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自动分类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40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自动分类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自动分类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是利用电能产生机械作用来洗涤衣物的清洁电器,按其额定洗涤容量分为家用和集体用两类。我国规定洗涤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属于家用洗衣机:家用洗衣机主要由箱体、洗涤脱水桶(有的洗涤和脱水桶分开)、传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有的还装有加热装置。洗衣机一般专指使用水作为主要的清洗液体,有别于使用特制清洁溶液,及通常由专人负责的干洗。

洗衣机虽然很方便衣物的洗涤,但是现有的洗衣机都是将整堆衣服进行混合洗涤,而一些白色的衣物往往是无法和有色的衣物一起洗涤的,且同时为了讲究卫生,人们一般也都不会将内衣物和其它衣物一起洗涤,可是现有的洗衣机根本不具有衣物分类装置,只能靠着人为手动分类,这样无疑很浪费时间。

因此,发明一种自动分类洗衣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分类洗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自动分类洗衣机,包括衣物分类装置和洗衣机,所述衣物分类装置安装在洗衣机的洗衣桶上方,所述衣物分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一侧垂直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与底板相平行,且所述横板位于底板正上方,所述横板的底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为环形滑轨,所述滑轨的底部滑动设有抓衣机构,所述抓衣机构上设有重力传感器、激光接收器和颜色传感器,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衣物盛放盒和衣物分类盒,所述衣物分类盒设有在抓衣机构达到衣物分类盒上方后向激光接收器发出激光信号并使抓衣机构动作的激光发射器,所述衣物盛放盒和衣物分类盒设于滑轨正下方,所述衣物盛放盒靠近支撑杆设置,所述衣物分类盒远离衣物盛放盒的一端连接有滑道,所述滑道倾斜设置,所述滑道较低的一端朝向洗衣机的洗衣桶设置,所述衣物分类盒与滑道之间设置有送衣机构,所述送衣机构包括活动推板、轨道板、推动电机、闸板及闸板气缸,所述活动推板作为活动推板的底部并用于放置衣物,所述轨道板设置于活动推板下方并供活动推板沿靠近滑道的方向滑移,所述推动电机驱动活动推板沿轨道板往复滑移,所述活动推板的移动轨迹包括部分位于滑道上方的第一位置及全部收缩至衣物分类盒内的第二位置,所述推动电机的电机轴设置有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所述活动推板底部沿滑移方向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的闸板位于衣物分类盒与滑道的衔接处并将衣物分类盒与滑道分隔,所述闸板气缸驱动闸板升降使衣物分类盒与滑道在分隔与联通的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滑道与闸板之间设置有供活动推板伸出衣物分类盒的过孔。

优选的,所述滑轨由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组成,所述第一滑轨呈半圆形设置,所述第二滑轨为条形滑轨并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滑轨分别连接第一滑轨的两端,所述第三滑轨也设置为半圆形,且所述第三滑轨朝向待洗衣物盛放盒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滑轨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二滑轨远离第一滑轨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的两端连接处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第一滑轨、两个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一体成型设置。

优选的,所述衣物分类盒包括白色衣物盛放盒、外衣物盛放盒以及内衣物盛放盒,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外衣物盛放盒以及内衣物盛放盒沿底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外衣物盛放盒以及内衣物盛放盒结构完全一致,所述外衣物盛放盒设于白色衣物盛放盒、内衣物盛放盒之间,所述外衣物盛放盒的宽度小于两根第二滑轨之间的距离,所述滑道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滑道分别连接白色衣物盛放盒、外衣物盛放盒以及内衣物盛放盒,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外衣物盛放盒以及内衣物盛放盒与滑道之间分别设有独立的送衣机构。

优选的,所述抓衣机构包括滑车,所述滑车的顶部滑动设于滑轨上,所述滑车的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铰轴,所述第一铰轴上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连接第一铰轴,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侧部安装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电动伸缩杆,伸缩电机用于给电动伸缩杆动力,所述安装板呈圆形设置,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侧边设有第二铰轴和第三铰轴,所述第二铰轴和第三铰轴沿安装板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铰轴底部连接有第一抓手,所述第三铰轴底部连接有第二抓手,所述第一抓手的底端安装有铁头,所述第二抓手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第一抓手和第二抓手内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中心安装有颜色传感器,所述安装板的底部还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绕着颜色传感器设置,所述环形槽内安装有环形灯带。

