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针织机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212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针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针织机台。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针织装置的安装台结构复杂,毛衣片织出之后直接掉落到地面上,容易弄脏而且比较杂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针织机台,结构简单,带接料槽接毛衣片,避免弄脏和避免杂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针织机台,包括纵长型机台主体,纵长型机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纵长槽型主体,纵长槽型主体的槽的开口朝上,纵长槽型主体的两端伸出纵长型机台主体的两端外,纵长槽型主体的后表面和底表面均为平直表面,纵长槽型主体的前表面是由反向倾斜的上下两个斜面构成的v型表面,在下斜面的前侧安装有与纵长型机台主体长度方向一致的量尺,纵长槽型主体与纵长型机台主体的前表面之间具有出料缝隙,纵长型机台主体的前表面是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由依次衔接的上引导斜面、中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构成,上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中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及上引导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下引导斜面的下侧还衔接有u型接料槽,u型接料槽沿着纵长型机台主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纵长型机台主体的下部前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量尺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座上,量尺两端的安装座固定在该下斜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自动针织机台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计接料槽接针织好的毛衣片,可避免毛衣片落到地面上弄脏,也可以避免地面杂乱,使厂区内更加整洁。

2.量尺的设计可及时了解织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发现不良品。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针织机台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请参考图1,所述的自动针织机台包括纵长型机台主体1,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纵长槽型主体2,纵长槽型主体2的槽的开口朝上,纵长槽型主体2的两端伸出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两端外,纵长槽型主体2的后表面和底表面均为平直表面,纵长槽型主体2的前表面是由反向倾斜的上下两个斜面构成的v型表面,美观。在下斜面的前侧安装有与纵长型机台主体1长度方向一致的量尺3,量尺3的设计可及时了解织出的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发现不良品。所述量尺3的两端固定在安装座4上,量尺3两端的安装座4固定在该下斜面上。纵长槽型主体2与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前表面之间具有出料缝隙,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前表面是引导斜面,方便将织好的毛衣片引导到下方。引导斜面由依次衔接的上引导斜面a、中引导斜面b和下引导斜面c构成,上引导斜面a和下引导斜面c的倾斜方向相同,中引导斜面b和下引导斜面a及上引导斜面a的倾斜方向不同,下引导斜面c的下侧还衔接有u型接料槽5,u型接料槽5沿着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纵长型机台主体1的下部前侧。针织好的毛衣片落至u型接料槽5内,可避免毛衣片落到地面上弄脏,也可以避免地面杂乱,使厂区内更加整洁。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针织机台,包括纵长型机台主体,纵长型机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纵长槽型主体,纵长槽型主体的前表面是由反向倾斜的上下两个斜面构成的V型表面,在下斜面的前侧安装有与纵长型机台主体长度方向一致的量尺,纵长槽型主体与纵长型机台主体的前表面之间具有出料缝隙,纵长型机台主体的前表面是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由依次衔接的上引导斜面、中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构成,上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中引导斜面和下引导斜面及上引导斜面的倾斜方向不同,下引导斜面的下侧还衔接有U型接料槽,U型接料槽沿着纵长型机台主体的长度方向固定在纵长型机台主体的下部前侧。本发明的自动针织机台结构简单,可避免杂乱。

技术研发人员:骆碧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会市亿晋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9
技术公布日:2018.04.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