线通过专用器械卷绕至筒子上,形成筒子纱;

2)将筒子纱浸渍在准备的酸性染料中,浴比为1:9,浸渍温度为49℃,浸渍时间为20min;完成后,经离心脱水处理,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

3)将步骤2)中的筒子纱从酸性染料中取出,而后摆放在阴凉通风位置处,通过沥干架进行支撑,将筒子纱内多余的酸性染料沥出,摆放时间1-3h,通风处的温度控制在25℃,通风位置处的空气湿度为45%;

4)将已经沥干完成的筒子纱放置在汽蒸箱中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131℃,汽蒸湿度91%,汽蒸时间10min~14min;

5)汽蒸完成后,将已经蒸汽固着完成的筒子纱浸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5min,在浸泡期间,需要更换3次去离子水,降温的同时,实现筒子纱的洗涤;

6)将已经洗涤完成的筒子纱摆放在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25℃,烘干时间45min,而后升温至40℃,继续烘干30min,再将烘干温度升至60℃,烘干40min;

7)烘干完成后,将烘干机内的温度保持在35℃,保持3h,保温完成后,取出筒子纱,即完成染色。

经测试,染色结束后的筒子纱的颜色较为均匀,酸性染料的附着性较佳,在60℃以下的水温浸泡下不会发生褪色现象,满足产品需要,并且整个制作过程的费用消耗相比较染布减少了7.85%。

实施例2

1)将待染色的纱线通过专用器械卷绕至筒子上,形成筒子纱;

2)将筒子纱浸渍在准备的酸性染料中,浴比为1:6,浸渍温度为46℃,浸渍时间为50min;完成后,经离心脱水处理,脱水至含水量低于5%;

3)将步骤2)中的筒子纱从酸性染料中取出,而后摆放在阴凉通风位置处,通过沥干架进行支撑,将筒子纱内多余的酸性染料沥出,摆放时间2h,通风处的温度控制在25℃,通风位置处的空气湿度为30%;

4)将已经沥干完成的筒子纱放置在汽蒸箱中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136℃,汽蒸湿度93%,汽蒸时间10min~14min;

5)汽蒸完成后,将已经蒸汽固着完成的筒子纱浸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9min,在浸泡期间,需要更换2次去离子水,降温的同时,实现筒子纱的洗涤;

6)将已经洗涤完成的筒子纱摆放在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25℃,烘干时间40min,而后升温至43℃,继续烘干30min,再将烘干温度升至60℃,烘干50min;

7)烘干完成后,将烘干机内的温度保持在35℃,保持5h,保温完成后,取出筒子纱,即完成染色。

经测试,染色结束后的筒子纱的颜色较为均匀,酸性染料的附着性较佳,在60℃以下的水温浸泡下不会发生褪色现象,满足产品需要,并且整个制作过程的费用消耗相比较染布减少了9%。

实施例3

1)将待染色的纱线通过专用器械卷绕至筒子上,形成筒子纱;

2)将筒子纱浸渍在准备的酸性染料中,浴比为1:7,浸渍温度为48℃,浸渍时间为55min;完成后,经离心脱水处理;

3)将步骤2)中的筒子纱从酸性染料中取出,而后摆放在阴凉通风位置处,通过沥干架进行支撑,将筒子纱内多余的酸性染料沥出,摆放时间1-3h,通风处的温度控制在5℃,通风位置处的空气湿度为45%;

4)将已经沥干完成的筒子纱放置在汽蒸箱中进行汽蒸处理,汽蒸温度为135℃,汽蒸湿度93%,汽蒸时间12min;

5)汽蒸完成后,将已经蒸汽固着完成的筒子纱浸在去离子水中,浸泡30min,在浸泡期间,需要更换5次去离子水,降温的同时,实现筒子纱的洗涤;

6)将已经洗涤完成的筒子纱摆放在热风烘干机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25℃,烘干时间45min,而后升温至40℃,继续烘干33min,再将烘干温度升至69℃,烘干30min;

7)烘干完成后,将烘干机内的温度保持在35℃,保持5h,保温完成后,取出筒子纱,即完成染色。

经测试,染色结束后的筒子纱的颜色较为均匀,酸性染料的附着性较佳,在60℃以下的水温浸泡下不会发生褪色现象,满足产品需要,并且整个制作过程的费用消耗相比较染布减少了8.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