优选的,所述铁头和电磁铁的外部均套设有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颜色传感器型号设置为cjmcu-m12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将待清洗的衣服全都放在衣物盛放盒内,然后启动滑轨下部安装的抓衣机构,抓衣机构在滑轨上运动,当抓衣机构运动到衣物盛放盒上部时,便会对衣物盛放盒内的衣物进行抓紧,此时抓衣机构通过重力传感器和颜色传感器对所抓取的衣物进行识别,而此时抓衣机构在滑轨上的运动并不停止,因为滑轨设置为环形滑轨,因此可以保持一直运动不停机,当抓衣机构运动到衣物分类盒上时,根据衣物的种类放下衣服,将同种类的衣物进行扎堆处理,方便分开清洗,衣物分类完成后,送衣机构将滑道清理的同时将同一种类的衣物送入滑道,便可以通过滑道滑入洗衣机的洗衣桶内,实现排队洗衣,本发明不仅将衣物进行智能分类,而且自动化程度高,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衣物分类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衣物分类装置从滑轨向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衣物分类装置中抓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衣物分类装置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衣物分类装置中送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杆、3横板、4连接杆、5滑轨、51第一滑轨、52第二滑轨、53第三滑轨、6抓衣机构、7洗衣物盛放盒、8衣物分类盒、81白色衣物盛放盒、82大件衣物盛放盒、83内衣物盛放盒、84开关门、85活动推板、86轨道板、87推动电机、88驱动齿轮、89齿条、9滑道、91闸板、92闸板气缸、93过孔、10滑车、11第一铰轴、12电动伸缩杆、13伸缩电机、14安装板、15第二铰轴、16第三铰轴、17第一抓手、18第二抓手、19铁头、20电磁铁、21重力传感器、22颜色传感器、23环形槽、24环形灯带、激光接收器25、激光发射器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具有激光定位功能的自动分类洗衣机,包括衣物分类装置和洗衣机,所述衣物分类装置安装在洗衣机的洗衣桶上方,所述衣物分类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一侧垂直安装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的顶部安装有横板3,所述横板3与底板1相平行,且所述横板3位于底板1正上方,所述横板3的底部设有连接杆4,所述连接杆4的底部安装有滑轨5,所述滑轨5为环形滑轨,所述滑轨5的底部滑动设有抓衣机构6,所述抓衣机构6上设有重力传感器21、激光接收器25和颜色传感器22,所述底板1上还设有衣物盛放盒7和衣物分类盒8,所述衣物分类盒8设有在抓衣机构6达到衣物分类盒8上方后向激光接收器25发出激光信号并使抓衣机构6动作的激光发射器26,所述衣物盛放盒7和衣物分类盒8设于滑轨5正下方,所述衣物盛放盒7靠近支撑杆2设置,所述衣物分类盒8远离衣物盛放盒7的一端连接有滑道9,所述滑道9倾斜设置,所述滑道9较低的一端朝向洗衣机的洗衣桶设置,使用时,将待清洗的衣服全都放在衣物盛放盒7内,然后启动滑轨5下部安装的抓衣机构6,抓衣机构6在滑轨5上运动,当抓衣机构6运动到衣物盛放盒7上部时,便会对衣物盛放盒7内的衣物进行抓紧,此时抓衣机构6通过重力传感器21和颜色传感器22对所抓取的衣物进行识别,而此时抓衣机构6在滑轨5上的运动并不停止,因为滑轨5设置为环形滑轨,因此可以保持一直运动不停机,当抓衣机构6运动到衣物分类盒8上时,根据衣物的种类放下衣服,将同种类的衣物进行扎堆处理,方便分开清洗,衣物分类完成后,便可以通过滑道9滑入洗衣机的洗衣桶内,实现排队洗衣,激光接收器25及激光发射器26可选用基恩士生产的lv-h37激光传感器。

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之间设置有送衣机构,所述送衣机构包括活动推板85、轨道板86、推动电机87、闸板91及闸板气缸92,所述活动推板85作为活动推板85的底部并用于放置衣物,所述轨道板86设置于活动推板85下方并供活动推板85沿靠近滑道9的方向滑移,所述推动电机87驱动活动推板85沿轨道板86往复滑移,所述活动推板85的移动轨迹包括部分位于滑道9上方的第一位置及全部收缩至衣物分类盒内的第二位置,所述推动电机87的电机轴设置有同步转动的驱动齿轮88,所述活动推板85底部沿滑移方向设置有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齿条89,所述的闸板91位于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的衔接处并将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分隔,所述闸板气缸92驱动闸板91升降使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在分隔与联通的状态之间切换,所述滑道9与闸板91之间设置有供活动推板85伸出衣物分类盒8的过孔93,当衣物分类盒8的衣物累积到一定程度时,闸板气缸92驱动闸板91上升使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联通,推动电机87驱动活动推板85及衣物沿轨道板86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活动推板85前进的同时前端将上一次送衣动作残留于滑道9的衣物推出滑道9,避免阻碍送料的同时保证所有衣物均能送入洗衣机,然后闸板气缸92驱动闸板91下降使衣物分类盒8与滑道9分隔,推动电机87驱动活动推板85沿轨道板86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移动,移动过程中由于闸板91的阻挡衣物全部落入滑道9,保证所有衣物送至滑道9内并通过重力进入洗衣机,避免衣物随活动推板85回到衣物分类盒8中,相较其他送衣方式,结构简单,输送更加完全,闸板91既作为避免不同种类的衣物混合的阻挡件,又作为推送衣物的推送件,多种功能集于一体,使结构更加优化,为避免闸板气缸92的气缸轴与活动推板85在活动时干涉,闸板气缸92为双轴气缸,气缸轴分别位于活动推板85两侧,附图中以虚线表示。

所述滑轨5由第一滑轨51、第二滑轨52和第三滑轨53组成,所述第一滑轨51呈半圆形设置,所述第二滑轨52为条形滑轨并设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二滑轨52分别连接第一滑轨51的两端,所述第三滑轨53也设置为半圆形,且所述第三滑轨53朝向待洗衣物盛放盒倾斜设置,所述第三滑轨53的两端连接两个第二滑轨52远离第一滑轨51的一端,且两个所述第二滑轨52与第三滑轨53的两端连接处设置为倾斜状,所述第一滑轨51、两个第二滑轨52和第三滑轨53一体成型设置,滑轨5设置成上述结构就可以使抓衣机构6在滑轨5上运动时不需要停机,可以循环往复的运动。

所述衣物分类盒8包括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沿底板1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结构完全一致,所述外衣物盛放盒82设于白色衣物盛放盒81、内衣物盛放盒83之间,所述外衣物盛放盒82的宽度小于两根第二滑轨52之间的距离,所述滑道9设有三个,三个所述滑道9分别连接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所述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与滑道9之间分别设有独立的送衣机构,当抓衣机构6抓取衣物运动到白色衣物盛放盒81、外衣物盛放盒82以及内衣物盛放盒83上时,根据设定好的程序判断所抓取衣物种类,再选择在何种盛放盒上放下衣物,当同种类的衣物在盛放盒内堆积完毕后,启动送衣机构,将衣物通过滑道9滑入洗衣桶内,实现洗衣。

所述抓衣机构6包括滑车10,所述滑车10的顶部滑动设于滑轨5上,所述滑车10的底部中心设有第一铰轴11,所述第一铰轴11上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2,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顶部连接第一铰轴11,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底部安装有安装板14,所述电动伸缩杆12的侧部安装有伸缩电机13,所述伸缩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电动伸缩杆12,伸缩电机13用于给电动伸缩杆12动力,所述安装板14呈圆形设置,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侧边设有第二铰轴15和第三铰轴16,所述第二铰轴15和第三铰轴16沿安装板14中心轴对称设置,所述第二铰轴15底部连接有第一抓手17,所述第三铰轴16底部连接有第二抓手18,所述第一抓手17的底端安装有铁头19,所述第二抓手18的底端安装有电磁铁20,所述第一抓手17和第二抓手18内均安装有重力传感器21,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中心安装有颜色传感器22,所述安装板14的底部还开设有环形槽23,所述环形槽23绕着颜色传感器22设置,所述环形槽23内安装有环形灯带24,通过电动伸缩杆12可以控制安装板14带动第一抓手17和第二抓手18向下运动,当第一抓手17和第二抓手18运动到衣物盛放盒7内时,通过控制电磁铁20通电,电磁铁20会与铁头19相吸引,便会使第一抓手17和第二抓手18相互靠近,实现对衣物的抓紧而第一抓手17和第二抓手18内的重力传感器21便会对衣物的重量进行测量,同时安装板14底部中心的颜色传感器22对衣物的颜色进行测量。所述铁头19和电磁铁20的外部均套设有橡胶套,所述颜色传感器22型号设置为cjmcu-m125。

本发明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待清洗的衣服全都放在衣物盛放盒7内,然后启动滑轨5下部安装的抓衣机构6,抓衣机构6在滑轨5上运动,当抓衣机构6运动到衣物盛放盒7上部时,便会对衣物盛放盒7内的衣物进行抓紧,此时抓衣机构6通过重力传感器21和颜色传感器22对所抓取的衣物进行识别,而此时抓衣机构6在滑轨5上的运动并不停止,因为滑轨5设置为环形滑轨,因此可以保持一直运动不停机,当抓衣机构6运动到衣物分类盒8上时,根据衣物的种类放下衣服,将同种类的衣物进行扎堆处理,方便分开清洗,衣物分类完成后,便可以通过滑道9滑入洗衣机的洗衣桶内,实现排队洗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